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時候,世界觀、人生觀、各種觀還沒有完全樹立起來的時候,我一直覺得有沙啞嗓音的歌手唱的不行,在我心裡啊,妥妥的就得楊鈺瑩(暴露年齡了??)那樣的才合格。想來這種審美也真的是很正統了。長大以後,有了各種選秀節目,我才漸漸明白:嗓子好是一方面,但你只是唱得不錯,要想出名,你就得有特點。也就是所謂的辨識度。
這個親身體驗得出的道理,其實適用於很多領域。藝術圈,要的是特立獨行、獨樹一幟;明星圈,千篇一律的整容臉大多不會出人頭地;建築圈也一樣,一定要讓別人一眼看出來這個房子是你建的,才能證明你有名氣。
提到混凝土你會想到哪個建築界的大師?
安藤忠雄,沒錯吧?
我有個朋友的男票是安藤忠雄的死忠粉,特地問她結婚後房子能不能接受裝成清水混凝土的樣式,朋友翻了個白眼跟他說:你可以弄個單間刷成那樣。
(對,再弄個鐵柵欄,成監獄了……)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位野生的建築鬼才到底為什麼魅力如此之大,以及奉上一些八卦:做過木工,當過貨車司機,打過拳擊;養了只以偶像「柯布」命名的柯基;對下屬極其嚴苛招人「吐槽」……
安藤忠雄,年輕時有點文藝氣質
安藤忠雄有個孿生弟弟,兩歲的時候,父母決定將他們分開撫養,弟弟跟隨父母成長,最終成為一名商人,而他則與外公、外婆同住。
在建築師的命運找上門來之前,安藤度過了在木工作坊玩耍的童年和不擅長功課的少年時代,做過木工,當過貨車司機,他還打過拳擊,曾代表所屬拳擊館去泰國打比賽,也正是那次出行,他意識到自己在拳擊手這條路上的天分與努力遠不能成為一個拳王,於是在高中畢業後不到兩年就結束了他的拳擊生涯。
1965年,是日本海外旅遊開禁的第一年,已經開始涉足室內設計的安藤忠雄用拳擊比賽贏得的獎金,從橫濱出發,跨過大海與高山,先後去了莫斯科、芬蘭、歐洲各國,後來又跑到印度、菲律賓、馬達加斯加,七個月的旅行豐富了他的人生閱歷,在旅途中所欣賞到的建築設計也讓他最終決定:成為一名建築師。
中間省略千字的勵志故事,比如他是怎麼開設事務所沒生意找上門的,比如他是怎麼「折磨」自己的工作室員工,在設計上嚴格要求的。總之,最後我們的主人公成功了,28歲那年,他便設計了讓他聲名鵲起的「住吉的長屋」。
1995年,安藤忠雄獲得了有建築界「諾貝爾獎」之稱的普利茲克建築獎(Pritzker Prize),這個在日本素有「沒文化的日本鬼才」之稱的建築師,是第3個獲得此獎的日本建築師,也是當時世界上第17個獲獎者。
勒•柯布西耶,功能主義建築的泰鬥,與他齊名的是瓦爾特·格羅皮烏斯、密斯·凡·德·羅和賴特,他們仨並稱為「現代建築派或國際形式建築派的主要代表」,當然,你也可以在舊版的10元瑞士法郎紙幣上看到他……
© Chapelle de Ronchamp by Le Corbusier
這位被譽為「功能主義之父」的建築大師可以說是安藤忠雄的第一偶像,入行之前臨摹的一幅幅柯布西耶設計稿,深深印在了青年安藤的腦袋裡,也影響了他之後的建築設計,後來他還為偶像出了一本書叫《勒·柯布西埃全住宅》。甚至……他家狗的名字都是:柯布。
欣賞過安藤作品的人都知道,一水兒的清水混凝土,成功將俳句感融入到建築之中,強調虛無與簡樸之美,甚至能讓人產生侘寂之感。當然,這些都與日本文化緊密相關。
宗教術語「 禪 」注重簡單的概念,集中於內在的感覺而不是外表。禪宗的影響在安藤的建築設計中生動地展現出來,也成為了他的標誌之一。建築外表極為樸素與簡潔,而在空間內在卻有著巧妙、獨特的構思以及精神內核。除了日本的宗教建築,安藤也設計了基督教教堂,如1989年的光之教堂。
© 光之教堂 by 安藤忠雄
如果追溯安藤忠雄的精神原點,他在自傳中就給出了答案:日本60年代反體制青年的叛逆精神,一種絕對非主流的戰鬥精神。「在建築的牆體中,有的是侵入性的,有的是抵禦性的。換言之,它們既可能是暴突的,也可能是拒絕的。迄今為止,在我設計的一系列都市住宅中,牆體無疑表現為侵入性的,在沉寂中具有一種暴力的因素。這些牆體試圖對當代社會的本質提出質疑。」安藤忠雄堅持著批判地域主義的設計風格,想靠一己之力對抗現代都市這個大怪物。
