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安慶美食「山粉圓子燒肉」,媽媽做的才最美味,你想學嗎?

2020-12-28 DX吃貨

「山粉圓子燒肉」是安徽安慶傳統的地方名菜,口感粘而不稠、油而不膩、香脆可口。在無數安慶人心中,山粉圓子燒肉已經不再是一道簡單的家鄉菜,而是上升為關於鄉情的具體意象。要說山粉圓子是誰做的最美味,那當然是自己的媽媽。對於這樣一道傳統美食,你想學嗎?

山粉圓子燒肉

山粉圓子燒肉是安徽安慶地區的一道特色菜。小時候每當來客人,山粉圓子燒肉是家家戶戶必備的一道招待客人的大菜,逢年過節或者婚慶大事,餐桌上也少不了這道美味,可是平常卻很少能吃到。

後來我們上學到了其他城市,能吃到各種地方特色美食,對自己家鄉菜的喜好也有一些變化,但還常常懷念這道在我們家只有媽媽能做的更美味的山粉圓子燒肉。它似乎已不僅僅是一道具有我們地方特色的傳統菜餚,更是我們對兒時舌尖上的美味的一種揮之不去的眷戀,多少還積澱著些許鄉愁的味道。

山粉圓子燒肉

紅燒肉山粉圓子簡單來說就是把山粉圓子和紅燒肉放在一起蒸煮,由於味道相互滲透,圓子和紅燒肉吃起來口感都會更好。接下來看看製作步驟:

紅薯粉用水化開,油溫升起倒入鍋裡,不斷翻炒成糊狀後攤平成餅狀,兩面煎熟圓子起鍋切成塊狀,鍋內餘油下蒜泥爆出香味後下肉炒至變色將切好的圓子倒進鍋內大火翻炒,倒醬油上色撒鹽提味倒入1碗水大火煮開後轉中火,直至水煮幹撒雞精蔥蒜起鍋

