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的心理分析 :色彩是一種可見的情緒

2022-01-07 心理分析與中國文化

色彩的使用規律

文 | 陳侃

繪畫是一種關於意象的活動,其過程是把內在的意象轉化為外部的客體形象。而色彩的描繪正是這一繪畫過程的主要內容,色彩包含著一種潛在的「態度」,是一種可見的情緒,是心靈對內在狀態的一種詮釋。將這種內在的感受形象化為一種色彩,這一過程本身就是心靈「物化」的轉化經歷。

心理學家根據臨床的分析與實驗證明,發現了許多繪畫色彩使用的規律,揭示了繪畫色彩與心理和行為間的許多關係。下面介紹部分成果。

一些個體在生活中十分焦慮,在彩色的繪畫中他們會把這種焦慮通過色彩的選擇與線條表現出來。他們的線條總是很輕淡、不流暢。在色彩的選擇上他們傾向於選擇較為保守的顏色,如:黑色、棕色、藍色。

同時,由於他們人格的壓抑和人際關係的不確定感,在色彩的選擇時他們變得不敢選擇較為張揚和明亮的紅色、橙色和黃色。這類個體的人格表現為過度謹慎,難以和他人交換快樂或痛苦的情感。

相對來講,心理較為健康的個體比謹慎的個體更容易投入彩色的繪畫活動之中,他們常常自信地使用較為溫暖的色彩,彩色線條的筆畫也十分確定。這類繪畫特徵反映出個體對自身情感的肯定。

另一種色彩使用的極端現象是個體使用極為野蠻的方式畫畫,他們用很大的力度,時常把色筆折斷,同時使用十分不協調的極為強烈的色彩及搭配。這類個體以此表現他們的暴力傾向內在的情感的衝突,同時也表現出過度負荷的心理壓力。  

一般來講,正常的人在進行繪畫時往往選用適當數量的顏色,比如,在房子一樹一人彩色繪畫測驗中,正常個體一般用三種到五種顏色畫房子;用兩種到三種顏色畫樹;再用三種到五種顏色畫人物。

如果個體在用色選擇上十分拘束,所採用的色彩種類比一般人要少,則反映個體難以與他人進行自由的情感交流,難以建立溫暖的人際關係。一些情感上十分害羞的個體常常把彩色筆當作一般的單色筆使用,即只使用一種顏色從頭畫到尾,因此根本談不上是彩色繪畫。

另外一些個體使用的色彩種類數目則比正常人多得多,同時這些繪畫還包括違反常理的色彩搭配。這反映個體在控制自己的情感方面有明顯的不足。比如,個體為每個紐扣塗上不同的顏色。

針對色彩的選擇數量,研究者們還發現色彩選擇的數量與情緒的控制能力之間的關係。很多研究表明,情緒越強烈或繪畫者對於情緒的控制水平越低,則越傾向於選擇多種色彩。相反,則選擇越少。

這個結論的證據包括:

研究者將精神分裂症個體和處於躁狂狀態的躁狂——抑鬱症患者的繪畫與正常人的繪畫進行比較,發現躁狂狀態個體的繪畫中出現較多的色彩。

同時,還有研究發現,隨著兒童的年齡增長(可認定隨著年齡增長情緒控制能力也增長),其繪畫中的色彩也越來越少;另外也有直接的研究證據表明,年幼的、控制能力低的兒童以及控制能力低的成人都比正常的同齡人選用更多的色彩。

研究發現,對於色彩的選擇與個體的行為控制間的關係。當個體更為強調紅色和黃色的應用時,往往出於自發的心理表現,此時的繪畫中刻意控制的成分較少;而當個體強調藍色或綠色時,則更多的是在較高的自我控制行為下作畫的。

另外的研究還發現,在兒童的繪畫中,黃色是兒童在接觸繪畫的早期最喜歡選擇的色彩,它被用於更為自由的表達,還常被用於表達個體的攻擊性和敵意。這些研究共同證明,黃色是自發表達的色彩。

