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歷史上第一首古詩是哪首嗎?它是一首上古歌謠,只有8個字

2020-12-22 塵世曉書僮

你知道歷史上第一首詩是哪首嗎?

可能很多朋友不太清楚,或許會認為是《詩經》裡的第一篇《關雎》,其實並非是這一首,而是上古歌謠《彈歌》。這首詩被公認為是文學史上第一首古詩,也就是詩歌的源頭。上古時期人們過著刀耕火種的生活,時常還要上山打獵,以此來獲得更多的食物,那這首《彈歌》正是描寫了人們如何製作打獵工具,還有上山打獵的情形,所以這首詩也是寫得很有趣。

斷竹,續竹;飛土,逐宍。

這首《彈歌》通篇只有短短的8個字,可是每一個字都鏗鏘有力,同時也表達了勞動人們的智慧。其實古代的詩歌,最早還是由勞動人們張口而來的歌謠。即使是到了今天,如果去到農村依舊還是能夠看到一些上了年紀的人唱很古老的歌謠。後人經過整理,於是把這些歌謠傳得更遠,讓更多的人知道了這種歌謠,慢慢地演變成了詩歌。

我們不得不感嘆古人的智慧,雖然只是那麼張口而來,但是卻生動有趣,在這首《彈歌》中,正是講述了古人,為了能夠獲得更多的食物,於是上山去打獵,所以去到山上砍竹,然後再把竹子做成弓箭,再打出泥彈,最後打中動物,獲得了自己想要的食物。

上古時期不像今天,我們可以自己種植莊稼,沒有必要去到山上打獵,但是那個時期的人不一樣,他們產量低,即使是種上了莊稼也不可能有好的收成。打獵也就成為了他們生活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那人們經常出門打獵,久而久之也就喜歡一邊幹活一邊唱歌。這些歌謠大部分都是張口而來,並沒有什麼講究,不過由於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對於事物有著自己的理解,雖然沒有什麼講究,但是唱得卻很傳神。

古代詩歌是文學瑰寶,從上古時期,一路來到先秦,最後在盛唐達到了巔峰,不過這一路的演變,也讓詩歌有了固定的形式,形成了五言絕句、七言絕句、五言律詩、七言律詩等等,這種獨特的風格。隨著人們對於詩歌的原因,形式自然也更加的成熟,正是由於經歷了這樣的一種發展軌跡,我們才能夠讀到那些優美的詩歌,這不得不再次讓人感嘆古人的智慧。

《彈歌》這首詩雖然看似很普通,只不過是幾句歌謠,但是它在文學史上佔據了很重要的地位,被稱為第一首古詩。不過關於它的作者,現在已經是無從考證,畢竟時間太過於久遠了。雖然只有8個字,但是同樣生動細膩,讓我們從這首詩中知道當時的人們是如何生活,他們如何運用智慧獲得更多的食物。當然我們也不知道它《彈歌》如何唱,只能是去讀它的字面意思。上古時期的人一定是很大聲唱出來,並不像我們今天去吟誦。

現在我們一提起詩歌,那自然而然就會想到唐詩,不過在讀這些詩歌的同時,還是要了解詩歌是如何被人創造,最終形成了一個固定的文學形式,最終代代相傳。這也就是為什麼要追根溯源,只有知道了它怎麼來的,這樣對於詩歌才會有全新的認識。那麼《彈歌》就是歷史上第一首詩,也就是詩歌的源頭,雖然這首上古歌謠看似很普通,並沒有高超的表現手法,完全是純原生態,但是卻最值得我們去關注,只要了解了這首詩,知道了它如何而來,也就明白了詩歌最早的起源,這也就是為什麼要去讀這首詩的原因。

