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羽末吉 | 如何為中國民間故事賦予靈魂

2021-02-10 愛心樹童書

日本有一位繪本大師,直到50歲才走上繪本創作的道路。他自學成材,在中國度過寶貴的青年期,經過多年實地考察和素描練習,形成了別具一格的水墨畫風格——

他就是亞洲首位國際安徒生獎得主,《桃太郎》的繪者赤羽末吉。

(日)松居直 著 (日)赤羽末吉 繪

3-6歲適讀

京東限時滿100減50 點擊封面購買

赤羽末吉生於1910年,在一個充滿江戶風情的舊式家庭裡長大。他從小就熱愛藝術,經常跟著家人去看戲劇和電影。18歲時,他跟著日本畫家開始學習繪畫,因為不適應教學方式只學了一年就放棄了。

22歲時,赤羽末吉跟著姐姐一家來到大連做運輸工作。中國的風土人情令他非常感興趣,他在大連加入了研究中國東北民俗的鄉土研究會。

一天,他偶然在街上的舊書店裡看到了幾本雜誌——《兒童之國》,心裡仿佛亮起了一盞燈。於是,他把這些雜誌全買了回來,貼在房間的牆壁上,激勵自己重拾畫筆。

1922年創刊的兒童雜誌《兒童之國》

1936年,26歲的赤羽末吉來到滿洲電信電話公司從事廣告工作,他帶著妻子,還有一歲的女兒搬到了長春。長春不一樣的風土人情激發了赤羽末吉的創作熱情。

他對東北的不倒翁和泥娃娃充滿好奇,他不斷搜集這些民俗玩具,還和鄉土研究會的同事一起寫出了《滿洲民俗人偶》這一研究著作,於1940年發表。如果沒有成為繪本畫家,赤羽末吉也許會成為一位民俗研究者。

1940年,赤羽末吉於長春

這一時期,他四處旅遊,一邊觀察風土人情,一邊用畫筆記錄。1940年,其作品《影戲》入選滿洲美術展,獲得特別獎。此後,其作品《琉璃塔》、《開拓地的孩子們》接連獲得特別獎。

《琉璃塔》赤羽末吉繪,

取材於河北承德須彌福壽之廟

1943年,赤羽末吉受政府委託,到內蒙古的成吉思汗廟進行考察。「草原氣候變化多端,一面是烏雲,一面是晴天,一面是暴風。一望無際的草原似乎包攬了地球一半的地平線,我對規模宏大的內蒙古草原深懷感激。」

內蒙古阿巴嘎大王府,1943年,赤羽末吉攝

橫亙在藍天和大地之間的草原,寬廣遼闊,一望無垠,給赤羽末吉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為他後來創作《蘇和的白馬》奠定了基礎。

(日)大塚勇三 著 (日)赤羽末吉 繪

3歲以上適讀

京東限時滿100減50 推薦搭配購買 點擊封面

除了景物,赤羽末吉還拍攝了不少人物照片。比如,穿著民族服飾的一家人,靦腆的小孩子等。赤羽末吉拍攝的蒙古孩童包著頭巾,穿著長袍,戴著項鍊,與蘇和的穿著打扮非常相似。

內蒙古孩童,1943年,赤羽末吉攝

此外,他還畫了一些人物素描,記錄了他們獨特的穿著和裝飾品。

《內蒙古青年》,1943年,赤羽末吉繪

1947年赤羽末吉帶著全家人回到日本。長期生活在中國東北的他重新發現了日本自然文化的美。翻湧的雲,升騰的霧,淅淅瀝瀝的雨,共同構築了一個水墨畫般的世界。

為了更好地體會日本溼潤的風土,赤羽末吉踏上了旅程,探訪日本雪國秋田、新潟等地,畫了大量的素描。多年的積累,似乎只為等待一個機會。

1956年,赤羽末吉的妻子帶回了一本名叫《兒童之友》的繪本雜誌,這一期的主題是《大提琴手高修》,由宮澤賢治的童話改編。

赤羽末吉被繪者茂田井武的畫深深地打動了,他下定決心要讓創辦《兒童之友》的福音館出版自己的作品。

《兒童之友》1956年5月刊《大提琴手高修》

1958年的一天,赤羽末吉來到福音館拜訪編輯松居直,他給松居直看了自己畫的一些以西方童話為主題的圖畫。水墨畫的風格讓松居直覺得與主題不符,但他又被這些圖畫的原創性和雅致風格打動。

