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戰列艦比德國俾斯麥號更強,卻被2枚炸彈輕易擊沉

2021-01-11 虹攝庫爾斯克

作者:虹攝庫爾斯克

二戰說到義大利軍隊,大家都以德國「豬隊友」或負責搞笑的來戲謔。但是義大利海軍的造船工業在當年卻是非常不錯的,為義大利建造了不少優秀的艦艇。其中以義大利首都羅馬命名的「羅馬」號戰列艦,更是義大利海軍的巔峰之作,甚至比德國著名的「俾斯麥」號更加強大。

但是由於義大利「豬腳」光環照耀,這艘強大的戰列艦在服役不到一年,主炮一炮未發,就被2枚炸彈給炸沉了。而「俾斯麥」號沉之前起碼還擊沉了英國著名的「胡德」號戰列巡洋艦。

圖片:不可一世的羅馬號被德國一枚制導炸彈擊沉。

「羅馬」號是義大利維託裡奧·維內託級戰列艦的第三艘,也是當時最強大的水面艦艇。"羅馬"號於1942年6月14日服役,同年8月21日,"羅馬"號駛抵塔蘭託港,編入義大利海軍第9分隊正式開始服役。

該艦標準排水量4.1萬噸,滿載排水量4.5萬噸,與德國「俾斯麥」號戰列艦相似。主要武器為9門三聯裝的381毫米主炮,前二後一布置。另外還有4座三聯裝152毫米副炮和12座90毫米單管高炮,20門雙聯裝37毫米高射炮,24門雙聯裝20毫米高射炮。1942年增加8門雙聯裝20毫米高射炮火力也要超過「俾斯麥」號(8門381毫米主炮)

圖片:強大的羅馬號戰列艦。

該艦還覆蓋了厚厚的裝甲,主裝甲帶最大達360毫米,甲板最大達219毫米。主炮塔正面裝甲380毫米,頂部200毫米,炮座350-280毫米。副炮塔正面厚280毫米,頂部150-105毫米。司令塔裝甲厚200-260毫米。

水下防雷系統可抵禦350公斤TNT炸藥當量。裝甲總重13,545噸。所以要想在常規作戰中擊沉「羅馬」號是要付出很大代價的。

圖片:「羅馬」號的副炮和高炮炮塔,猶如長刺的刺蝟。

"羅馬"號服役後,雖然進行過20次戰鬥出航,但航行總裡程僅2492海裡,大多數時間是停靠在港口作為浮炮臺為軍港提供防空掩護。這主要是義大利海軍已經失去了出海作戰的決心和勇氣,也不敢與地中海的盟軍艦隊硬抗。

圖片:「羅馬」號的線圖。

1943年9月,義大利政府在推翻墨索裡尼後,與艾森豪的代表籤署了一份秘密的停戰協議,其中包括將義大利艦隊移交給馬爾他的盟軍。

在接下來的幾天裡,義大利海軍的指揮官們被告知做好準備,儘快啟航。9月8日,「羅馬」號從服役以來的第一次遠航開始了,卻是一場逃亡大賽。因為反應過來的德國空軍很有可能追擊而來。

下午14:00,義大利艦隊已經看到了Asinara島,這是位於撒丁島西北部的一個多山的島嶼,在它的後面是西地中海。但此時,艦上的瞭望哨發現了幾架飛機,他們是雙引擎飛機,在高空飛行,無法確定他們是否是盟軍或義大利空軍。

圖片:出現在頭頂的並不是盟軍或義大利空軍,而是攜帶有制導炸彈的德軍Do.217轟炸機。

令義大利人吃驚的是,這些轟炸機在很高的高度就投擲了炸彈,而不是像以前那樣俯衝轟炸。這樣的水平轟炸對行駛中的戰艦有什麼威脅嗎?義大利各艦開始了機動躲避,正如義大利人想的,一些炸彈落入了水中,什麼事情也沒有發生。

