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助權|舌尖的記憶——山粉圓子燒肉

2021-02-17 白河文學

山芋粉,用處很廣,可用來做芡,做成「門墩",粉卷子,粉條,粉絲等。在兒時的記憶裡,最難以抺去美味的當數山粉圓子燒肉了。
  母親沿襲著古老的做法,將柴草塞進鍋灶,燒至中火,之後將備好的山粉倒入鍋中,揚起鍋鏟,順著鍋將粉四面翻炒,有如顆粒狀,這時順手塔開,邊炒邊略加點鹽。頃刻,粉略有變色,灶內火己旺起,母親一手提著熱水瓶,一邊對著粉有規則地澆著水,另一隻手用筷子井然有序地拌和著粉,這叫燙粉,這個環節做的好,吃起來就沒有白眼睛(生的),少許,坯子便已成形,出鍋,盛在盆中,待冷卻再逐個搓成圓狀丸子。
  刷洗鍋後,母親把切好的五花肉倒進鍋裡,燒出豬油來,放入適量的百年老字號「胡玉美"蠶豆醬、醬油、料酒、五香八角、生薑、蒜子。再放少許鹽,倒上開水漫至肉平,待旺火燃燒至肉已收汁,再將山粉圓子倒進鍋裡跟紅燒肉一起中火燜燒,中間不時用鍋鏟翻炒,以免沾鍋。鍋內水乳交融,圓子和肉彼此吸引和綻放著對方的精華,肉油滋潤著乾燥的圓子使它變的圓滑細膩,圓子吸收了肉的油滋從而讓肉吃起來油而不膩。少頃揭開鍋蓋,圓子變黑了,就說明已熟,小火收湯,盛在大盤裡,撒上少許蔥花或香菜,一盤色香味俱全的山粉圓子燒肉就做好了。
  端上桌來,香氣撲鼻,剛出鍋的山粉圓子爽滑鮮香,軟糯宜口,圓子粘而不稠,油而不膩。邀三五知已就餐,呷口小酒,挾它不住掉在桌上,乾脆用手撿起,投入嘴裡,邊上有人打趣地笑道:「看它往哪兒跑"。更有甚者用筷子把圓子一個一個地戳起來,再送到嘴裡,這樣便不會出洋相了。
  如今,這道菜不僅僅停留在舌尖的記憶裡,《桐國秀水餐飲有限公司》的蔡冬雲女士和她的同行們,將山粉圓子燒肉和桐國水碗一起,推陳出新,融古老飲食文化於新的元素,用古方泡製和爐火純青的廚藝將桐城民間這一傳統餐飲文化加以傳承並發揚光大!

者:葉助權,安徽桐城人,長期從事工程建設工作,一直堅持認認真真做事,誠實守信做人。業餘愛好廣泛,喜歡旅遊及寫作,在各類雜誌發表文章十餘篇。

  白河文學

  白河文學立足於打造本土文學精品,弘揚傳統文化,白河文學傳媒已成功入駐各大網站,平臺精品文章將會在今日頭條、百度百家號、搜狐網刊發。

  本刊徵集:散文、詩歌、隨筆遊記、微小說、雜文等。要求原創首發。

 我們的原則是「不重名家、不薄新人」,歡迎廣大作家、文學愛好者踴躍投稿!

