芝麻臭豆腐、糙米圓子…這些桐廬美食你都吃過嗎?

2021-02-16 今日桐廬

  對於美食的追求是人們與生俱來的本能。每一次看到美食,總是感覺到它無時不刻在散發著無法抗拒的魅力,讓人慾罷不能。桐廬人也是如此,擅長將普通的食材,製作出令人回味無窮的人間美味……  

  天還未亮,江南鎮彰塢村「鄉村豆腐人」徐關成的那盞燈已早早亮起。

  1950年出生的老徐,今年剛邁入古稀年的門檻,精神卻好得很。80年代初,30餘歲的老徐想著學點手藝來養家,於是轉身做起豆腐的營生,其中的艱辛,是後輩難以想像的,這豆腐一做便是30餘年,從未間斷。

  老徐一般凌晨3點起做豆腐,多年的操練讓他動作麻利。一早便做好了兩板白豆腐,一板油豆腐,一板豆腐乾,還有待撈的一板臭豆腐。

  在豆腐操作間最裡頭的一處三角形「包廂」內有三個並排著的泥缸,裡頭裝的便是臭豆腐製作的核心機密——臭滷。一旁,還有個舊鍋改造的火爐給「包廂」供暖,這樣臭缸中的滷水才能發酵。在冬天,豆腐坯需在臭缸裡浸泡上一晚,夏天時間則大大減短。

  這芝麻臭豆腐的臭滷調配原料中,芝麻、食鹽等是必不可少的。臭滷只要「保養」地好,可是越久越香的。最初的發源是從一位老師傅的老缸裡舀了點出來,一直慢慢沿用至今。

  待方形豆腐坯從缸中撈起,此時臭豆腐呈鴨蛋青色,臭中帶香,質地細膩,用溫開水衝洗乾淨,一切準備就緒後,大概7點左右,老徐的妻子便將臭豆腐碼齊,走過門口的石板橋到對面的菜場售賣,啥時候賣完了便收攤回家。

  芝麻臭豆腐是江南鎮一帶的地方風味食品,聞著臭而吃著香。芝麻臭豆腐一般沿用傳統的家庭作坊生產為主,但如今,這種依照傳統技藝製作的小作坊已愈來愈少。如今村裡只有老徐一家在做豆腐了。隨著時代變遷,純手工製作的豆腐已經越來越少,大多被全自動化的機械流程代替。而同老徐一樣的鄉村手藝人,依舊安於一隅,幾十年只用心做一事。

  糙米圓子幾乎只有彰塢村是「常見食物」,且家家戶戶都會做,每次過年或過時節時,這種特色小吃絕對是必不可少的。米粉做成的糙米圓子香氣、味道獨特,餜體很大,形狀挺特別,在祭祖時做供品,餜大表示福氣大,在請親朋好友品嘗時,餜大表示氣派大。

  隨著生活條件的不斷提高,糙米圓子的質量和口感也不斷得以改良提高,過去以大米為主要原料轉變為現在的豆腐豬肉增多,加上味精、胡椒粉配料,糙米圓子香氣更濃,味道更佳,聞名周邊及杭嘉湖等地,流傳甚廣。

  做糙米圓子選用硬性早秈米作為主要原料,磨成半粗細的米粉。以一斤磨好的米粉,用兩斤豆腐,半斤豬肉,味精、胡椒粉、水等適量,把它們攪拌均勻,將拌好的餡用手抓出大小相似的餜,同時不可捏緊,更不可搓圓搓光;然後把做好的圓子放入蒸籠,把蒸籠放在鍋子裡(鍋裡的水要漫過蒸籠),在蒸的過程中看到有熱氣時將蒸籠上下調換一次,再蒸到熱氣筆直時便熟了,即可品嘗,開籠時的圓子味道最好吃。糙米圓子即能當飯墊飢,也可以當點心,更可以作為送親朋好友的佳品。

  喝過臘八粥之後,瑤琳鎮的周柏樹總習慣做上一小缸的酒釀。

  做甜酒釀聽起來工藝挺簡單,但對米熟的程度、白藥的份量、發酵的時間等環節都是有講究的,所以要做成不老不嫩、醇香甘甜的酒釀,其實並不容易。

  製作甜酒釀就要備好白藥,以前周柏樹可是做白藥的能手,十裡八鄉的都來問他討,他也樂得分享,從不計較。其實白藥最主要的原料就是春末夏初的蓼草。將蓼草花與浸水後的早米等量混合,搗爛搓成直徑如一元硬幣的小球,放到乾淨的稻草杆上,上面再鋪一層厚厚的稻草,中間留空隙。兩天後,小球變白,發酵過程就完成了。現在很多人都去超市買粉末狀的甜酒麴,其實這才是酒麴最本初的模樣。

