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少煦,徐麗君 | 中日色彩文化比較:基於民族心理的色彩意象

2021-02-19 深大社科學報

【參考文獻】

[1] 田少煦等. 數字色彩構成[M].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3.

[2] 辭海編篡委員會. 辭海(第6版)[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9.2724.

[3] 黃永衡,李安,孫秀如,何唯平,鄭煒. 中國顏色體系簡介[J]. 印刷質量與標準化,2007,(11):36.

[4] 田少煦.資訊時代色彩學研究的發展與走向[J]. 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美術與設計版),2012,(1):141.

[5] [日]小林重順. 色彩形象坐標[M]. 南開大學色彩與公共藝術研究中心譯. 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06.

[6] 劉淑霞. 試析日本人的色彩觀[J]. 北京社會科學,2015,(5):13.

[7] 朱憲文.日語自他動詞的語用功能及文化心理[J]. 湘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4):159.

[8] 尚會鵬. 論日本人感情模式的文化特徵[J].日本學刊,2008,(1).

[9] [日]柳宗悅. 工藝文化[M].徐藝乙譯.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121.

[10]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31)[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549.

[11] 翟學偉. 如何理解中國人的心理和行為[DB/OL]. http://www.icourses.cn/cuoc/,2013-10-29.

[12] 王文娟. 五行與五色[J].美術觀察,2005,(3):81.

[13] 黃國松. 色彩設計學[M]. 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01.29.

[14] 王文娟. 墨韻色章:中國畫色彩的美學探源[M]. 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6.271.

[15] 朱淨宇,李家泉. 從圖騰符號到社會符號:少數民族色彩語言揭秘[M]. 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93.1-2.

[16] 尚會鵬. 心理、行為與文化[DB/OL]. http://mooc.chaoxing.com/,2014-01-16.

[17] [日]千千巖英彰.色彩學概説[M]. 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2001.166.

[18] 張悅.「青」在日本文化中體現的色彩心理感覺[J]. 常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4):97.

[19] [日]千千巖英彰. 図解世界の色彩感情事典[M].東京:河出書房新社,1999.16.

[20] [日]金子隆芳. 色の科學:その心理と生理と物理[M]. 東京:朝倉書店,1995.59.

[21] 田少煦. 跨媒介色彩及其設計方法研究[J]. 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美術與設計版),2015,(3):151.

