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有4種人,無需拜佛,也會得到佛光普照,看看包括你嗎?

2020-12-19 妙音聞聲

佛陀在我們心中,一個人心中有佛,佛自然是無處不在。正所謂: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所以說,福報要用心來耕,而不是寄託於佛菩薩賜福。

有一個人去寺廟拜觀音菩薩,當跪在菩薩像前,他發現身邊一人也在參拜,而且這個人的模樣和觀音菩薩一模一樣,此人輕聲問道:您是觀音菩薩嗎?那人答:「對啊,我就是觀音。」是觀音為什麼還要拜自己呢,此人忽然明白,求人不如求己。

心中無佛,磕再多頭,燒再多香,宛如水中撈月,終究是徒勞無功。佛家有言:「口念彌陀心散亂,喊破喉嚨也枉然。」福田心耕,佛菩薩只會保佑相信因果,種下善因的人。世上有4種人,哪怕沒有信仰,無需拜佛,也會得到佛光普照,諸佛菩薩也會護佑,看看包括你嗎?

第一種:孝順父母的人。

佛教《敬業三福》第一條就是孝養父母,很多人對佛教文化一知半解,有自己片面的觀點,這也難怪,現在形勢主義染汙太多,確實多數人難以接觸到佛學文化,只是表面的念念阿彌陀佛,讀經也不懂什麼意思,雖然這樣,但還是功德無量,只是很多人本來佛緣就淺,看到這個現象,又不是很懂,就會產生排斥心理。

古人說:「百善孝為先。」佛教講,孝養父母,是世間最大的福田。在家孝父母,不必遠燒香,這種人去寺廟就算不拜佛,也會得到諸佛菩薩的保佑加持。

第二種:知足的人。

歲月飄逸,我佛無處不在。懂得知足的人,與佛有緣,所見皆佛。知足,是一種心態,也是一種成熟。不懂知足的人,總是想填滿自己的欲望,而欲望是個無底洞,所以一生都會活得很累。

家財萬貫,日食不過三餐;房屋千間,夜眠只需六尺。幸福在於知足,何必活得那麼累。人活著需要的並不多,每個人的生存空間,都是有一定限度的,該低頭時稍微低一下頭,學會知足,減少欲望,福報不請自來。

第三種:慈悲善良的人。

人在做,天在看,不信你就試試看,你若善良,必得天佑。上天有好生之德,天地孕育萬物,你若對萬物有慈悲的愛心,就會得到上天的眷顧。說到大慈大悲,我們都會想到觀世音菩薩,所以說有慈悲心的人,你就是活菩薩。

福報不是燒香拜佛求來的,是自己行善積攢的。當然以真誠心求佛,也會得到加持,但果報還需自己種,佛菩薩只能是作為助緣,幫助你快速達成心願,如果自己沒有種善因,善果也不會出現。

第四種:依教奉行的人。

諸惡莫作,就能歲歲平安,眾善奉行,方能年年如意。能做到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這樣的人超越了世俗的凡夫,就算不拜佛,也會得到家宅平安,眷屬歡樂的果報。

