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周列國 姜姓齊國風雲 上 (齊襄公的荒唐人生)

2021-02-13 聽平哥徐徐道來話歷史

壹 建立齊國

 

這日,碧空如洗,萬裡無雲,周文王姬昌準備外出打獵,當時的人喜歡算卦,很多時候在要幹什麼之前都先算一卦,姬昌也不例外,外出打獵前,算了一掛,掛辭說,所得獵物非龍非螭,非虎非熊;所得乃是成就霸王之業的輔臣(真邪乎呀!)。

 

姬昌很高興,就打獵去了,在渭水北岸遇到了一個鬍子花白的老者在釣魚,姬昌打獵也累了,就借著歇腳的工夫與這位老者交談了一會,沒想到的是,這位老者對天文地理,軍事謀略,治國安邦之道全部都精通。

 

姬昌大喜過望,覺得這位老者是個奇才,對他說道:「從前我們周國的先君太公就說過,定有聖人會來到周國,周國從此以後就會興旺,說的聖人就是您吧?太公盼望您已經很久了!」因此姬昌稱呼這位老者為「太公望」,並且帶這位老者回到周國,尊為太師,這位被姬昌稱為太公望的老者,就是姜子牙。

 

姜子牙回到周國後,果然不負眾望,先後輔佐周文王姬昌和周武王姬發兩代國君,幫助日益強大的周國最終滅掉了商王朝,建立了周王朝。周王朝建立後,周武王把天下分成了若干個侯國,然後根據在滅商大業中所立功勞的大小,把王室的宗親和有功之臣都分封到這些侯國去,充當周朝統治中心的屏障,即所謂「封建親戚,以藩屏周」。

 

由於姜子牙先後輔佐姬昌父子兩代君王,在興周滅商大業中厥功至偉,而被首封於齊地營丘(即今淄博市)建立齊國,以穩定東方。姜子牙就是姜氏齊國的第一代君主。還授予姜子牙公爵爵位,當時爵位分五等,公、侯、伯、子、男,公爵為最高等爵位。

 

當時周王朝新立,天下未穩,東夷還沒有完全徵服,姜子牙帶領本部人馬剛到達淄河西岸,只見萊國軍隊正在涉水奔營丘而來,劍拔弩張,形勢危急。原來萊國與營丘離得很近,是商朝時期東夷的一個侯國,萊侯想趁姜子牙立足未穩之際搶佔營丘。兩軍在淄河西岸展開對壘,姜子牙指揮鎮定自若,士兵作戰英勇頑強,萊軍被殺得大敗而回。齊國就這樣正式建立起來。

 

影視劇中的姜子牙

姜子牙在齊國施行以法治國,安定民心,同時誅滅不合作的東夷部落,用人方面推行尊賢尚功的政策,不分親疏,只選拔有才能的人做官,哪怕是東夷部落的人,只要真有才幹,願意效忠周王朝的也可以在齊國為官,打破了西周以血緣關係為基礎的「尊尊親親」的正統思想束縛,實踐證明,這種用人政策不僅開創了任人唯賢、唯才是舉的人才使用先河,也為後來齊國稱霸列國奠定了基礎。姜子牙在齊國施行的一系列政策使齊國迅速安定下來。

 

貳 亂世出亂情

 

齊國的第十三代國君是齊僖公,已經到了東周時期,齊僖公有兩個女兒,一個叫文姜, 一個叫宣姜,都是當世的絕色美人,其中宣姜嫁給了衛國國君衛宣公,文姜嫁給了魯國國君魯桓公,在那個禮崩樂壞的年代,絕色美人往往都會伴隨著政治的動亂。宣姜我們在後面講到衛國的時候再提,這裡只說文姜。

 

齊僖公死後,兒子姜諸兒繼位,就是齊襄公,齊襄公和文姜是同父異母的兄妹,從小一塊長大,小的時候,兄妹倆就很要好,一塊讀書,一塊吃飯,一塊玩耍,長大後,文姜出落得如花似玉,諸兒也是身材高大偉岸,粉面朱唇,且能文能武,兩個人都到了情竇初開的年紀,還是經常聚在一起,也沒什麼男女顧忌,經常手拉著手一起玩耍,齊僖公非常溺愛自己的這些孩子,又都是親兄妹,所以也沒有預先防範,結果漸漸的諸兒和文姜產生了男女感情。

 

公元前709年,齊僖公把文姜嫁給了魯國國君魯桓公,諸兒很是不舍,但是他和文姜也知道彼此是兄妹,是不可能在一起的。文姜嫁到魯國,本來兩人可能這輩子都沒有機會再見面了,彼此的感情也只能埋藏在心底,但是15年後,老天偏偏又給了他們見面的機會。