相關焦點

  • 中國傳統服飾文化,服飾設計文化,民族服飾色彩的借鑑與運用
    本文乃作者琴雪講文化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民族服飾色彩的借鑑與運用,民族服飾強烈的色彩關係和用色方法,可以給我們帶來一些啟發。在借鑑運用民族服飾色彩關係的時候,也同樣要把色彩的一些知識結合起來,即色彩的情感與象徵。因為色彩帶給人的心理意象或心理功能在服裝設計中顯得非常重要,對服裝設計有直接的影響。
  • 大家專論 | 新時代中日鄉村電影意象比較
    關鍵詞:新時代;生態文明;鄉村振興;意象比較電影是藝術創作伴隨文化認同的過程,是在順應時代潮流基礎上所做的文化選擇與時代抉擇。對同為亞洲文化的中日兩國鄉村電影「第二自然」所扮演的角色進行分析,可以看到我國和日本鄉村電影中「第二自然」所承擔功能的一致與不同。
  • 色彩情感與心理效應
    當顏色與具體事物聯繫在一起被人們感知時,在很大程度上受心理因素的影響,形成心理顏色,這就是色彩的心理效應。色彩的情感純在於千變萬化的色光於色料之中,這些色光於色料可通過人的視覺作用於人的生理及心理,並通過人的鑑別、審視和判斷,而直接影響人的生理及心理機能,使人對它們產生新的認識與變化。
  • 身體·空間·色彩——印度電影中歌舞段落的視覺修辭
    歌舞段落中身體、空間、色彩的視覺修辭,承載了一定的敘事功能和文化表徵,具體表現為彰顯了東方的、民族的、舞蹈的身體,作為儀式表演性的空間和跨地域組接的移情空間,用以造勢、敘情的色彩。歌舞段落以身體、空間、色彩的修辭,在電影中暗含了特殊涵義,表徵了民族文化和意象。
  • 聖誕節,和大神們一起探索色彩美學!
    功能性不同的空間,對色彩有什麼要求? 生活中,我們如何通過對色彩搭配進行自我演繹? 從而表述自身文化訴求? 在色彩的運用上我們可以解讀出什麼規律? 有哪些色彩使用的技巧和智慧?
  • 「和服|款式、花紋、色彩,日本服飾到底吸取了哪些」唐文化「?」
    「貞觀之治」和「開元盛世」繁華的場景圖唐朝服飾文化下的特點與制度初唐服飾在絕大程度上,是由南北朝及隋朝的服飾特點直接過渡過來的,而後期唐朝湧入了大量的胡人進入,由於胡人屬於早期的遊牧民族,能歌善舞,尤其是胡人舞蹈的服裝色彩豔麗、材質輕薄,故在盛唐女性開放、包容的狀態下唐朝的服飾得到了迅猛的發展
  • 色彩的心理意義
    身處在彩色世界中的人們,會因為紅色而激動,也會因為黑色而沉靜,但很少有人去思考色彩和生活的關係。日本色彩學會資深會員、著名的色彩心理學家木下代理子指出,色彩與生活息息相關,通過色彩可以洞悉一個人的內心,借用色彩的力量可以給人好運,甚至改變一個人的人生軌跡。不同顏色會讓人產生錯覺。說到色彩的魔力,我們先來回答文章最開始提出的兩個問題。
  • 色彩對消費者的心理暗示
    #萬象大會##色彩往往會對人們形成一定的心理暗示(1)色彩興趣色彩興趣是指當顧客看到某一類顏色時會產生興趣或好感,進而形成購買熱情和欲望。這就提示微商們在處理朋友圈時要處理好圖片和色彩,以吸引更多的人。
  • 色彩亞洲 時尚共贏:亞洲時尚色彩聯盟理事會會議
    和地位,實現「走出去」,「時裝看巴黎,童裝看織裡」2.陳雲龍先生致辭 浙江省人民檢察院原檢察長亞洲時尚色彩聯盟會議的進行可以推動產業發展3.蔣學基先生致辭( 浙江省委統戰部原副部長、浙江中華文化海外傳播促進會會長)時尚色彩具有廣泛性,不光體現在服裝上,也能體現在城市和鄉村的面貌上,城市和鄉村凝固和流動的流行色 色彩產業不但能夠推動產業發展
  • 都說熱戀中的人,眼中只有一種色彩
    當看到一種色彩時,除了在物理方面有一定的影響外,心理上也會有一定的感覺,這種感覺稱之為色彩意象。傳說,彩虹由七種顏色組成:赤橙黃綠青藍紫。而對於某一些特別的顏色來說,它都給人帶來了不一樣的意義。那麼,我們一起來看看具體的顏色都代表了哪些意義:紅色象徵活力、積極、熱情、前進等,所以許多企業都用紅色來象徵自己的企業形象與精神,同時由於它比較醒目、容易識別、具有較強的視覺效果,所以也常用來作為警告、危險、禁止和防火等標示用色。在工業安全用色中,紅色即是警告、危險、禁止和防火的指定色。
  • 色彩與生命的關係,正是有了五彩繽紛的顏色,才有了精彩的生命