而繪畫中強調對黑色和棕色的應用則反映個體壓抑自己的表達,處於較為抑制的狀態,甚至是倒退的狀態。

對於紫色,研究者發現它是偏執症患者喜歡用的顏色。

最後,心理學家提出繪畫可以從四個維度反映心理,這四個維度是:

(一)移情程度

移情程度是指個體對於某個繪畫項目的特別關注。比如,在房——樹——人繪畫中,繪畫者可能對人物給予更為強調的色彩表達,表現為詳細的著色,仔細的色彩搭配,更多的色彩選擇等。研究發現,正常的個體以及具有較好的自我調試能力的個體會更多的表現出對彩色繪畫的移情程度。

(二)緊張程度

緊張程度是指個體在繪畫時將某個色彩反覆加重,一次次地重複勾畫。這種繪畫常出現在具有焦慮傾向的個體中,尤其是處於焦慮狀態時表現更為明顯。

(三)牴觸強度

牴觸強度是指個體對色彩的反常搭配,色彩的選用和色彩之間的配合極為不和諧。比如:紅色的樹幹配上了黑色的樹冠、房子的每個窗戶都用了不同的顏色等,這些搭配違反常理,且沒有合理的理由,給人奇怪的感覺。使用這種色彩搭配的個體一般處於較為嚴重的心理失常狀態,在精神分裂症個體中常見,另外,躁狂狀態的個體也出現這種色彩使用習慣。

(四)壓力程度

壓力程度是指個體對色筆所使用的過度用力。這種繪畫在心理缺陷或有器質性心理障礙的個體中常見,另外也出現在具有攻擊性的精神病個體當中。

(本文轉載自《繪畫心理測驗與心理分析》,陳侃著;經作者授權刊出)

繪畫、夢、沙盤遊戲等都屬於表達性藝術,也是心理分析中重要的方法與專業實踐。

目前,國際表達性藝術分析學會(IAEAA)、東方心理分析研究院、廣東省心理分析研究會聯合推出【表達性藝術療愈初級認證訓練課】,這是國內首次完整體系化訓練與國際認證的的表達性藝術療愈課程。

正在招生,8月開課,歡迎報名!