松居直有一種直覺,這個人一定能給日本的傳統故事帶來全新演繹。

松居直問他,如果要你畫日本傳統故事,你想畫什麼。他不假思索地答道:我想畫雪國。於是,松居直遞給他一本瀨田貞二改編的《地藏菩薩》讓他回去創作插畫。

1961年1月,赤羽末吉的畫作首次在《兒童之友》發表,水墨畫風格令人耳目一新,打破了當時繪本界的主流審美,赤羽末吉由此開啟了繪本創作的生涯。

《兒童之友》1961年1月刊《地藏菩薩》,

赤羽末吉繪

當松居直問他接下來想畫什麼作品時,赤羽末吉答道:想畫有關蒙古的作品。同年,他發表了《蘇和的白馬》,講述關於蒙古傳統樂器——馬頭琴的由來。

《兒童之友》1961年10月刊《蘇和的白馬》,

赤羽末吉繪

由於受到頁數的限制,發表在《兒童之友》上的《蘇和的白馬》文字偏多,畫幅受限,這讓赤羽末吉感到不太滿足。

幾年後,當《蘇和的白馬》要出單行本時,赤羽末吉主動向福音館提出要做成48頁的大開本,這對剛剛起步的日本繪本界來說,是一個極具冒險性的嘗試。

228mm×310mm的超大開本

為了用畫講述這個長故事,赤羽末吉進行了周密的謀劃。他在開頭和結尾畫出雙重彩虹用來展示內蒙古的遼闊。

《蘇和的白馬》內文圖

他用心做好繪畫的構圖和配色,使繪本變得像電視劇一樣精彩。描繪蘇和賽馬的場景時,赤羽末吉讓駿馬疾馳在黃色的大地上,一場緊張激烈的比賽躍然紙上。

《蘇和的白馬》內文圖

赤羽末吉的畫傾注了他對內蒙古大地的思念,讀者打開這本書一下子就能被內蒙古的景色吸引,身臨其境般跟著蘇和一起疾馳在草原上,耳邊迴響著悠揚的馬頭琴聲。

《蘇和的白馬》內文圖

赤羽末吉的創新廣受好評,《蘇和的白馬》成為了經典名作。今年,日本雜誌《MOE》的7·8月合刊做了一個日本百萬暢銷繪本的特輯。其中,《蘇和的白馬》累計賣出143萬部,排名64,而他的另一部名作《桃太郎》累計賣出111萬部,排名95。

《桃太郎》新版封面

京東限時滿100減50 點擊封面購買

赤羽末吉以中國和日本的民間故事為靈感,先後出版了八十多本極具東方水墨畫特色的圖畫書,獲日本產經兒童出版文化獎、講談社出版文化獎、小學館繪畫獎、美國布魯克林美術館圖畫書獎、德國萊比錫國際圖書設計展金獎等多項大獎。

1980年,赤羽末吉獲得了國際安徒生插畫獎,成為了亞洲第一位獲得這項大獎的畫家。

國際安徒生獎章

時年70歲的赤羽末吉在接受頒獎時,這樣說道:「我不因為繪本屬於量產的大眾媒體,就一味從眾、使它顯現卑俗。唯有將高品質的東西,散播到庶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才有可能造就出美麗的國家及真正的文化。」

1983年,赤羽末吉於家中創作

經年的積累,異國的生活體驗,對民俗文化的熱愛,使赤羽末吉踏上了民間故事的創作旅程。無論是講述日本的傳統故事,還是中國的民間傳說,我們都能感受到赤羽末吉的赤子之心,他想把自己所體會的感情,真實自然地傳達給孩子。

1965年,時任福音館編輯的松居直和赤羽末吉共同創作出版了《桃太郎》。兩人的合作大獲成功,《桃太郎》斬獲當年的日本產經兒童出版文化獎。此後,桃太郎的故事雖偶有改編,但再難超越。

《桃太郎》暢銷至今,獲日本厚生省兒童福祉審議會特別推薦,入選日本學校圖書館協會「基本圖書」書目。

《桃太郎》實拍圖

桃太郎是日本流傳了很久的民間故事,松居直第一次將這個故事以文字形式完整地呈現出來,當他給這本書挑選畫家時,第一時間就想起了赤羽末吉。

讓桃太郎回歸原本的民間傳說形式是松居直的初心,赤羽末吉拙樸而充滿力量的插畫實現了松居直的願望。在一幅幅場景變換中,整個故事娓娓道來。

《桃太郎》內文圖

故事開頭,赤羽末吉用寥寥幾筆便點明了故事的發生場景:畫面上半部分是茂密的山林,老爺爺正在山裡砍柴;畫面下半部分則是一條潺潺的河流,老奶奶正在河邊洗衣裳。畫面簡潔緊湊,一下子就吸引孩子進入故事中的世界。