 

公元前694年,這時的諸兒已經繼位為齊國國君,就是齊襄公,齊國在他父親齊僖公的治理下,國力空前的強盛,稱霸東方,但是由於霸業不如後來的齊桓公,所以齊僖公被後世稱為春秋三小霸之一。

 

這年,齊襄公要迎娶周王朝的王姬,也就是周天子的女兒,當時天子的女兒還不叫公主,天子的女兒被稱作王姬,王姬在下嫁諸侯的時候,至高無上的天子是不能親自主持女兒的婚禮的,必須由和天子同姓的最高等級的「公爵」來主持婚禮。所以後人才把天子之女稱作為「公主」。

 

王姬下嫁齊襄公,魯國國君是姬姓(周天子也姓姬,與天子同姓),又是公爵,距離齊國又近,所以齊襄公和王姬的婚禮由當時的魯國國君魯桓公(就是娶了文姜的那位)主持,齊襄公看是魯桓公主持婚禮,就想著自己和妹妹文姜十多年沒見了,何不趁此機會見見妹妹,於是派人給文姜捎信,請他和魯桓公一起來齊國為自己主持婚禮。

 

此時的文姜作為魯國夫人深受魯桓公的寵愛,已經先後為魯桓公生下兩個兒子,但是聽說魯桓公要去齊國為哥哥主持婚禮,還是勾起了她對哥哥齊襄公的舊情,於是文姜和魯桓公說自己好久沒有回過齊國了,這次希望能和魯桓公一同回齊國看看。魯桓公很寵愛文姜,就答應了。

 

有大臣勸諫魯桓公說,女人一旦出嫁,按照周禮,回去探望父母是可以的,但是現在夫人的父母都已經過世了,回去探望哥哥是不合周禮的,魯桓公也覺得是這樣,但是因為已經答應了文姜,所以沒有聽從大臣的勸諫,他沒想到這竟然給他帶來了殺身之禍。

 

魯桓公一行人到達齊國國都臨淄,齊襄公大擺宴席,盛情款待魯桓公夫婦,散席後,魯桓公回館舍休息,文姜說要去後宮和以前相熟的嬪妃們聚聚,便獨自去了後宮,齊襄公心領神會,也急忙趕回後宮和文姜相會。

兩人互相傾訴了分別這十幾年對彼此的思念,最後不顧人倫禮法,此處省略一萬字,你懂得,第二天魯桓公醒來,發現文姜一夜未歸,不免懷疑起來,所以派人到齊國後宮探聽,得報文姜到齊國後宮只去見了齊襄公,並未與以前認識的嬪妃們相聚,魯桓公聞報大怒,等到中午文姜才回到館舍。

 

魯桓公問文姜昨晚和誰在一起,文姜說和連嬪在一起,這個連嬪是齊國大臣連稱的妹妹,也是齊襄公的妃子,魯桓公早就聽說齊襄公不喜歡連嬪,一直對她很冷落,魯桓公強壓著怒火問文姜昨晚是在什麼地方休息的?文姜心虛,支支吾吾的說道:「夫君這是怎麼了?宮中那麼多房間,還能少了妾休息的地方嗎?」

 

魯桓公再也壓不住心中的怒火了,吼道:「你給我老實交代,你昨晚是不是和兄長睡在一起?」文姜也假裝生氣,抵賴道:「夫君別胡思亂想,我們是兄妹,怎麼可能睡在一起!」文姜百般抵賴,但是畢竟心虛,底氣不足,魯桓公看在眼裡,已經百分百確定了文姜與齊襄公亂倫。但是自己人在齊國,又不敢過分發作,便準備立即返回魯國。

 

文姜見兄妹亂倫之事已敗露,害怕自己回國後會被殺,把事情告訴了齊襄公,齊襄公也是血氣方剛,覺得自己應該負責,對文姜說:「妹妹放心,此事我來處理。」原來,齊襄公已經起了殺心。

 

齊襄公大擺宴席,為魯桓公送行,席間齊襄公讓齊國官員輪流敬魯桓公酒,魯桓公心中鬱悶,沒喝多少就醉了,散席後連站都站不起來了,齊襄公讓弟弟彭生把魯桓公抱上車,然後小聲命令彭生說:「魯君要害死你姐姐文姜,不要讓他活著離開齊國。」

 

公然殺害諸侯國君可不是鬧著玩的,而且還是作為天子使臣來主持王姬婚禮的公爵,彭生年級不大,也是血氣方剛,他不知道齊襄公和姐姐文姜的醜事,聽到魯桓公要害姐姐,而且又有齊襄公的命令,於是在把魯桓公抱上車後,趁人不注意,勒死了喝的一塌糊塗的魯桓公。