以上這4種人,你是哪種呢。無論閣下有無信仰,祝願你,在今後生活中,好事連連,吉祥安康,諸事吉祥,佛光普照。

相關焦點

  • 佛教:這4種人不用拜佛,佛菩薩也會庇佑,看看有你嗎?
    拜佛不是為了求取神通,而是敬畏因果、放下傲慢。佛不是所謂的神靈,佛是覺悟的人,我們皈依佛,就是要發願學習佛的智慧與慈悲,成為像佛那樣福慧圓滿的覺者,究竟離苦得樂。我們拜佛不是為了從佛菩薩那裡獲得額外利益,不是為了投機取巧,而是真正明了因果,斷惡修善、廣種善因,自己改善自己的命運。
  • 佛教:「業障」重的人,身上有這4種表現,看看你有嗎?
    「福禍無門,唯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一個人種下什麼樣的因,修什麼樣的業,就會有什麼樣的果報,真實不虛、絲毫不爽。福氣都是人積德行善修來的,業障都是人作惡自作自受召感來的。這世上一切一切的發生都是有因緣的,都是該發生的事,因為因果從來不誤人。世上也沒有天降的好運,那都是一個人善業應得的果報;世上也沒有無緣無故的災禍,沒有什麼真正的委屈,不過是該得的惡果。
  • 佛說:這4種人,不用拜佛,卻佛緣最深,看看有你嗎?
    佛門裡有句話:天雨雖寬,不潤無根之草;佛門廣大,不渡無緣之人。佛菩薩慈悲為懷、普度眾生,若眾生有所求,佛菩薩皆應緣予以渡化。那什麼樣的人算是與佛有緣呢?有善根、有智慧的人。佛緣深的人,不是指那些天天燒高香、拜大佛,日日守在佛菩薩像前的人。真正離佛最近,是心中有佛、清淨慈悲,有善念、善行,以實際行動踐行菩薩道的人。真正的信仰不是搞形式主義,而是修心地的功夫。「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何謂「佛」,佛就是我們心中的善,與善結緣,天必佑之。「佛法難聞,人身難得」,這4種人,不用拜佛,卻佛緣最深,看看有你嗎?
  • 佛說:這6種人,不用拜佛,卻佛緣最深,看看有你嗎?
    佛門裡有句禪語: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人人心中有座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我們往往認為佛菩薩住在寺廟,燒香拜佛只有到寺廟裡才靈驗。但其實佛菩薩無處不在,心中有佛的人,時時刻刻心存敬畏;心中無佛的人,只在寺廟燒功利之香。
  • 進寺廟拜佛,如何做才能夠得到佛菩薩加持?
    出家師父弘揚佛法、普渡眾生,是續佛慧命的使者,是世間極其尊貴的人,是眾生的導師。那麼我們進寺廟拜佛,到底在拜什麼?我們敬畏佛菩薩,我們拜佛,不是在拜那一尊尊威嚴的佛像,而是在拜自己,在拜自己的內心。我們要內心清淨,對佛菩薩虔誠、心存恭敬。俗話說得好:心誠則靈。佛菩薩在哪兒?不在寺廟裡,而在我們的心裡,心中有佛佛自在。
  • 這4種人,不拜佛,也佛緣很深,有你嗎?
    學佛就是要我們變成一個善解人意、樂觀慈悲的人,更歡喜地去面對人生的苦樂,而不是逃避人生的風雨。學佛也並非讓我們出家,紅塵即是道場,生活即是修行。「天雨雖寬,不潤無根之草;佛門廣大,不渡無緣之人」,以下這4種人,不拜佛,也佛緣很深,有你嗎?
  • 佛教:「與佛有緣」的人,身上往往有這4大特徵,看看你有嗎?
    每逢初一十五的時候,我們會發現寺院裡總是人山人海、香火鼎盛。這些前來燒香拜佛的信眾都是真信仰佛教嗎?未必,其實很多都是盲從迷信的,其實為求得一種心理安慰。這樣的人功利心比較重,雖有善根,但是確實智慧,算不得佛緣深厚之人。與佛有緣,不是指你天天守著寺院,天天守在佛菩薩像前。
  • 陰德厚重的人,有3種特徵,看看包括你嗎?
    導讀:立榮名,不如種陰德。正所謂,陽德享世名,陰德天報之。都希望自己能健康長壽,兒女成才,事業發達,不愁吃穿,這些都是一個人的「福報」。人活一世,沒有不想享福的,然而福報不是憑空就有的,是自己修來的。現在很多人,價值觀扭曲,都說善人多磨難,自己也隨波逐流,喪失了自己修福報的大好機會。宇宙間是有規律的,人的善惡因果也有規律可循,也許短期來講,看不到善人有好報,但是把時間距離拉長,你就會發現,因果是不虛的,有個詞叫「因果異時」。
  • 有這三種人,不拜佛,佛菩薩也會保佑,看看有你嗎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我們每一個人都有佛性,只不過是被貪嗔痴遮蔽了。如果這些垢障清淨了佛性就會現前。所以佛經中說「自淨其意」。但是很多人不明白這些道理,從來不在自己身上努力,只顧著到處名山古剎燒香拜佛,求佛保佑,但是往往事與願違。但是有三種人,就算不去燒香拜佛,也會得到佛菩薩的保佑。
  • 都說,惡人沒惡報,這個故事讓你看透「因果」報應
    有人會有這樣的疑問?萬法都是空的,那萬法包含「因果」嗎?如果包含,那因果緣何不空呢?對於這個問題,我們學佛人要有個簡單的了解,因果是包含在萬法裡面的。說因果不空,是說的因果轉變不空、因果相續不空。人生無常,因會變成果,果會變成因,這是因果轉變。因轉變成果,因空了,果變成因,果也空了,永遠在轉變,但是這個轉變不空,相續不空,所以才有善因善果,惡因惡果的報應。
