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被害者》:將臺劇推向另一高峰,替無法發聲的社會底層殺出血路

2020-12-27 騰訊網

時序走入2020 年中,美國知名串流平臺Netflix 繼《罪夢者》後再度瞄準臺劇類型片,看上以刑偵推理懸疑為主軸的《誰是被害者》,雖然都是掛上「Netflix原創作品」,但與《罪夢者》不同的是,《誰是被害者》 Netflix 並未全程參與,僅只是「收購獨家播映權」,擦去製作面上的幹預痕跡,來自臺灣的主創團隊更能來去自如地揮灑在地創意,且在執行面上默契十足,忠於故事核心,《誰是被害者》幕後最大功臣,就是由曾瀚賢創辦,湯升榮擔綱總經理的臺灣製作公司「瀚草影視」 。

先拉回去年3 月底,《我們與惡的距離》直面「無差別殺人事件」在臺灣造成轟動迴響,引起「死刑」議題正反兩方的思辯,甚至帶出「思覺失調症」的底層聲音,發人深省,更橫掃金鐘6 項大獎,此劇的製作人除了「大慕影藝」的林昱伶之外,就是「瀚草影視」的湯升榮。

《誰是被害者》

若說將《罪夢者》的成績,而去質疑《誰是被害者》,那麼對《誰是被害者》團隊來說有點不公,簡單介紹兩部劇在製作面上的差異,提供讀者看劇的參考。《罪夢者》前身的原型叫《擺渡身》,是柯汶利導演的計畫,在2017 年8 月Netflix 發布新聞稿宣布執行此計劃。而後經過兩年的製作、籌拍,《擺渡身》更名成《罪夢者》,導演也從柯汶利換成陳映蓉,《擺渡身》聽說也面目全非。觀眾看見的《罪夢者》,其失敗的成績,獨排眾議的陳映蓉當然要負起責任,但Netflix 在2017 年開始鎖定計畫,到2019 年上線,中間長達兩年的時間,Netflix製作面上沒有責任?真的沒有幹預、操作的痕跡?一部影視作品的成績好壞與否,若過份單一推責給導演或劇組團隊任一職位,也有失全盤觀察。甚至,影視作品的完整性,也多半與製作人有關,否則奧斯卡的「最佳影片」怎麼會頒給製作人?

《罪夢者》

甫上線的《誰是被害者》,是「全程」以「瀚草影視」主導,從買下臺灣作家天地無限的小說《第四名被害者》改編版權、開發、製作等等都沒有Netflix 的位置,直到第一集初剪完成,各家競標開價,Netflix 才拿下獨家播映版權,而以Netflix 的操作,仍舊同樣會掛上原創作品(或許多數觀眾就從這邊產生誤會),但其實跟《罪夢者》的模式相比,兩部劇有根本上的不同。

先說結論,《誰是被害者》從劇本、演員、美術、攝影、剪接等面向來看,將臺劇推向另一高峰,會是今年的金鐘大熱,也是值得反覆咀嚼的好作品。

*以下有雷,斟酌閱讀

《誰是被害者》聚焦於張孝全飾演患有亞斯伯格症的鑑識官方毅任,因一起連環命案發現與失散多年的女兒有關,於是鋌而走險,私自查案,中間拉出另外兩條主線,許瑋寧飾演的嗜血記者徐海茵以及王識賢飾演的火爆刑警趙承寬。

綜觀全片以「社會底層」為基底,懸疑類型推理做手法,雜揉人性各種面貌,拋出對社會脈動的各種針砭與提問,此劇在多名角色的相互羈絆、牽引中,織出一張垂死掙扎的生命網,深富啟發性,同時思量道德與人性,營造出臺灣接地氣的懸疑風採,草根味十足,且美術、攝影皆具備國際水準,獨步開創出不同於日韓類型片的臺灣味。

從此劇的八集來看,分別為「指紋」、「報導」、「蠟燭」、「車站」、「刺青」、「遺願」、「水芫花」和「傘」,其實一言以敝之,就是「起、承、轉、合」,也跟俗稱的「三幕劇」類似,前三集基本上就是宣示風暴來襲,一起接一起的連環命案,引領觀眾的想像與好奇心,成功做到了「起」與「承」,命後幕後的藏鏡人則成了全劇的麥高芬,觀眾跟著方毅任和徐海茵,共同推敲。