《桃太郎》內文圖

老奶奶在河邊撿到一顆大桃子,帶回去和老爺爺一起分享。兩人正要分吃桃子時,桃子突然裂開了,通體赤紅的桃太郎就這樣從桃子裡蹦了出來,似妖似魔。

灰色的勾勒和桃子內核中的一抹黃色又衝淡了恐怖氛圍,赤羽末吉充分把握住了民間故事的神秘感和瑰麗想像。

《桃太郎》內文圖

赤羽末吉用色質樸厚重,高度還原日本古代的日常生活。人物的穿著,日常用的器皿、擺設,都非常符合故事發生的時空背景,讓人一望便知這是一個流傳已久的民間故事。

歷史有時令人望而生畏,赤羽末吉特意展現了桃太郎調皮可愛的一面,讓孩子感到親切。

《桃太郎》內文圖

在描繪桃太郎大戰惡鬼的場面時,赤羽末吉大膽地運用了鮮豔的配色。孩子們似乎能受到紅色的感召,在想像中加入桃太郎的戰鬥。

《桃太郎》內文圖

在松居直和赤羽末吉的版本中,桃太郎只是為了伸張正義,他不要惡鬼的財寶。桃太郎的形象是正直的,令人信賴的。《桃太郎》充滿驚奇與歡樂、愛與被愛、勇氣與責任,讓孩子在豐富的情感體驗中,獲得智慧和力量。

「我認為孩子的就是大眾的。我想讓無法共存的大眾性和高雅格調同時出現在我的作品中;想讓我的畫深刻、有高度,充滿力量和溫情;我想畫出宏大的浪漫。我想畫出這樣的繪本,簡簡單單地傳達給孩子。」

「繪本是我的生活,繪畫是我的人生」,赤羽末吉的一生數次與繪畫結緣,直到50歲才走上繪本畫家的道路,真可謂「大器晚成」。他對民間故事的準確闡釋,對中日兩國的風土和傳統文化的深刻造詣,對表達人間真情的重視,深深地打動了每一位讀者。

