迢迢車轍寫青史:遊井陘秦皇古驛道,感受沒有圍牆的歷史博物館

2020-12-28 聲宏紫閣

參觀井陘的秦皇古驛道,遇到個下雨天。幾十個人同行,帶雨具的人卻很少。大家在寫著「白皮關」的城樓下合了影,就在導遊的帶領下,沿著深深的車轍,在溼滑的山路上逶迤前行,行進了一段路程,我們透過密密的雨絲,看到了兩條深深的石上車轍掩映在綠樹掩映的峽谷中,這就是當年秦始皇下令修築的古驛道了。

這是一段保存完好的古驛道,它千載沉沉地躺在河北省井陘縣東天門景區。東天門位於井陘縣城東,是古代由東而來進入井陘的關隘。沿著石頭鋪就的山路前行,最先到古驛站的鋪舍前。在綠樹掩映的小橋流水旁那座當年「置郵傳命」的驛路鋪舍,古風依日。

「立鄙守路」一一三間石砌小屋,是一座中國現存最早的古驛站,正中門楣上凹嵌長方石刻有「立鄙守路」四字,門前盤龍石雕作橋護欄,橋兩側是長方形飲馬池。經專家學者考證,此驛站建於清嘉慶年間(1811年),有道光年間陝甘總督那彥成撰寫的《平安州東路修治石道碑》碑文為證,路旁崖壁上還鑲有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的修路碑刻一塊。驛站建立至今近200年,與秦皇古道比那是太年輕了,可如此年代的驛站,全國也僅存兩處,另一處在蘇州橫塘,這兩處驛站已被中國古代郵政史專家視為「活化石」。

東天門古驛道始建於西周時期,在秦始皇頒詔「治馳道」後加寬。兩千多年漫漫歷史,古驛道上留下了轀輬車載秦始皇屍體返回鹹陽的陳跡,記錄著韓信背水之戰,清末庚子年間清軍擊潰德法聯軍的輝煌戰績。

山石裸露的古驛道,在雨水衝刷下,泛著幽幽的光澤。眼前深深的車撤把我的思緒帶到兩千多年前的歲月裡。那是秦始皇統一六國的第二年,頒發了「車同軌」的「治馳道」號令,這條驛道得到重修和加寬,東由獲鹿縣城入井陘縣境,歷東天門等地長約百餘裡,雖不得方軌成列,當時也為首屈一指的大道,成為「燕晉通衢」。

秦始皇最後一次出巡,病死在沙丘平臺後,繞道崎嶇山路返回。司馬遷在《史記·秦始皇本紀》篇寫道:始皇崩於沙丘平臺後,用車運載回行,道從井陘抵九泉,直道至鹹陽。正是在返回鹹陽的路上,隨行的丞相李斯與趙高密謀,對始皇之死秘不發喪,篡改了始皇立長子扶蘇為太子的詔書,並謀殺了戍邊的扶蘇和大將蒙恬,立幼子胡亥為君。為掩蓋秦始皇的死訊,他們每日三餐往車上送飯,並裝載腐爛的鮑魚,遮掩屍體的臭味。

順著車撤繼續上山,關隘的城樓上,高懸著「東天門」的匾牌。門洞下,車輪在山石上輾過的轍痕有四十多公分深,從門洞兩側的石基上,可見經車輪輾軋而層層下鑿的痕跡。道路不斷被車輪輾深,又不斷鑿平,把關隘的門洞高高託起,這層層痕跡上也刻錄了兩千多年的歷史滄桑。

這條古驛道還迴響著韓信200輕騎的馬蹄聲。公元前205年秦末的楚漢戰爭,漢將韓信、張耳率萬餘大軍由山西進井陘,面對井陘口趙國守將、成安君陳餘的20萬大軍,他們東渡綿河,破釜沉舟,背水一戰。陳餘憑著兵多將廣、險關隘口優勢,從崖壁上望見韓信有限的兵將後,便大笑漢軍自不量力,揚言要斬殺漢軍於關外。

當時,偏將、廣武君李左車出謀建議,韓信沿途破魏滅代,遠道奔襲趙國,土氣正旺。遂提出深溝高壘,閉關堅守,以逸待勞磨掉漢軍銳氣;同時,他請戰帶3萬奇兵,從間道截斷漢軍糧草輜重,待其軍心混亂舉而殲之。輕敵的陳餘拒不採納李左車的計謀,一意孤行。結果,韓信抓住戰機,挑選2000精兵,連夜從山谷潛伏到趙軍大本營附近。當陳餘率大軍出寨交戰時,埋伏的漢軍即刻攻佔了陳餘大寨,換成韓信旗幟,並在山谷兩側盡插漢軍旌旗,對陳餘大軍形成前後夾擊之勢。趙國軍心大亂,陳餘很快失去指揮,激戰中被韓信力斬疆場,20萬趙軍隨即土崩瓦解。背水之戰,成了我國戰爭史上以少勝多的輝煌戰例。

