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毅有約,古陶瓷研討直播之宋汝瓷篇(上),梁亞權館長

2020-12-23 孫毅有約

主講:梁亞權,民營博物館館長,中國博物館協會理事;

主持人:孫毅。

直播3月15日15點開始,請點擊以上二維碼進入直播室

一、梁亞權簡介

祖籍四川,1956年出生,

北京市宋元文化古陶瓷博物館館長,

內蒙古蒙元文化博物館館長,

甘肅敦煌大唐蒙元博物館館長,

1973年-1976年中國人民解放軍裝甲兵坦克六師宣傳隊,

1976年-1981年內蒙古軍區,

1981年-1984年外交部外交人員服務局,

1985至今民營企業,並組建3間博物館。

二、主持人孫毅簡介

1.孫毅概況

n孫毅,男,1973年江西贛州出生,收藏家,祖籍廣東中山南朗左步村人,是中華民國國父孫中山先生宗親;1994年江西贛南師範學院畢業。中國收藏家協會會員,中國戰略與管理研究會民間文物保護委員會副秘書長。獲「中國文物保護金獎」、「文物保護衛士」等榮譽稱號。

2.孫毅收藏品類

蒙祖上恩澤家族傳承與長期積累,孫毅藏品豐富,包括翡翠珠寶、瓷器、字畫等,以清代翡翠收藏尤為突出。

3.孫毅收藏經歷

n2015年10月,「翠璨中華」清代翡翠珍寶高峰論壇在浙江湖州舉行,孫毅任組委會秘書長;

http://www.chinatoday.com.cn/chinese/culture/whcy/201511/t20151105_800042000.html

n2015年12月23日,中國戰略與管理研究會民間文物保護委員會成立大會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舉行,孫毅為成立大會總聯絡人;

http://m.haiwainet.cn/middle/352362/2015/1224/content_29482780_1.html

n2017年1月11至15日孫毅攜清代翡翠亮相2017洛杉磯藝博會中國國家展;

n2018年6月3日孫毅在上海吳昌碩紀念館舉辦翡翠文化講座;

https://haokan.baidu.com/v?vid=9069820157025427587&pd=bjh&fr=bjhauthor&type=video

n10月24日中國民間茶酒具瓷器精品收藏展開幕式在金種子集團大藝成文化創意產業園舉行,孫毅參展並代表全國收藏家在開幕式講話。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15279634082548068&wfr=spider&for=pc

n2018年11月29日孫毅應邀出席亞洲音樂盛典眾善之夜慈善晚宴,並作了《翡翠的價值、鑑定和稀缺性》的主題分享;

http://m.sohu.com/a/278805880_616925

n2019年5月16日至20日孫毅應邀在第十五屆深圳文博會文旅中國會客廳現場講解翡翠文化,暢談翡翠鑑藏;

http://www.sohu.com/a/317608609_234393

n2019年9月12日至15日孫毅攜三十件清代翡翠、十五件汝瓷整器等藏品亮相第二屆中原文化旅遊產業博覽會;

http://cx.cri.cn/20190918/8231df39-bfe3-6c89-5445-9808d2d16169.html

n2019年10月15日至17日孫毅攜五十件清代翡翠參加首屆延安文化傳承博覽會;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429885056614556

n2019年12月6日至8日故宮華韻應邀攜30件孫毅收藏的清代翡翠亮相2019長江文化旅遊博覽會,原文化部副部長、國家博物館首任館長潘震宙與孫毅親切交談;

http://www.dzshbw.com/news/2019/baoguang_1230/250318.html

n2019年12月22日孫毅助力「粘寶寶故宮故事會」在北京故宮博物院舉辦;

http://jiangsu.china.com.cn/html/finance/zh/10696423_1.html

4.孫毅榮譽

n2015年11月2日,北京人民大會堂,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實施15周年公益盛典活動,孫毅獲中國文物保護金獎;

https://www.sohu.com/a/39529480_189873

n2017年,北京飯店,「2017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推進行動—中國周」孫毅翡翠藏品獲中國民間十大國寶;個人獲文物保護衛士稱號;

n2018年孫毅榮獲「一帶一路」文化貿易經典傳承獎;

http://www.sohu.com/a/294687910_234393

n2019年孫毅翡翠藏品獲清代翡翠冬季論壇組委會頒發金獎;