 

一切收拾妥當,魯國一行人準備出發時,發現國君被勒死在車中,眾人大驚,找到齊襄公說:「我們國君奉天子之命來貴國主持您與王姬的婚事,現禮儀已經完成,我們國君卻死在了齊國,最後接觸我們國君的人是貴國公子彭生,是他把我們國君抱上車的,最可疑,請您處死彭生,以告慰我們君上在天之靈。」齊襄公心裡有鬼,也不想讓整個事件繼續擴大,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把彭生處死了。然後派人護送魯桓公的喪車回國,文姜怕回去被殺,又想繼續和哥哥敘情,就留在了齊國,

 

叄 齊襄公之死

 

縱觀春秋戰國史,子弒父,父害子,臣弒君,君害臣,有太多太多的殺戮都是由於貪圖美色引發的,有句老話叫「紅顏禍水」,在我看來,這種言論完全是男性主導的社會主觀的推卸責任,俗話說一個巴掌拍不響,在那個禮崩樂壞的時代,掌權者既然控制不住自己的下半身,也就難免要面對殺與被殺的結果。甚至牽連無辜。

 

齊襄公的所作所為被鮑叔牙看在眼裡,鮑叔牙是齊襄公的弟弟公子小白(後來稱霸諸侯的齊桓公)的師傅,他認為齊襄公的所作所為會給齊國帶來禍患,為了以防不測,建議公子小白跟自己暫時到別的國家去,同時密切觀察齊國動向,伺機以圖大業。

 

鮑叔牙的好友管仲是齊襄公的弟弟公子糾的師傅,在鮑叔牙的勸說下,管仲和公子糾以及公子糾的另一位謀臣召忽也去了他國暫避。

 

公元前689年,齊襄公聯合魯,宋,陳,蔡四國組成聯軍攻打衛國,衛國向周天子求救,周天子派兵援救衛國,結果被五國聯軍殺敗,齊襄公回國後,擔心周王朝軍隊再來討伐齊國,就命令大夫連稱和管至父駐守邊疆,二位大夫臨行前問齊襄公道:「駐守邊疆是個苦差事,但是國家需要,我們也不敢推辭,只是想問君上打算什麼時候讓我們回來呢?」

 

此時正值夏季,天氣酷熱,齊襄公正在吃西瓜,隨口答道:「到明年瓜熟之時,嗚嗚……(吃西瓜),寡人定派人換你們回來。」於是二人趕赴邊疆駐守去了。話說二人終於熬到了第二年瓜熟之時,卻不見有人來換防,二人想,可能是君上忘記了,於是派人去國都,請求齊襄公換防,齊襄公有些惱火,說道:「作為臣子就應該服從命令,為國效力,換不換防是寡人考慮的事情,等明年瓜熟之時再說吧。」

 

二位大夫聞聽後,心中更加惱火,而且還聽說齊襄公這一年還在與妹妹文姜尋歡作樂,連稱最為惱火,因為他的妹妹早就嫁給了齊襄公,但是一直得不到寵愛,現在卻整天和自己的妹妹行苟且之事,頓時起了殺心!

 

那個時代,感覺真的是一點小事就可以引發臣子弒君的血案,連稱的妹妹入宮多年得不到齊襄公崇愛,也對齊襄公不滿,連稱捎信兒給妹妹,讓他注意齊襄公的行蹤。每年獵祭到了(每逢臘月去圍獵,然後用捕獲的禽獸來祭奠百神和祖宗,來祈求來年風調雨順。),齊襄公外出打獵,連稱得到妹妹的密報,二人聯合公子姜無知在齊襄公外出打獵的時候誅殺了齊襄公。

 

齊襄公死後,公子姜無知繼位,封連稱為上卿,管至父為亞卿,還娶了哥哥齊襄公的老婆,也就是連稱的妹妹,並立她為夫人(正妻)。齊國開始陷入動亂,亂才有機會,已經避難他國數年的鮑叔牙和公子小白,管仲和公子糾都看到機會了,開始蠢蠢欲動。

 

齊國前期的國君姓姜,後期被貴族田氏篡權,所以春秋時期的齊國為姜姓齊國,戰國時期的齊國為田姓齊國,我們會分幾篇文章詳細講述齊國歷史中比較重要的歷史事件。

 

本文參考文獻:

