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徐美食】薺菜圓子

2021-02-17 陽光徐徐

小院菜地的菜兒們經歷嚴寒洗禮,隨著天氣轉暖,得了陽光的小菜蔬們 拼命地綠 ,小院頓時生機盎然起來,個個綠油油又水汪汪的,有種一碰即破的感覺,讓你捨不得去採它們,就那麼靜靜的看著它們都滿心歡喜。

極寒冬天被凍傷的大白菜也緩過勁,拼命的長。😊

最讓我歡喜的是那片薺菜,爭著搶著生長,你擠我、我擠你、你挨著我、我挨著你,抱團生長又互不幹涉。於是,它們讓我看見了春天。

蹲下身子,背對著太陽,在那一片薺菜中,選最肥壯的薺菜,一棵棵的撥起,生怕傷了那些小棵的還沒長大的薺菜。就這樣,一棵一棵的撥,一棵一棵的分揀。

陽光暖暖的照在身上,後背暖和和的。鳥兒在枝頭歌唱,溫暖的春風吹拂著我額頭的發,我靜靜的、心無旁騖在那片薺菜前忙碌,忘記時間的流動,只有那一陣陣薺菜的清香撲鼻。

我在薺菜前菜專心撥菜,那人手提個塑料桶,尋找菜地裡雜草,一棵棵的撥掉,扔進塑料桶。

可樂,時不時的過來,在我身旁搖搖尾、聞聞薺菜,然而,又轉身去那人身邊搖搖尾、看看塑料桶裡的東西。時不時的,它還追著小蜜蜂玩。。。

不自覺間,採收了好一大堆薺菜,收穫的喜悅。

薺菜,吃法很多,可炒著吃,可包薺菜餃子、薺菜包子,還可燙鍋子吃,無論怎樣的吃法都喜歡。

薺菜,更是做薺菜圓子的好食材。

具體做法如下:

1、除去根部和老的葉子,洗淨、淋幹水份;

2、肥瘦相間的後腿肉,鉸成肉末,我昨天買了46元去皮的後腿肉,肥瘦比例約為1:1,做出來的薺菜圓子嫩,不板結,好吃;

3、肉末裡加入新鮮雞蛋液(我放了四個雞蛋液)、生抽、耗油、鹽、胡椒粉少許、蔥薑末,順著一個方向攪拌均勻,讓肉攪上勁,不那麼散;

4、淋幹水的薺菜用開水焯水,焯水的時候盆裡加少許鹽和油,這樣薺菜不會變色,還保持碧綠的顏色;

5、焯過水的薺菜切碎,拌入攪拌好的肉末,再順著一個方向攪拌,要攪拌時間長點哦,直到薺菜和肉末完全融合,這樣好成團;

6、加入麵粉攪拌均勻,麵粉不要太多,可以一點點的加入,食材能夠很好的搓成圓子便可,麵粉如果太多的話,炸好的薺菜圓子太硬,影響口感;

7、鍋中倒入菜籽油(菜籽油比較適合油炸食物),燒到六成熱(判斷標準:乾淨無水的筷子放入油鍋中看到筷子周圍不停冒小泡泡便可),轉中小火,一邊搓薺菜圓子一邊下鍋炸,直到炸至金黃,盛出。

說明:我每次鍋裡大約放16個左右的圓子,邊搓邊放,順著放,等第16個圓子下鍋,最早放進鍋裡的圓子差不多已經成型成金黃色,可以依著順序一個個盛出直到第16個圓子出鍋,再進行下輪操作。

金黃的薺菜圓子很有食慾哦😊

炸好圓子,我在群裡吆喝:哥哥姐姐姐夫們,等你們回家吃薺菜圓子啦!贏得多多讚許!

嘗了一個薺菜圓子,一口下去,滿嘴春天。

將薺菜圓子分成幾份,自己留下一份,其他分享給大家,我將春天分享給他們,讓春天的味道蔓延。

陽光徐徐,感謝關注!