5.孫毅媒體報導

n報紙

ü中山商報:中山人孫毅獲「中國文物保護金獎」

https://weibo.com/1764545564/D2iVmdTN7?type=comment#_rnd1580895595815

http://www.tanzhou.com.cn/ss/html/43/n-239743.html

ü2017年1月18日人民政協報 整版刊發《翠璨中華有遺珍 文物保護見情深:孫毅藏品清代老坑翡翠文昌塔獲評中國民間十大國寶》

http://dzb.rmzxb.com/index.aspx?date=2017-01-18&verOrder=12&banzi=11&paperType=rmzxb

ü2017年6月10日 中國文化報 整版刊發《探尋翠之靈韻 傳承優秀文化:收藏家孫毅談老坑翡翠鑑賞之一》

http://nepaper.ccdy.cn/html/2017-06/10/content_205217.htm

ü2018年11月1日阜陽《城市周報》專訪《孫毅:聞之酒香四溢,入口綿柔濃香》

http://dy.163.com/v2/article/detail/E08FGF990514Q63N.html

ü2019年3月23日 中國建材報 半版刊發《探尋翠之靈韻 傳承優秀文化:孫毅與翡翠的不解之緣》

http://www.cbmd.cn/epaper/content/2019-03/23/node_5.htm

ü2019年11月13日 中國商報 半版刊發《寶翠堂助力傳統文化推廣與傳播》

http://timg.zgswcn.com/zgsb/html/2019-11/13/node_13.htm

n電視臺

ü2017年 深圳電視台風雲人物 財經生活頻道播出《中國傳統文化老坑翡翠守望者孫毅》

https://v.qq.com/x/page/q0567yzpoai.html

ü2019年 天津電視臺 導視頻道播出《中國傳統文化老坑翡翠守望者孫毅》

n網絡媒體

ü搜狐新聞:民俗|初六中山南朗左步村孫族宗祠舉行開燈儀式

http://www.sohu.com/a/125709195_616925

ü網易新聞:專訪|收藏家孫毅:聞之酒香四溢,入口綿柔濃香

http://dy.163.com/v2/article/detail/E08FGF990514Q63N.html

ü搜狐新聞:收藏家孫毅,他爺爺與孫中山同宗,卻對家史守口如瓶

https://www.sohu.com/a/207372378_616925

n視頻

ü收藏家孫毅攜老翡翠與汝瓷亮相中原文旅產博會

https://v.qq.com/x/page/h3002285h0a.html

ü孫毅在上海吳昌碩紀念館舉辦翡翠文化講座

https://v.qq.com/x/page/t0673vcvo5d.html

ü亞洲音樂盛典|孫毅談翡翠的稀缺性

https://v.qq.com/x/page/y080612f38z.html

ü收藏家孫毅,他用餘生,守護一方靈韻

https://v.qq.com/x/page/w051344iyaz.html

ü收藏家孫毅在2018中國民間茶酒具瓷器精品收藏展致辭

https://v.qq.com/x/page/n0807wf6vcb.html

ü收藏家孫毅與蓮姐交流翡翠佩戴心得

https://v.qq.com/x/page/j08079blzyg.html

相關焦點

  • 【廿一活動】12月6-8日朱文立先生汝瓷「皇帝至寶」作品展
    千百年來,「汝、官、鈞、哥、定」五大名窯在中國瓷文化燦爛的篇章中綻放著各自的光彩,而作為「五大名窯」之首的汝瓷,更以「家有金銀萬貫,不及汝瓷一片」的頌言印證著它的特殊地位。追尋著汝瓷的身影,明清兩代都有人努力仿製,但均未成功。在匠人們「造天青釉難,難於上青天」的慨嘆中,汝瓷似乎被永遠留在了歷史長河中,沉睡不醒。1987年4月,汝瓷在民間工藝大師朱文立的手裡重生。
