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國大愛擔使命 宏志精神譜芳華——北京宏志中學20年辦學實踐與思考

2020-12-18 雲南網

原標題:家國大愛擔使命 宏志精神譜芳華——北京宏志中學20年辦學實踐與思考

北京宏志中學校長林劍

北京宏志中學的誕生,是黨和政府為高質量推進教育公平實施的一項重要舉措。宏志教育作為基礎教育的特殊樣態,不僅承載了普通教育的責任與使命,更由於其教育對象的特殊性,被賦予了特殊的教育內涵與期待。筆者通過梳理宏志中學20年發展脈絡與走向,以期分析出宏志的「特質」,為同行所佐證與品評——

2000年4月10日,北京市在第一四二中學的基礎上創辦了全國首所辦學規模較大的專門招收品學兼優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公益性學校——北京宏志中學。從此,宏志中學就肩負起兩大使命——教書育人和教育扶貧。2004年教師節,時任中央領導看望宏志師生時就曾說:「北京宏志中學的創辦是一個很有意義的創舉!」

黨和國家對宏志中學高度重視並寄予殷切期望,北京市以及東城區和教育部門也給予充分關注和大力扶持,各級領導多次來校視察、指導工作,為學校準確定位、指明方向。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北京宏志中學歷經20年可喜可貴的發展,3000餘名宏志畢業生全部考入大學,學生個人及其家庭均實現了可持續發展,為首都教育和教育扶貧作出巨大貢獻。學校現有28個教學班,學生1000餘人。

大力弘揚「公、勇、勤、樸」核心價值觀,矢志「為黨育人 為國育才」

要育人,先鑄魂,而先進的教育理念是育人鑄魂的基礎。20年來,北京宏志中學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以「公、勇、勤、樸」為核心價值觀,秉持「立宏志、育宏才、報宏恩、創宏業」的辦學理念,以「修德宏善,秉志篤行」為校訓,努力營造「敬業樂群、知行合一」的校風,培養具有「真摯家國情懷、超強責任擔當、深厚人文底蘊、執著科學精神、持續實踐創新、雅致健康生活」的宏志人。

在「公、勇、勤、樸」核心價值理念感召下,在「愛滿天下」教育宗旨和原則的指引下,全體宏志人矢志「為黨育人、為國育才」,業已畢業宏志生在各行各業均能踏實肯幹、銳意進取、勇敢創新,翹楚精英們的優異表現贏得了社會的廣泛讚譽,更值得驕傲的是,大多數宏志生很早就確立了共產主義信仰,經過組織考察、培養,30多名學生在高中階段就光榮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20年大膽探索與不懈努力,北京宏志中學公平、優質、和諧的宏志教育成為基礎教育戰線上頗具影響力的品牌。學校被評為「全國百所德育示範校」「國家級別健康促進校」「全國法治文化建設先進集體」「全國心理健康教育示範校」「全國青少年校園籃球特色學校」「全國冰雪運動特色學校」「北京市高中特色學校」「北京市綠色學校」「北京市文明單位」「北京市校園文化示範校」「北京市校園環境示範校」「北京市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項目『翱翔計劃』人文社科領域課程基地校」「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帕運會奧林匹克教育示範校」。

合力構建勵志鑄魂育人體系,「宏志文化」「宏志品格」熠熠生輝

1.培育宏志文化,鍛造宏志品格

文化標識、文化烙印是重要的教育財富。宏志中學根據宏志生特點,有針對性地提出了宏志生「六最」精神,即全體宏志生要做到「語言最文明、待人最禮貌、紀律最嚴明、意志最堅強、生活最簡樸、學習最刻苦」,「六最」精神的提出與實踐,鍛造了學生的宏志品格,形成「自立、自信、自強不息」和「感恩於心,責任於行,志存高遠」的宏志精神。