堅持做自己喜歡的事,赤羽末吉用一生向我們演繹了這個樸素的真理。人生漫長,不如孜孜不倦,不緊不慢。

作者:fumiko

排版:安捷

添加小助手微信:aixinshu2010,發送孩子年齡及最喜愛的愛心樹圖書,即可加入讀者群,分享閱讀心得、了解圖書新動態。

相關焦點

  • ​赤羽末吉的中國民間故事繪本,一眼萬年.
    漢聲中國童話,適合識字量大的孩子自主閱讀。民間故事是講述型文體,要將其進行可視化的加工並非易事,也因為這個原因,對於一段話甚至一句話一幅圖的繪本形式,傳統民間故事與之結合的經典不多見,赤羽先生可以說是填補了這一空白並成為難以逾越的高峰。《蘇和的白馬》是其創作生涯中重要的裡程碑。
  • 福利丨這套中國民間故事繪本,出自亞洲首位國際安徒生獎畫家獎得主
    今天介紹給大家的,是取材於中國經典民間故事的「赤羽末吉中國故事繪本」系列(全4冊),價值244元,它的繪者是日本具有典範地位的繪本畫家赤羽末吉。這套繪本包含了《燈花》《獵人海力布》《龍牙顆顆釘滿天》和《九兄弟鬥土司》,由日本「繪本之父」松居直、藝術家蔡皋、兒童閱讀推廣人阿甲聯袂推薦。
  • 連日本孩子都愛看的中國故事,是什麼樣的?
    2020年,世紀文景聯合小活字,推出了由赤羽末吉繪製、唐亞明翻譯的「日本孩子都在讀的中國民間故事:赤羽末吉經典繪本」四種,包括蒙古族民間故事《獵人海力布》,苗族民間故事《燈花》
  • 日本暴風樂隊鼓手Funky末吉覺:中國搖滾救了我
    趁「外國人在中國」為主題的《你好,中國》紀錄片推出之機,新京報記者終於有機會與這位熱愛中國文化的日本傳奇鼓手,聊一聊他的「中國奇遇」。初來北京,巧遇張楚黑豹黑豹樂隊前主唱欒樹說過,「老方(Funky末吉覺)是帶著一種願望和探尋來到中國的。」
  • 民間故事如何進行圖畫書再造?
    因此,以圖畫書的這一現代藝術樣式,生動有效地弘揚與傳播中華文化,就成為中國圖畫書創作的獨特風景。    歷史回眸:圖畫故事叢書    五四以來,現代兒童文學的發生發展十分重視對童謠、民間故事等傳統文化資源的搜集和改編。周作人在《徵求紹興兒童童話啟》開篇即提出:「欲採集兒歌童話,錄為一編,以存越國土風之特色,為民俗研究兒童教育之資材。」
  • 她創造的可愛人偶,被鐮田光司賦予了新的生命
    繼上次介紹的機械鐘錶名匠末吉晴男之後,此次登場的是中國藝術家孫東旭。油畫和人偶,兩者雖然形式不同,但理念殊途同歸,都是孫東旭表達內心的創作渠道。她從童年沉迷的卡通中獲得創作靈感,但堅持畫自己想畫的,畫也就成了自己。
  • 黃家駒意外前一天 日本暴風樂隊末吉覺回憶
    末吉覺:家駒出事的頭一天,末吉覺在日本爵士酒吧演出,黃家駒也來了,看過演出大呼過癮,給末吉覺說下周也想來,結果第二天家駒就去了綜藝節目
  • 千與千尋:當日本的民間傳說被改編成吉卜力電影!
    神道教是一種崇高的融合,日本民間傳說和文化傳統貫穿在他的小說創作中,導致了一些西方觀眾可能不熟悉的人物和情節。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宮崎駿的吉卜力工作室的動畫更廣泛,並不像迪士尼那樣大量剽竊童話故事。當日本的民間傳說被改編成吉卜力電影時,它已經被扭曲和改編,並與巴布亞紐幾內亞的漫畫或俄羅斯的恐怖故事混合在不重名你還敢買一起。
  • 「北京是我的歸宿」 與中國搖滾結緣26年的日本鼓手Funky末吉
    本期為大家介紹的是在中國搖滾的萌芽期來到北京、與中國搖滾一同走過26年並為中國搖滾發展竭盡所能的日本鼓手Funky末吉。(撰稿:巖崎元地 編譯:周欣一) 30年前的1986年5月9日,為紀念國際和平年而在北京工體舉行的第一屆百名歌星演唱會上,「中國搖滾樂之父」崔健唱響了那首著名的《一無所有》,讓中國搖滾樂首次登上大型舞臺,被視為中國搖滾樂誕生的標誌。
  • 7月28日 DDC【亞洲鼓魂Funky末吉和他的鼓王朋友超級現場】
    這是一場世界級的現場音樂會,兩位亞洲超級鼓手將同時演奏,雙鼓齊奏會有想像不出的振動,互相鬥鼓的環節更是過癮,更有日本金屬鼓手MAD大內、全能女貝斯手有希子、中國頂尖鍵盤手張張、金屬速彈王小佃秀光、布衣樂隊吳寧越加盟!
  • 【日本人·中國夢】「北京是我的歸宿」 與中國搖滾結緣26年的日本鼓手Funky末吉
    本期為大家介紹的是在中國搖滾的萌芽期來到北京、與中國搖滾一同走過26年並為中國搖滾發展竭盡所能的日本鼓手Funky末吉。 30年前的1986年5月9日,為紀念國際和平年,第一屆百名歌星演唱會在北京工體舉行。演唱會上,「中國搖滾樂之父」崔健唱響了那首著名的《一無所有》,這讓中國搖滾樂首次登上大型舞臺,也被視為中國搖滾樂誕生的標誌。
  • 如果你感到困惑,就去東京都北區赤羽
    劇情以2014年夏天,山田孝之拍攝山下敦弘(實際上並不存在)電影《己斬》為起點。因為參演者無法將個人現實與角色分開,拍攝被迫喊停。高階的演員,在不同的作品中,一次次拋下本體,完全投入角色,最後不小心丟掉了自己。
  • 沒錯,這就是赤羽!
    不僅如此,赤羽街區在育兒支援方面也下了很大的功夫,這或許也是吸引更多人來此居住生活的原因。01,從「酒鬼」街區搖身一變,成為熱鬧的逛吃人氣好去處赤羽位於東京都北區。北與埼玉縣川口市之間以荒川為界,東鄰巖淵町與志茂,南接赤羽南,西連赤羽西、赤羽臺以及赤羽北。
  • 末那x刀塔傳奇丨《靈魂守衛Q版》手辦!脫灰換彩樣品出世!(附製作過程分享)
    圖比較多,建議在wifi環境下瀏覽。慶遊戲公測,小冰冰攜手首批5位英雄,傲然出世!誰說Q版手辦就不能做到精美!龍圖遊戲旗下首款動作卡牌手遊《刀塔傳奇》項目組攜手末那工作室,為玩家愛好者打造精品系列Q版英雄!首批製作的最後一個Q版英雄「靈魂守衛」壓軸出場!
  • 校友故事 | 盧策吾:AI研究無止境 重郵賦予我奮鬥、自信的靈魂
    雖然榮譽無數,但談及母校重郵,盧策吾依舊滔滔不絕,話語中充滿感恩,他說,重郵的學習,賦予自己奮鬥、自信的靈魂。天才少年「平平無奇」的重郵歲月:一篇論文至少要看一百多篇文獻2002年,盧策吾正式就讀於重慶郵電大學通信與信息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