 發稿一周,讀者讚賞金額的80%發放作者,20%留作平臺維護費用。讚賞費十元以下的不予發放。

   投稿郵箱:693919869@qq.com

相關焦點

  • 【舌尖上的桐城】家鄉的味道:山粉圓子燒肉
    "而在我看來,家鄉的山粉圓子要比張志和的鱖魚更加美味多了。所謂"餘味繞梁,三日不絕。"山粉圓子燒肉是山粉圓子和紅燒肉的珠聯璧合,那麼我就先說說山粉圓子吧。山粉圓子的食材是山粉,山粉我們叫山芋粉,學名紅薯粉。
  • 安徽安慶美食「山粉圓子燒肉」,媽媽做的才最美味,你想學嗎?
    「山粉圓子燒肉」是安徽安慶傳統的地方名菜,口感粘而不稠、油而不膩、香脆可口。在無數安慶人心中,山粉圓子燒肉已經不再是一道簡單的家鄉菜,而是上升為關於鄉情的具體意象。要說山粉圓子是誰做的最美味,那當然是自己的媽媽。對於這樣一道傳統美食,你想學嗎?
  • 家庭廚藝秀 | 廬江的味道山粉圓子,你還記得這個味嗎?
    今天小編為大家分享來自網友@莫七投稿製作的美味山粉圓子燒肉山粉圓子燒肉是我從小到大最愛吃的一道菜,沒有之一。這道菜做法稍微複雜,可是味道卻是極好的。家裡只有外婆和媽媽會做,平常吃的也很少。一定要嘗嘗山粉圓子燒肉,那味道一定讓你難以忘懷。山粉就是紅薯粉,山芋粉。用紅薯粉做圓子,和豬肉一起燒。除了可以用豬肉,還能用雞肉。下面給大家說一說這道菜的做法。1.先要燒溫水,然後將幹山粉下鍋、炒熟,快速拌勻,不能爛,也不能硬,要柔韌筋道恰到好處,直到看不見白色的粉子顆粒再捏成扁圓狀。
  • 一道地方特色菜餚,洋蔥炒山粉圓子
    洋蔥炒山粉圓子By 小乙美食雖說名為山粉圓子,其實並非圓子,是我們安徽這邊的一道地方特色菜餚,自己試做了味道不錯,雖沒有麻麻做出來的濃濃的味道,好在眾在參與嘛!第5步、鍋中油預熱,放入山粉圓子翻炒。第6步、放入一勺清水,燜煮5分鐘。第7步、放入洋蔥翻炒。第8步、放入一勺生抽。第9步、放入一勺鹽。
  • 紅燒鴨的時候留點小心機,放點山粉圓子,吃完毛孔裡都透著舒暢
    紅燒鴨大家都不陌生,但山粉圓燒鴨公煲肯定少有人聽過,這道菜是家鄉特有的一道美食,鴨肉香辣鮮美,山粉圓子柔軟而又不失勁道。說起山粉圓子就好比走出國門的人說起涪陵榨菜一樣,除了親切還是親切,思念還是思念!在外的遊子回到家鄉吃的第一道菜必是它!
  • 二媽的紅薯粉圓子,媽媽的紅燒子公雞
    二媽的紅薯粉圓子記得是14年的國慶節,回到上馬,這個我出生的地方。
  • 魔法煮婦的百搭肉圓子
    之前有親們私信問怎麼看不到這篇菜譜了,特此說明一下:)魔法煮婦的百變肉圓子         在孩子的眼睛裡,稱職的煮婦媽媽就像童話故事裡的神奇魔法師,只要喊一聲:」媽媽,我餓了!「她隨時隨地都可以從廚房裡「變」出一道道的美味~ 新廚娘進階篇:魔法煮婦的百變肉圓子!
  • 滋味淮陰 | 親愛的綠豆圓子
    看到這個標題的時候,你肯定會產生一個疑問,綠豆圓子只是一個食品,怎麼前面冠之以親愛的稱呼?哈哈!這恰恰是我表達的對綠豆圓子的熱愛程度,用「親愛的」來表達再好不過了。央視《舌尖上的中國》這部記錄片中,說到我們淮陰就說到了一個蒲菜餃子,也太吝嗇了,也太小看我們淮陰了吧!我在我味覺的記憶裡搜索了一下,不搜不知道,一搜不得了,淮陰的好吃的東西太多了!第一個讓我想起的就是我們淮陰的綠豆圓子。這是在我的記憶中排名最前的,認識最早的,印象最深的,也是離我家最近的一道美食。
  • 「記憶鄉愁」(26)| 做糰子,吃圓子 ,迎大年……