自我教育是最好的教育方式。以「優秀同齡人激勵同齡人」是自我教育的重要手段。學校積極開展「感動宏志十佳學子」評選活動,在校園營造學習和踐行宏志精神的濃厚氛圍。學校組建宏志宣講團,挖掘優秀宏志生踐行宏志精神的感人事跡,宣傳宏志精神……正是有這種互相學習、彼此激勵的氛圍,學校優秀學子層出不窮:「全國正泰品學獎」特等獎獲得者米碩、張驍,北京市十佳中學生王暄怡,北京市勵志榜樣——拾荒少年葉天生,甘當村官的吳從亞,北京市最美孝心少年高正全,感動京郊十大人物霍龍巖,2015年感動東城學子張文馨、李丹瑩,2016年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黃迪,2017年全國孝心榜樣黃海寧,2018年全國最美中學生孫帥等。他們都是品學兼優的宏志人,成為在校宏志生的勵志好榜樣。

藉助專業教育媒介進行勵志教育同樣十分重要。學校依託央視等主流媒體,將《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典禮》《尋找孝心榜樣》《我是演說家》等欄目引進課堂,引領學生樹立向善向美的價值取向。近兩年,學校依託百家講壇、跨代對話等品牌活動,讓學生走近社會精英,引領學生立足當下、規劃未來、奮發有為。「三年宏志路、一生宏志情」,學校還對宏志畢業生進行持續跟蹤,研究宏志教育對學生的影響,通過優秀畢業生的成長事跡,讓在校學生看到自己未來的影子,激發學生積極向上的內在動力。

2.構建「宏·志」課程文化,提升綜合素養

課程、課堂是育人的主陣地、主渠道。學校通過多層次、多樣態的各類課程建設,為學生搭建廣闊的發展平臺,全面提升學生綜合素養。構建勵志鑄魂、勵學敦品的「宏·志」課程文化。課程由興趣課程、學術課程和公民素養課程三部分構成。

(1)做寬興趣課程。此類課程以激發學生潛質、培養學生的愛好特長為主,涵蓋校本的藝術、體育、科技、社團、人文課程,如藝術課程涵蓋了京劇、崑曲、排舞、合唱、校園劇、動漫、篆刻、書法、器樂等內容,體育課程涵蓋了滑雪、滑冰、旱地冰球、蹴球、遊泳、高爾夫、攀巖、擊劍、花式籃球、足球等內容,科技課程涵蓋了3D創意設計、物聯網、人工智慧、創客等內容。學校校園內活躍著在教師指導下學生自發組織的20多個學生社團,為校園注入靈動生機。排舞和啦啦操課程,讓學生更加自信陽光,在「舞動中國—排舞聯賽」中榮獲全國賽一等獎,全國首批「陽光排舞進校園」三星級示範校落戶學校。

(2)做精學術課程。以國家課程標準為指導,以為學生專業發展奠基為主,建立學科課程群,主要包括國家課程校本化改造,學科延伸拓展課程、學科培優課程、學科補償性課程。結合新高考改革,學校提出將國家課程「分層分類,多元整合」的課程建構思路,利於不同學生的選擇性學習,發揮學生的學習優勢。

(3)做厚公民素養課程。主要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課程構建學生文化自信,還有心理健康課程、生涯規劃課程、綜合實踐課程、宏志教育課程、國際理解課程構建學生健全人格、培養其社會適應力。

以國學和中醫藥文化課程為核心的人文課程,將中華民族特有的精神氣質與文化追求融入到與學生的對話當中;作為北京市東城區「京劇進校園」實驗校,學校特聘請瀋陽師範大學戲劇藝術學院京劇教授、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何廣君老先生與國家一級演員吳小平指導學生京劇社團;作為北京市100所「傳統文化進校園」實驗校,特聘請百年崑曲世家傳人周好璐老師為學生開設校本課程,讓學生傳承戲曲藝術,並在傳統文化中學習美、收穫美、展現美。

3.持續實踐創新,涵養深厚家國情懷

走向社會大課堂,方能開闊眼界、涵養家國情懷:走進中國工程院,學生感受到新中國的科技成就和偉大民族精神,在學生心底埋下了「科技夢」「強國夢」的種子;舉辦青島航海夏令營,增強學生海洋意識,進一步了解「一帶一路」倡議;在「京津冀協同發展」國家戰略背景下,走進唐邱和懷來,開展「天下益家 慈善童行」活動,培養學生公益意識;走進國際青年訓練營,開展一周的「體驗式學習實踐營」活動,開拓國際視野,提升綜合素養;組織學生參觀國家博物館、首都博物館、故宮博物院、頤和園、科技館等,讓學生了解傳統文化的源遠流長和現代科技的力量;在鳥巢舉辦首屆冰雪嘉年華,讓學生體驗冰雪,強健體魄,也展示了宏志人期盼冬奧、支持冬奧、共享冬奧的巨大熱情……