相關焦點

  • 宋代遺傳至今的美食——崇明圓子
    宋代遺傳至今的美食——崇明圓子 2021-01-15 15: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世界美食之都|新城河邊的薺菜湯圓
    丨從細節出發,尋找揚州美食背後的故事丨 ▼冬至這天,我騎著電動車,在新城河邊,尋找「洪龍漁村」裡赫赫有名的薺菜湯圓。 關於冬至這個節令,在微信公眾號裡讀到一句「心有暖意,凜冬亦暖」。此時,有熱度的美食何嘗不是暖冬的撫慰?
  • 【家鄉菜】#56作品:團團圓圓的思鄉菜——糯米圓子
    每年春節來臨之際,安徽省合肥市及周邊鄉鎮的家家戶戶都會炸圓子、做蛋餃,圓子品種繁多:糯米圓子、掛麵圓子、綠豆圓子、山芋圓子、薺菜圓子、藕圓子、蝦包圓子等,年味也就是在這煙燻火燎中漸漸濃鬱。而每到春節臨近,樓道裡充滿了肉香味,大家都會炸圓子,這是孩子們最開心的時光,在樓道裡跑來跑去,誰家的圓子炸好了,都會拿兩個給孩子解饞,平時大家不會這麼慷慨,所以過年是我們小孩子最期盼的事情了,不僅可以穿新衣服,還可以盡情地吃著美食,大人們好像把好吃的都留在年裡了。
  • 川沙名點——鄉下大圓子
    >做圓子既是個體力活又是個技術活。當然,川沙鄉下大圓子可能的確是源出寧波湯圓,但川沙先民數百年乃至上千年艱苦的煮鹽、農耕生涯,以及完全不同的生存環境和生活軌跡,賦予了其與寧波湯圓不同的製作程序和口味特點。一是,個大餡多,一個圓子差不多可頂寧波湯圓三到四個,一般成年人若能一下吃上四五個圓子,那胃口已算很好很好的了;也正因如此,寧波湯圓一般用調羹舀著食用,而圓子通常用筷子夾起吃。
  • 安徽安慶美食「山粉圓子燒肉」,媽媽做的才最美味,你想學嗎?
    「山粉圓子燒肉」是安徽安慶傳統的地方名菜,口感粘而不稠、油而不膩、香脆可口。在無數安慶人心中,山粉圓子燒肉已經不再是一道簡單的家鄉菜,而是上升為關於鄉情的具體意象。要說山粉圓子是誰做的最美味,那當然是自己的媽媽。對於這樣一道傳統美食,你想學嗎?
  • [申請申音]酒釀圓子
    幾乎所有上了點歲數個人對酒釀圓子個成長史儕留下了深刻個印象。從粗暴個搓條摘劑,到細膩個輕揉滾圓,再到精緻個拿捏嵌餡,作為湯糰家族裡最小個成員,酒釀圓子實現了華麗轉身;從手作到機制,酒釀圓子完成了生產力個釋放;進入超市個冷鏈之後,伊讓家庭主婦個雙手獲得解放。   大魚大肉之後個酒釀圓子可以解油膩;吃醉老酒之後個酒釀圓子可以解酒。
  • 回鄉下的娘家蹭飯,母親做了我喜歡吃的頂級美食——薺菜餃子
    因此,從小到大,我對薺菜的那份感情始終如一,似乎,薺菜餃子在我的心裡,屬於鄉村最頂級的美食。果然和表嫂描述的一樣,在一些菜畦裡,布滿著密密麻麻的薺菜,由於土壤比較肥沃,薺菜的個頭也很大。接著,母親把薺菜放在開水鍋裡焯了一下,說的可以去掉薺菜的澀味,還可以去掉農藥殘留。焯過的薺菜,它們不再各顧各的長勢,而是親密地擠作一團,看著就讓人喜形於色。
  • 過年吃餃子,少不了薺菜餡的,三種方法挑選野生薺菜,趕緊學起來
    正因為餃子的廣受歡迎,所以餃子的包法變化萬千,餡料琳琅滿目。  薺菜富含胺基酸達11種之多,所以在野菜中薺菜吃起來尤為鮮美。  薺菜不僅味美可口,而且富含蛋白質、膳食纖維、胡蘿蔔素、維生素B1、維生素C、鈣等營養物質。  薺菜所含的蛋白質、鈣、維生素C尤多,鈣含量超過豆腐,胡蘿蔔素含量與胡蘿蔔相仿。  正因為薺菜營養豐富,深受人們的喜愛,所以曾是野菜的薺菜,現在都有人工栽培。
  • 薺菜雞蛋素餃
    說起薺菜餃子,不得不說是某丫的餃界至愛!還記得那是讀小學的時光,每年的春夏季節,家鄉的小路邊、麥田裡以及各種能生長的土地上,像星火燎原之勢長滿了新鮮翠嫩的薺菜!!周六下午學校就放假了,然後某丫和妹妹一人拎一個小籃子就去挖薺菜了,邊玩邊挖的一整個下午也能收穫滿滿一籃子的鮮薺菜,第二天的周日上午,央著母親和上餃子面,然後和妹妹一起動手擇菜、洗菜,包上一整鍋的薺菜素餃子,然後每個人吃到肚兒圓,直到吃不下去為止!!!