  糯米要浸泡兩天,至用手按壓即碎的程度,將瀝乾的糯米放入飯甑裡,鍋裡的水燒滾,1小時左右蒸好,用冷開水淋涼。溫度大概控制在35℃左右,將甜酒白藥敲成粉末狀,拌入。將糯米放入缽頭中,用鍋鏟攪拌,讓白藥粉末混合均勻,然後用鍋鏟背輕輕壓實。將鍋鏟柄在糯米正中插入,一旋,中間即出現一個下小上大、呈圓錐形的凹陷。將最後一點白藥粉末撒在凹陷處,再倒一點涼開水,使白藥粉未溶解。冬天需要蓋上木蓋,最好用塑料薄膜紮緊,蓋上棉被保溫,發酵三四天。待時間差不多了,就可以掀開看看,這時候的糯米經過發酵,味道香甜,外觀會像棉花絮樣連成一塊塊的,用手指輕輕一按,軟綿綿的,並有汁液流出。再用手指蘸一點嘗嘗,味道很好,可以吃了。

  「甜酒釀可以吃了,最好放入冰箱冷藏,不然就變成酒精度數更高的米酒了。」周柏樹說,一碗甜膩膩的甜酒釀或酒釀丸子羹,再炒上幾個家常菜,看著遠歸的孩子們那一口口的滿足樣子,就是他生活裡最大的樂趣。說笑間,透出的都是甜蜜蜜的溫馨和暖融融的情結。

