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講-4
第50講-5
第50講-6
文字版:
人道眾生也可以肉團身飛到天上去,老子、呂洞賓,是不是?你看那虛空許多星星,就是不少修道家的得道了。他在天上有一定的空間,他為什麼能飛?他也是頑固的妄想。我們看的是虛空,他認為是他的國土,就在那裡安居。但是,我們無量劫以來有無量的生命,肉身也飛過天,二十八層天也呆過,哪樣沒有做過啊?豺狼虎豹、泥巴瓦塊,誰沒有做過?統統都做過。我們好不容易走到今天,就是現在往生成佛,阿彌陀佛、地藏王菩薩都感慨萬分,太晚了,太遲了,何況你還想在那裡糾纏那些小法、外道法?是不是這個道理啊?我們有什麼還值得去貢高我慢,自以為是?多可憐吶!我們的前輩成佛都已經無量百千萬億億億大劫,我們現在還在這兒起步,還不狠下一條心,一不做二不休,成佛作祖。好不容易進了這個道場,勸大家千萬不要走回頭路。
情想合離,更相變易:「情」是胎生眾生,「想」是卵生眾生,「合」就是溼生眾生,「離」是化生眾生。怎麼「更相變易」呢?從無量劫以來我們的那種習氣,以及今生今世我們所遇到的各種緣分,在這個總體因素中選擇哪一種成分佔優就先受哪一種報。所以命自我立,我們還是做個老老實實的人,來開智慧,開悟,成就一心三藏這個不可思議的道行。
所有受業:我們在這個輪迴之中,根據自己所造的各種業。逐其飛沉:「其」還是業,隨著我們的業或飛或沉。飛是往上,比如三善道;沉是向下,沉入三惡道。同樣是畜生,也有飛有沉。同樣是人,也有飛有沉。是飛還是沉,是天堂還是地獄,命自我立。就靠我們怎樣用好這幾十年的生命,就看我們有沒有長遠的理想,能不能舍下今生今世的毛病習氣、名聞利養,乃至連生命都不足惜?能者,來世必得不可思議殊勝之報。
小舍小得,大舍大得。要想今生今世過得非常瀟灑自在,又要想得到來世的大解脫,這個不可能的,絕對不可能。所以從這裡就看看擺在我們面前的兩條路,一條是飛,一條是沉。你怎麼選擇?有智慧的人只要今生今世有口飯吃不餓死,有幾件衣服披著不凍死,能夠念佛了生死是最大的福報,其它的統統舍掉。舍給誰啊?舍給三寶,舍給眾生。眼前一點名聞利養或者男歡女愛值得了幾個錢吶?我們咬咬牙幾十年過去,就得到不可思議的大自在、大快樂,你怎麼不幹?以是因緣,眾生相續:這是講有情眾生相續,都是在這個名聞利養中執著。
富樓那!想愛同結,愛不能離,則諸世間,父母子孫,相生不斷。是等則以欲貪為本。貪愛同滋,貪不能止,則諸世間,卵化溼胎,隨力強弱,遞相吞食。是等則以殺貪為本。
從這裡往是解釋業果相續的問題。眾生相續其中是不是涉及到業果啊?所以是再進一步地加深解釋這個世界相續和眾生相續的問題。看上去是三個問題,其實是一個問題把它說細。
想愛同結:「想愛」指欲愛,我們前面不是講「同業相纏」嗎?同業怎麼就纏起來了?就是因為有男女之欲。「結」就指束縛。男女這種欲望束縛著我們不能得到自在解脫,我們的心被男女欲望所轉。愛不能離:男女欲望就如火如焚啊、如膠似漆啊。有些人什麼都能放下,就是男女生活不能放下。講老實話,在第二層天,一個天子可以找八萬個老婆啊,幾十年的苦咬咬牙就過去了;而且,第七層天以上的人沒有男女生活,這個禪悅之樂勝過欲界男女生活一萬倍,你就不知道禪定多快樂;到無色界人的快樂又是有色界人的快樂的一萬倍;那更不用說阿羅漢、闢支佛的快樂;最不快樂的就是佛和菩薩,為什麼?他還願身再來教化眾生。但是真正懂得這種快樂的人,佛菩薩的痛苦和煩惱比四空天、四禪天,比所有人的快樂都快樂,這是凡夫所不能理解的。
為什麼過去許多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臨走的時候還喊著共產黨萬歲?他豪情滿懷,視死如歸。他願意以苦為樂啊。真正有理想、有抱負的人,你叫他一天到晚住在故宮裡去,給他山珍海味吃,他幹不幹吶?還不如跟平民百姓在一起,吃小米粥、啃生紅薯。人各有志。
各人因緣果報,全在於怎樣用心。凡是為了自己一點點快樂而去損害眾生的利益,都是鼠目寸光。幾十年而已,轉眼就遭惡報。那種享受非常低級,連鬼神都看不起。舉頭三尺就有神明,諸佛菩薩時時刻刻知道不知道我們吶?天人鬼神大眾知道不知道我們吶?眾目睽睽,你以為耍什麼小滑稽能瞞得過菩薩、護法神明?修行人首先要做一個老老實實的人,有道沒有道自己要知道,不是靠自己嘴裡標榜。這涉及到男女生活,是欲界眾生最敏感的問題,要當心。欲界眾生最可怕的也是這個東西。