    現代科學證明,人眼視網膜內的錐體細胞能使健康的眼睛分辨出17000種顏色和更多的細微的色彩差別。如,綠色如今受到人們的普遍喜愛,我認為根源是人的生理基礎和與之密不可分的心理基礎。這裡雖然沒有指出同一顏色在不同的情況下會給人以不同的心理感受,並不完全準確,但確也說明了人的視覺感受是客觀存在的。這種感受是導致人們在衣食住行、婚喪嫁娶、工作學習、娛樂祭奠等方方面面選擇和使用某些特定的顏色的重要動因,多種多樣的色彩民俗也隨之產生並逐漸傳承、流布。當然,人不是完全消極、被動地接受色彩視覺給人的感受,人的文化背景會在這種感受中能動地產生作用。
  • 成都色彩養成記
    用一座城市的色彩表現一座城市的文化特徵,是在漫長的歷史積累中形成的結果。羅馬的橙黃色,巴黎的奶酪色……跟人類性格顏色一樣,都代表了一座城市的性格。去年年底,中國美術學院色彩學專家宋建明則聚焦成都的天府新區,為其描繪屬於未來城市色彩圖景。
  • 豆瓣8.4《紅高粱》的色彩渲染 | 淺談張藝謀電影對色彩運用的研究
    就中國電影導演而言, 張藝謀以運用色彩最為見長, 無論是在哪一種類型的電影中, 其執導電影的一大特點就在於其對於色彩的強烈敏感和直觀表達。張藝謀作為中國電影走向世界的旗幟型人物,對於「紅」的鐘愛絕不是一種簡單的個人喜好, 而是用色彩的象徵意義表達自己的思想認知以及彰顯民族特色文化。 色彩一直是張藝謀展現其作品, 表達其心中故事的主題的一種重要手段。
  • 用中國色彩點亮文化自信——央視《時尚大師》第二季啟動啦!
    在延續上一季文化與時尚碰撞的同時將「時尚創享」這一理念融入到節目中,邀請享譽國際的時尚大師攜手演藝界傳統文化「發燒友」,並於每期節目點亮一種色彩,賦予中國色獨特屬性,帶給觀眾前所未有的時尚、文化體驗。 基於中國色彩,運用非遺技藝,聚焦傳統文化,融合時尚創意,《時尚大師》第二季將延續節目初心「讓時尚觸手可及,讓世界更愛中國」,以時代精神激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也將用一整季的匠心之旅助力中國時尚產業的崛起!
  • 傳統節日色彩研究報告發布 春節紅端午綠中秋藍或是國人共識
    此外,小罐茶還期待能夠找到一個引起消費者情感共鳴的符號,而色彩本身就是產品視覺效果中打動人心的元素。因此基於研究結果,小罐茶推出了中秋專屬的小罐藍詩月禮盒,藉此傳遞中秋的美好祝福。這種顏色傳遞出濃鬱的色彩印象與厚重感,給人帶來寧靜的體驗。結合研究報告與論文來看,中國人傾向於用飽和度高、明度低的藍色來詮釋中秋節,並且已深入大腦聯結層面、是相當根深蒂固的。這也從側面說明,中秋藍的提出有跡可循,並且非常符合中國人的心理認知。
  • 《英雄》背後的「色彩語言」
    而站在中國導演一線的張藝謀曾經用色彩、構圖的精心設計與傳統敘事模式服務於傳統文化、習俗以及中國的內在精神,《大紅燈籠高高掛》、《菊豆》、《活著》,生動而真實地展現了一代人的生存氣息,這些都是純粹的藝術作品。
  • 色彩對用戶體驗的影響
    雖然有些設計師認為有些色彩是一些純粹的美學上的選擇,但是實際上,色彩對於用戶的心理和行為的影響相對更深,最終會反映在用戶體驗和行為反饋上。 當然,色彩理論是一個相對複雜的主題。從用戶體驗的角度上來說,色彩所涉及到的遠不是配色方案這一個維度。通常,我們聊得最多的是不同色彩所產生的心理效應,以及多色彩搭配時,相互之間的影響和可訪問性上的問題。
  • 「五彩繽紛」的顏色與人類的心理感受,色彩對人類有什麼影響?
    常見色彩體系的心理含義在深入研究大量自然色和人造色實例的基礎上,研究人員分析歸納出7個主要色彩體系,並對每個體系的心理含義進行了歸納總結。紅色體系熱烈、浪漫,具有豐富情感。藍色的心理含義複雜多樣:清澈淡藍,一眼望去涼快、有支撐力、令人振奮;蠟染、印花的靛藍整潔秀氣,透露出濃鬱的鄉土氣息;海軍藍與軍人堅毅挺拔的形象聯繫起來,給人以莊嚴和肅穆的感覺。藍色系常常與其他強烈的顏色搭配,用於運動服及器械,給人振奮感。白色具有輕盈感,高雅純潔。
  • 中英色彩詞語翻譯對比與文化差異
    例如,漢民族文化中,白色與死亡、喪事相聯繫。如「紅白喜事」中的「白」指喪事(funeral),表示哀悼。但在英語文化中,white 表示幸福和純潔,如新娘在婚禮上穿白色禮服,代表愛情的純潔和婚姻的貞潔。
  • 最美不過中國色,歷經千年仍不過時的色彩審美
    面對長期處於失色狀態的華夏審美文化,幸而有有心人願意深耕這片原野。文化學者郭浩與故宮文創設計師李健明,翻閱了近400部與色彩相關的文獻典籍,對中國色彩文化進行了前所未有的考證與梳理,歸納出384種中國傳統色色名,又從十幾萬件故宮館藏文物中,根據24節氣、72物候精選96件應時應節應色的故宮文物,以手繪方式將其復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