相關焦點

  • 宋代遺傳至今的美食——崇明圓子
    崇明人口中的圓子,在我國南方的許多地區被稱作為湯圓,而在北方則被稱之為元宵。南方地區,每逢家中有喜慶之事時,也都要吃它,以示歡樂、團圓、吉祥,人們將其稱為湯圓。在我國民間,向來有「宋時湯圓隋時燈」的說法。
  • 臭豆腐乳:誰說臭呢?俺們香著呢!
    豆腐乳不只能抹饅頭、卷大餅、拌麵條、做火鍋蘸料,就連燉肉加一點豆腐乳都能提味加鮮。臭豆腐乳,又稱「青方」,僅一字之差,絕對就是兩個物種了。其「殺傷力」極強,不是你想吃,就吃得下。知時醬少不更事時,曾在超市買過一瓶。當時單純地以為,紅腐乳這麼好吃,青腐乳應該也不錯吧。
  • 江津「芝麻圓子」獲獎背後∣鄒剛與他的連鎖餐飲布局和崛起
    1996年,鄒剛就跟著伯伯學廚,「接觸到一些傳統菜,如雞豆花、芝麻圓子、頭碗等菜品」。鄒剛說,「伯伯的小炒和芝麻圓子都做得好。他用豬邊油做出來的芝麻圓子雪白雪白的,伯伯對我言傳身教。現在我做的芝麻圓子70%延續之前的做法,30%自已進行了改良」。 傳承不守舊,創新不忘本。鄒剛始終以此為廚藝準則,特別在「芝麻圓子」的繼承上更是如此。
  • 東北哈爾濱師大夜市美食排行榜,你吃過嗎?下集
    ,「師大夜市」慕名而來的人潮絡繹不絕不僅吸引了不少吃貨成為哈爾濱「網紅美食街」。1.烤冷麵烤冷麵在東北隨意每個城市都可以見到,但是師大夜市三和烤冷麵在他家經常能看到很多顧客排隊買烤冷麵的場景,每次都那麼多人來買,但是賣烤冷麵的阿姨看起來倒是很大方,每次調料都給得非常足,酸甜可口,還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來讓他添加調料,光是聞味就覺得特別的香,簡直是太香了。
  • 雲南這些被拍進紀錄片的美食!你都吃過嗎?
    一分鐘雲南的美景拴住了你的心但是!!再給雲南一分鐘她的美食還會會牢牢抓住你的胃!黃豆腐的製作工藝比一般的豆腐講究,從選豆,碾碎,到煮漿,再到點膏,壓制,每一步都很講究。做生皮(火燒豬肉),在洱源縣是非常隆重的儀式:唱歌、跳舞、喝酒、吃生皮,一個都不能少。最令人欣慰的是,這種傳統的儀式沒有隨著時代的變遷而消失,仍然得到很好地保留,既是白族的傳統,也表達了對美食的敬畏之意。
  • 這些美食聞起來特別臭,吃著卻很香,臭豆腐上榜,你喜歡嗎?
    在我們國家美食的種類是多到數不勝數的,而且我們國家的美食大多數也都是色香味俱全的,但是總是有一些美食是比較的特殊的,比如今天跟大家分享的這幾種美食,雖然聞起來特別的臭,但是吃起來卻特別的香,臭豆腐上榜,你喜歡嗎?
  • 魔法煮婦的百搭肉圓子
    之前有親們私信問怎麼看不到這篇菜譜了,特此說明一下:)魔法煮婦的百變肉圓子         在孩子的眼睛裡,稱職的煮婦媽媽就像童話故事裡的神奇魔法師,只要喊一聲:」媽媽,我餓了!「她隨時隨地都可以從廚房裡「變」出一道道的美味~ 新廚娘進階篇:魔法煮婦的百變肉圓子!
  • 長沙臭豆腐大佬又出新品了!這2款靈魂美食嘗起來,讓你不得不服
    這裡是湘妹陀的逛吃世界,跟著我帶你一路逛吃逛吃~你知道嗎?「臭」名遠揚的長沙網紅美食——文和友老長沙臭豆腐,又出新品了!「黑金熔巖豆腐&花甲臭豆腐」,這2款新品靈魂美食看起來就讓人垂涎欲滴,吃起來讓你不得不服!美食地址就在文和友老長沙油炸社(坡子街店),也就是坡子街火宮殿的正對面。
  • 中國美食當中的「四大怪」,聞起來臭,吃起來香,網友:怪好吃的
    美食現在在我們生活當中可以說是非常受歡迎的了,我們也都知道,現如今的人們生活條件好了之後,也是比較注重自己的口腹之慾,尤其是在平時的時候就會特別的注意,找一找哪裡有好吃的食物,這樣的話也是可以和自己的朋友一起結伴去吃的,那麼對於這些美食來說,其實在我們的生活當中一直都是處處存在的,只是有的時候可能有一些美食就會比較奇怪,讓我們無法在第一時間發現它的美味。
  • 全國美食地圖來了,吃貨照著吃準沒錯!
    你曾經因為美食,愛上一座城市嗎?你曾經因為美食,特意去一座城市旅遊嗎?那麼恭喜你,因為你不是一個人,你是吃貨的傑出代表。實際上,美食和特產一直都是旅遊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天小悅就來盤點一下全國各地12條著名的美食街,建議列個行程單,挨個去打卡。
  • 我想吃你的豆腐.