除了講建築的精神,安藤的建築設計中最關鍵的部分是人與環境的關係,1999年的六甲集合住宅Ⅲ、2002年的兵庫縣立新美術館都是對此的最好例證。在下面的設計欣賞中,我們會重點聊聊這一點。
◪ 住吉的長屋 Row House in Sumiyoshi-Azuma House
安藤忠雄說:「在我的都市住宅中,封閉的建築中都包含有數層的空間和庭院。室外環境被不可置否的切斷了,一個新的獨立的世界在內部誕生。」可靠的材料、完全的幾何形式、自然元素,構成了安藤忠雄的建築三要素。在他的成名作住吉的長屋中,這些要素體現的尤為明顯。
一座兩層的狹長住宅,由三個相等的矩形體積組成:兩個封閉的內部空間由一個開放式庭院隔開。中庭是空間的緩衝地帶,同時引入了自然的裝置。
有人評論說,除了日本人,大概沒有別國人會適應這樣的住宅。試想一下,中庭上方沒有頂兒,下雨天,要通過這裡去其他房間就得打傘,非常不方便,安藤將人的位置放低,讓大自然「侵入」,在他看來,方便與舒適並不能為自然、光、空間形成的獨立小宇宙讓位。
◪ 小筱邸住宅 Koshino House
與安藤忠雄早期的作品相比,這個住宅的佔地面積大,在設計時所受的限制很小,為了避開散落在地面上的樹木,安藤忠雄將兩個高低不同的混凝土「箱子」並列放入庭院花園中。同時,他考慮到每一個空間的最佳採光條件,打造出極具現代感的建築。還是他的標誌性的清水混凝土,牆壁上刻意保留了施工模板的孔洞痕跡。由於先進的施工工藝,混凝土表面呈現出「纖柔若絲」的肌理效果。
◪ 斯裡蘭卡的住宅 House in Sri Lanka
房子在懸崖上,三面環海,俯瞰印度洋。這個斯裡蘭卡的房子主人是對兒比利時夫婦,因為很喜歡當地的自然風光,於是買了個房子,並請來安藤忠雄操刀設計。這個案例還是一貫的簡潔風,經過安藤精準計算,窗框的線條簡化到極限,空間也有一種開闊之感。
◪ 光之教堂 Church of light
光之教堂已經不用多說,已經成為建築迷到日本旅行的打卡聖地。與朗香教堂相似其魅力不在於外部,而是在建築內部由光影交錯帶來的心靈震撼。
安藤忠雄說過:「大多數的東西是人造的,建築物註定要抵抗天氣,並且總有一天會消失。有人甚至可以說,建築的歷史代表了人類抵禦這一命運的意志。我想要創造的,不僅是在材料和形式上永存,也要永遠存活於人們的心中。為了實現這一理想,我想要作品像是沒有任何多餘元素的空白畫布。我依賴著自然元素,比如光和風,將它們描繪在畫布上,給人們灌輸一種能激發出靈魂的氣氛和活力。教堂,本就是人們聚在一起、禱告神靈的地方,我有機會以最純粹的形式參與到永恆的建築設計中。」我想,光之教堂就是純粹設計的完美詮釋吧。
◪ 水之教堂 Church on the Water
據說,水之教堂是日本年輕女性最想要的婚禮目的地之一,並且每年舉行很多婚禮。看這夏天與冬天都美得不行的景色,一居君都有點動心。教堂位於山毛櫸樹林的一片空地上,朝著小河邊傾斜下來,被群山和樹木包裹著的建築,與大自然親密接觸。兩個較大的立方體作為禮拜堂,透過大玻璃壁,人們將自然景觀收入眼底,也獲得了寧靜。
◪ 21_21design sight 美術館
整個建築外觀由大塊的幾何屋頂與大面積的垂直玻璃窗面構成。兩塊倒三角的屋頂,讓美術館看起來就像用一塊鐵板折彎而成。約百分之七十的建築體量位於地下,最大程度降低了對自然景觀的破壞。
關於日本文化,傳統的/先鋒的,建築/設計/電影/藝術/潮流/大師,想看到什麼內容,歡迎留言給一居君。
想了解更多日本旅居資訊
/ 點擊往期標題,即可查看 /
攻略 東京 | 京都 | 白川鄉 | 神戶 | 伊勢志摩 探店 古怪花店 | 東京特色20店 | 甜品店 咖啡 網紅店 | 文化 侘寂 | 黑川雅之 | 是枝裕和 民宿 預訂指南 | 高顏值 | 京都 | 町屋 漫步 港區 | 下町 | 東京女子圖鑑
本文由一居生活原創,歡迎轉發
合作及轉載請聯繫 media@yoij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