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本文批判性比較強,請謹慎閱讀,以免對號入座!)
我筆下的故事,可能都是悲情的故事比較多,而幸福的故事比較少。
無論是文學作品,還是影視作品,其實都是悲情的故事更能震撼人心。
而幸福的故事,都是類似的,無非就是,吃好,喝好,穿好,住好,睡好,工作好,事業好,感情好,家庭好,人際關係好,沒了,太團圓結局了。
所以我更喜歡寫悲情的故事。
寫悲情的故事不代表不是正能量,其實正是通過悲情的故事來表達和傳遞正能量。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是唐代著名詩人杜甫的名詩中的名句,寫的是古代北方冬天裡的情景。
據查,「臭」字有兩種讀音,所以這句詩句也有兩種解釋。
第一種,「臭」字讀「chòu」時,詩句解釋為:貴族人家的美味佳餚食用不完,只好讓它腐爛發臭;黎民百姓饑寒交迫,悲慘地死在路邊。
第二種,「臭」字讀「xiù」時,「臭」解釋為氣味,「酒肉臭」意思是酒肉的香味,詩句解釋為:貴族人家的紅漆大門裡散發出酒肉的香味,路邊就有凍死的屍骨。
此外詩句還有第三種有待考證的解釋,在此略過。
以上兩種解釋,都有其道理,也有人根據杜甫的個性、境遇和寫詩風格來分析,而更傾向於第一種解釋。
但是我本人更傾向於第二種解釋,因為北方的冬天那麼寒冷,酒肉都很難變質發臭。
而恰好就是在這樣的寒冷天氣下,貴族人家在紅門大宅裡邊生火,邊煮美食,用熱水溫著美酒和美食,大口喝酒,大塊吃肉,火生溫,酒行血,肉暖身,滿屋飄香,好不舒服,哪還有什麼寒冷之感?
而紅門大宅外,大雪覆蓋、寒風嗖嗖的路上,穿不暖、吃不飽的窮人,家中的破茅屋已早被寒風吹倒,無家可歸,也無糧食可繼續維持生計,只好沿路乞討,奈何卻沒人施捨,於是越來越冷,越來越餓,最後撐不住,奄奄一息,直至凍死在路上!
這就是唐代著名詩人杜甫所寫的詩句中所描述的古代的真實情景。
回到現實中的2020年,在國家提出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的今天,著名詩人杜甫筆下的情景已不可能再發生。
今天我們中的大多數人,穿得暖,吃得飽,住得好,何愁寒冷的冬天?即使像冬天裡大雪覆蓋的更寒冷的北方,到今天也應該基本通了暖氣,在室內也堪比南方的秋天般溫暖舒適。
所以,很多時候,人們恨不能天氣冷一點,因為天氣冷一點,才能穿那些好看的冬衣,才能大口喝酒,大塊吃肉。
在炎熱的盛夏裡,有好酒也不敢喝太多,有靚肉也不能吃太多,有好看的冬衣更加無法穿上!
正是在這樣的現實需求下,寒冷也變成了一種特殊的需求。
就像不久前北方普降大雪,北方人民開始欣賞到大雪的美景和感受到冬天的寒冷的時候,遠在南方的廣東人民還過著像初夏般溫暖的暖冬,而這時就有不少人就帶著抱怨的口吻說廣東的冬天怎麼還不到來,還穿短袖,言下之意,我不喜歡這麼溫暖的冬天,我要像北方那樣寒冷的冬天。
結果沒過幾天,大概11月23日開始,廣東就逐日直線降溫了,直到昨天12月3日,廣州晚上的氣溫,我覺得可以把人凍成狗了,這不只是我說的,因為微信朋友圈裡就有人也說「我在廣州的寒風裡凍成了狗」。
今天12月4日,因為晚上風停了,所以體感稍好一點。
所以你看,那些之前說廣東的冬天怎麼還不到來的人,就是矯情,廣東的冬天不基本都這樣嗎?10月份11月份的時候,基本以溫暖為主,也有在10月底就開始變涼變冷的時候。
所以廣東真正的冬天基本都是在12月份、1月份和2月份之間。
而只要留意天氣預報的人都知道,冬天的東北季候風,都是從北方一直吹到南方,所以在這種東北季候風的吹襲之下,都是北方先降溫,接著沒幾天南方也跟著降溫,這也是每一次冷空氣南下的過程。
所以這種情況下,只要北方一變冷,過不了幾天南方也跟著變冷,那些盼著廣東入冬的人,你們著急什麼呢?有的是讓你們受冷的時候!
再說了,雖然同為中國的版圖,但南北方在地理位置、天氣和氣候等方面,本來就是有很大的區別,所以北方下大雪,又跟廣東有什麼關係呢?在廣東的人們湊什麼熱鬧!
其實去年也是有同樣的情形,11月份的時候廣東還比較溫暖,也是有人說廣東的冬天怎麼還不到來,也是盼著廣東早點入冬的。
不知道為什麼,我對這種想法特別反感,固然天氣和氣候的變化,我們都改變不了,天氣要變冷了,要入冬了,我們阻止不了,但是這種想法,卻是人的思想的因素。
可知道,暖冬,它就是一種寶貴的東西,是大自然對人類的恩賜。如果是杜甫筆下所描寫的古代,那它就是救人命的無形的力量,那些凍死在路上的窮人,就不用凍死。
而即使是我們所處的現代,它依然是。君不見多少東北人,到海南買房,冬天的時候接父母到海南過冬,就是因為海南的冬天沒那麼冷,適合怕冷的老人居住和生活。用物質來衡量價值,海南的房價是多少你們知道嗎?所以這些東北人是花大錢來買暖冬!
再從另一方面來說,如果是暖冬,則社會可以節省很多能源,很多行業的工作人員不用挨凍受冷。
同時我也相信,這個社會上一定還有吃不飽、穿不暖、住不好的人,對於這些人來說,暖冬就是饋贈給他們的最好的禮物。
此外還有無數的老人,寒冬對他們來說也是嚴峻的考驗,他們也同樣希望是暖冬和需要暖冬。
而就我本人來說,我曾在北方待過好幾年,親身體驗過寒冷的感受,在零下溫度、沒有暖氣的平房裡住過,經歷過那種真正寒冷的滋味,我是真的有過寒冷的那種怕,所以我是真心不希望是寒冬,而真心希望的是暖冬。
而那時,我所接觸到的北方的農村,也還沒有通暖氣,都是靠自己家裡生火取暖的。而那時我所住的平房還是北京的平房,而其他廣大的北方的農村地區呢?就真的都通了暖氣了嗎?
前面我所說的,冬天裡大雪覆蓋的更寒冷的北方,到今天應該也基本通了暖氣,但是我想,總還有還沒有通暖氣的地方,所以寒冬對於這些地方的人來說,也還是煎熬。
有時總覺得,現在的人穿得暖了,吃得飽了,住得好了,物質豐富了,生活變好了,就忘了曾經衣不遮體、食不果腹的年代和日子了。
但是我不會忘!我仍然怕有一天吃不上飯,衣穿不暖。
說一千道一萬,我們要有基本的好壞判斷,就像我們在春節裡的美好祝福一樣,我們總不能在春節裡祝自己不開心、祝自己過得不好吧?所以如果我們本來就處在好的方面,卻希望不好的那方面出現,那就真的是讓人不可理解了,那就變成了「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意味。
最後,希望人人都能穿得暖,吃得飽,住得好,天氣宜人,暖陽相伴,過個暖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