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香港電影,那就不得不提到「嘉禾」這個「大哥大」級別的電影公司了,在那個香港電影最鼎盛的時期,它留下了非常濃墨的一筆。
然而,後來嘉禾卻突然走了下坡路,不復往日光彩,甚至在2007年的時候被鄒文懷賣給了橙天娛樂,結束了經典的影視傳說。
李小龍和鄒文懷
那又是什麼原因導致了嘉禾的快速沒落呢?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不過其中最關鍵的原因則是與成龍有關,為什麼這樣說呢?且聽我慢慢道來。
1979年,香港影視圈有件大事發生,那就是成龍與羅維影視鬧矛盾解約了,而他的去向也成了人們關注的焦點。
面對邵氏公司和嘉禾影視同時拋來的橄欖枝,成龍最終選擇了報價較低的嘉禾,原因是嘉禾給了他更大的獨立製片權,這是當時的成龍所需要的。
後來成龍與嘉禾合作,推出了《師弟出馬》以及《龍少爺》等經典作品,成龍也因此名聲大噪,90年代與周星馳、周潤發在票房上三分天下,人稱「成周爭霸」。
但是對於電影公司來說,可能會偏向於任用周星馳,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周星馳的電影基本上是「小投入大回報」的,利潤空間很大,而成龍雖然也有非常多的高票房電影,不過這些電影的製作成本都非常高,常常是高票房低利潤,甚至是負利潤。
而這也是導致嘉禾從輝煌走向沒落的關鍵,導火索則是2001年的《特務迷城》。
這部電影由成龍主演,取景橫跨中國內陸-韓國-土耳其,拍攝難度大,成本更是非常高,起初公司制定的成本是1.7億港幣,不過拍攝完成時卻花了2億港幣,超支了不少。
不過投入的增加卻沒有帶來利潤的增多,這部電影最終收穫1.6億票房,分帳後,片方實際只拿到5330萬的收入,而實際付出的成本卻高達1.8億,換句話來說,成龍這部電影讓嘉禾巨虧1.3個億,這樣的虧損對於一個電影公司來說是十分大的打擊。
而在這之後,成龍也是表示盡力了,不過很遺憾看到這樣的結果,不久後他也離開了嘉禾,而嘉禾也因此元氣大傷,隨後的3年時間裡只推出了5部電影,光彩不再,直到2007年被轉手賣給了橙天娛樂,結束了光輝的歷史。
如今回過頭來分析這部電影,我們來簡單分析下造成巨大虧損的原因。
首先,自然是我們之前提到的取景問題,這部電影取景於中國大陸,韓國以及土耳其,跨度如此大,加上特技演員這些,成本依然是非常高的,這是虧損的重要原因。
其次,電影的劇情設置存在很大問題,對於人物的真實身份以及彼此間的關係表達得不夠準確,比如影片中的「神秘人」廖有的身份直到影片結束也沒有揭露。除此之外,「小北」和「廖有」的關係直到影片結束也沒有浮出水面,讓人費解。
還有一點,影片中那罐縱觀全場的炭疽菌的下落也沒有交代清楚。
以上幾點在劇情設計上可以說是存在很大漏洞和不足的,這讓很多觀眾看完後都是一頭霧水的,百思不得其解,甚至有的人因此勸朋友別浪費時間去看,如此一來,影片的口碑也是在「一傳十十傳百」中有所下滑,最終也是流失了很大部分的票房。
最後一點,也是最關鍵的一點,那就是影片上映時是不完整的,人們看到的內地版是經過刪減的,其中在土耳其中的精彩打鬥堪稱整部電影最精彩的部分之一,不過因為尺度略大的原因最終也是被刪減了,很多人也因此看不到這樣的精彩表演,掃興而歸,不得不說這損失了很大部分的票房呢,畢竟觀眾和票房就是電影人的「衣食父母」,這樣看來票房不高也是有很大原因的,至於虧損,那就是必然的了。
當然嘉禾當時的重組導致影片的獨立部分沒能公之於眾可能也是個很大的原因。
基於以上幾點原因,這部電影最終也是以損失慘重收尾,嘉禾也因此元氣大傷,開始走下坡路了,讓人唏噓不已。
對於很多人來說,嘉禾可以說是兒時記憶,這個公司為我們奉獻了太多的經典作品了,給人們帶來了無窮的歡樂,如今落到這個地步,我們也只能付之一聲惋惜了。
對於嘉禾,你記憶中有哪位看過的經典作品呢?歡迎分享出來哦,讓大家在空閒之餘都能去回味下經典,你說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