一個多小時過去了。瞭望臺又報告說,有一架雙引擎飛機又回來了。下午15:30,這架飛機從5000米上升到5500米,然後開始接近艦隊。義大利軍艦開始躲避機動,防空火力也開火了,但轟炸機飛得太高,無法擊中。

圖片:模型中展示的開火中的「羅馬」號的高射炮。

15:33,軍艦上的人們發現那架飛機在高空投放了炸彈,但當炸彈落下來後,他們驚訝地發現它不是簡單地向下墜落,而是像被操縱一樣,向「羅馬」號襲來。

這枚炸彈飛濺進水裡,差一點就撞上「羅馬」號的船尾,不一會兒水下的爆炸響起,爆炸卡住了「羅馬」號的舵。維修人員緊張地修理著。

15:45,第二枚炸彈飛了過來,這枚炸彈擊中了「羅馬」號中部右舷,穿透了船上的七層甲板,然後在龍骨下爆炸。15:52,第三枚炸彈擊中「羅馬」號,同樣在右舷,將引擎室炸毀,發生大火。過了一會兒,二號炮塔的彈藥發生殉爆,把整個炮塔都炸飛了。上層建築被毀,艦隊司令、船長,以及幾乎所有其他的人都被巨大的爆炸當場斃命。

16:12,「羅馬」號開始下沉,右舷甲板很快被海水淹沒。16:15徹底沉入地中海的波濤中。船上1849名船員中有1253人死亡。

圖片:被制導炸彈擊中後,二號炮塔發生殉爆。

擊沉「羅馬」號的是德國研製的一種全新的武器——精確制導炸彈的前身——Fritz - x制導炸彈。這是一個巨大的3450磅的、帶穿甲彈頭、無線電控制的滑翔炸彈。它從6000米的高空墜落,可以在爆炸前穿過多層甲板或裝甲層,這是之前德國研製的Hs 293反艦飛彈無法做到的。

圖片:德國的Fritz - x制導炸彈。

除了「羅馬」號外,還有一些盟軍艦船成為了Fritz - x制導炸彈的殉葬品。但很快,人們發現這種制導炸彈需要Do.217轟炸機在上空進行無線電遙控,於是發明了無線電幹擾機,使這種新式武器的作戰威力大打折扣。