相關焦點

  • 「五彩繽紛」的顏色與人類的心理感受,色彩對人類有什麼影響?
    常見色彩體系的心理含義在深入研究大量自然色和人造色實例的基礎上,研究人員分析歸納出7個主要色彩體系,並對每個體系的心理含義進行了歸納總結。紅色體系熱烈、浪漫,具有豐富情感。可見色彩的確有表達情緒、傳遞信息的作用,很多領域都將色彩這些特徵應用於實踐。色彩與變通交通中利用色彩心理學主要是為了區分環境中的個體,避免交通事故發生。
  • 色彩的心理意義
    身處在彩色世界中的人們,會因為紅色而激動,也會因為黑色而沉靜,但很少有人去思考色彩和生活的關係。日本色彩學會資深會員、著名的色彩心理學家木下代理子指出,色彩與生活息息相關,通過色彩可以洞悉一個人的內心,借用色彩的力量可以給人好運,甚至改變一個人的人生軌跡。不同顏色會讓人產生錯覺。說到色彩的魔力,我們先來回答文章最開始提出的兩個問題。
  • 用色彩表達情緒 兩江新區開展心理疏導活動
    2020年12月04日 20:42 兩江新區官網  閱讀量: 「讓我們閉上眼睛,回憶3件能喚起悲傷、愉快或中性情緒的事件。慢慢睜開雙眼,寫下代表本周心情的顏色和描述本周經歷的一句話,用感嘆號結束……」11月27日,「員工EAP—情緒色彩表達」體驗式沙龍主題活動在兩江新區自貿區勞動關係服務驛站開展,為員工進行心理疏導。本次活動聯手兩江新區社會保障局、兩江新區慈善會、兩江新區逸航青少年工作發展中心等共同舉辦,旨在幫助員工環節壓力、改善情緒,提高工作積極性,進一步優化企業氛圍。
  • 色彩情感與心理效應
    當顏色與具體事物聯繫在一起被人們感知時,在很大程度上受心理因素的影響,形成心理顏色,這就是色彩的心理效應。色彩的情感純在於千變萬化的色光於色料之中,這些色光於色料可通過人的視覺作用於人的生理及心理,並通過人的鑑別、審視和判斷,而直接影響人的生理及心理機能,使人對它們產生新的認識與變化。
  • 色彩語言分析丨淺析色彩在《愛樂之城》中的運用
    下文將通過色彩語言分析,帶領大家去尋找色彩在《愛樂之城》中的意義。,更是一種特殊的表意方式,將人物所處的環境氛圍和人物無法具象化的情緒,進行視覺上的象徵性表現。不過,必須強調一下,了解色彩的普遍意義,也只能代表了解了部分的電影,很多大師會選擇跳出框架,去創造不一樣的色彩表達,或者屬於自己的獨特色彩,當然這就需要具體電影具體分析了。
  • 「色彩心理學」如何掌握色彩的情緒·二
    舍親們好,上個周我們講過色彩心理學的「紅黃藍」三原色,紅黃藍是我們室內設計師常用的伊登色相環中的三原色,三種顏色經過調配能夠產生無窮多的繽紛色彩,形成了這個五彩斑斕的世界。今天我們來講三原色的衍生色:橙綠紫,三間色。
  • 電影《藍色》色彩與音樂運用分析
    一、憂鬱的藍色,明媚的色彩 「色彩是影視藝術的基本建構元素,在當代影視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電影中的色彩不僅描繪事物,交代環境,更是渲染氛圍,表達情感的有力手段,而且在融入了創作者的主觀感受之後,色彩使得電影成為一種更具感染力的藝術形式。
  • 【讀電影】《天使愛美麗》中的色彩與光線分析
    一、 影片的整體色彩風格在其影片色彩處理上,導演強調的是一種以暖色調為主的把互補色並列放置在一起的關係處理,並強調色彩的對比,整個電影構圖完全是油畫重彩樣式,就象女主角黑色的瞳孔與鮮豔跳躍的紅唇,在法國標準得明朗陽光之下,讓觀者有種對生活的暖意與敬意,隨著情節的層層推進,色彩配合人物的情緒變化,將上世紀巴黎的景致慢慢舒展開來
  • 色彩對消費者的心理暗示
    #萬象大會##色彩往往會對人們形成一定的心理暗示(1)色彩興趣色彩興趣是指當顧客看到某一類顏色時會產生興趣或好感,進而形成購買熱情和欲望。這就提示微商們在處理朋友圈時要處理好圖片和色彩,以吸引更多的人。
  • 色彩情緒減肥麵包包裝設計
    功能性食品,在包裝色彩上選取明亮、豐富的配色,同時增加有趣味性的文案,提高產品的「溝通」能力,傳達產品情緒,提升購買力。功能性食品,在包裝色彩上選取明亮、豐富的配色,同時增加有趣味性的文案,提高產品的「溝通」能力,傳達產品情緒,提升購買力。
  • 田少煦,徐麗君 | 中日色彩文化比較:基於民族心理的色彩意象
    數字色彩構成[M].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3.[2] 辭海編篡委員會. 辭海(第6版)[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9.2724.[3] 黃永衡,李安,孫秀如,何唯平,鄭煒. 中國顏色體系簡介[J]. 印刷質量與標準化,2007,(11):36.[4] 田少煦.資訊時代色彩學研究的發展與走向[J].