在劇情推演與人物設定上,編導聰明的以方毅任的「亞斯伯格症」和徐海茵在媒體打滾多年的「八面玲瓏」對比,方毅任不按牌理出牌的個性,順理成章成了戲劇上的衝突性,徐海茵的橋事手段則順利讓故事線往下探尋,兩人因為利益關係一搭一唱,雖有波折,但總難在危急時刻順利破關,而這兩條主線,則到最後有了交集與互文,待後續說明。

跟著引起社會騷動的連環命案,觀眾能發現《誰是被害者》對社會底層的關照,實際上揭露了性別霸凌、建商弊案、媒體生態、警界權力、安養院資源不足等等社會結構性議題,描繪出社會中「無法發聲小人物」的集體肖像,這些被害者的加害者是誰?一目了然。

許多類型片概念先行,沒有社會基礎,便會顯得空泛單薄,進而忽略情緒與寫實性,觀眾一旦失去帶入感,少了「感同身受」,與劇的距離便會越拉越遠,最終失去耐性,社會中的百態,無論是醜陋亦或是溫暖,《誰是被害者》皆有所呈現。

而所謂的類型片,其實是就是面對題材的精準度,《誰是被害者》的精準度來自於紮實田調,碰上媒體、警界等等都需要專業知識含量,這部分在本作中可說是降低了破綻。除了這份精準之外,其實劇中核心實際上碰觸了「自殺」與否的爭議性問題,這部分則是要在在第四集之後觀眾才會明了,也就是起承轉合中的「轉」 。

到了劇集後半,觀眾能明白,這些屍體並非連環他殺,而是協議好的連環自殺,「被害者」們受盡迫害與不諒解,擠出生命最終力氣,發出對社會的怒吼,這群「無法發聲的人」,便是全劇的核心概念。會有這樣的核心,來自於「鑑識科學」,製作人之一的曾瀚賢說:

「鑑識科學有一句話,是生前沒有人在乎你是誰,當人死後,卻拼命用各種方法查出你是誰,可惜且傷心的點在於,人已經死了。」

從此觀點出發,呼應「無法發聲的人」,拋出本劇的懷疑。攤開《誰是被害者》,是「自殺」與否的終極探問。

於是在「自殺」議題中,觀眾能聽見這群被害者的聲音,但編導也從未讓這聲音過於單一,第四集出現的劉光勇(夏靖庭飾),就是在這群連環自殺案件的協議中,找到對生活的希望後想活下去的人。關於這條故事線,不得不稱讚飾演劉光勇妻子的季芹,季芹在其中扮演迷航者的燈塔,給了劉光勇對這世界活下去的想像,成功做到緩和劑的效能,而季芹洗盡鉛華的演出,更有畫龍點睛的風採。

關於「自殺與否」的正反辯證,到了第八集出現起承轉合中最後的「合」。林心如飾演的李雅均堅定了自殺的決定權,認為自殺是改變這世界的終極之道,而徐海茵則是努力生存,試圖找到社會中的位置,兩邊的聲音交互激蕩,成了結局其中一場最重要的戲。

戲走到最後,觀眾就能秒瞬明白,張孝全以及許瑋寧扮演的角色,都在這趟旅程中,直面過往的傷痕與創痛,換句話說,《誰是被害者》的溫柔,最終放在這兩名角色身上,走過死亡的幽谷,才能懂得生命的甜美,對許瑋寧或是觀眾來說,就是這趟旅程之後的感悟。這時若觀眾回望這八集的鋪陳,會發現許瑋寧在車上時總是把車窗打開,也正呼應了此角色小時候「被迫自殺」後產生的幽閉恐懼症,或許《誰是被害者》看第一遍能享受懸疑推理,但看第二遍,就能發現劇組的埋梗,也正呼應了上文所提及,此作值得反覆咀嚼。

