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歌奠定香港樂壇地位

2021-01-10 旭日之華

1990年,我讀五年級。在那一年五四青年節的一個文藝匯演裡我第一次看到一個中學生唱《石頭記》,就深深的愛上了這首歌。

達明一派,80年代香港著名的樂隊,由劉以達、黃耀明組成。劉以達主要負責作曲、編曲及樂器演奏,黃耀明擔任主唱。

《石頭記》是達明一派1987年專輯《石頭記》中的主打歌曲,由邁克、陳少琪、進念二十面體作詞,劉以達作曲。劉以達用西洋電子音樂糅合中國民族音樂創作出了這一首讓人耳目一新的曲子 。而作詞方面,詞人結合《紅樓夢》的悽美意境以及宋詞的疊詞的運用,給人一種清新脫俗的唯美感。再加上黃耀明妖嬈婉轉一唱三嘆的嗓音,一幅悽美的愛情故事呈現在世人面前。這首歌一經發行馬上引起樂迷們的轟動,連續三周成為香港本地中文唱片銷量冠軍。

1987年,《石頭記》榮獲第五屆香港十大勁歌金曲「最佳填詞獎」,1988年,《石頭記》獲十大中文金曲「最受歡迎演出中文歌曲」獎,十大勁歌金曲總選最佳樂隊組合;香港電視金唱片最佳和唱組合獎。

達明一派憑《石頭記》這首歌曲一舉奠定他們在香港樂壇的地位!

