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乃作者寒寒講文化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就隋唐婦女服飾來看,貴婦常穿的有禕衣(採上下連屬的袍制,上施彩繪紋飾,質料以往多為黑色,隋唐以後多為深青)、鞠衣(形近禕衣,長度過膝,配大帶革帶)、鈿釵檀衣(後、妃等禮賓之服,質料雜色而不畫,大袖,十二鈿,花樹十二,腰配雙配小綬)、翟衣(貴婦禮、祭之服)、鈿釵禮衣、禮衣、公服(供奉時用)、半袖裙襦、花釵禮衣、大褒連裳(六品以下官妻服,九品以上官女嫁服,褒同袖)。一般婦女常穿的有衫、襖、裙、披帛(披在背肩上的長畫帛)、禰襠、半臂、背子(似為短披風)、縵衫(歌舞時罩在外面的小衣著)、鳳頭鞋、靴、屐(一種底為木、面為木、麻、布、皮的鞋)、膝褲(時謂褲襪)、回鶻裝(西域少數民族服,翻折領連衣窄袖長裙,衣身寬大,長可拖地,腰間束帶翻領及領口加紋飾)、帷帽(帽簷邊垂有防人窺視的薄紗)等等。
隋唐婦女髮飾頗為豐富,髮髻花樣不勝枚舉,而且高髮髻越來越盛行;與 此同時,婦女對臉部的化妝(塗脂抹粉)也十分注重。這些恰好對各類服飾起到了很好的審美點綴作用。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唐代婦女的服飾在當時還是具有一定的開放性的。當時不僅還流行一種半露胸窄袖裝,而且女性著男裝的現象也是作為一種時髦存在的。史稱:「高宗嘗內宴,太平公主紫衫玉帶,皂羅折上巾,具紛礪七事,歌舞於帝前,帝與後笑曰:女好不可為武官,何為此裝束?」這表明唐皇是以比較開明和寬鬆的態度來對待太平公主著男裝這一事情的。事實上,在中國20世紀以前的數千年裡,服飾總的特點是比較保守封閉的,像唐朝女子這樣大膽袒露、這樣男女不分,是絕無僅有的,因為這是和禮教相違背的。
宋遼金元明清,是「古典時期」中國服飾藝術歷經多種變動的時代。在這一大的時代中,儘管由前朝發展而來的服飾藝術體系,沒有發生根本性的改變,但是其間經歷的多民族文化的碰撞交融,卻為服飾藝術在微觀層面的學習互鑑,創造了一定的氛圍,最終為中國傳統服飾藝術的風格嬗變提供了前提。宋代是中國封建統治在政治、經濟、軍事等諸多方面,由外向進取走向內部整合的一個典型時期。當時國家是積貧積弱、飽受侵擾,國民是內斂自持、苟求生存;而同時勃興的宋代理學又公開倡言「存天理,滅人慾」。這些都在客觀上命定了宋代服飾藝術發展的基調只能是:平實清淡,微變即安。
宋代帝王多次詔令人們在服飾上要力求儉樸從事,反對奢侈鋪張,因此,宋代服飾明顯比隋唐要顯得樸實無華。理學在本質上是一種極為注重個人心性及主體人格之倫理塑造的學說,它將「內聖外王」之「內聖」放大到了極致,對人的日常生活欲望給予了一定的清算。在理學造成的特有的生活倫理氣候中,人們的服飾藝術實踐,明顯地表現出了一種沿襲舊制、不為人先的拘謹保守面目。在宋代幾乎看不到唐代那種華美豔麗的服飾,看不到女著男裝的情形。
雖然宋代服飾以繼承先朝舊制為主,但並非是全盤吸收,在某些方面對舊製作了簡約化處理,吸取了包括契丹在內的一-些北方少數民族那種簡潔適體的部分服飾組件。宋代男子服飾的特點是:習用襦、褐衣、藍衫,從文武百官到黎民百姓都時興圓領袍衫;官員以尊卑不同的紫、緋、朱、綠、青等袍色來區別等級,腰間佩金銀魚標袋作為權力地位的象徵,頭戴由襆頭(早期是黑色頭巾)演變來的帽子;文士以過去的幅巾裹頭,用不同形式、名號的頭巾裹頭成為一種時髦(如有程子巾、東坡巾、逍遙巾等);
其他許多方面都大致與前朝相像。宋代女子服飾的特點是:以襦、衫、襖、背心、被子、半臂、大袖、禕衣、鞠衣、裙子等為主;服色多用青、碧、綠、藍、白等偏冷色調;流行高髮髻及假髮裝飾;逐漸流行纏足,穿與之適應的繡鞋、錦鞋、緞鞋及鳳鞋等。宋代服飾從總體上看,體現出的是一種含蓄、清淡、矜持的審美效果。遼、金、元,是北方草原遊牧民族契丹、女真、蒙古各自建立的政權。
遼、金、元統治者作為一時的勝利者,他們既對自已在武力徵戰上: 所取得的成功沾沾自喜,卻又對漢民族文化那博大的氣勢和深厚的包容性充滿恐懼。為了能在漢民族地區維持長久的統治,接受漢法、容納漢俗實際上已成為不得不接受的嚴峻現實。也正因此,遼、金、元統治者對待中原地區舊有的衣規服制,一般只能採取或學習借鑑、或一收一放、或聽任容讓的態度。
遼統治者對待服飾的具體做法,就是北班國制(遼制),南班漢制,各從其便,也即因地制宜、因人而異,契丹人用契丹舊制,漢族人用漢族舊制,這無疑具有較大的寬容性。於是在平素裡,漢族官吏大多仍然穿漢服,契丹官吏則依其民俗仍舊穿契丹服。皇帝雖是契丹人,但因為漢族皇帝的服飾遠比契丹君主的服飾華美精細,所以皇帝也採用漢帝服飾。此時最常使用的服裝是長袍,上下男女幾無差別。 它是左衽、圓領、窄袖。遼時只有皇帝及高官可以戴冠帽裡頭巾,中下級官吏及平民百姓則只能裸頭露頂,即使寒冬也不例外。
金統治者對待服飾也有自己的特點。在日常服飾方面,他們大致是保留女真族舊有的服制,在公差服飾方面則既曾沿襲遼制,又程度不同地學習了一些宋代漢制。金人大多是身著盤領衣,腰系吐鶻帶(皮 革制並有裝飾物的腰帶),頭裹皂羅巾,腳穿烏皮靴,喜用皮毛作質料,並習慣用環境色作服色。金人還特別注重發制,男性蓄髮編辮垂肩,女性蓄髮梳理盤髻且佩以飾物。
參考資料《中國服飾藝術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