山粉圓子燒肉

有美食,不孤單,歡迎大家點讚轉發分享,同時歡迎大家在評論區寫出自己的看法

相關焦點

  • 【舌尖上的桐城】家鄉的味道:山粉圓子燒肉
    兩情相悅,用在家鄉的山粉圓子和紅燒肉上那是再合適不過了。兩種美味恩愛纏綿,你儂我儂,水乳交融。山粉圓子讓紅燒肉更加成熟美味,紅燒肉讓山粉圓子更加美味滋潤。"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而在我看來,家鄉的山粉圓子要比張志和的鱖魚更加美味多了。所謂"餘味繞梁,三日不絕。"山粉圓子燒肉是山粉圓子和紅燒肉的珠聯璧合,那麼我就先說說山粉圓子吧。山粉圓子的食材是山粉,山粉我們叫山芋粉,學名紅薯粉。
  • 葉助權|舌尖的記憶——山粉圓子燒肉
    山芋粉,用處很廣,可用來做芡,做成「門墩",粉卷子,粉條,粉絲等。在兒時的記憶裡,最難以抺去美味的當數山粉圓子燒肉了。
  • 家庭廚藝秀 | 廬江的味道山粉圓子,你還記得這個味嗎?
    今天小編為大家分享來自網友@莫七投稿製作的美味山粉圓子燒肉山粉圓子燒肉是我從小到大最愛吃的一道菜,沒有之一。這道菜做法稍微複雜,可是味道卻是極好的。家裡只有外婆和媽媽會做,平常吃的也很少。在廬江,這是一道特色美食,深受大家的喜愛。一定要嘗嘗山粉圓子燒肉,那味道一定讓你難以忘懷。山粉就是紅薯粉,山芋粉。用紅薯粉做圓子,和豬肉一起燒。除了可以用豬肉,還能用雞肉。下面給大家說一說這道菜的做法。1.先要燒溫水,然後將幹山粉下鍋、炒熟,快速拌勻,不能爛,也不能硬,要柔韌筋道恰到好處,直到看不見白色的粉子顆粒再捏成扁圓狀。
  • 一道地方特色菜餚,洋蔥炒山粉圓子
    洋蔥炒山粉圓子By 小乙美食雖說名為山粉圓子,其實並非圓子,是我們安徽這邊的一道地方特色菜餚,自己試做了味道不錯,雖沒有麻麻做出來的濃濃的味道,好在眾在參與嘛!第5步、鍋中油預熱,放入山粉圓子翻炒。第6步、放入一勺清水,燜煮5分鐘。第7步、放入洋蔥翻炒。第8步、放入一勺生抽。第9步、放入一勺鹽。
  • 到安慶旅遊,這13道當地傳統美食不容錯過,極具風味
    嘗上一口,絕對讓你念念不忘。懷寧山粉圓子燒肉山粉圓子燒肉是傳統名菜,口感醇厚,米酒香味沁人心脾,讓人食慾大增。食之油而不膩,美味可口,獨具風味。甜而不膩,是一道深受人們喜愛的特色美食。蒿子粑蒿子粑是民間傳統小食,用蒿草與糯米粉製作而成。植物清香味與米香味沁人心脾,讓人食慾大增。口感軟糯,滋味甜美,且有很好的養生功效。
  • 紅燒鴨的時候留點小心機,放點山粉圓子,吃完毛孔裡都透著舒暢
    紅燒鴨大家都不陌生,但山粉圓燒鴨公煲肯定少有人聽過,這道菜是家鄉特有的一道美食,鴨肉香辣鮮美,山粉圓子柔軟而又不失勁道。說起山粉圓子就好比走出國門的人說起涪陵榨菜一樣,除了親切還是親切,思念還是思念!在外的遊子回到家鄉吃的第一道菜必是它!
  • 二媽的紅薯粉圓子,媽媽的紅燒子公雞
    我和妹妹還有媽媽一起去往二媽家。二媽留我們吃中飯,而她也要做她那拿手的紅薯粉圓子,在我們那裡叫山粉圓子。二媽的山粉圓子在上馬這個地方堪稱一流。平時吃的山粉圓子裡面多多少少會夾雜一些白的粉末,並不能完全成為透明色。二媽做的就不一樣,每一個圓子裡都沒有白色的粉末,這一點讓我和妹妹都很驚奇。都追問著:「二媽,你這山粉圓子是怎麼做的?
  • 安徽桐城特產何其多,不愧為安慶經濟第一!
    桐城市,古稱桐國,因其地適宜種植油桐而得名,隸屬於安徽安慶市,位於安徽省中部,擁有嬉子湖、活海歡樂水世界、黃梅酒業文博園、桐城文廟等景區,是歷史名城、黃梅戲之鄉,享有文都」盛譽!這兒是嶽西佬,通過百度大數據,整理出桐城小花、桐城水芹、桐城豐糕、青草香大米、桐城老酒、桐城大米、桐城茶葉、桐城麥魚、青草香菜、麻豐糕、方記水餃、彩釉龍缸、龍眠春翠、桐城絲棗、蒿子耙、米粑、豆耙、龍眠山茶油、大關水碗、琥珀糕、朝笏、炆蛋、孔城米餃、孔城排面、切面、糯米山粉圓子、小毛魚、紅薯粉絲、粉蒸肉、農家鹹菜、翹嘴魚乾、陽荷、名丹秋石等安徽桐城特產大全,您了解嗎?
  • 魔法煮婦的百搭肉圓子
    之前有親們私信問怎麼看不到這篇菜譜了,特此說明一下:)魔法煮婦的百變肉圓子         在孩子的眼睛裡,稱職的煮婦媽媽就像童話故事裡的神奇魔法師,只要喊一聲:」媽媽,我餓了!「她隨時隨地都可以從廚房裡「變」出一道道的美味~ 新廚娘進階篇:魔法煮婦的百變肉圓子!
