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燒鴨大家都不陌生,但山粉圓燒鴨公煲肯定少有人聽過,這道菜是家鄉特有的一道美食,鴨肉香辣鮮美,山粉圓子柔軟而又不失勁道。說起山粉圓子就好比走出國門的人說起涪陵榨菜一樣,除了親切還是親切,思念還是思念!在外的遊子回到家鄉吃的第一道菜必是它!
山粉圓是由山芋的澱粉炒制或泡製而成,它最能吸收味道,能很好地在美味的肉湯裡吸汁,口感軟糯而不肥膩。特別是在寒冷的冬天,家鄉人總是喜歡燒葷菜放點山粉圓子,放在爐子上溫著,吃一口燙得直打哆嗦,吃完滿身都暖洋洋的,連毛孔裡都透著舒暢!家裡只要燒這道菜,絕對都是一端上桌山粉圓子就會一搶而空。感興趣的朋友也學起來做著試試吧。
【食材】
土鴨公半隻,山粉150克,水180-200克(山粉圓用水),生薑一塊,蒜一頭,八角一個,桂皮兩小塊,金龍魚植物調和油適量,老抽半小勺,豆瓣醬一勺,料酒一勺,鹽適量,幹辣椒六個左右,小蔥或大蒜兩三根
【步驟】
1、將山粉,一克鹽與水攪拌均勻,放置一旁靜置待用;
2、靜置山粉液時將鴨子清洗乾淨,再斬小塊,要學會統籌安排哈;
3、鍋中放入淘米水,再將鴨塊倒入,放幾片生薑,一勺料酒開大火煮開,撇去浮沫後就可以關火,撈出用清水衝洗乾淨,再瀝乾水分備用。鴨子總有一股腥臊味,用淘米水去腥效果一級棒,燒好後一點異味都沒,濃濃的肉香哦~
4、繼續統籌安排時間哈,等待鴨子瀝乾水分的時候,開始製作山粉圓,山粉圓有兩種製作方法,一種是將開水倒入山粉中,快速的用筷子攪拌均勻,稍微冷卻後,再將麵團揪成一小塊,兩手掌搓成小圓球,第二種就是我要做的,將山粉與冷水混合靜置半小時左右,鍋中倒入稍微量多點的油燒熱後,再將山粉液用筷子攪拌均勻後倒入山粉液,再用筷子不停的畫圈攪拌,直至山粉液變黏稠,這時轉中小火,再用鍋鏟(因山粉熟後極具黏性,所以鍋鏟要蘸油或水進行炒制)不停地按壓,然後摺疊。再按薄了,再摺疊,重複幾次此操作;
5、看看,已經呈透明狀了,微微鼓起說明已經熟透了,可以剷出來等稍微冷卻後,再切成小塊備用,其實這種山粉炒制後的成品準確的叫法應該叫山粉粑,這種炒制方法要比第一種更易熟,而且口感更軟糯,味道更香;
6、鍋內倒入適量金龍魚植物調和油,開中火燒熱後倒入鴨塊不停的翻炒,直至水分炒幹,油脂溢出,此過程大約需要10-15分鐘左右,一定要將水分炒幹了以後才能加調料;
7、聽到鍋內開始噼裡啪啦的響聲,這時鍋中央扒開一圓孔,轉小火放入撇開的八角桂皮,生薑片炸香;
8、再倒入老抽,豆瓣醬翻炒至上色,還是小火哈;
9、再倒入大量開水燒開,再轉小火蓋上鍋蓋開始燜煮啦!交給時間就好,你只需要做的是聞著越來越濃的香味咽口水吧,哈哈哈哈。因為山粉圓特別吸水,所以水量要比紅燒鴨的水量多點哦;
10、待鍋中還剩一半湯汁時,開始交接啦,此時小砂鍋閃亮登場!砂鍋煲湯肉更香哦,同時擱上鹽,放入蒜瓣,幹辣椒段攪拌均勻繼續燜煮;
11、燜煮到砂鍋內還剩二分之一湯汁時,夾一塊鴨肉嘗嘗是否軟爛,如果沒軟爛再加開水繼續燜煮,直至鍋內剩一半湯汁時鴨肉軟爛為止.再將山粉圓鋪在鴨塊上面繼續小火燜煮,這時需要不停查看了,不能讓山粉圓落入鍋底,因為山粉圓極具黏性,特別容易沾鍋;
12、大約燜煮十分鐘左右,撒上蔥花或大蒜段。山粉圓很好的吸收了鴨子的鮮味,味道軟嫩又不失勁道,每次端上桌家人都是先將山粉圓一搶而空呢~
小貼士:
1、山粉液炒制時一定要再次攪拌,因為山粉不溶於水,靜置後山粉已經沉澱在碗底了;
2、鴨子一定要炒幹水分才能加其它調料,這樣燒制的方法能很好地祛除異味,適合一切肉類燒制;
3、山粉圓子燜煮時要時不時地翻看,防止山粉圓子落入鍋底而糊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