  • 薺菜怎麼吃?大叔做的薺菜豆腐羹,清香味美,軟糯爽滑,家人愛吃
    一入四月,大地漸綠薺菜香。周末買了兩斤薺菜,包了薺菜餃子,留了一小把來做一道江南經典美食---薺菜豆腐羹。鮮嫩清香,每一口都是春天的味道,這碗湯的食材只有春天有,錯過了要等到來年了。薺菜是最常見的野菜之一,所以不少花友想找機會去挖薺菜,但是怎樣識別薺菜確並不容易。
  • 滋味淮陰 | 親愛的綠豆圓子
    第一個讓我想起的就是我們淮陰的綠豆圓子。這是在我的記憶中排名最前的,認識最早的,印象最深的,也是離我家最近的一道美食。我家東面的梅生大爺家的母親就是做綠豆圓子的,因為他家靠我家太近了,以至於他家開始炸圓子的時候,我就能聞到那個飄來的油香的味道,口腔中就會因外界的氣味,口水子就會直淌。然後鼻子就像有一個無形的小鉤鉤住了一樣,會循著那個香味,腿就不由自主地跑到了人家的門邊。
  • 魔法煮婦的百搭肉圓子
    之前有親們私信問怎麼看不到這篇菜譜了,特此說明一下:)魔法煮婦的百變肉圓子         在孩子的眼睛裡,稱職的煮婦媽媽就像童話故事裡的神奇魔法師,只要喊一聲:」媽媽,我餓了!「她隨時隨地都可以從廚房裡「變」出一道道的美味~ 新廚娘進階篇:魔法煮婦的百變肉圓子!
  • 芝麻臭豆腐、糙米圓子…這些桐廬美食你都吃過嗎?
    對於美食的追求是人們與生俱來的本能。每一次看到美食,總是感覺到它無時不刻在散發著無法抗拒的魅力,讓人慾罷不能。
  • 媽媽味的肉圓子白菜湯
    比如說肉圓子白菜湯。我喜歡吃肉圓子,但必須是媽媽做的肉圓子,因為全世界,只有媽媽會做精瘦肉的肉圓子給我吃,一丁點兒肥肉都沒有的那種。先講剁好的肉沫,用鹽、醬油、蔥醃好,再用姜、大蒜、豬油、鹽,簡單的弄一鍋湯,待水開後,煮白菜,白菜煮熟,再捏肉圓子,一個一個肉圓子放進鍋裡,變色後,再煮一會兒,撒上胡椒麵,起鍋,再撒上一層蔥花。乾淨的油珠子,飄香四溢。先一定要喝一小碗鮮美純正的湯,再吃白菜和肉圓子。
  • 薺菜
    (圖片由芄蘭提供)薺菜是分布最廣的野菜,沒有之一,它其實並非中國獨有,起源於東歐和小亞細亞,在我國落戶後,隨遇而安。「春日平原薺菜花,新耕雨後落群鴉。」這是古人對春日薺薺菜隨處可見的寫照。後來,京城的芄蘭也拍來了薺菜,在她鏡頭中,微不足道的薺菜仙氣十足,把圖片放大後,居然沒多少人想起它就是被大家遺忘在那個角落裡的,薺菜。
  • 一道地方特色菜餚,洋蔥炒山粉圓子
    洋蔥炒山粉圓子By 小乙美食雖說名為山粉圓子,其實並非圓子,是我們安徽這邊的一道地方特色菜餚,自己試做了味道不錯,雖沒有麻麻做出來的濃濃的味道,好在眾在參與嘛!第5步、鍋中油預熱,放入山粉圓子翻炒。第6步、放入一勺清水,燜煮5分鐘。第7步、放入洋蔥翻炒。第8步、放入一勺生抽。第9步、放入一勺鹽。
  • 記憶裡的薺菜餡餃子
    那時候的我肚子裡油水少,嘴饞的很,每逢周末,就跟著父母到田地裡準備春耕農事,看到田頭的薺菜,就和大哥、二哥一起把它挖回來,晚上回到家裡,就央求媽媽為我們包薺菜餃子。不一會媽媽就會把麵粉和成麵團,和成的麵團需要醒20分鐘,醒面這段時間就開始剁餃子餡兒,那時候家裡也沒有冰箱,也沒錢買新鮮的五花肉,所以從來沒有吃過新鮮五花肉薺菜餡的餃子。都是年前殺年豬還剩幾塊臘肉,媽媽一般都是剁點臘肥肉,再炒點雞蛋花放在一起,然後把洗好的薺菜切成沫製成餃子餡。
  • 【舌尖上的桐城】家鄉的味道:山粉圓子燒肉
    每個人心中總有那麼一兩道美食,不時的會讓人回味、思念。
  • 薺菜往事
    我一時算不清,靈機一動,不如把竹筍當冬筍,來盤薺菜炒「冬筍」,這樣買個三兩根就夠了呀。他就說,哪裡有薺菜?你是沒啥想啥!我無話可說,可鼻孔裡竟滿是薺菜帶著泥土的香氣,揮之不去。       說起薺菜,在所有蔬菜裡,是我的最愛。可惜移民來北美就再也沒吃到過小時候的薺菜了,只有一回在美國的同鄉朋友家裡。那天早餐,朋友居然心血來潮問我要不要吃薺菜餛飩,正是夏日炎炎,哪來的薺菜?
  • 薺菜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