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乃作者琴雪講文化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民族服飾色彩的借鑑與運用,民族服飾強烈的色彩關係和用色方法,可以給我們帶來一些啟發。在借鑑運用民族服飾色彩關係的時候,也同樣要把色彩的一些知識結合起來,即色彩的情感與象徵。因為色彩帶給人的心理意象或心理功能在服裝設計中顯得非常重要,對服裝設計有直接的影響。
在進行色彩設計時,要注意兩方面的問題:色彩的性格:民族服飾高純度色彩組合傳達的色彩性格應該與具體的設計風格一致,可以在主色、配色上進行考慮,突顯不同色彩的色彩性格,達到設計的要求。色彩與面料的關係:由於纖維性能與織物組織結構不同,對光的吸收和反射也不同,所反映出來的色彩感覺更不相同,同一色相的不同面料給人帶來的感覺不一樣,所以也必須結合設計風格來進行色彩的搭配組合。
談談傳統材料的啟發,從自然界的動植物中提取的棉、麻、絲纖維紡織而成的面料,是各民族服飾中使用最為普遍的材料,或者對紡織而成的面料進行再加工處理,如染、做亮、做褶皺等,然後再用這些面料製作服裝。我國各民族採用的傳統服裝面料,比較普遍的是純棉織物、純麻織物、棉麻混紡織物、毛織物、毛皮等,除此之外,還有少數比較有特色的服裝面料,如織錦、亮布、氌氌、艾德萊絲綢、魚皮等。
傳統材料新用民族服飾傳統面料具有特殊美感,這是吸引設計師的重要原因。將民族傳統面料注入新的設計,材料的正確使用比較關鍵。傳統面料起到的作用,全在於設計師的正確使用和把握上。是全部應用傳統面料,還是傳統面料與現代面料混合使用,都要統一在明確的設計風格之下,必須將傳統面料與其他設計因素(如款式、版型、製作)相互結合,這樣才能更好地發揮傳統面料的作用。為利用日本傳統印花布設計的服裝,純棉印花布料與簡潔、樸素的服裝風格協調一致; 為美洲民族風格印花面料的運用:為採用東歐傳統風格與中國傳統風格的面料設計的春夏服裝:為採用日本傳統風格的面料設計的服裝。
講一講對傳統圖案的研究與運用,我國各民族的傳統服飾圖案,是表達意境與人心靈情感最細膩和最豐富的形式,是一個有豐富資源的寶庫。傳統圖案傳達的特殊情感信息是最容易打動設計師並啟發設計的因素,從現代服裝近百年歷史中可以看出,各國服裝設計師對本民族或異域民族傳統服飾語言的借鑑與運用最多的元素就是圖案,可見它的魅力所在。傳統圖案的運用重點同樣是圖案與服裝的風格一致, 並處理好圖案與服裝其他要素的關係,圖案才能發揮出更好的作用。
對傳統圖案結構的研究,我國民族服飾傳統圖案的結構方式有二方連續、四方連續、單獨紋樣、適合紋樣等。單獨紋樣有兩種形式:對稱式單獨紋樣:又稱均齊式單獨紋樣。均衡式單獨紋樣:又稱平衡式單獨紋樣。其特點是不受對稱軸或對稱點的限制,結構較自由,但要注意保持畫面重心的平穩。適合紋樣適合紋樣指具有一定外形限制的紋樣,圖案素材經過加工變化,組織在一定的輪廓線以內。傳統圖案的轉化運用,民族服飾中傳統圖案的轉化運用,可分為兩種方式:一是民族服飾圖案的局部原始樣本的運用,二是對傳統圖案的打散重組。
原始樣本的運用對民族服飾中傳統圖案原始樣本的運用,就是將圖案的局部完整形式直接用於服裝設計中,使用這種方法需注意圖案紋樣與服裝內部構造的疏密關係、整體關係及對比關係,並運用平面構成的知識營造圖案與服裝的關係。披肩,中國傳統圖案樣式幾乎沒變,但效果很好:為運用歐洲傳統圖案設計的裙裝,款式經典;為運用非洲傳統圖案設計的冬裝,配上毛皮圍巾,服裝風格野性時尚:上衣是對中國苗族傳統服飾圖案的運用。
打散重組打散重組是對民族服飾中傳統圖案的轉化運用的第二種方式,重組也要注意保持圖案的風格,這樣才能傳遞出傳統圖案的美。對傳統圖案的打散重組,包括:將圖案簡化;將傳統圖案與現代圖案組合、重組:奪張局部等。運用打散重組這種方法,既要確保圖案與服裝風格協調一致,又要注意圖案的擺放位置,是滿地式、散點式、角隅式,還是居中式等,這些都要仔細考慮,為國外著名設計師在民族傳統圖案的基礎上再設計的服裝圖案,運用到不同類型、不同廓形的服裝中,產生出不同的風格。
參考資料《中國服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