社會聚集了千種樣貌、百中姿態,都有命定中的難題,《誰是被害者》全劇以類型片包裝,最終給了生命良善的出口,雖有過於說教之嫌,但卻是情緒的釋放,在極為抑鬱的壓迫中,替人性注入和解的可能性。

影像乘載了人的情緒與社會諸多議題,有批評才有反思,才有對話的空間,才有進步的可能。從德國電影中能看見對於納粹的轉型正義,從美國電影中能看見對於黑奴的深刻思考,臺灣也有直視白色恐怖的《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著墨228 歷史的《悲情城市》等傑作誕生。

電影的力量甚至促使政府修法,南韓因《寄生上流》撥款改善居住於半地下室家庭的生活條件,《熔爐》通過了《性侵害防止修正案》,又名「熔爐法」,也因《殺人回憶》修正了《刑事訴訟法》,影像深植人心的魔力,無遠弗屆。

好的影視作品能提供探討,發人省思,產生商業之外的其他價值。《誰是被害者》在劇組團隊的努力進一步逼視犯罪,內裡其實是社會問題的浮現,跟人性的幻滅相關,更透過演員群出眾的表演,平衡相異視角和不同聲音,試圖完整每個角色,緊抓觀眾眼球,是臺灣的故事,同時內藏世界的普世性。希冀觀眾跟著《誰是被害者》走過一遭後,能花點心思留意身邊「無法發聲的一群人」,縱使無法理解個體之苦,但或許能替生命帶來另一種面向的可能。