在《楞嚴經》裡講,不管邪淫正淫,都是要受果報。為什麼佛強調要出家修行啊?他畢竟在很大程度上斷絕這個問題。即使在家居士,一般五六十歲以上的人最好斷掉,年輕人也要稍微克制,最好不要染。因為我講到這一點沒有辦法迴避,大家要原諒。祖師大德都是這樣教訓,所以真修行人拍桌子打板凳,哪怕是門口草高一丈,我也仗義執言。為什麼草高一丈呢?你講的這個事情,連夫妻生活都不能過了,誰來學佛?誰來供養你啊?門口是不是要長草啊?但是,在家菩薩戒,守住不邪淫就可以了,這點自己把握。而如來藏心戒,要求會高一些。
則諸世間,父母子孫,相生不斷:繼續解釋這個眾生相續,就是因為這種情執。是等則以欲貪為本:在無量煩惱中貪、嗔、痴三毒為最,在三毒中是貪毒為最,在貪毒中又是欲貪為最。所謂萬惡淫為首,祖師大德把它叫作什麼?壞定大魁,是破壞我們定力的罪魁禍首。特別是在家居士,讀《法華經》《楞嚴經》,這是救命法寶。你看《楞嚴經》講到現在,都是在講真實理。
貪愛同滋,貪不能止:一貪愛是不是就有情這個命吶?有了命是不是要保養,要保養是不是要滋潤啊?那麼在這個物質文明沒有極大限度滿足眾生的時候,互相就要爭鬥;而且貪心一發,只會越來越貪,沒有止境。今年有了一萬,明年要爭取一百萬,有了一百萬,下次搞一個億,是不是?欲望始終是膨脹的,他不知道這種貪心就是一種情執。貪心的人總是考慮應付什麼七朋八友,總在算計著自己的員工,算計著這親朋好友……還怕黑社會來綁票,兒子不能輕易出去……他的心是不是一天到晚沉甸甸的?他快樂不快樂啊?不快樂。他還不如那個要飯的乞丐自在。
則諸世間,卵化溼胎,隨力強弱,遞相吞食:眾生之間互相爭奪啊,弱肉強食,最強的就是人。人可以算計一切的畜生,乃至算計到天人鬼神。跟天人鬼神怎麼算計啊?燒一點紙搞賄賂,掏錢求保佑。
我在江陰的時候,那裡有些居士做法會,還收錢,而且講什麼呢?說一些人被鬼神附體了,他們老師帶著他們就能把那個附體的鬼神趕走。我問怎麼趕走的——每天殺七隻雞供那個大仙,請大仙把這個小仙把他帶走,把病看好了。我說你罪過無量,為什麼?我們相信小仙給趕走了,可是你殺的那七隻雞要找你算帳啊!有些附體連釋迦牟尼都沒有辦法,佛都不度無緣之人,強求不得。
隨力強弱,也就是弱肉強食,誰能白白吃?誰能白白被你吃?十方三世沒有一個人會佔便宜,沒有一個人會吃虧。你今生今世錢財再多,你並沒有佔便宜,你前世修來的。可是你自己以為今生今世通過自己的種種的算計佔了便宜,沾沾自喜——你這種心來世要受報。即使你今生今世老老實實,少不了你的錢財。就是強盜搶的東西,告訴大家,他前世沒有修,今生搶也搶不到。至於通過搶這種方式,來世受報應。大家明白嗎?
所以我們今生今世在這聽經,是不是在修生生世世的福報啊?我們今生的福報就是前世修來的,能發財的人他是通過布施;能在這裡聽經聞法的人,前世也聽過經或者供養過經卷,供養過講經的法師。因緣果報,絲毫不差。遞相吞食:從橫向來看,互相吞食。蛇在暖和一點出來,要吃老鼠,蛇到冬天冬眠又被老鼠吃;那人與人之間互相謀財害命,乃至挑動世界大戰,是不是「遞相吞食」?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蝦米吃什麼?蝦米吃泥巴。從縱向上看,前世你殺我,今生我要殺你,互相之間轉相為報。所以這裡講「遞相吞食」是不是因果報應?沒有無因之果,也沒有無果之因。特別是誹謗正法的人,佛在《妙法蓮華經》第三品講得很清楚。你的果已經形成了,要想改變這種報應,只有把如來藏道理搞明白,天大的罪過一筆勾銷。
相關連結:
《大佛頂首楞嚴經》全文【注音佛經】
《楞嚴經》男聲讀誦【視頻字幕】
【楞嚴咒】易背誦卡(拼音版)
《大佛頂首楞嚴經》講記全集【視頻】
《楞嚴經》講記全集【文字版】
《楞嚴經》168字 專題開示 【視頻+文字】
過五關 度六將 證菩提(第五次修訂版)—印廣門清法師主講
如是我聞真實義(第五次修訂版)——印廣門清法師主講
《過五關度六將證菩提》(分段視頻+最新文字版)【合集】
《如是我聞真實義》(分段視頻+最新文字版)【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