  • 神州大地上的汝瓷傳人——記國家非物質文化傳承人汝瓷大師楊聚斌
    在老師傅的耐心傳授下,他開始系統學習陶瓷製作技術,工作起來分外努力,全廠上下從職工到領導,都對他讚賞有加,上班第一年就被廠裡評為先進工作者。為了擴大企業規模,增加產品品種,1982年,陶瓷廠派楊聚斌到神垕鎮學習深造。
  • 【汝瓷芳華如故押窯】 | 做人亦如汝瓷,低調是一種腔調
    這些詩句雖然讚美的是整個宋瓷,但把它用在汝瓷身上也是十分適宜的。造型、胎釉、紋飾,是汝瓷藝術的主要語言,也是汝瓷之美的重要表現手段。汝瓷之美,正是通過這三種藝術語言表現出來的,代表了一個時代陶瓷藝術的高峰,也是中國文化藝術審美的一個範本。
  • 傳世的古陶瓷佳作
    創燒於宋代,宋元時期燒青白瓷,明代盛燒白瓷,清代又有進一步發展,除燒白瓷外,還燒青花和彩繪瓷器。江西景德鎮。藝術陶瓷,品種繁多有很高的收藏價值。景德鎮是江西省東北部一個市鎮,地方不大,但名聲很大,無論古今中外,都知道景德鎮以產「白如玉、薄如紙、明如鏡、聲如磬」的瓷器而成為舉世矚目的瓷城。
  • 【汝窯】曉芳、柏採、東道、欣輝、朱立文等汝瓷汝窯價值
    只是開片的速度很快,用上一個月,大概就開了,用上三五個月,會開片很完整。特別是月白色,開片後也很好看。東道品牌旗下優秀的陶瓷工藝師以北宋汝窯為創作範本,在復古與創新間張弛有度、創意自如,融入現代風尚,打造煥然新生,東道汝窯,便由此而生。
  • 為杰倫打榜的你,知道「天青色等煙雨」說的是汝瓷嗎?
    宋 汝窯天青釉刻御題詩文三足樽承盤 圖片來源於北京故宮博物院官網 陳寅恪先生說:「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而造極於趙宋之世,後漸衰微
  • 發現中國古陶瓷之美
    、醜什麼是古陶瓷藝術審美?我們可以這樣來看,從古陶瓷的歷史、造型、裝飾、胎體、釉彩、燒造上尋找美的元素,探尋古陶瓷歷史對於器物審美觀念的影響,發現古陶瓷線條構圖之美、紋飾圖案之美、色彩變幻之美、工藝技法之美,進而判別古陶瓷器物的雅俗美醜。了解了欣賞一件古代陶瓷器物的基本步驟後,我們又如何一步一步去辨別它們的雅俗美醜,如何來完成古陶瓷的藝術審美呢?
  • 河南日報咋報導「斷代汝瓷,如何重現輝煌」?
    汝瓷文化周期間舉辦的歷史名瓷燒制技藝大賽現場,選手正在進行刻畫技能比賽。陳運良 攝  汝瓷,創燒於北宋晚期,位居宋代「五大名瓷」之首,因產於汝州市而得名。在宋代,汝瓷為宮廷御用瓷器,故又被稱為「汝官瓷」。金滅北宋後,汝瓷也隨之消亡。開窯時間前後只有短短20年,汝官瓷便因戰事罹亂,曇花一現,留給後世一個難解的謎。汝瓷技藝更是從此斷代800多年。明清兩代都有人努力仿製,但均未成功。在匠人們「造天青釉難,難於上青天」的慨嘆中,汝瓷似乎被永遠留在了歷史長河中。
  • 荔枝文藝課|為杰倫打榜的你,知道「天青色等煙雨」說的是汝瓷嗎?
    宋 汝窯天青釉刻御題詩文三足樽承盤 圖片來源於北京故宮博物院官網   陳寅恪先生說:「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而造極於趙宋之世,後漸衰微,終必復振。」這番言論放在中國陶瓷史上也說得通,宋代名窯迭出,百花齊放,有汝、官、哥、鈞、定五大名窯,其中「汝窯為魁」。南宋著名詩人陸遊在《老學庵筆記》中說:「故都(北宋汴京)時,定器(定窯瓷器)不入禁(皇宮)中,惟用汝器(汝窯瓷器)。」
  • 細聊汝瓷開片之魚鱗紋
    宋朝汝瓷有一個獨特的特徵就是開片,就是汝窯瓷器上的釉面上布滿了不規則裂痕,像開裂的冰片一樣延伸交錯十分自然,映襯了汝窯瓷器本身的天青色,像是聽到了玲瓏清脆的冰裂之聲。而這種漂亮的紋路,被後人稱之為「開片」。那麼宋朝汝瓷的開片是怎麼樣形成的呢?
  • 色出天青,釉成開片,宋瓷之美,叫獨特