除此以外,學校組織拍攝主題電影——《沒有音樂照樣跳舞》,由宏志生擔任主演,中影公司特把此片定為「主旋律重點影片」,此片成為全國首部反映宏志生題材的故事片,並榮獲第十一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導演評價說:「中國有這樣一批青少年是國家的大幸!望教育部門好好總結培育宏志生的經驗,對改進和推動我國的德育建設十分有利!」

倡導「博學善導、貴和尚美」教風,引領「樂學善思、求真崇高」學子

博學、純樸和擁有大愛情懷是宏志教師的特質。在具體教書育人過程中,教師們構建互動、探究式生態課堂,並通過陪伴式、引導式、啟發式等學生樂於接受的方式助力學生成長。真誠以待,追求和諧;大道至簡,追求極致。

在教師們的精心呵護和引領下,宏志學子「紅葉經霜而赤,臘梅沐雪而馨」,風雨的淬鍊使他們獲得了精神上的強大和思想上的富有。宏志中學開放包容的教育理念讓他們很快適應融入課堂,變得「視野開闊、思想活躍、善於溝通、樂於交往與合作」。

宏志生張珊在一篇名為《天使在身旁》的文章中寫道:「宏志生活讓我感受到了人生的真諦,是一種精神一直鼓舞著我、鞭策著我——那就是宏志精神。每當我在深夜依舊冥思苦讀的時候,我感到我是那麼幸福,因為是宏志中學為我重新燃起了一盞明燈,是宏志精神讓我學會了在困苦中磨鍊意志,在無奈中學會堅韌,在失敗中總結經驗,在成功中收穫喜悅。在這裡我的能力得到了提高,我的認知得到了升華。是宏志生活錘鍊了我,使我更堅強,更成熟了。」

芳華似水二十載,累累碩果看今朝。宏志人奮進,把教書育人與國家發展大計優化組合;宏志人思索,把立德樹人的內涵一再揣摩、拓展與升華;宏志人開放,把教育的社會性、公益性演繹得淋漓盡致。可以說宏志精神成就了宏志人。只要宏志在,宏志精神就永不會褪色!並必將激勵一代代宏志人立宏圖、成宏才、創宏業。因為,宏志精神浸染了宏志教育。而勵志教育、感恩教育、責任教育、人格教育這些耳熟能詳的德育範式,正是宏志教育的應有之義,也是莘莘學子茁壯成長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

祝福宏志教育,祝福北京宏志中學!

國力辦學為民謀,

杏壇惠澤利千秋。

公勇勤樸育棟梁,

宏志精神傳五洲。

(北京宏志中學校長 林劍)(林劍)