《史記》《春秋戰國 初霸》

相關焦點

  • 東周列國-春秋篇(30集)(每天更新一部)
    周朝是歷史上有明確紀年的開始,周文王演易經八卦,姜太公垂釣渭水,武王伐紂滅商,歷經近300年興衰。
  • 【東周列國33 五公子搶位】什麼人忍心把孩子殺了燉肉給君王吃? | 立新說
    編著通俗歷史經典《東周列國故事》、《前後漢故事》、《三國故事》、《上下五千年》等。《東周列國故事》之三十三:五公子搶位齊桓公本來是個很能幹的人,不但把齊國治理得挺不錯,還能幫助別的諸侯。可是他也犯了古時候王公貴族媳婦兒太多的毛病。
  • 【東周列國志】第十三回​ 魯桓公夫婦如齊 鄭子直君臣為戮​
    因魯侯夫婦將至齊國,且將鄭事擱起,親至濼水迎候。卻說魯夫人文姜見齊使來迎,心下亦想念其兄,欲借歸寧之名,與桓公同行。桓公溺愛其妻,不敢不從。大夫申繻諫曰:「『女有室,男有家',古之制也。禮無相瀆,瀆則有亂。女子出嫁,父母若在,每歲一歸寧。今夫人父母俱亡,無以妹寧兄之理。魯以秉禮為國,豈可行此非禮之事?」桓公已許文姜,遂不從申繻之諫,夫婦同行。車至濼水,齊襄公早先在矣。
  • 東周列國·春秋篇
    周朝是歷史上有明確紀年的開始,從周文王演易經八卦,姜太公垂釣渭水,武王伐紂滅商,歷經近300年興衰。
  • 劉恩樵 | 爺孫聊吧(6):紛亂的東周列國
    我就給你說說東周列國吧。我才剛剛看完這部分。孫子:爺爺謙虛了。這本書是從周代開始講的。按照一般的計算方法,周朝從公元前1046年起至公元前256年止,大概有850年。周朝分為西周與東周。西周在前,東周在後。東周大概550年,又分成春秋和戰國兩段。春秋從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戰國從公元前475至公元前221年。爺爺:哇塞!
  • 荒淫無度齊襄公,興兵伐紀為紅顏
  • 讀《左傳》9——齊襄公之死,不守信的嚴重後果
    齊襄公雖然荒唐,但畢竟是一國之君,而且是東方大國齊國的國君。就是再和文姜鬼混頻繁,也不能耽擱了國事。在私生活上「作」也就罷了,國家大事上應該能謹慎了吧?也確實,人家齊襄公也不想作啊,國家如果出了問題,怎麼對得起列祖列宗!這點道理還能不明白?因此,齊襄公為了展示自己的能力,也為了轉移國內的矛盾,開始對外用兵,展示齊國實力,插手和解決別國問題。
  • 【漫話五千年】第194話:他大姨他二姨都是他姨,齊襄公到底有多荒唐?
    齊國第十三任國君齊僖公生有三個兒子:諸兒、糾和小白。眼看著正月要過年了,齊襄公又想孩子他大姨媽了。這一次,魯桓公也看開了,孩子想見大姨媽很正常。於是,魯桓公帶著文姜到濼地和齊襄公會盟。接下來的幾天,齊襄公白天和文姜嘮嘮家常,晚上就和孩子他大姨媽切磋床上功夫。
  • 私通自己親妹妹,姦情敗露後,殺死妹夫的齊襄公
    意思就是說,齊國太強大,自己門第卑微,不敢高攀。按正常道理來說,齊國是強國,而且文姜也是絕色美女,那為什麼鄭國世子姬忽不答應這門親事呢?我們從一些史料記載裡,可以找到一些蛛絲馬跡,馮夢龍的《東周列國志》說:「齊僖公二女,長宣姜,次文姜,宣姜淫於舅,文姜淫於兄,人倫天理,至此滅絕矣!」還有詩嘆曰:妖豔春秋首二姜,致令齊衛紊綱常。天生尤物殃人國,不及無鹽佐伯王!」
  • 齊國有兩位「齊莊公」:一位奠定齊國霸業,另一位則被弒殺
    被左丘明的《左傳·襄公二十七年》、《國語·鄭語》和司馬遷的《史記·十二諸侯年表》共同評價為春秋四大國之一。提到齊國歷史上的君主,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齊桓公。誠然,作為春秋五霸之首,齊桓公無疑將齊國的整體實力推向了巔峰。不過,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在齊桓公之前,齊莊公和齊僖公這兩位君主的勵精圖治,無疑為齊桓公九合諸侯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 立志講歷史:齊襄公:奇葩暴君的魔幻人生(二)
