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之教堂絕對是日本建築大師安藤忠雄教堂系列設計中的巔峰之作, 其他兩座教堂遠離塵囂,位於風景宜人的山中,而光之教堂建造在城郊的住宅區,是一座老教堂的擴建工程,遠遠比不上另外兩座教堂得天獨厚的環境,但正是在這些諸多約束下,安藤忠雄創造出了另外兩座教堂難以企及的藝術效果。
這座教堂面積只有110平米左右,與普通住宅的面積差不多,僅能容納100人。除了門前一個不大顯眼的門牌,光之教堂並沒有一個太顯眼的入口 。 必須經過一條小小的長廊,才能進入教堂的主廳,教堂外部並沒有什麼特色,內部卻帶給人極大的反差。
光之教堂也使用清水混凝土作牆壁,安藤忠雄似乎對這種質樸而不粗野的材料特別喜歡,在他的另外兩座教堂設計中也有應用。光之教堂的外部平淡無奇,而內部確實別有天地。室內並沒有任何多餘的裝飾物,這也是安藤的一貫作風,他擅長利用材料的固有屬性以及通過空間與結構融入自然元素,而光之教堂的精彩之處便是牆壁中鏤空的大十字架。
光之教堂沒有窗戶,厚實清水混凝土圍合出一片幽暗個隔絕的空間,它需要光線來打破這種沉悶感,於是聖壇的光十字成了這座教堂的點睛之筆。安藤忠雄在風之教堂的落地窗創造了影十字的光影效果,而光十字則是在設計基礎上進行土地變換的二次創作,這也是安藤的自我超越。
談到教堂和光,現代主義建築大師柯布西埃設計的朗香教堂絕對是無可避免的話題。朗香教堂的光線是均衡的,給人一種寧靜平和之感;光之教堂並沒有追求光效的平衡,它存在強烈的衝突與對比,就像苦難的希伯來人見到先知摩西一樣,帶給人們的是光明和希望,室內越是幽暗這種衝突就越強烈。雖然教堂的空間是相當封閉的,但是它有自己獨特的與自然溝通的方式,那就是光,天氣不同、陽光的強度不同,光十字產生的光效自然不同,給人的心理感受也會截然不同。
教堂面向聖壇地勢上略有降低,聖壇沒有高臺,這使得信徒與牧師在心理上達到對等,也是安藤忠雄想要傳達的人人平等的信念 。沒有花哨的裝飾,也沒有驚豔的高科技,只有質樸的清水混凝土牆,以及方匣子上的十字光,但是安藤忠雄具備化平凡為卓越的能力,或許這正是他作為一代大師的過人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