    制「青」的程序很有講究,夏天南瓜自然生長時節,採一些南瓜藤上的嫩葉,清水煮熟後在冷水裡浸涼再濾幹,一層南瓜葉一層散石灰放入陶甏或缸裡,上面用石塊壓實,再注滿水,存放一兩年以上都不變質。做圓子時只要取出一點,洗淨石灰,擠幹水分,揉進粉團,做成的青圓子,碧綠清香,無論煮蒸多久都不會變色,要比艾葉制的「青」好多了。
  • 宋代遺傳至今的美食——崇明圓子
    宋代流傳至今的圓子,經過崇明島上百姓的傳承,如今可分為多種類型:就其所包裹的內餡來區分,可分為甜芯圓子和鹹芯圓子兩種。而甜芯圓子又可分為豆沙芯圓子、芝麻芯圓子、果子芯圓子、滑糖芯圓子。圓形的圓子:此種圓子都為豆沙圓子。
  • 媽媽味的肉圓子白菜湯
    我的記憶深處,有很多喜歡吃的飯菜,都是曾經在家裡時吃過的,現在它已經變成我記憶裡的一部分,分割不掉的一部分。比如說肉圓子白菜湯。我喜歡吃肉圓子,但必須是媽媽做的肉圓子,因為全世界,只有媽媽會做精瘦肉的肉圓子給我吃,一丁點兒肥肉都沒有的那種。
  • 我為什麼喜歡吃日式燒肉
    (擦擦口水)菜包醬作為肉食愛好者,對日式燒肉的愛愛愛不完❤️本期攜手「進階的吃貨」給大家帶來日式燒肉的正確點單姿勢!需要讀出來的日文已經用相對應的中文漢字標出,不會日語也能在日本點菜咯。日式燒肉是日料中一個比較硬的門派,雖然日本人吃牛肉的歷史不長,但是他們培養出的和牛卻是燒肉料理的頂級食材。我們一起看看燒肉菜單中的肉肉們都有哪些吧!
  • 漳州新開日式燒肉主題餐廳,高級感十足!就在美麗的碧湖邊上
    也可以坐在這裡,看美食在眼前誕生店內大部分燒肉都採用原切肉追求食材清淡的原汁原味講究日式燒肉的「純粹」漂亮大理石紋路清晰可見都是精挑細選的品質燒肉五 拼仙氣飄飄的燒肉五拼!再夾一塊蘸著水果醬吃,醬汁和肉汁完美融合在一起在唇齒間不停遊蕩,肉的鮮味在舌尖進行最後收尾,每一口都是大大的滿足啊~~秘制瓦罐和牛肋條這款牛肋條經過廚師的精心醃製,享受了味淋、清酒、蜂蜜的多重SPA,表面經過高溫的炙烤微微變焦,但內裡的汁水依然豐盈
  • 稱霸福田燒肉熱門榜,開店半年,收穫好評1000+!
    鏡子小姐福利  原價100元「犀先生燒肉餐酒」代金券  僅售49元!「犀先生燒肉餐酒」,一家西式餐酒館+日式燒肉相融合的燒肉店,開店半年多就收穫1000+好評,熱門榜、口味榜、環境榜、服務榜.常駐點評網榜單各種前三,成為了不少吃貨心目中的必吃榜單!M+級和牛+世界各地的高級食材,每一份燒肉都融合了各地不同的風味和理念,簡直是舌尖上的奢華享受,全程還有店員專門幫烤,服務完美。
  • 燒肉麵
    直到自己離家才了解思鄉這種情感原是如此情濃起來化不開,有時候一點線索亦可教人無法釋懷的。    懷孕生子,也是有一年多沒有回家鄉了,我的思鄉跟詩人不同,我都是從胃到舌尖的思。    生完孩子,爸爸從老家來探望,帶來了兩塊燒肉,肉是在家裡給燒好的,小小的兩塊,卻能看見裡面浸潤著的心意。    小時候快過年的晚上,一定是要做燒肉的。
  • 【家鄉菜】#56作品:團團圓圓的思鄉菜——糯米圓子
    4、如果不參加聚會,報名表可以略過團團圓圓的思鄉菜——糯米圓子作者:文學城ID 田野百合每年春節來臨之際,安徽省合肥市及周邊鄉鎮的家家戶戶都會炸圓子、做蛋餃,圓子品種繁多:糯米圓子、掛麵圓子、綠豆圓子、山芋圓子、薺菜圓子、藕圓子、蝦包圓子等,年味也就是在這煙燻火燎中漸漸濃鬱。
  • 《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丨葉放評論:美食有道
    《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開播,全民熱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