相關焦點

  • 北京這所公益學校堅守20年,畢業生超六成考入重點大學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葉雨婷)20年培養3200名「寒門學子」,超六成考入重點大學……作為全國第一所,也是辦學規模最大的專門招收品學兼優貧困生的公益性學校,北京宏志中學到今年已建校20年。
  • 日本漫畫家本宮宏志
    不滿日本民眾在深刻問題上的態度本宮宏志說自己對日本民眾在深刻考慮問題上的態度很是不滿。他出生在戰爭結束後的1947年,對戰爭的印象都來自於父輩的口述,但是他卻將那些戰爭場面深深記在腦子裡,同輩人可能都會覺得戰爭其實和自己沒有什麼關係,本宮宏志卻想做一件事,通過漫畫,哪怕只能表現那場戰爭的氛圍也就夠了,以喚起人們直面那段誰都不願直面的歷史記憶。
  • 資訊|本宮宏志新連載,徐福東渡日本傳說改編為漫畫
    日本的漫畫中有很多都是取材於中國的歷史或者傳說,前後一百來年的中國三國歷史已經被日本 ACG 作品作為題材玩了 N 年,《
  • 戰「疫」育人先鋒 | 濰坊醫學院附屬醫院季宏志舍小家為大家,堅守...
    戰「疫」育人先鋒 | 濰坊醫學院附屬醫院季宏志舍小家為大家,堅守疫情防控第一線 2020-05-11 03: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星光燦爛 絢麗青春:江蘇省南通中學2020年度「校園明星」風採
    關愛之星:高二12班 陳思宇她初心不忘,樂於助人,發揮學習專長,關愛身邊的每一個同伴;她投身實踐,學以致用,以青鳥之名,將關愛之風播撒社區鄰裡;她情牽社會,心繫家國,撰寫發表疫情調查報告,彰顯通中青年的大愛精神。她願成為一束擁抱他人的光,以關愛之心,溫暖整個世界。科技之星:高三9班 俞亦涵縱覽學海風雲,堅定科技人生。
  • 院慶日憶芳華 | 北京協和醫院教授合唱團亮相北京電視臺《金色時光...
    院慶日憶芳華 | 北京協和醫院教授合唱團亮相北京電視臺《金色時光》節目 2020-09-22 19: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牢記初心使命 弘揚大愛精神
    吳友優應邀出席2020年國際中國公益事業大典,作了"牢記初心使命,弘揚大愛精神"的演講,榮獲"2019年度國際中國藝壇領軍人物"榮譽稱號。在新的一年剛剛啟元之際,北京下了一場大雪後,2020年國際中國公益大典暨"我和我的祖國「公益成果展表彰大會在中央電視臺星光影視園隆重召開,群賢畢至,氣氛熱烈,奏響慈善獻愛心的新時代主旋律,向世界傳播大愛精神。中國著名書法家詩人吳友優在會上作了精彩的演講。他滿懷激情地說,偉大的時代,必須有偉大的文化作支撐。
  • 《中國教育報》聚焦惠州市惠港中學辦學特色
    5月20日,《中國教育報》報導了惠州市惠港中學「生命教育」「藝術教育」辦學特色實踐。該報以《引領少年郎 揚帆築夢想——記廣東省惠州市惠港中學特色辦學實踐》為題,圍繞人本教育、大藝術教育報導了學校秉持「構建和諧校園,培育有用之才」的辦學理念,系統規劃並大力實施生命教育、藝術教育,實現學生全面、和諧、健康地發展。
  • 讓孩子具有家國情懷和全球勝任力,南京這所「G20」高中很「未來」
    12月25日下午,江蘇省首批20所高品質示範高中建設立項學校第六期主題研討會在南京外國語學校舉行,江蘇省教育廳相關領導、60餘所省內外中學校長以及上千名教師聚首雲端,通過在線會議的方式,共同探討高中教育的高質量發展。南京外國語學校作為研討會輪值學校分享了其在育人方式改革上的獨特探索與思考。「南外因國家需要而生,始終與祖國和時代同呼吸共命運。
  • 「湖湘名校長論壇」:合作辦學的「驚嘆號」與「思考題」
    嘉賓們就「合作辦學的初衷或者願景」為起點紛紛暢談他們合作辦學中的實踐與思考。12月5日,長沙,望城。本次論壇主題為「合作辦學行與思」,由長沙市望城區教育局、湖南教育報刊集團主辦,《湖南教育》編輯部承辦。特級校長、金茂學校總校長程紅兵,湖南省教科研副院長楊敏,湖南師範大學教授黃耀紅,與長沙基礎教育名校領導齊聚論壇探討合作辦學的實踐與思考,長沙市教育局黨委委員、副局長繆雅琴出席並做了精彩發言。
  • 人物|鐵肩擔道義 仁心譜芳華——桃江法院執行局局長吳志群工作側記
    人物|鐵肩擔道義 仁心譜芳華——桃江法院執行局局長吳志群工作側記 2021-01-13 17: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北京市第十一中學70年校慶 成立「傅任敢教育思想實踐聯盟」