相關焦點

  • 盤點九年次女團Apink的大熱曲,你心目中排名第一的是哪首呢?
    Apink是2011年出道的韓國女團,2013年憑藉一首《NoNoNo》獲得了超高人氣並且成為了大勢女團,後來她們一直延續這個風格發布多首大熱歌曲,成為了韓國清純系女團的代表。《NoNoNo》更是取得了melon年榜第三的好成績,這首歌的傳唱度在國內外也是相當高。
  • 歌詞最少的4首歌,許嵩8個字,李榮浩2個字,而他只有1個字
    其實並非是,今天小編就帶大家看看歌詞最少的4首歌,許嵩8個字,李榮浩2個字,而他只有1個字!那麼你有聽過幾首呢?第一首:許嵩的《等到煙火清涼》許嵩是來自安徽的實力歌手,而在這首歌中,只有「天乾物燥,小心火燭」這八個字,雖然說歌詞很少,但是卻可以感受到有種佛家的氣息。像是告誡著什麼東西。像是在講解經文,又像是在渡人。
  • 【樂府詩入門】葉嘉瑩講《古詩十九首》
    比如盧照鄰有兩句詩說:「得成比目何辭死,願做鴛鴦不羨仙」,寫得當然也很好,可是你要知道,這兩句太逞才使氣。也就是說,他有意地要把話說得漂亮,說得有力量,結果在感情上反而太淺露了。詩人寫詩講究「詩眼」,就是一首詩裡邊寫得最好的一個字。例如王安石有一句「春風又綠江南岸」,據說他在詩稿上改過好幾次,寫過「又到」、「又過」、「又滿」,最後才改成「又綠」,這個「綠」字就是詩眼。
  • 第18課《古詩二首》二年級語文上冊古詩《夜宿山寺》和《敕勒歌》
    《古詩二首》二年級語文上冊《夜宿山寺》是李白寫的一首紀遊寫景短詩,體裁為五言絕句。北朝是指我國歷史上由鮮卑、匈奴等少數民族在北方先後建立的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等數個朝代。北朝人喜歡遊牧、唱歌,往往把喜怒哀樂融進歌裡,久而久之很多民歌就流傳下來了,這就是「北朝民歌」。
  • 中國歷史上第一首詩是什麼 比詩經還古老的這些詩歌滿滿都是故事
    詩歌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流行最廣的文學形式,中國的詩歌史幾乎就是半個中國文學史。我們有詩經有楚歌、有唐詩有宋詞,從漢朝的張衡、唐朝的李白、宋朝的蘇軾、到晚清的王國維, 無數有名或者無名的詩人留下了浩如煙海的千古佳作。每一個中國人從小學習的第一堂文學課,一定是爸爸媽媽教給我們的一首小詩。好多人記得自己學會的第一首詩歌,但是幾個人知道中國歷史上第一首詩是什麼呢?
  • 四季古詩|冬季古詩18首(上)
    之前有家長私信問我關於孩子背古詩的事情。拋開那些喜歡國學、喜歡古詩詞的孩子不講,只講譜娃。學古詩的基本要領:不能光背要理解。背誦只是從字面意思上記住了這首詩,深層次的理解才是我們應該學習的內容。結合場景。
  • 【音樂欣賞】電影《麥兜故事》主題曲——你知道旋律來自哪首鋼琴曲嗎?
    >
  • 還記得第一首會背的古詩嗎?我是小學一年級,第一冊的《詠鵝》
    中國的古詩浩如煙海,你還記得你第一首會背的古詩嗎?沽酒客記得。有人問我你會背的第一首古詩是什麼?沽酒客拼命思索,終於得到了答案,是唐代詩人駱賓王寫的《詠鵝》,對於一個八零後來說,我並沒有像今天的還在那樣,三歲會識字多少,五歲會背詩歌多少,甚至我沒有印象幼兒園會教我們詩歌。
  • 中國古代最早最短的二言歌謠——「彈歌」
    八個字組成了一首質樸而凝鍊的歌,《彈歌》是一首二言詩歌,說它是歌謠也好,詩歌也可,它是先民在生活實踐中有意識地創造出來可以吟誦的類似文學性的言語。古籍所載的史前歌謠中,《彈歌》算是公認的「太古之作」。用審美的角度說,我們能感受到它的內容古樸平實,形式拙直簡潔。只因為太久遠的緣故,歷史研究者對它的解釋也不盡相同,智者見智,莫衷一是。
  • 《古詩十九首》中很著名的一首,追求及時行樂,開篇20字成絕唱
    這個成語的出處是古詩十九首當中的一首。古詩十九首現在普遍認為,其中的大多數作品都作於東漢,尤其是東漢末年,戰亂頻仍,文人們無處安身,流離失所的大背景下。所以古詩十九首所表現的內容,也多是遊子、思婦之類,借這一類的形象來訴說自己在亂世當中的愁苦。