    而宋瓷,更是歷史上各朝代公認的瓷器頂峰。收藏家馬未都亦曾有言:宋瓷是中國瓷器的頂峰,甚至是中國美學的頂峰。之所以能如此,是因為宋朝經濟繁盛,人們都樂於追求自身的文化藝術修養,而投射到整個時代,即成就了宋瓷「色出天青、釉成開片」的獨特之美。「宋瓷五大名窯」汝、官、哥、鈞、定說起宋瓷,就離不開當時各領風騷的「汝、官、哥、鈞、定」五大名窯。
  • 館長對話|景德鎮中國陶瓷博物館:再現瓷都「千年窯火」
    大概全世界沒有哪個城市可以像景德鎮一樣,依靠陶瓷,從唐宋到現在,一千多年間一直窯火不斷。有著六十餘年歷史的景德鎮中國陶瓷博物館是國內第一家專題性陶瓷博物館,用「集中國古瓷之精華,匯天下名瓷之大成」評價這裡的收藏與展示並不為過。
  • 有「青瓷之首,汝窯為魁」之稱的汝瓷到底有多美,這幾點鑑定要記住
    各位藏友好,今天呢我們來說說汝瓷這個天水之青。筆者本人是很喜歡汝瓷的,在古瓷收藏界呢,有「青瓷之首,汝窯為魁」的說法。「青如天,面如玉,蟬翼紋,晨星稀,芝麻支釘釉滿足」,此天造之物說的就是汝窯。
  • 是汝窯還是汝瓷呢
    話說這汝瓷為什麼,總有人,稱汝窯,這裡面的故事可要從很久以前講起了。汝瓷的話是有國家明文規定標準。在本標準第4章規定的範圍內,用產自河南省汝州市現轄行政區域和寶豐縣大營鎮、肖旗鄉、商酒務鎮、趙莊鄉、城關鎮、石橋鎮、張八橋鎮等8個鄉鎮現轄行政區域內的主要原料生產的,釉面以氧化鐵為主要著色劑,經高溫還原氣氛燒成後,釉面成色呈現以天青色為基調、質地如玉的陶瓷產品。這個就不細節說了,想了解的話,可以留言給我。這些是汝瓷的部分國家標準。好了我們講重點,點一下題,為什麼很多人叫汝瓷為汝窯。
  • 攬山水之靈秀傳文化之精髓
    中國汝瓷小鎮園區位於市區西南的山嶺河川結合地帶,汝瓷作為汝州市傳統文化支柱產業,現有國家級陶瓷藝術大師3人,省級陶瓷藝術大師50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汝瓷傳承人3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4人,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48人。園區目前擁有玉松汝瓷有限公司、文立窯汝瓷有限公司、朱氏汝瓷有限公司等60餘家陶瓷企業。
  • 聽說汝瓷茶具很難養?
    生活的濃墨與清寧,在茶具上皆能找到答案。器表簡約不事雕飾的汝瓷,卻有著質同璞玉的釉色,色比瓊脂的手感,外樸內華、內斂含蓄的它們,不是所有人都能看到它的美,唯有內心存著一方淨土的人,才能與它產生共鳴,才會有耐心等待著它的成長。隨著汝窯使用和保養的年頭愈久,其釉色和釉面的溫潤程度愈為晶瑩潤澤,就像是一塊經過好幾代人使用的古玉,在微弱暗淡的光線條件下,能發出迷人的瑩光。
  • 風穴文化論證之終極篇(郭廣傑)
    在彭城出土的一件元末明初的《西江月》詞文枕上,彭城磁州窯仍然保留了「礠窯」之稱謂。宋、金、元、明、清時期,我國各地許多生產陶磁的地名也統統使用了磁器的「磁」字,如山東的「磁村窯」,福建的「磁灶窯」,寧夏的「磁峰窯」,「磁器」用語風靡世界。明代隨著彭城窯場在中國北方陶瓷生產中心的確立,關於磁器的記載漸趨豐富。「磁器」一詞得到各種解釋,有了特定與明確含義。
  • 關於汝瓷開片和養護的10個小貼士
    如上所述,汝瓷開片的形成,誘發因素是溫差,剛出窯時,釉層開片比較密集、集中,開片的聲音也連綿不絕,空靈在耳。之後隨著時間的推移,開片的速度會慢下來,零零星星,斷斷續續不易察覺,每日觀之,亦有新意,這亦是養汝瓷茶具的樂趣所在。開片之聲亦是可遇而不可求,有人說它似鋼琴的叮咚聲,清澈,空靈,如山谷清泉的滴答聲,風揚起清波,蕩漾層層漣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