東天門關內,寬綽的古道旁,還建有關公祠、露天戲臺等,述說著當年東天門關內的繁榮。依山坡而建的背水之戰陳跡,如今在樹木草叢中,古風尚存。遠處山巒上起伏的矮牆,在樹叢中時隱時現,據介紹,那是庚子長牆,村裡人稱之為小長城。那是在1900年,八國聯軍侵入我國,以鎮壓義和團運動為由,進而發動了「庚子之役」。不久,津京失守,當時控制軍政大權的慈禧倉皇西逃。聯軍隨之南下,攻克正定、獲鹿,進逼井陘,在此緊要關頭,清朝將領山西大同鎮總兵劉光才督軍奉命趕到井陘把守。劉光才率軍駐紮在東天門,依山脊修築起延綿的長牆工事,前來侵犯的德法聯軍靠洋槍洋炮發動數次進攻,都被英勇頑強的守軍擊潰。清軍進而發動反攻,聯軍潰敗而逃,西侵的計劃宣告破滅。

東天門,這是一處並不顯赫的建築,然而,它卻猶如一部厚厚的史書,目睹了修驛路、「治馳道」的開山場面,嘆息著李斯、趙高一路上的陰謀,謳歌著韓信背水之戰的壯麗詩篇,頌揚著清末庚子年間,清將劉光才督軍擊潰進犯的德法聯軍的輝煌戰績。一件件史實,慷慨悲壯,正如清末愛國志士譚嗣同登臨這裡留下的詩句:「平生慷慨悲歌士,今日驅車燕趙間。無限蒼茫懷古意,題詩獨上井陘關。」