  • 影片分析 |《七宗罪》色彩與色調與黑暗的主題
    《七宗罪》色彩與色調與黑暗的主題—影片《七宗罪》以其強烈的影像衝擊力和震撼人心的主題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文試從色調與色彩的角度分析導演如何通過視聽呈現黑暗主題。在《七宗罪》中,這一點在新警探米爾斯的家中尤為明顯,通過大量的檯燈使得畫面顯得如此溫馨,令人感到溫暖,這種帶著暖色調的白色讓人在長期的黑色壓抑中得以喘息和放鬆,緩解緊張的情緒。
  • 《弓》色彩分析
    色彩基本可以作為電影的一部分,它可以幫助塑造人物形象,推動故事情節發展。金基德的《弓》裡運用了大量色彩畫面,很值得去深入挖掘下。  在韓國某個島的海上面,停著兩艘船,經營這兩條船的是一個快步入老年的老人和一個未成年的少女。兩人十幾年來相依為命,老人準備迎娶少女, 最終卻因為一個男孩的出現打破了一切。而片名弓在片中卻有多層含義。最直接的就是代表樂器,老人坐在船的最頂端拉二胡。
  • 【影視術語英語】Unit34 色彩-色彩工序&色彩心理學
    色彩作為及其重要的造型元素在電影創作過程中大體經歷了四道工序,才最終呈現在作品中。第一道工序,劇作script writing一些關鍵性的,影響敘事的色彩信息是應當在劇作中設計好的。調色完成後一部電影的色彩就基本確定了。當然以上四道工序是缺一不可的,從電影構思的初期,色彩基調和搭配方式各方面的內容都已經被考慮進去了。接下來我們再探討一下色彩心理學psychology of color方面的內容。
  • 打造完美色彩 電影《銀翼殺手2049》色彩搭配
    其實這篇文章最早Terry-F發布在Lofter上,讀了之後驚嘆於《銀翼殺手2049》的攝影色彩掌控,也欽佩Terry-F的美學造詣,小編馬上約稿Terry-F,當時《銀翼殺手2049》並沒有公布獲獎的,看來Terry-F早就預測了此片可以獲得奧斯卡。接下來我們就跟隨Terry-F去解讀這部電影色彩搭配的「毒」到之處吧!不少朋友提過這樣的問題「如何調出電影色調」。
  • 透過色彩分析,感受老片《暖》的溫情
    但我認為,這部影片某些鏡頭色彩的處理有些失真,過於飽和,人為痕跡很重,刺激觀眾視覺。冷暖色調對比,推動故事發展,展露人物內心影片剛開始,畫面飽和度很低,以灰色調為主,表現出了農村的大環境,灰調的色調在影片的一開始就給影片渲染了灰濛濛的壓抑與悲傷感,帶動觀眾情緒。
  • 賞析電影《弗裡達》的色彩運用
    一、色彩情感與人物情緒色彩是有感情的,每一種色彩都有特定的感情傾向。但是這個感情傾向並不唯一,一種顏色可能在不同的情境下有著不同的情感表達,色彩在明度和飽和度等方面也有不同的層次,所以能夠表達不同程度的情感。在影片《弗裡達》中,主要運用了紅、綠、藍三種顏色,影片將這三種顏色所代表的感情色彩同人物完美的融合在了一起。
  • 色彩原理(歷史篇六):誰是色彩家族的貴賓?
    知也無涯,更鼓不息紫色是一種介於極冷的藍色和極暖的紅色之間的顏色,作為間色,紫色相對複雜。紫色在中國文化和西方文化中具有豐富的含義,這種含義大多是積極向上和富貴的。violet是在光的可見光譜中具有其特定波長的電磁波,根據這個理論,purple並沒有出現在光譜中,而purple則是紅光和藍光的組合。儘管二者十分相似,我們依然使用兩個單詞來區別說明。根據歐洲和美國的調查顯示,紫色(purple)經常與虔誠、神秘、魔法相聯繫,但是這種色彩在與粉紅色混合後就與色情、女性氣質和誘惑相聯繫。
  • 為什麼要培養孩子的色彩感?從繪畫,看色彩心理學對孩子的重要性
    文 | 朗姐育兒日記(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很多家長都重視孩子「圖形」方面的發展,常常忽視了色彩的重要性。對於孩子來說,豐富的色彩有助於孩子身心健康的發展,並且從色彩心理學上可以了解孩子更多。
  • 美術生如何用好色彩
    色彩是很多美術生頭疼的問題,美術生如何利用好色彩給畫面加分?那麼畫好色彩要注意什麼呢?接下來,我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談談繪畫色彩應該注意的一些基本點。色彩對比色彩對比是最簡單的一種,對色彩視覺要求不高。表現為色彩不協調,明度強。在色彩寫生中,色調的差異似乎並不太難,但如果在具體操作過程中沒有把握好,也會讓人關注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