    據了解,北京市第十一中學建校於1950年,是新中國成立後北京市人民政府在北京建立的第一所公立完全中學,是為解決勞動人民子女上學難問題建立的第一所市立公辦學校,著名現代教育家傅任敢擔任首任校長。
  • 小家傳大愛,共築家國夢⑨ | 勇挑責任擔,常懷感恩心!
    小家傳大愛,共築家國夢⑨ | 勇挑責任擔,常懷感恩心!,國是千萬家。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的重要指示精神,根據全國婦聯的統一部署,四川省婦聯在四川幸福女性微信平臺特別推出「小家傳大愛,共築家國夢」欄目,講述「最美家庭」故事,引導廣大家庭崇德向善、見賢思齊,弘揚家庭美德、實施科學家教、涵養優良家風,致敬小家大愛!
  • 2020年元旦致辭|感恩奮進譜新篇
    感恩奮進譜新篇——2020年元旦致辭市三中黨委書記 校長 朱家彥2019年是祖國母親70華誕,為祖國獻禮,我們凝心聚力謀發展。盤點2019,足跡深深、收穫滿滿。小組合作學習、導師製得到實踐檢驗。11月份,與銘師堂合作承辦了2019年六盤水市新高考改革高峰論壇。省級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試點工作和省級課程體系構建試點工作有序推進。
  • 涵養勇擔時代使命的精神氣質
    7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給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克拉瑪依校區畢業生回信,肯定他們到邊疆基層工作的選擇,對廣大高校畢業生提出殷切期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同學們生逢其時、肩負重任。希望全國廣大高校畢業生志存高遠、腳踏實地,不畏艱難險阻,勇擔時代使命,把個人的理想追求融入黨和國家事業之中,為黨、為祖國、為人民多作貢獻。
  • 長水集團化辦學:以「六好」為目標辦一流中學
    長水教育的辦學質量,源於哪些支撐?未來,在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建成教育強國的新時代、新要求背景下,長水教育又將如何推動中學教育的優質均衡發展?  「雙總部」推動理念創新、資源共享  長水教育集團發揮北京、昆明雙總部的「雙引擎」作用,不斷整合優質教育資源,服務集團戰略發展。
  • 涵養家國情懷 做好結合文章
    主題教育啟動以來,中國石油大學(華東)聚焦主題主線,突出學校特色,以高站位謀劃、高標準組織、高要求實施,堅持學習引領和滋養初心相結合、家國情懷與文化傳承相結合、著力重點與改革發展相結合,紮實推進主題教育,在推動學校「雙一流」建設方面取得顯著成效。
  • 劉琬璐6年發20篇頂級論文,留學後歸國,27歲成浙大研究員、博導
    說起她科研的方向,還要從2008年說起。那年,劉琬璐16歲,正準備高考,就在那一年發生了汶川地震,身在四川的她經歷了災難的來臨,目睹鮮活生命在那一瞬間離開人世,而那種悲痛足可以讓她銘記一生。而且在高三那年,她的母親患上了一種罕見病,花了1年的時間才確診,可是卻沒有很好的治療方法,只能採用保守治療。
  • 北京師範大學董奇校長寄語2019級新生:做勇擔時代使命的北師大人
    做勇擔時代使命的北師大人——在北京校區2019級新生開學典禮上的講話北京師範大學校長 董 奇(2019年9月2日)親愛的同學們、家長朋友們、老師們:大家上午好!在70年的徵程中,北京師範大學始終與國家民族同呼吸、共命運,始終堅持「為民族復興辦教育、為國家富強育英才、為人民幸福築基石」的初心,始終走在時代前列,承擔了啟迪民智、育人興邦的崇高使命,培養出大批優秀教師和各類傑出人才,為國家富強、民族復興做出了重要貢獻。
  • 南通海門區:能仁中學成功舉行20年教育成果展暨教育發展高峰論壇
    中國江蘇網12月26日南通訊(記者 李志華)二十華載春秋,承載的是一份份沉甸甸的耕耘,二十年的風雨歷程中,能仁中學茁壯成長,二十年勵精圖治,知行合一,能仁致遠;二十年立德樹人,誨人不倦,桃李滿園!12月26日,南通市海門區能仁中學舉行20年教育成果展暨教育發展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