相關焦點

  • 上海有個博物館,沒有圍牆柵欄也不需要門票,遊客還可以觸摸展品
    來人間一趟,一定要好好感受這世間美好。這裡是小方談旅行,帶你探索山川湖海。印象中的博物館,是座非常宏偉的建築,有十分莊重的大門。裡面擁有歷史悠久的珍貴藏品,並且這些展品都用玻璃櫥窗保護起來。走進博物館內,遊客們不可以隨意觸碰展品,有些甚至不允許拍照,能做的只有靜靜欣賞展品。直到去過這座博物館,徹底打破了小方對博物館的刻板印象,竟有沒有圍牆柵欄,展品也沒有玻璃櫥窗,遊客可以觸摸展品的全露天博物館,簡直太讓人驚喜與意外了。
  • 漫步增城古驛道一「閱」千年歷史,一起傾聽老街的故事
    漫步在增城夏街古驛道,走在800米的麻石板古道上,「篤篤」作響,抬眼看去,石牆青瓦上飛出古建築的屋簷一角,街頭巷尾瀰漫的不僅僅是老城的味道,處處還流淌著歷史文化的內涵。7月18日上午,南方+聯合增城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增城區融媒體中心解讀古驛道上的文化遺產,揭開夏街古驛道的千年歷史故事,以文旅復甦助力百業復興。
  • 連州南粵古驛道和華南教育歷史研學基地建設如何?
    12月18日,省自然資源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餘雲州率隊調研連州南粵古驛道、華南教育歷史研學基地建設和村莊規劃優化提升試點工作,並召開座談會,部署研究下一階段工作。餘雲州一行先後到東陂鎮西塘村和塘頭坪村開展實地調研。
  • 這是杭州一座沒有圍牆的免費博物館,接受茶文化洗禮|杭州印象
    而最容易了解杭州乃至中國茶文化的地方,就是位於杭州龍井路的「中國茶葉博物館」。沿著龍井路一直往前,在峰巒疊翠的雙峰村,背靠吉慶山,面對五老峰,就能相遇一座遠離城市喧囂的博物館——中國茶葉博物館。這裡四周茶園簇擁,舉目四望,如同置身草木間。
  • 南粵古驛道五周年 汕頭小公園辦潮汕音樂文化展演
    潮汕籍青年歌手吳熹演唱的《夜色小公園》則以音樂的形式描繪了汕頭小公園這座百載商埠的歷史象徵,展現了潮汕人特別是汕頭人對於自己家鄉的深沉眷戀之情,該曲已成為汕頭市各大公園、廣場及文化場館的背景音樂;她的另一首單曲《鮀城之夜》更作為南粵古驛道音樂文化建設項目,被列入國家十三五重點規劃出版項目《中國南粵古驛道聲音檔案》。潮汕籍青年歌手吳熹演唱《夜色小公園》。
  • 迎2021汕頭亞青會,南粵古驛道活化行動五周年再出發
    潮汕籍青年歌手吳熹演唱的《夜色小公園》則以音樂的形式描繪了汕頭小公園這座百載商埠的歷史象徵,展現了潮汕人特別是汕頭人對於自己家鄉的深沉眷戀之情,該曲已成為汕頭市各大公園、廣場及文化場館的背景音樂;她的另一首單曲《鮀城之夜》更作為南粵古驛道音樂文化建設項目,被列入國家十三五重點規劃出版項目《中國南粵古驛道聲音檔案》。
  • 【歷史】古鎮馬劍,秦皇遺蹟
    秦亡後,被貶暴君,人們借用「老虎」來比喻秦皇的殘暴,故把秦皇廟更名虎蹲廟。現在當地百姓仍把秦始皇在此過大年作為一件盛事來紀典,家家戶戶每年除了過大年還要再過小年,這個習俗一直延續至今,並錄入了省非遺文化目錄。四、銅鼓山頂將軍臺秦始皇安營紮寨定址後,東西兩面屯兵守峽口,呈三角形布局,距中央不足一裡,南北兩面環山作屏障。
  • 天府周末提前劇透:讓我們開啟博物館雲漫遊奇妙之旅吧
    首先,我們將開啟博物館雲漫遊奇妙之旅。 重走成渝古驛道,本期我們將帶你追尋李白、杜甫、郭沫若、巴金、冰心、馬識途等名家的足跡,感受千年古道上燦若星辰的人文風景,同時探尋那些至今留存的移民遺蹟,聆聽當年百萬移民可歌可泣的創業讚歌。 作為第二批四川歷史名人,秦九韶為何被世界公認為最偉大的數學家之一?
  • 「南粵古驛道」大型沉浸式體驗展亮相廣州北京路步行街
    12月26日,遊人在廣州北京路步行街上欣賞「嶺南畫軸」裝置和南粵古驛道地圖。當日,「南粵古驛道」大型沉浸式體驗展亮相廣州北京路步行街,該展覽旨在展現南粵古驛道保護、活化、利用工作和成果。2016年以來,廣東率先開展南粵古驛道保護利用工作,通過將散落在南粵大地的古驛道挖掘出來,系統整理具有廣東傳統文化內涵和地理風貌特徵的驛道文化。與此同時,將古驛道的保護利用與旅遊、文化、體育、生態、農業和扶貧等工作相結合,為欠發達的小城鎮和鄉村發展注入新動能,推動全省特別是粵東西北地區的經濟發展,促進鄉村振興。
  • 南安寮洋宮:古驛道上的繁華記憶
    寮洋宮歷史悠久,引來諸多學者文人至此懷古思幽。梁枋間的「飛天樂伎」木雕像栩栩如生。  核心提示  南安市侖蒼鎮蔡西村附近有條古驛道(俗稱古官道),歷史上這裡車馬絡繹、繁華聚散,而今卻平靜得像一處被遺忘的桃源之地。離古驛道不遠有座歷經數百年風雨的寮洋宮,民間信仰在這裡交匯、融合,由此亦可窺見久遠的歷史轍跡。