    諸兒即位為齊襄公後,他想借和周王室通婚,來進一步提高自己的政治地位,於是向周王求婚,周王答應把一個公主嫁給他,並命魯桓公親自去齊國議婚,文姜想藉機和齊襄公見面,於是以「歸寧」為藉口,提出和魯桓公一起去齊國,魯桓公想都沒想就答應了。魯國大夫申繻看出了問題:父母在,已出嫁女子才「歸寧」,文姜父母去世多年了,還歸寧什麼?肯定有問題!
  • 【東周列國志】第六十二回 諸侯同心圍齊國 晉臣合計逐欒盈
    魯襄公聞齊太子光之廢,遣使來請其罪,靈公不能答,反慮魯國將來助光爭國,所以與魯為仇,首先加兵,欲以兵威脅魯,然後殺光。此乃靈公無道之極也。魯使人告急於晉,因悼公抱病,不能救魯。是冬,晉悼公薨,群臣奉世子彪即位,是為平公。魯又使叔孫豹吊賀,且告齊患。荀偃曰:「俟來春當會諸侯,若齊不赴會,討之未晚。」周靈王十五年,晉平公元年,大合諸侯於溴梁。齊靈公不至,使大夫高厚代。荀偃大怒,欲執高厚,高厚逃歸。
  • 齊襄公的亂倫史:兄妹的不倫之戀
    桓公和夫人文姜一回到齊國,就受到了齊襄公異乎尋常的熱情款待。把夫人文姜單獨叫在宮中,說不定還打發了齊國許多的美女去陪魯桓公。    可是等魯桓公從溫柔鄉裡醒來,發現夫人好久不見影子了。一打聽,原來自己的女人和她哥哥通宵呆在一起。這不正常嘛,兄妹倆哪有這麼個纏綿法的?想起以前聽說的風言風語,魯桓公就氣得臉色鐵青。等到夫人回來,桓公的血性就上來了,與夫人大吵了一架。
  • 《風雲戰國之列國》終於首播了!
    自上周三曝出預告片以來,這部首檔劇情式歷史紀錄片《風雲戰國之列國》可謂吊足了網友們的胃口從彈幕到評論區
  • 【東周列國33 五公子搶位】什麼人忍心把孩子殺了燉肉給君王吃?~~文摘 | 立新說
    我們今天繼續來講林漢達先生的東周列國故事的第33個故事——五公子搶位。這個故事就是講一代霸主齊桓公終於掛掉了下線之後,他的晚年實際上是一個悲劇。這個也是中國歷史上老生常談的故事——就是沒有處理好自己的接班人。
  • 齊襄公死於非命:荒淫無道私通亂倫,政令無常官逼民反
    齊襄公在位時期,荒淫無道,橫徵暴斂,只顧自己花天酒地,不管老百姓的死活。常常是言而無信,反覆無常,大臣們也是怨聲載道,敢怒不敢言。齊國的大夫鮑叔牙看著當下的情景,就有一種不祥的預兆——齊國一定會出大亂子。於是,在他的安排下,派人把齊襄公的弟弟公子小白送到莒國去了。
  • 上報九世之讎的齊襄公,被猛誇又被痛貶
    齊人埋葬了齊哀公,埋葬了仇恨,擦擦眼淚照常生活。姜太公掙來的爵位繼續傳遞,齊哀公以後的第九代,是名叫諸兒的齊襄公。齊襄公繼位第二年,位於如今山東半島上的三個大國魯、齊、紀,召開了一次舉世矚目的跨國交流盛會。在會上,來自禮儀之邦的魯桓公,拉著兩個兄弟之邦的一把手,倡議說:遠親不如近鄰,你們哥倆要多多親近。咱仨結成同盟,一起對付衛國。
  • 齊桓公能成為春秋五霸之首,除了管仲,還要感謝這兩個人
    姜姓齊國第十六位國君(公元前685~前643年在位),春秋五霸之首,姜太公呂尚的第十二代孫,齊僖公第三子,母為衛姬。對於齊桓公來說,早年在鮑叔牙保護下,逃到莒國避難。在齊襄公和公孫無知相繼死去後,搶先回國,奪取君位。成為齊國君主後,齊桓公勵精圖治,起用管仲為相,促使齊國逐漸強盛。
  • 《東周列國》連環畫(50冊) 正版發行
    今天小編要向大家介紹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的一部大型歷史題材的連環畫套書——《東周列國》連環畫——作家梁曉聲《東周列國》連環畫不僅是經典文學的形象展示,更是培養我們閱讀經典的最佳入門讀本,那些繪畫界的大師們更是親自揮筆,用細膩的藝術線條給我們奉上最好的精神食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