  • 安徽各地土豪的過年請客菜單曝光!淮北的菜單竟然是……
    一想到過年直播菌首先想到的就是各種飯局美食!每年春節宴請都是各家各戶放大招的時候,做出的菜不僅撐得了場面,還得鎮得住吃貨!直播菌扒出了安徽各地土豪的春節請客菜單!來看看人家是怎麼放大招的~>春餅(發糕)山粉圓子燒肉紅燒鯉魚粉蒸肉
  • 有你惦記,真好!!
    酒釀裡的紅豆香幾乎伴著我成長,有你惦記,真好!!!我是一個吃貨,一點也不虛,曾經想著吃遍全世界,在外也闖蕩了幾年,吃了不少美食,自己也曾親自開過店,炸雞、龍蝦店,做的是我們蚌埠最經典的燒法!有你惦記,真好!!!離家8年,最想念的是昭德軒的撒湯、佳和的生煎、老梅的羊肉湯……當然還有媽媽做的紅燒帶魚。
  • 雪花推薦丨十一來安徽 就是要品嘗地道安徽美食
    甜酒釀、蕪湖芥菜圓子、醉蟹、徽式炒麵、芥菜圓子、臘八豆腐、江毛水餃、秤管糖、豆豉、葛粉圓子、鳳尾三球、混湯酒釀元宵、品玉帶糕、廬江小紅頭、無為送灶粑粑、八公山雪月銀球、蝦子面等等,一句話總結就是:品種繁多,歷史悠久,獨具地方特色。再搭配一杯雪花啤酒,可謂是風味十足,意猶未盡啊!
  • 舌尖上的安徽,安徽25市各地最具代表性特色美食,你吃過哪幾種?
    之所以叫安徽,是取當時安慶和徽州兩府的首字合成。安徽是中國八大菜系之一的徽菜發源地,徽菜的形成與江南古徽州獨特的地理環境、人文環境、飲食習俗密切相關。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安徽省25市各地最具代表性的特色美食,來到安徽一定不要錯過。
  • 山粉圓 每一個把家鄉特色美食帶來常熟的人,都是我眼中的天使.
    再問他們最喜歡哪裡的山粉圓,十有八九的回答是「媽媽做的。」山粉圓,在無數浙江人的心中,已經不再是一道簡單的家鄉菜,而是代表著一種鄉愁。初次見面的時候,她就跟我說,常熟有太多美食啦,可還是最愛家鄉的山粉圓。所以,她婆婆每逢周末都都會做一些山粉圓給她解饞,也會叫上周邊的鄰居跟好友。
  • 媽媽味的肉圓子白菜湯
    在我看來,有時最好吃的菜,就是做法最簡單的菜。什麼菜最簡單?媽媽菜。什麼叫媽媽菜?就是媽媽曾經做給我們吃的菜。在我看來,一個人的吃食口味,其實跟媽媽有很大的關係。我們吃母乳時,媽媽講吃下的東西轉換成乳水。我們成長過程中,吃的東西也是媽媽按照她的想法做成的。所以,我們喜歡吃什麼,完全取決於媽媽做什麼。
  • 宋代遺傳至今的美食——崇明圓子
    崇明人口中的圓子,在我國南方的許多地區被稱作為湯圓,而在北方則被稱之為元宵。我們知道,崇明方言中至今還保留著許多唐宋時代的古語,如把毛巾叫「揩面布」,學費叫「學鈿」,老婆叫「娘子」,臉盆叫「面鑼」等等。「圓子」這一宋代遺存下來的美食,其稱呼作為宋代年間的古詞語,也在崇明方言中被保留了下來。
  • 函館旅行美食燒肉,北海道自由行必吃美食,人氣燒肉吃到飽
    日本旅遊絕不能錯過北海道,到北海道絕對不能錯過函館美食。但初來乍到北海道,被稱為美食聖地的函館,你找得到嚮往的料理嗎?是否能夠判斷哪一間餐廳的CP值最高呢?以下為你推薦高人氣的燒肉餐廳,不論單點、吃到飽,你想到的都有!
  • 芝麻臭豆腐、糙米圓子…這些桐廬美食你都吃過嗎?
    桐廬人也是如此,擅長將普通的食材,製作出令人回味無窮的人間美味……    天還未亮,江南鎮彰塢村「鄉村豆腐人」徐關成的那盞燈已早早亮起。  1950年出生的老徐,今年剛邁入古稀年的門檻,精神卻好得很。80年代初,30餘歲的老徐想著學點手藝來養家,於是轉身做起豆腐的營生,其中的艱辛,是後輩難以想像的,這豆腐一做便是30餘年,從未間斷。
  • 舌尖上的安徽
    紅遍大江南北的美食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舌尖上的母校」、「舌尖上的中國」等詞迅速走紅,不少人也開始點評或懷念起「舌尖上的安徽」
  • 你熟悉嗎? 合肥13個品牌被認定為「安徽老字號」 分別是……
    新中國成立後,經過公私合營改為國營「大眾早點店」,一直是合肥老百姓喜愛的美食店。1984年,合肥市政府支持市食品公司在「大眾早點店」的基礎上成立「廬州烤鴨店」。要知道,在當時用合肥古稱「廬州」做店名招牌的幾乎沒有,可見社會各界對廬州烤鴨這一傳統美食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