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07 17: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上海市普陀區人民醫院(紡一醫院)創建於1933年。前身是日商內外棉株式會社建造的水月醫院,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中國紡織建設股份有限公司接收了水月醫院,更名為中國紡織建設有限公司第一醫院(紡一醫院),1999年屬地化,又名上海市普陀區人民醫院。醫院分成南北兩部,南院坐落於江寧路1291號,以臨床醫療、教學為主,核定床位784張,實際開放820張;正在建設中的北院(延長西路583號),設病床320張,以康復治療、教學為主,將打造一流的康復專科醫院。
醫院現有職工997人,其中高級職稱98人、碩士及以上學歷120人。擁有萬元以上專業設備近1500臺(套),引進128排科學研究型CT、西門子核磁共振、西門子DSA等先進設備,是安徽醫科大學臨床醫學院、湖北醫藥學院臨床學院、上海健康醫學院教學醫院,江蘇大學、蚌埠醫學院、山東聊城職業技術學院的臨床教學基地。
「十三五」期間,為把醫院建設成為集醫療、教學、科研和現代管理為一體的同濟大學附屬醫院,更好地服務和保障百姓的健康,醫院與同濟大學醫學院、普陀區衛健委、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籤署「四方協議」,幫助我院建設附屬醫院。
在全院職工的共同努力下,醫院獲全國綜合醫院中醫藥工作示範單位,國家級胸痛中心、心衰中心,全國呼吸與危重症規範化建設項目示範單位,全國人文管理創新醫院,全國節約型公共機構示範單位,通過國家衛健委電子病歷五級應用。近三年,醫院獲全國級先進14項,市級先進63項,區級先進75項,連續十二屆被評為上海市文明單位。
附屬醫院建設歷程
2016年2月26日
醫院與同濟大學醫學院、普陀區衛計委、同濟大學附屬第十人民醫院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建「同濟大學附屬普陀人民醫院」。
2017年2月
在心內科、普外科、骨科、泌尿外科、介入血管科等學科率先進行合作試點,聘請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心內科徐亞偉主任等六位學科帶頭人擔任我院試點學科顧問,聘請該院心內科彭文輝教授擔任我院試點學科執行主任。
2017年11月20日
由我院醫政部門牽頭,遴選骨科、普外科、泌尿外科、婦產科的4個重點疾病,成立同濟大學附屬第十人民醫院——普陀區人民醫院專科專病聯合診療部。
2018年
與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合作推進三大中心的同質化建設,通過年度第三批中國胸痛中心認證,加強區級腦卒中中心、區域急救中心建設。
2018年10月
成立普陀區人民醫院醫療資源發展辦公室,對接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醫療資源發展處,共同推進兩院合作事項。
2018年11月9日
我院與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共同推進,首批婦產科、皮膚科和消化內科三個科室籤約深度融合。
2019年5月28日
邀請大學和業內專家召開預審評估會,指導附屬醫院創建工作。
2019年7月2日
注釋:可以用作對正文的補充
邀請市教委、同濟大學、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等專家,召開專家指導會,進一步找準去籌工作關鍵點。
2019年8月29日
組織我院6位教師參加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新教師試講,更好地參與同濟大學本科生的新學期授課。
2019年10月9日
邀請楊浦區中心醫院教育科主任陳英群來院為去籌工作小組成員介紹楊浦區中心醫院去籌工作經驗及答疑。
2019年10月17日
邀請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專家分別對我院內、外、婦、兒四大教研室的教學活動進行現場督導。
2020年初
向同濟大學提交預評審申請。
2020年7月15日
召開普陀區「推進同濟大學附屬普陀人民醫院(籌)去籌工作會議」。
原標題:《【附屬醫院創建】齊心協力抓內涵 醫教研提升促發展(一)》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