相關焦點

  • 李宗盛,用一首經典歌曲,奠定了在臺灣樂壇最佳音樂製作人的地位
    朱衛茵後來在回憶,她和李宗盛的婚禮上出現了很多臺灣的大牌明星,但是出生在香港的他當時卻一個都不認識。和朱衛茵在一起的那幾年裡,李宗盛用一首又一首經典歌曲,奠定了自己在臺灣樂壇最佳幕後音樂製作人的地位。但堆積如山的工作讓李宗盛無暇理會妻子和家庭,這難免讓諸位應感到不滿。
  • 被稱為華語樂壇「神仙打架」的一年,也奠定了他們歌壇霸主的地位
    哪一年被稱之為華語樂壇「神仙打架」的一年,一首接一首的單曲循環,好歌輩出,也奠定了他們歌壇霸主的地位。周杰倫與方文山可謂是歌壇的黃金搭檔了,一個曲一個詞缺少了誰都沒有那個感覺。林俊傑2004年的《江南》可以說誰其追重要的一首歌曲了,沒有之一,多少人對於林俊傑的認知大概都是出於《江南》這首歌曲,那時候中學時期的我們無論走到哪裡都聽到這首歌,它的火熱程度幾乎可以用「爛大街」這一詞語來形容,雖然這個看上去並不是那麼的又好,但是在當時,確實是如此。歌詞中:圈圈圓圓圈圈,天天年年天天的我。不知道你是否還記憶猶新。
  • 他慶幸被《中國好聲音》淘汰,如今憑藉一首《大魚》奠定樂壇地位
    ,之後她去給郭沁幫唱,以一首《大魚》風靡全網。其實周深非常的喜歡和粉絲互動,他喜歡唱歌但不喜歡炒作,用他的話說只想上臺演唱並不像過其他的事情,有時間還不如回去和粉絲聊天,所以他在網絡平臺上非常的活躍,幾乎只要有空就會互動,這樣的音樂鬼才怎能讓人不愛,周深的聲音介於童聲和女生之間,是非常難得的嗓音,對於這種乾淨的嗓音真的讓人非常的羨慕,而他也沒有辜負自己的天賦,如今成為樂壇的中堅力量。
  • 永遠懷念香港樂壇離世的五位前輩,真正的成名作,顛覆之前的認知
    香港歌壇曾經有這樣五位優秀的前輩,如今與我們陰陽兩隔,而他們留下的作品,卻是我們永遠揮之不去的美好記憶,在他們眾多的優秀作品裡,我們卻很少有人,能夠確切的說出,哪一首歌,是他們各自的成名之作。小編為了弄清楚這個問題,特意查閱了相關資料,整理編輯做成了下面這段視頻,希望與大家共同分享!
  • 永遠懷念香港樂壇離世的五位前輩,真正的成名曲,顛覆之前的認知
    香港歌壇曾經有這樣五位優秀的前輩,如今與我們陰陽兩隔,而他們留下的作品,卻是我們永遠揮之不去的美好記憶,在他們眾多的優秀作品裡,我們卻很少有人,能夠確切的說出,哪一首歌,是他們各自的成名之作。小編為了弄清楚這個問題,特意查閱了相關資料,整理編輯做成了下面這段視頻,希望與大家共同分享!
  • 1985年紅磡之夜,一首歌串起了整個香港樂壇的黃金時代
    林子祥唱完這首歌后,繼續做了幾年金曲獎的常客。  「祥嫂」葉倩文,在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期,拿獎拿到手軟,成為當之無愧的「香港樂壇一姐」。  一首《十分十二寸》含金量極高,它整合了當時香港最膾炙人口的20首歌。  原唱歌手中有的成名已久,有的銳不可當,其中大部分原唱也正是當晚「金曲獎」的候選得主,更有「歌神」「教父」「校長」等頭銜。
  • 以黃家駒的影響力,當時他在香港樂壇的地位高嗎?
    黃家駒已經遠離我們了,但是他的歌曲卻一年比一年紅,在很多大型音樂類節目上,每當有人翻唱家駒的歌時,必然又會讓這首歌再次在街頭巷尾響徹一段時間。比如鄧紫棋翻唱黃家駒的《喜歡你》,又才造成了一次全民K歌熱。
  • 黃家駒當年寫了一首歌,諷刺了香港娛樂圈,現在諷刺的是整個華語樂壇!
    ,這不是沒有道理的,說來黃家駒還是很有遠見的,在世的時候寫了一首歌,諷刺了當時的香港樂壇,現在看起來,諷刺的不僅僅是香港樂壇了,而是整個華語樂壇,因為現在的華語樂壇跟黃家駒的預料一模一樣。 1990年Beyond推出了主打歌《俾面派對》,俾面派對在粵語裡是給點面子參加派對的意思,在這首歌裡面黃家駒赤裸裸的諷刺了香港娛樂圈的浮華作風,在香港,歌手不唱歌,音樂人不作曲
  • 千千闕歌和夕陽之歌的巔峰對決,一場香港樂壇的傳奇較量
    董小姐按:香港樂壇在八十年代中後期的「譚張爭霸」盛極一時。與此同時,女歌手中地位穩固的天后梅豔芳也悄然受到葉倩文、林憶蓮和陳慧嫻等人的衝擊,尤以陳慧嫻對梅豔芳的挑戰最引人矚目。陳慧嫻出道於1984年,憑藉一首《逝去的諾言》一炮而紅,此後的音樂之路也是一帆風順,《傻女》《人生何處不相逢》唱到街知巷聞,都成為她的代表作。直到1989年,陳慧嫻迎來了她最重要的一首代表作——《千千闕歌》。
  • 譚詠麟20大經典歌曲,他是香港流行樂壇殿堂級人物,地位無人撼動
    譚詠麟是上世紀八十年代香港流行樂壇的殿堂級人物之一 。早在溫拿樂隊時代他就屢屢創造了白金唱片銷量的成績。1984年一首《愛在深秋》讓全世界有華人的地方都認識了譚詠麟,他的諸多歌曲備受樂迷的喜愛。下面我們來盤點一下譚詠麟的20大經典歌曲第二十首:知心當玩偶《知心當玩偶》(又名《痴心當玩偶》)是譚詠麟的一首粵語歌曲。
  • 上世紀許冠傑在香港樂壇的地位無人能及,是有原因的