而「羅馬」號戰列艦很不幸地成為了這種武器擊沉的最大戰艦,也由此開創了制導武器在海戰場上的應用。

圖片:海底發現的「羅馬」號殘骸,這是一門90毫米高炮。

相關焦點

  • 俾斯麥號:擊沉胡德號戰列巡洋艦,但不是戰列艦的巔峰之作
    在丹麥海峽遭遇戰中,俾斯麥號戰列艦在海戰中發揮非常出色,一發380mm主炮炮彈擊穿了胡德號戰列巡洋艦的甲板裝甲,由此殉爆了彈藥庫,一舉擊沉了英國海軍引以為豪的滿載排水量4.8萬餘噸的巨艦,包括霍蘭中將在內的1418名官兵陣亡,同時重創了英國海軍最新服役滿載排水量4.4萬餘噸的威爾斯親王號戰列艦。
  • 服役8個月被擊沉的短命鬼,威爾斯親王號戰列艦,錯誤思想的產物
    2號艦與1號艦一起在1937年1月1號開建,而其2號艦也就是後來的威爾斯親王號戰列艦。用艦炮數量彌補口徑差距——被動防禦的設計作為「喬治五世」級戰列艦的2號艦,威爾斯親王號戰列艦的整體艦型和「納爾遜」級戰列艦相同。
  • 二戰作為戰列艦的巔峰,期間都誕生了哪些著名的戰列艦?
    4月7日12時30分,「大和號」在九州島西南海面遭到美軍艦載機攻擊,在持續十餘分鐘的戰鬥中,先後被命中10枚魚雷,24枚炸彈,最終於14時23分沉沒於九州島西南。大和號的姐妹艦,同屬大和級戰列艦的「武藏號」,命運與大和號相差無幾,於1942年8月5日竣工的武藏號,同樣始終未能展現出應有的戰鬥力,並最終於1944年10月的雷伊泰灣海戰中被擊沉。
  • 77年前的今天,英國胡德號戰列艦如何被俾斯麥號一發入魂
    「俾斯麥」號戰列艦的這次任務——萊茵演習行動就是基於這一海軍作戰戰略。1941年5月18日,在「歐根親王」號重巡洋艦伴隨下,「俾斯麥」號開始了其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的航行,另外兩艘「沙恩霍斯特」級戰列巡洋艦因機械故障或戰損而不能參加該行動;而「俾斯麥」號的姊妹艦「提爾皮茨」號還未完成海上測試。
  • 艦娘攻略之俾斯麥
    寫攻略終於遇到第一個OT之證了....OT五證之一,暱稱 BSM、波斯貓、貓、蛐蛐....相當有御姐女王範的立繪!建造機率感人~大建日第一天入手,大破後蕾絲胸罩誘惑,御姐也瘋狂啊~扯蛋評價:女王請鞭笞我把.為你而戰,我的提督!
  • 圍殲「俾斯麥」號戰列艦:大艦巨炮遇到航母,只有死路一條!
    文/滅霸他爸二戰期間,英國海軍以優勢兵力圍殲德國海軍「俾斯麥」號戰列艦,雖然最終憑藉戰艦的火炮擊沉了「俾斯麥」號,但在整個行動中發揮最大作用的卻是「皇家方舟」號航空母艦!戰爭爆發後,德國潛艇部隊極為活躍,使用「狼群」戰術,取得輝煌戰績,給同盟國造成巨大損失,而弱小的德國水面艦艇部隊,也不甘寂寞,派出「俾斯麥」號戰列艦,前往大西洋機動作戰,伺機切斷英國的海上運輸線。
  • 德國海軍的驕傲,俾斯麥號誕生之日最強?就憑它380的小管子嗎
    一直以來俾斯麥號戰列艦都是頗受爭議的一艘軍艦,就連軍迷分成正反兩派外,支持俾斯麥的認為它的戰績是非常輝煌的,所以憑藉擊沉胡德號的戰績就備受推崇。而也有一些軍迷認為俾斯麥只不過是一艘設計思路老舊的軍艦,從它本身的設計來看並不不算先進。
  • 儘管小氣,但不失為一款優秀的戰列艦:「喬治五世國王」級戰列艦
    喬治五世為了安撫民心,放棄了自己的德國姓氏,將王室改稱「溫莎」。實際上,歐洲貴族的血統有點封閉,是個不大的圈子,排他性很強;王室血統的純正要求更嚴格,比如喬治五世死後,他的接班人愛德華八世因為娶了平民辛普森夫人還不肯離婚,結果就喪失了即位資格;王族的圈子更小,所以歐洲各國的王族基本都沾親帶故的,比如我昨天寫的腓特烈大帝,他舅舅就是英國國王喬治二世。
  • 怒海爭鋒 究竟誰是二戰最強戰列艦