相關焦點

  • 《誰是被害者》:除了大尺度,這才是成功的核心秘密
    ​過去的一周,臺劇《誰是被害者》的推薦文肆虐著我的朋友圈,標題很誇張。《誰是被害者》:全程無碼、開年華語最大尺度,非它莫屬!無碼的大尺度,這新出的華語劇可真敢拍啊!來了,臺劇尺度這是要破天《誰是被害者》:上線48小時空降口碑第一,臺劇又出大尺度!這是林心如?嚇死我了!《誰是被害者》一口氣刷全集,網飛又出爆款華語劇!今天最大尺度的華語劇,開場差點被勸退《誰是被害者》:上線48小時空降口碑第一,臺劇又出大尺度!
  • 《誰是被害者》:除了「尺度」,這才是它成功的核心秘密
    過去的一周,臺劇《誰是被害者》的推薦文肆虐著我的朋友圈,標題很誇張。《誰是被害者》:全程無碼、開年華語最大尺度,非它莫屬!無碼的大尺度,這新出的華語劇可真敢拍啊!來了,臺劇尺度這是要破天《誰是被害者》:上線48小時空降口碑第一,臺劇又出大尺度!這是林心如?嚇死我了!《誰是被害者》一口氣刷全集,網飛又出爆款華語劇!
  • 袖手旁觀的奈飛成就了《誰是被害者》丨揭秘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
    表達社會底層觀照,構建社會議題 《誰是被害者》採用了幾乎一集發生一個命案的故事模式形成連環命案,莊絢維將其概括為「以刑事偵查辦案的劇型在探討深刻社會性議題的臺劇」,陳冠仲則補充認為:「一般這樣的類型劇,查案過程都是著重在找兇手
  • 《誰是被害者》一口氣刷全集,網飛又出爆款華語劇!
    《誰是被害者》是Netflix出品華語劇集,由張孝全、許瑋甯、王識賢、黃河、李沐、丁寧、陳家逵、鄭人碩、夏靖庭出演,林心如特別出演,於4月30日上線,並一次性放出全部8集。許瑋甯外形突出,還曾獲金馬影后,為《誰是被害者》添色不少。王識賢雖然是歌手出身,其演技也很精湛,在劇中飾演的刑警隊長遊走黑白兩道,正義感爆棚。
  • 《誰是被害者》挑戰臺劇新高度!驚悚爆表!|亞斯伯格|誰是被害者|...
    它就是——《誰是被害者》最近兩年臺劇的質量真的不錯,去年年初《我們與惡的距離》拿下豆瓣9.5分的高分,年末就再接再厲,推出了一部風靡全網的《想見你》,再次拿下9.2分。原著描述一起震驚全臺灣的連續殺人案在半年多前發生後,嫌犯方夢魚堅決不肯透露被害者遺體下落,卻在臨終之前,暗示還有第四名被害者,並吐露已將受害者遺體線索透過律師交給他的學生周雨潔,讓整起案件重回媒體版面。
  • 《誰是被害者》連環殺人,臺劇尺度靈魂之作
    去年大火的臺劇《我們與惡的距離》,平日裡我們不敢輕易觸碰的問題,這部劇裡一點點被撕開,殘酷地展現在了觀眾面前。
  • 豆瓣8.1,《誰是被害者》為何創下奈飛華語劇最高評分?
    八集短劇,八個主題,五個悲劇事件,《誰是被害者》在敘事模式和人物塑造上,皆採取了美劇思維。以多個小案件串聯起故事情節,最終引向核心大案的敘事方式,在罪案題材劇中屬常規操作,然而,《誰是被害者》以「遺願」為「鉤子」,將每個主題故事嚴絲合縫地串聯起來,將社會底層的群體的沉痛故事鋪陳開來,還是比較新穎的手法。
  • 《誰是被害者》挑戰臺劇新高度!驚悚爆表!
    嗨,五一假期的第一天,你是在家呆著還是在家呆著~~~ 昨晚放出的一部與Netflix合作的臺劇,讓十三今天看得很過癮。它就是—— 《誰是被害者》
  • 直面社會底層的悲涼與溫情,誰是被害人?誰是加害者?
    《誰是被害者》講述的是一個連環「殺人」案件,準確地來說連環「互殺」(互助殺人)案件,以社會底層為背景,懸疑推理手法,刻畫了人性的複雜,提出了對社會各種針砭時弊。《誰是被害者》改編自臺灣推理作家天地無限的小說《第四名被害者》。講述了一名患有亞斯伯格症的鑑識官方毅任(張孝全飾),在一起詭異的命案中,發現命案的關鍵證物涉及失散多年的親生女兒。
  • Netflix《誰是被害者》:臺媒眼中的神作,臺劇的救命稻草
    由張孝全、許瑋甯、林心如等人主演的臺灣電視劇《誰是被害者》自在Netflix上架以來,迅速成為島內最熱門的劇集,臺媒和當地網友甚至稱之為神劇,為臺灣低迷的影視打了一劑強心針。也許有人會問:《誰是被害者》真的有這麼好看嗎?
  • 《誰是被害者》:誰能夠找到我 誰想要找到我|江曉孟|誰是被害者|...
