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年來 北京市農科院玉米中心選育50餘個玉米新品種
2014年以來,北京市農科院玉米中心主動與蘇家峪村對接幫扶,送種子、配技術、搞培訓,讓玉米良種「京科968」在蘇家峪全村覆蓋、高效增產技術全面應用,推動了全村玉米產業提檔升級,助力蘇家峪村在去年成功摘掉了低收入「帽子」。「『京科968』比我過去種的玉米每畝多打三百多斤,抗旱稈硬還耐瘠,玉米粒更實更壓秤。」
-
上海浩豐攜手市農科院實現生菜品種新突破
近日,上海浩豐果蔬專業合作社與上海市農科院基因中心共同培育的生菜新品種長勢喜人,已陸續進入收穫期。這不僅實現了國產優異生菜品種規模化種植的新突破,也為浩豐的綠色農業發展提供了技術支撐和儲備。作為上海市生菜栽培面積最大的公司,浩豐上海基地負責人馬天從2014年開始布局生菜新品種示範的鑑定試驗,甄選國內內頂級的生菜育種團隊。
-
...我在平壩的田間地頭留下了腳印——貴州省農科院生技所副研究員...
【我的扶貧故事】我在平壩的田間地頭留下了腳印——貴州省農科院生技所副研究員 鄧祿軍 2020-12-09 17: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的扶貧故事」把科研成果推廣到農業生產中丨貴州省農科院生技...
我叫鄧祿軍,是貴州省農科院生技所副研究員。2016年1月到天龍鎮報到的第一天,我就請工作人員與我一起深入天龍鎮天龍村、興旺村、合旺村、二官村,針對種植技術現狀、農業產業發展現狀、農業技術培訓需求等方面進行調研。
-
江門市農科所 「早熟豐產大肉絲瓜新品種『江秀8號』的選育及示範...
8月25日上午,江門市科技服務中心在江門市農業科學研究所會議室,主持召開了由市農科所完成的「早熟豐產大肉絲瓜新品種『江秀8號』的選育及示範推廣」項目的成果評價會。
-
濰坊市農科院專家曹其聰深耕豆類研究 育成多個優秀新品種
他們就是濰坊市農科院的農業科研人員,今年57歲的曹其聰就是其中一員。他深耕豆類研究19年,致力於作物育種與栽培技術研究,科研成果無數。近五年來,他的6個科研成果獲得省市級獎項,從他手裡研發推廣的豆種遍布黃淮海地區,讓農民種上了「金豆子」。
-
農科院手把手指導「粉雜1號」配套栽培技術造福萬頃沙蕉民
在7月21日現場調查裡,廣州市農業科學研究院的專家在民興村示範戶種植了「粉雜1號」的蕉林中看到,這個品種的粉蕉已經成功據悉,「粉雜1號」是近幾年來萬頃沙鎮主推種植的一個粉蕉品種,該品種具有較強的抗枯萎病特徵,但蕉農對該品種的特點和栽培技術並不了解,在種植過程中不僅不能充分發揮該品種種性優勢
-
市農科院推進「師徒制」人才培養模式實施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謝曉麗 通訊員 郭雲平為鼓勵聊城市農科院技術人員積極學習專業知識,推進「師徒制」人才培養模式實施,1月11日,市農科院黨委書記、理事長王紹軍以「拱圓棚早春茬黃瓜栽培技術」為題,為全院職工上了一堂生動的專業技術課。
-
經農科院審核認定的肉質細膩的砂梨優良品種
1、中梨一號(1)品種來源:系中國農科院鄭州果樹所選育品種,親本為新世紀×早酥梨。(2)果實性狀:果大,平均單果重250克,最大果重450克。近圓形或扁圓形,果皮綠色,果面較光滑,果形正,外觀美,南方栽培有少量果鏽。
-
省農科院茶葉研究所對蒙頂山甘露47個茶樣進行評審
專家對製作完成的47個茶樣進行了感官評審 雅安日報/北緯網訊 為促進名山茶葉產業提質增效,提高「蒙頂山茶」核心競爭力,打造「蒙頂甘露」茶葉品牌,6月26日,四川省農科院茶葉研究所聯合名山區農業農村局,在雅安職業技術學院經管學院召開《適宜加工蒙頂山甘露的茶樹品種鑑定、選育與利用》樣茶評審會暨階段總結座談會。
-
「火星衝日」、國產翼龍-2無人機、酶、無膜棉品種選育、新冠病毒...
「火星衝日」、國產翼龍-2無人機、酶、無膜棉品種選育、新冠病毒、滄龍新物種 2020-10-11 1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務農懷揣致富夢 矢志不渝為興農 ——記市人大代表、全國勞動模範...
市人大代表,合作社理事長、全國勞動模範戴子星在機器前和車間穿梭指導,叮囑大家一定要把好選種質量標準,以良好的信譽取信客戶。曾被譽為「西瓜大王」的正陽縣雷寨鄉農民戴子星,30多年潛心研究西瓜、辣椒、花生、芝麻等科學栽培育種技術,有效解決西瓜、花生重茬種植等技術難題,在海南、新疆、安徽和縣內外建立育種基地5000多畝,繁育西瓜、甜瓜、辣椒、花生、芝麻等30多個品種的優質種子,帶動種植戶走上脫貧致富之路。
-
以菱為媒激活鄉村休閒農業 寧波農科院「聯姻」慈谿紅菱之鄉
在9月16日舉行的慈谿市第四屆紅菱節暨勝山鎮首屆紅菱文化藝術節開幕式上,寧波市農業科學研究院與慈谿市東菱果蔬專業合作社(勝山鎮)籤訂合作協議。今後,雙方將開展《紅菱生態種植技術研究與示範》課題合作,進一步提高本地紅菱產量和品質,增加菱農收入。
-
寧波本地紅菱上市啦
慈谿勝山紅菱已有200多年的種植歷史,目前種植面積達1000餘畝。優質的水土環境為紅菱生長提供了絕佳的環境,勝山紅菱個大皮薄,生吃清甜,熟食軟糯,味道非常好。勝山的紅菱大多為一種叫「雁來紅」的品種,其特點為早熟宜生食,可當水果,也可做菜。
-
山東省農科院發布百項農業科技成果,給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
會上,山東省農科院副院長張立明介紹,「十三五」期間,山東省農科院科研創新工作成效顯著,主要指標走在了全國省級農科院的前列。山東省農科院主動置身國家和山東省發展大局中超前謀劃,搶抓發展機遇,狠抓科技創新工作,全院科研創新能力和產業支撐能力實現了大幅提升,研發出一大批新成果、新技術、新產品。
-
「我的扶貧故事」在扶貧道路上,盡過自己的微薄之力|省農科院水稻...
我是貴州省省農科院水稻研究所宮彥龍,2016年12月進入省農科院工作。2018年,我被選派到貴州省遵義市湄潭縣永興鎮掛任科技副鎮長。回顧這兩年的科技特派工作經歷,總有那麼幾個小故事銘記於心,讓我深感自豪,我也在脫貧攻堅戰中,盡過自己的微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