    當時世界強國都以擁有戰列艦的數量來衡量海軍實力,也就催生出了眾多強大的巨獸,直到航空力量興起後,這些巨獸終於沉寂了下來。   1、德國俾斯麥號戰列艦  俾斯麥號艦長241.55米,標準排水量41,637噸,滿載排水量50,300噸,最高航速30.12節,最大續航力8,500海裡。
  • 真實戰列艦航母拍攝的俾斯麥號覆滅記!58年來依然是海戰神作
    ▲德國俾斯麥戰列艦影片最大特色之處莫過於英國皇家海軍戰列艦的「友情參演」,當時為了拍攝戰艦作戰時的鏡頭,導演特地請來了「前衛」號戰列艦來協助拍攝。,更沒有條件請更多的真實戰艦參與拍攝(當時英國二戰艦艇基本拆解光了),不得不用模型完成部分海戰鏡頭。
  • 長門號戰列艦的「妹妹」:10門410毫米主炮,慘被自己人擊沉
    【話說軍世】在二戰開始之前,舊日本海軍在規模上是第三大海軍,前兩位分別是英國和美國,而當時的義大利、法國海軍在規模上要小於日本,而德國海軍的規模就更小了,而在重要的主力艦戰列艦方面,舊日本海軍同樣實力強大,擁有戰列艦10艘、輕重巡洋艦37艘。
  • 納粹的傳奇戰艦【俾斯麥】,似乎也是被我追著跑的啊!
    由於意日美都於1936-1937年退出了條約,納粹德國也違反了《英德海軍協定》,喬治五世級戰列艦相較戰前各列強開工建造的其他新式戰列艦,火力最為貧弱。喬治五世級可以稱道的地方大概就是較低的造價和大高度大厚度的垂直主裝甲帶。喬治五世號沒有使用飛剪式船艏,導致其航海性能不佳。這一經驗教訓使得之後的各同級艦安裝了飛剪式船艏以提高航海性。
  • 二戰十大戰列艦,比比海軍戰鬥力
    大和號戰列艦號稱「日本帝國的救星」大和號戰列艦是二戰中的日本帝國海軍建造的大和級戰列艦的一號艦,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戰列艦,1945年4月7日,大和號在衝繩島戰役中,被美軍飛機擊沉於日本九州西南50海裡處,成為日本軍國主義特攻作戰精神的炮灰。大和號的沉沒,也宣告了大艦巨炮時代的徹底終結 。
  • 德國海軍最幸運戰艦,經歷戰爭毫髮無損,戰後兩次核試驗倖存
    德國海軍水面艦隊由於英國皇家海軍的超強實力導致在整個戰爭中並沒有太多表現的機會,在二戰結束之時所有大型水面艦船隻剩下重巡洋艦歐根親王號,這艘幸運戰艦雖然從未單獨擊沉過一艘敵艦,但卻歷經無數險境都奇蹟般幸運逃脫,堪稱德國海軍中最富傳奇色彩的軍艦。
  • 俾斯麥&歐根親王(2)
    他向艦隊司令呂特晏斯建議,將英國戰艦引入德國潛艇部下的陷阱中……丹麥海峽戰役結束後在歐根親王后方的俾斯麥,這是德國拍攝最後一張俾斯麥的照片。但他還沒說完,一名通信兵衝進艦橋向他報告:「艦隊司令通知歐根親王號:執行『胡德』!」
  • 二戰時期的強大義大利海軍艦隊但其戰列艦結局讓人唏噓
    第一種級別的義大利戰列艦是義大利的加富爾伯爵級戰列艦,加富爾伯爵號戰列艦,該級別戰列艦一共有三艘除加富爾伯爵號戰列艦,還有朱利奧·凱撒號、萊昂納多·達·文西號戰列艦艦。朱利奧·凱撒號而第二種級別的義大利二戰時期的新型戰列艦,維託裡奧·維內託級戰列艦,該級別戰列艦是二戰時期義大利工業體系中所打造出來,最先進,火力級別最強的高速戰列艦,其排水量達到45000噸級別,最大航速達到30節。
  • 勇敢號航母:二戰德國潛艇首個大戰果 極大鼓勵了德國研究潛艇戰
    而在德國潛艇一系列戰果當中,擊沉英國皇家海軍航母勇敢號是一個重要的階段,擊沉勇敢號是德國潛艇作戰的頭一個重大戰果。同級兩艘戰列艦被該建造成航空母艦,分別是光榮號和勇敢號航母。勇敢號航母與1924年開始接受改裝,並於1928年改造完成下水,該艦已經擁有了現代航母的主要特徵——全通甲板,該航母滿載排水量27000噸,動力採用18臺蒸汽鍋爐驅動,最大輸出功率90000軸馬力,設計最大航速32節,該航母最多可以搭載48架艦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