    《我們與惡的距離》探討無差別殺人案中受害者與加害者及其家庭社群的複雜羈絆,《誰是被害者》則將問題推進一步,以警方鑑識專家方毅任(張孝全飾)和調查性新聞記者徐海茵(許瑋甯飾)的職業生涯雙線合璧,在一件件互相關聯的命案調查中,揭露「被害者」們的際遇與心理,透過那些被偽裝的屍體和現場、被調換的身份與願望之下,誰是真正的被害者?誰又是加害者?如此繁複龐大的連環局,目的又是什麼?
  • Netflix臺劇《誰是被害者》, 一場精心策劃的自殺者遊戲!
    Netflix最新原創華語劇集《誰是被害者》講述了一名亞斯伯格症的鑑識官方毅任(張孝全飾),在一起詭異的命案中
  • 《誰是被害者》挑戰臺劇新高度?臺劇尺度這是要破天!
    它就是——《誰是被害者》這部《誰是被害者》講述了一名亞斯伯格症的鑑識官方毅任(張孝全飾),在一起詭異的命案中,發現命案的關鍵證物,竟涉及失聯的女兒。林心如特別出演,《誰是被害者》於4月30日上線Netflix,並一次性放出全部8集。豆瓣目前評分8.1分。
  • 《誰是被害者》:Netflix的這部臺劇,口碑還不錯
    Netflix參與了這三部臺劇內容的具體製作,深刻暴露出文化差異造成的水土不服,外國流媒體高層並不太了解中國觀眾的喜好,播下龍種、收穫跳蚤。4月30日於Netflix上新的由張孝全、許瑋甯、林心如主演的《誰是被害者》,臺灣製作方重新拿回了內容的主導權,Netflix只是搶下了全球獨播權。
  • 「大尺度」臺劇,這起連環命案扯出「觸目驚心」的底層真相
    有人說這是臺劇的曇花一現,有人說臺劇的質量早就能吊打全亞洲。爭論不休之際,臺劇再次發力——Netflix最高分華語劇《誰是被害者》已於8月14日在西瓜視頻獨家上線,VIP可以一次看完全集。劇的懸疑氣質,來自原著《第四名被害者》,作者是推理小說家「天地無限」(徐瑞良)。《誰是被害者》也是我們熟悉的Netflix(網飛)在臺灣省為數不多的項目之一,這部既像《殺人回憶》又像《心理罪》的猛劇,還是值得一看的。
  • 臺劇新高度!驚悚爆表,《誰是被害者》首播8.4分
    《誰是被害者》最近兩年臺劇的質量真得不錯,去年年初《我們與惡的距離》拿下豆瓣9.5分的高分,年末就再接再厲,推出了一部風靡全網的《想見你》,再次拿下9.2分。原著描述一起震驚全臺灣的連續殺人案在半年多前發生後,嫌犯方夢魚堅決不肯透露被害者遺體下落,卻在臨終之前,暗示還有第四名被害者,並吐露已將受害者遺體線索透過律師交給他的學生周雨潔,讓整起案件重回媒體版面。
  • 聊臺劇《誰是被害者》
    今天聊聊臺劇《誰是被害者》。片名The Victims' Game(2020) 。這部Netflix出品的臺劇一經播出,就立即引起人們的熱議。徐海茵是一名報社記者,擔任劇中社會監督力量。徐海茵的轉變對應著本劇演繹側重點變化,原本小記者只想著挖出一個大新聞,好給新東家看看自己的本事,但隨著案件發展不斷深入,小記者內心的良知被深深地刺痛,她決定將重點從吸引眼球轉移到關愛普通人。這種轉變瞬間讓報導有了溫度,比那些總想著跑得快、挖個大新聞的記者高到不知道哪裡去了。
  • 華語新劇:連環殺人案下一個《誰是被害者》
    ◆◆Netflix華語新劇《誰是被害者》◆◆《誰是被害者》豆瓣8.1,該劇由張孝全、許瑋甯、王識賢、黃河、李沐、丁寧、陳家逵、鄭人碩、夏靖庭、林心如共同出演。《誰是被害者》改編自臺灣推理作家天地無限的小說《第四名被害者》 一名亞斯伯格症的鑑識官方毅任(張孝全飾),十多年過去了,因一起連環命案發現與失散多年的女兒有關,於是鋌而走險,私自查案,為了保護女兒,查出真相,方毅任篡改證物,並聯合社會線記者徐海茵(許瑋甯 飾)偵破案件、拯救女兒。
  • 暗黑版「遺願清單」,《誰是被害者》尋找靈魂擺渡人
    《誰是被害者》,8集連播,3天突破2億播放量,開播口碑持續走高,豆瓣評分8.5。(後文涉劇透)而且,相比較過去幾年犯罪類題題材的臺劇,《誰是被害者》明顯尺度更大、話題更熱,畫面也更血腥。一起浴室自殺案,掀開了作為鑑識人員方毅任(張孝全飾)的刻骨往事,並且還將一位嗜血的新聞記者徐海茵(許瑋甯飾)捲入到了這場團團迷霧中。
  • 《誰是被害者》:上線48小時空降口碑第一,臺劇又出大尺度!
    這不,最近又來一部大尺度、燒腦、懸疑劇——劇名《誰是被害者》沒想到這一回,《誰是被害者》全八集一次性上線後,口碑竟然還不錯。相比《罪夢者》的「拖沓混亂」,《誰是被害者》明顯更符合觀眾的看劇習慣。但連續不斷的詭異死亡,就將懸念直接拋出:被害者到底是誰?他們之間有哪些關係?兇手又到底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