    歷史上的不少「吃貨」,都是豆腐的忠實粉絲。比如清朝美食家袁枚,甘願為豆腐折腰。「豆腐得味,遠勝燕窩」。他曾在《隨園食單》裡大意表達過,豆腐可有各式各類的吃法,啥都能入豆腐。人一生之中,一定要去原產地四川吃過一次,才知什麼叫豆腐。清朝同治元年,成都「陳興盛飯鋪」的老闆娘創作了這道菜。因老闆娘是麻臉,人稱「陳麻婆」,這道菜就被叫做「麻婆豆腐」。食之味鮮香麻辣、口感順滑,堪稱對味蕾和靈魂雙重激烈碰撞,感嘆一句「就這樣被你徵服」。
  • 綠色的豆腐?這些安康非遺美食你聽過嗎?
    石泉的鼓氣饃不僅可以直接吃、泡著吃、烤著吃,還能夾肉、夾菜、夾紅豆腐、夾油條、夾火腿、夾蒸面…總之,給我一個鼓氣饃,我能夾下整個地球。塌辣子被列為安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石泉塌辣子,採用原生態的製作方法,將辣椒、生薑、草藥、芝麻、大蒜等用石杵搗碎,加工製成,相傳是鬼谷子發明。
  • 安徽安慶美食「山粉圓子燒肉」,媽媽做的才最美味,你想學嗎?
    「山粉圓子燒肉」是安徽安慶傳統的地方名菜,口感粘而不稠、油而不膩、香脆可口。在無數安慶人心中,山粉圓子燒肉已經不再是一道簡單的家鄉菜,而是上升為關於鄉情的具體意象。要說山粉圓子是誰做的最美味,那當然是自己的媽媽。對於這樣一道傳統美食,你想學嗎?
  • 「二十三,糖瓜粘」,北方過小年必吃的美食,你小時候吃過嗎?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鬧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今天是農曆臘月二十三,也是很多地方過小年的時候,那麼你知道在這一天北方人會吃啥嗎?
  • 中國這幾大臭味美食排行榜,聞著臭吃著香,吃一次就上癮!
    哈嘍大家好又來給大家推薦美食了,烘焙早餐各色茶點還有一些家常食譜一應俱全,喜歡的美食的你千萬不要錯過,喜歡的話可以關注一下哦!導語:中國這幾大臭味美食排行榜,聞著臭吃著香,吃一次就上癮!我大天朝飲食文化源遠流長,在其中極具特色「臭特色美食」一樣源遠流長。就從食物發醇上好像也擁有 數不盡的藝術創意,各種各樣聞著臭吃著香的特色美食因而五花八門,雖然有厭者大搖其頭,卻更幸福者大快朵頤。有關這些帶「味道」的特色美食,確實是喜歡者愛死,恨者恨死,我國這10大異味特色美食,你可以接納嗎?
  • 這道菜有人極愛,有人極怕,黴莧菜梗與豆腐一起蒸著吃,你試過嗎
    可是我小時候是經常看到隔壁鄰居吃:一邊吃泡飯,一邊抿一口,大半碗泡飯吃下去,那黴莧菜梗還有半根。很饞,問人家討了一根來,如獲至寶,放在嘴裡拼命一咬,鹹出眼淚來。問我母親,她說這本來就鹹,外帶發酵過,還有點臭,於健康來說並不好。只不過是從前沒有可以下飯的東西,不捨得扔,醃了來當菜,慢慢的人們就吃習慣了。
  • 4種「聞著臭吃起來香」的美食,有人看了不敢吃,有人吃了還想吃
    對於很多吃貨來說,這是給他們帶來不同的美食體驗,有一些美食,會給我們帶來很好的體驗,但是有一些美食卻讓人無法接受的,今天我們就來給大家分享5種很奇怪的美食,人看了不敢吃,有人卻吃了,還想吃,我們一起看一下到底是哪5種美食吧!
  • 滋味淮陰 | 親愛的綠豆圓子
    淮陰以前做這一門生意的人都是一副挑子,主挑子做成一個四方的架子形,下面是一個煤炭的小爐子,上面放一個鋼筋鍋子,圍著鍋邊放置許許多多的用罐頭瓶子裝的調料,品位的高低就要看調料的多少了,多的時候可能達到十多樣,看著調料多,但都是放在水裡的,當小勺子一個瓶子一個瓶子地掃過時,你真不知道進了你碗裡的有幾粒或者幾個,都是切得極細的有如芝麻般大小的小丁子。
  • 海南美食最佳拍檔,這些CP感極強的美食組合你都吃過嗎?
    如今在海南食物也來組CP啦~下面,讓海旅君帶你看看這些美食最佳拍檔吧!許多水果攤、小吃攤都有青芒果蘸辣椒出售,其酸酸甜甜鹹鹹辣辣的特點是多女生逛街必吃的零食。細細白白的米粉,配上香脆的花生、芝麻,再加上鮮嫩的豆芽、牛肉絲、香菜……,最後澆上香濃的滷汁,配料蓋滿了碗面,一碗紅、白、黃、綠,色、香、味俱全的美食立刻呈現在眼前,這就是海南最為有名的海南粉。湯必須是用海螺湯,換成別的湯都是不完美的,也不是真正的海南粉了。
  • 中國最臭的美食
    這些帶「味兒」的美食,卻是臭味和鮮味並存,對於嗜臭者來說,只有憑藉著「發臭」這種不可思議的發酵,蛋白質才會分解成多種的胺基酸,將普通的「新鮮」提升為更深層次的「腐鮮」,讓臭味成為一種刻骨銘心的美味。臭豆腐中國最著名的臭味美食,當然非臭豆腐莫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