  • 佛說:這4種人即便不拜佛,卻佛緣最深,看看其中有你嗎
    佛曰,不可說,佛法精深奧妙無窮,那就有很多人都沒有辦法真正參透,倒是總有那麼幾種人,他們與佛門有著不解之緣,這樣的人被佛門稱有「大智慧之人」佛說這4種人不用拜佛,卻與佛緣最深,你是這樣的人嗎?首先就是心地善良,樂善好施之人,做人要有善德善心,心地善良之人,有利人之心,他們在大多數情況下都不忍心看到有落難之人,盡有可能的憑藉一己之力去幫助別人,心地善良的人比較喜歡樂於助人,他們樂善好施,如果說哪裡有什麼大的災難,那肯定是毫不猶豫的捐款,捐物,就比如說今年那些抗戰在一線的白衣天使,他們不顧個人生命安危,奮鬥在第一線,還有那些不留姓名的陌生人,扔下兩萬塊錢就走了
  • 白冰種佛公吊墜,玉質細膩盈透,精工雕刻,鑲金嵌鑽,佛光普照
    這款白冰佛公就是妥妥的性價比之選論材質,白冰的料子,細膩盈透,棉少無紋裂論做工,名家級精工,開相極好,線條細緻流暢,近5的厚度,佛公看起來飽滿富態論鑲嵌,非傳統圍鑲款,設計獨特美觀上頂佛光普照,下疊雲臺為座,還點綴了一顆冰濃小綠蛋外鑲似荷梗,收攏為荷花扣頭,精緻又好看方方面面都堪稱小精品,價位才中四四開,性價比這麼高的佛公,實屬少見~白冰種翡翠佛公鑲鑽吊墜,佛光普照白冰種翡翠佛公鑲鑽吊墜,佛光普照
  • 世上有兩種人,不用拜佛,佛菩薩也會保佑他!
    世界上的人形形色色,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性格,脾氣。按照世俗的觀念來看,人還有高低貴賤之分,有的財富多,有的財富少,有的地位高,有的身份低微,有的名氣大,有的不為人所知,等等。但是,無論你是誰?你都會其他福報降臨到自己的身上,都希望能得到佛菩薩的加持與庇佑,令自己消災免難,一切順利。
  • 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有光,念佛的人有佛光,神奇!
    學究先生向來性子剛直,因此也不覺得恐怖畏懼,就問他:「你往哪裡去?」朋友說:「我是陰間的差人,到南村去勾人魂魄。」兩個正好同路於是同行。路過一個破爛的房屋前,鬼指著屋子說:「這一定是一個文人住的。」學究問他怎麼知道,鬼說:「人在白天的時候為生計奔波,掩隱了自己的性靈。只有睡覺的時候不會有什麼雜念,思想很純淨明亮。
  • 佛說:命苦福薄之人,身上有這4大特徵,看看你有嗎?
    佛家言「命由己造,福自己求」,一切都是人自作自受。「莫道因果無人見,遠在兒孫近在身;不信齋戒多行善,但看眼前受福人」,命不好的人更要修好當下的行,修好自己的心,禍才會轉為福報。希望大家敬畏因果,多懺悔修善,命運自然轉變。命苦福薄之人,身上有這4大特徵,看看你有嗎?
  • 什麼樣的人身上帶佛光,什麼人能看見佛光?
    一說到佛,想必在每個人的心目中,都有自己的理解,在我們生活的周圍,有很多信佛之人,
  • 佛法:佛陀背後為什麼會有佛光?你一定沒聽過這個角度的解讀!
    你看菩薩他背後有一個佛光,我們也說佛光普照。我看到一個阿彌陀佛救度眾生的圖,阿彌陀佛天眼中有光能夠直接普照眾生。神教裡面也有這樣的比喻,為什麼?因為嚮往光明是人性的需求,據《人類簡史》上說,我們從遠古的叢林當中走出來,對我們來說最危險的時候是什麼時候?最危險的時候不是白天,是黑夜,因為在黑夜我們可能會遭受強大野獸的襲擊。
  • 泰山「佛光之謎」,不是專家科學解釋,還真以為這世上有神仙
    同時泰山也被道教和佛教視為「仙山佛國」,因此泰山被賦予了許多神話意義,並在泰山建造了大量的宮觀寺院,在巍峨的山體上留下20多處古建築群,2200多塊碑石刻,中國民間的古話裡有這樣一句話:「南方有母親的祖先,「北方有原君」,這裡說的原君其實是泰山的老奶奶,泰山的老奶奶是中國內地山神信仰,被稱為「東嶽泰山天仙玉女碧霞元君」,泰山奶奶在中國民間宗教信仰中佔有重要地位
  • 佛教:燒香拜佛時,心中默念這4句話,功德無量!
    每逢初一十五或者佛菩薩紀念日,寺院裡都會舉行法會或者佛事,寺院裡也總是香火鼎盛、信眾不斷,人們都在很認真虔誠地燒香禮佛做供養,許多人也會在禮拜的同時在佛前敬香許願,希望佛菩薩能慈悲加持、消災解難、諸事順遂。
  • 這5種人,不用拜佛,佛主自然保佑,來對照下有沒有自己?
    人人都希望自己平安健康,得到自己想要的,不要遇到傷害自己的。但人生總歸是充滿不確定性的,世間萬物變化也無法預見。信佛的人會去拜佛,祈求佛祖庇佑。有的求平安,有的求富貴,有的求善緣。人們各自為了心中不同的信念去求神拜佛,希望自己能夠心想事成。也有不少人天天都去拜佛,想著心誠則靈。其實,有5種人,不用拜佛也會有好福氣,可以對照以下看看有沒有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