  • 遇見美好目的地,上海市歷史博物館
    遇見美好目的地,享旅帶你周邊遊,重點推薦上海黃浦區的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上海擁有幾座大型綜合性的博物館,包括上海博物館、上海自然博物館以及上海市歷史博物館等,各有不同的定位。上海市歷史博物館著重反映上海本地的歷史變遷,上自遠古文明,近及現代,全面展示上海的滄海桑田。在上海市中心黃浦區的人民公園圍牆外、南京西路和黃陂北路的路口,有幾幢古典歐式建築組成的院落,這裡便是整修一新後開放的上海市歷史博物館。
  • 成渝古驛道:燦若星辰的千年人文大道
    天上的明星現了,好像點著無數的街燈……」在這條成渝古驛道周圍,散落了不少像郭沫若一樣的「人文繁星」,他們為厚重的古驛道,增添了不少柔光。歷史鏡頭拉回到唐代的長安城(今西安),綿亙25公裡的秦嶺支脈驪山,遠望宛如一匹蒼黛色的駿馬,迎風而動的蔥蘢樹木如颯颯鬃毛。唐玄宗的宮殿樓宇矗立掩映其間,大門緊閉。忽而一道道沉重的大門緩緩打開,噠噠的馬蹄聲奪門而入——「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唐代詩人杜牧的千古名句,揭曉了這個場景下令人錯愕的結局。「一騎紅塵,就生動地證明了古驛道制度的發展,大概3至5天就能送達。」
  • 秦皇漢武——中國歷史上輝煌漢武大帝-茂陵-周圍農村掠影
    2020-11-21 12:02:52 來源: 三分鐘美妝 舉報   秦皇漢武
  • 古代的「高速公路」,中國保存最完好的千年古驛道,你去過嗎
    位於廣東丶湖南和江西的交匯處,也是一座歷史悠久的縣城。目前還保留著很多的歷史遺蹟,「梅關古馳道」屬於當地地位最高的一處景點,是我國保存最完整的古馳道。「南粵雄關」,而另一側匾額寫著「嶺南第一關」,文人墨客湯顯祖的《秋發庾嶺》就是寫的這裡。
  • 男兒青史寫志向——請看《于成龍》主題歌背後的故事
    隨著大型歷史正劇《于成龍》的熱播,悠揚大氣的主題歌《男兒青史寫志向》響徹央視螢屏,與電視劇一同火起來,真正走進了觀眾的心裡。也許,有些人初聽此歌,覺得不夠勁兒。而筆者卻是每每隨之哼唱,眼眶便要溼潤一回。也許,這種低吟淺唱式的曲子,宛如清新淡雅的水墨畫,看似柔和,卻柔能克剛,包涵著無窮的力量,蘊藏著男兒志在名垂青史的大氣魄。
  • 樹木被推倒 垃圾地裡埋誰毀了孫圍牆村這塊地?
    連日來,記者接到灃東新城三橋街道辦孫圍牆村村民投訴,不僅如此,拉土車還把他們的環村路給軋得坑坑窪窪,都是泥巴出行不便。12月26日上午,記者來到孫圍牆村,看到環村路中間有明顯的渣土車經過的車轍,而且道路泥濘,坑窪不平。隨後,記者來到孫圍牆村西北角,看到這裡有一個被挖的大坑和空地,目測大坑最深處有五米多。記者順著坑沿向北走,看到東側一邊被挖出的樹木已枯死。
  • 沒有圍牆的「大雜居、小聚居」柏林大學城什麼樣?
    沒有圍牆的「大雜居、小聚居」柏林大學城什麼樣? 2017年10月23日 10:39   來源:解放日報
  • 中國南粵古驛道少兒繪畫大賽廣東省總決賽在江門收官
    央廣網江門12月20日消息(記者何偉奇 通訊員陳江齊)12月19日至20日,「藝道遊學·中國南粵古驛道第四屆少兒繪畫大賽」廣東省總決賽在江門開平市塘口鎮舊墟糧倉成功舉辦,全省各地級市共計598組優秀選手及其家庭匯集於廣東省內唯一一處世界文化遺產所在地,通過童真的筆觸展示僑鄉之美。
  • 美醉了,《明星志願》電影場景 在金屋·秦皇半島唯美開拍!
    《明星志願》劇組在金屋·秦皇半島九區別墅實景拍攝來到金屋·秦皇半島拍攝取景,看得出來他們看到如此優美的環境都心情大好。導演說:「在北京近半個月天都沒有放晴過,灰濛濛的。在金屋·秦皇半島有林、有海、有湖,雖是深秋,溫度卻適宜,天空如洗,拍出來風景很漂亮。而金屋·秦皇半島的九區別墅又特別上鏡,復古典雅的歐式街區,格調精緻的綠化園林,還有裝修奢華高端的樣板間和營銷中心,我們需要的場景在這都達到了拍攝需求,選擇金屋·秦皇半島作為拍攝場地,不虛此行。
  • 南粵古驛道紅色之旅·2019潮梅穿越 暨饒平縣第四屆旅遊健身徒步節...
    大洋網訊 昨日,位於潮州市和梅州市交界處的饒平縣上饒鎮古驛道一改平日寧靜,熱鬧非凡。將古驛道與紅色之旅相結合的南粵古驛道紅色之旅·2019潮梅穿越暨饒平縣第四屆旅遊健身徒步節,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100多支隊伍,2000多名徒步者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