  • 唐朝8首經典懷古詩,每一首都含千古名句!
    在古代詩詞題材中,懷古詩是內容和思想都比較沉重的一種,讀懷古詩要注意兩點:一是要知人論世,一是要品賞韻味。所謂知人論世就是你首先要了解詩人寫這首詩的社會背景和詩人自己當時的處境。品賞韻味是在知人論世的前提下,去理解典故內容和它所包含的意義,再看作者抒情的角度。
  • 《古詩十九首》是哪19首,你知道嗎?
    《古詩十九首》,最早見於《文選》(《昭明文選》),是南朝梁蕭統從傳世無名氏《古詩》中選錄十九首編入,編者把這些作者已經無法考證的五言詩匯集起來,
  • 我國古代原始時期最早出現的兩首詩
    我們都知道詩歌的起源應該是在古代,至於在什麼時候可能沒人能說的太清楚,其實它是一直伴隨著人類的發展,與人類共同進步的一個語言表達形式,《彈歌》是在遠古時期最早出現一首詩歌,這首詩歌也是我國至今記錄最早的一首詩,全文只有八個字。
  • 《古詩十九首》之三《青青陵上柏》冰雪芹賞析講稿
    《古詩十九首》之三《青青陵上柏》冰雪芹賞析講稿                    ——與讀後之古詩作 《古詩十九首》是中國古代文人五言詩選輯,由南朝蕭統從傳世無名氏古詩中選錄十九首編入   進步詩人總是將《古詩十九首》與詩、騷、漢樂府一起作為自己的旗幟,《古詩十九首》在詩史上的主要作用是積極的。
  • 秦觀寫了首連環詩,只用14個字便構成一首28字七絕,只有蘇軾能解
    今天這個故事,或許會刷新你的認知。秦觀大家想必都知道,字少遊,北宋文學家、儒客大家、著名詞人,被尊為婉約派一代詞宗,《鵲橋仙·纖雲弄巧》便是他最家喻戶曉的名作: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 教師整理二年級上冊《古詩二首》筆記,指導孩子想畫面,解詩意
    本單元圍繞家鄉這個主題,編排了《登鸛雀樓》《望廬山瀑布》兩首古詩和《黃山奇石》《日月潭》《葡萄溝》三篇課文,涵蓋古今,跨越海峽,表現了祖國的遼闊和美麗,激發學生讚美家鄉的感情和認識家鄉的渴望。《古詩二首》作為本單元的第一篇課文,選取了兩首寫景名篇。
  • 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這首樂府古詩不押韻嗎?
    前幾天看到這個問題:《江南》這首古詩怎麼賞析?什麼意思?前言這首古詩的詩意並不難解,隨便一搜就能看到很多解析。
  • 這八句古詩文時常在用,你知道它的出處嗎?
    三個一想了想,又開始了成為家喻戶曉的路。古詩詞作為我國傳統文化的結晶,一直以來深受世人的喜愛,流傳之廣,連不少外國人也深受古詩詞的薰陶。人們在生活中遇到各種事情時,都喜歡來一句古詩詞句來提升自己的情操,那麼,問題來了,這些詩詞句你真的知道它的出處嗎?又或者,你以前知道但是已經忘得一乾二淨了?
  • 仙劍奇俠傳插曲,一開口便都是回憶,這三首歌,你聽過哪首呢?
    仙劍奇俠傳插曲,一開口便都是回憶,這三首歌,你聽過哪首呢?圖片源自網絡想必大家的青春除了《還珠格格》還有《仙劍奇俠傳》吧。上學時代每天偷偷地打開電視機就為了看這部電視劇,從第一季到第三季,陪伴了我們走過中學時代,我們曾經為了茂茂哭的稀裡譁啦,曾經為了他們的感情而心痛,而這三首歌一響起,記憶又把我們帶回了過去。
  • 孩子背古詩,有的家長反對有的家長支持,看完這些你會改變看法
    提起語文課本你印象最深的是什麼?我印象最深的是「背誦全文」。相信看到這四個字,很多學生都會頭疼。詩詞歌賦和各種文言文,背起來費時費力,可是你知道嗎?如果沒有當初的背誦,人們怎麼會理解「中國文化博大精深」這句話呢?中國上下五千多年的歷史,每個時期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背誦就是一種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