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不少人從小都有跟父母到寺院燒香拜佛的經歷,也許到現在都不太明白,為什麼要拜佛?拜佛的意義是什麼?有用嗎?佛到底在哪兒?一連串的問號縈繞在心頭。許多不了解佛教的人,往往易將其與迷信劃等號,這就非常無知了。
佛教與迷信根本是兩回事,信佛學佛走錯了路,不但得不到利益,反而損害法身慧命,給自己帶來更多煩惱。本篇文章,小編就帶大家簡單了解一下有關佛學的常識,希望大家能建立正知正念,不要再迷惑了。
首先,我們學佛,應明白「佛」是什麼?佛不是我們潛意識當中所認為的無所不能的神靈,不容侵犯、不可得罪,高高在上。如果我們帶著個人崇拜的心理去看待佛,那如同進魔道。從廣義上講,「佛」是世間一切大徹大悟的人,是福慧圓滿的聖者,其實一切眾生皆是未來佛,如《六祖壇經》中所言: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佛說,「佛是過去人,人是未來佛」,一切眾生佛性本自具足,但卻被世間種種假相所迷惑,而造業生煩惱,苦不堪言。佛陀釋迦牟尼佛當年在菩提樹下坐禪入定時說道: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具有如來智慧德相,卻因往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凡夫與佛,在於心境,在乎一念之間。若能打破內心的執念、虛妄,精進修行,就達到了如來的境界。我們常說,信佛不如學佛,學佛不如成佛。佛應該是我們尊敬、學習的榜樣,而不是人人聞之害怕的神明。
學佛修行是安我們的心,不是為了從中索取什麼,而是讓我們活得更灑脫的智慧。很多人生活中一遇到難事就「臨時抱佛腳」,苦苦求佛保佑,甚至有些人妄想「天上掉餡餅」,坐享其成。我們信佛,不是讓佛幫我們消災解難,不是搞迷信。佛代表智慧,代表大慈大悲,我們應該像佛那樣做一個有智慧、善良的人,相信因果,存好心、做好事,與人為善,這才是最好的趨吉避兇、消災解難之法。
佛家講「萬法皆空,因果不空」,人的命運其實就是自身行為因果的顯現。不要問為何自己拜了這麼多年佛,佛卻不靈?應當反思自己是否真正改變了自己的言行,「因」若不變,「果」依舊如此。「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佛菩薩幫不了任何人,萬般皆苦,只可自渡,人生在自己手中,路該如何走,全看自己,「起心動念皆是因,當下所受皆是果」。「神通不敵業力」,個人因果個人負。
那有人就問了,既然佛菩薩幫不了我,那我為何還要拜他?拜佛不是為了求感應,不是讓佛菩薩憐憫自己,拜佛是懺悔,是發心地向善,是心懷敬畏、懂得謙卑,是讓我們的心有一個依止,給我們信心和力量,這就是佛菩薩最好的加持。
有人說,佛到底在哪裡?是寺廟裡的那一尊尊佛像嗎?在這一點上我們不要執著,我們皈依佛,不是皈依某一尊佛,佛也不住在寺廟,不是那一尊尊金身塑像,佛是我們心中的清淨、心中的慈悲,心中有善的人時時刻刻都住著一尊佛。
「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人人心中有座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真修行的人求心不求佛,愚痴的人求佛不求心,佛在心中、莫向外求。學佛,不是讓我們變成一個奇怪的人,學佛也不是修理別人,而是修正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加有智慧,自我覺悟,不受世間煩惱困惑,離苦得樂。
「佛說一切法,為度一切心;若無一切心,何須一切法」,內心清淨、心無掛礙,自是極樂現前。信仰是什麼?信仰不是神,它從來不拯救任何人,而是你選擇什麼樣的信仰來拯救你自己。希望大家心中建立正信,用智慧與慈悲圓滿自己的人生,福慧增長、平安喜樂。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