    1948年9月6日許冠傑出生於廣東省廣州市,中國香港男歌手、演員、音樂人,畢業於香港大學。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香港主流歌曲是性英國的爵士歌,其次是老上海灘的國語歌,最底層的是香港本土的粵語歌曲。1967年許冠傑擔任蓮花樂隊主唱,隨後1970年個人單飛發展,1971年發行粵語歌曲「鐵塔凌雲」倍受大家喜愛,從此不受歡迎的香港本土粵語歌曲開始興起,後來被譽為香港樂壇開山鼻祖、廣東歌鼻祖,從這點在香港樂壇無人能及,後來居上的譚詠麟也是其粉絲。同時代的羅文、林子祥…也是不能和許冠傑相比。
  • 在香港樂壇鼎盛時期,究竟是誰擠掉了李克勤的四大天王地位
    90年代香港樂壇百花齊放。92香港娛樂音樂圈將最受歡迎的四大歌手集結起來稱為『四大天王』分別為黎明,張學友,劉德華,郭富城,當年最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的就是為何李克勤沒有選上?李克勤1985年,憑《霧之戀》奪得十九區業餘歌唱大賽冠軍晉身樂壇。
  • 林子祥的香港樂壇地位有多高
    香港樂壇英雄譜——歌隱林子祥林子祥1947年出生在香港,大學畢業於英國多佛學院,算來比許冠傑還大上一歲,不過成名較晚一些,雖然在學生時代也組建過樂隊,但一直籍籍無名,直到1976年才推出一張英文專輯《Lam》,但真正讓他成名於歌壇的是1980
  • 「冷門歌」這是許美靜進軍香港樂壇發表的第一張專輯裡的一首歌
    我是葉玄,專唱你不知道的歌。許美靜這個名字大家都很熟悉,就算你不熟悉許美靜,你也應該對《城裡的月光》《都是夜歸人》《陽光總在風雨後》等歌曲耳熟能詳。她的歌如其名,特別的安靜優雅。而許多人不知道的是,許美靜還發表過粵語歌。今天,葉玄要給大家推薦的就是一首許美靜的粵語歌《傾城》。
  • 香港樂壇裡譚詠麟真的被後來居上的劉德華超越了?
    單從在香港樂壇地位的話,譚詠麟要高於劉德華。但對比在綜合影響力、歌曲傳唱度和人氣等方面,後來居上的劉德華確實超越了譚詠麟。畢竟譚詠麟代表歌曲方面的專業性,劉德華玩的是綜合,唱歌只是求中另一方向罷了!但是,在香港歌壇或者說粵語歌壇這一畝三分地上,劉德華永遠也無法超越譚詠麟。要不然,他在香港歌壇的「校長」名號,豈不白白被喊了30年!
  • 香港樂壇40年興衰往事
    1974年,一位香港音樂人正在戰戰兢兢地創作一首歌,這首歌將作為香港電視劇《啼笑因緣》的主題曲。他緊張並不是因為歌很難寫,而是他要為這首歌填上粵語的歌詞 —— 在當時的香港,沒人聽粵語歌。是的,你沒看錯,香港聽眾居然會排斥粵語歌曲,這種奇特的現象主要跟粵劇的某段歷史有關。
  • 1990——2000四大天王統治香港樂壇的年代
    上世紀80年代正是香港藝壇的黃金時代,電影、電視劇、音樂風靡了整個兩岸三地,繼張國榮、譚詠麟漸漸退出樂壇後,當時還是新人的劉德華、張學友、郭富城、黎明迅速崛起,四人在影壇和樂壇都有不俗的成就,慢慢的更是成為了香港的符號被全世界所認識而「四大天王」一說最早是在92年勁歌金曲頒獎典禮上,四人一同出現時舞臺上空高掛牌匾「四大天王」,後來被東方日報新聞標題「冊封」,四位當時的經紀人更是老相識
  • 2000年的香港樂壇長啥樣?
    都說90年代是香港樂壇的黃金時代,那是唱片行業最後的狂歡。當新世紀來臨,網際網路開始成為音樂傳播的主要手段,香港樂壇的風吹向何方?值得一提的是,這張專輯中還有一首舞曲在內地的影響力遠超《花花宇宙》,便是《不如跳舞》,粵語版本叫做《失憶周末》。2000年之後,香港樂壇進入鼎盛時期,陳慧琳的事業也逐漸回落,直到組建家庭,相夫教子的陳慧琳今年已經48歲,日前有傳媒拍到她在香港逛街,女神狀態依舊,近期相關報導頻頻,大有復出跡象,或許不久的將來,我們即將在某檔綜藝中再次領略香港舞曲女神的唱跳現場。
  • 黃家駒在樂壇上屬於什麼地位?是傳奇的存在還是無用的存在?
    今天來跟大家談談黃家駒樂隊在樂壇上的地位。都知道黃家駒已經逝世了,但是他的歌曲依舊流傳到今天,都說人走茶涼,但是他的歌卻是大部分經典,似乎一直以來都有他的身影。從知名度來看,黃家駒並不是特別出名,起碼在那個時候不是很出名,要說在香港樂壇的影響吧,在黃家駒火的時候,還有更火的高手在那裡頂著,比如梅豔芳、張國榮等人在那裡,那地位是無法撼動的。當然,這並不影響別人喜歡黃家駒,只不過在香港那個時候,黃家駒相對來說,並不算火,地位也不是很高,但是作品也非常好。
  • 徐小鳳丨香港樂壇真正的天后
    1949年1月1日出生於湖北武漢,畢業於佛教慈航中學,香港殿堂級歌唱家、演員。在華語樂壇擁有非常崇高的地位。她的獨特感染力以及穿透力的歌曲傳遍了整個香港,甚至是華人社會。徵服了整個華語樂壇,成為華語樂壇極具影響力的歌唱家。她是首位獲香港最高榮譽金針獎的女歌手,歌迷遍布亞歐美洲甚至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