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熱的國風浪潮背後,博物館教育該何去何從?

2021-03-01 斐漫天使FamousAngel

「我們有多年輕?上下五千年!」

隨著《國家寶藏》的熱播,央視帶領全國觀眾探索了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文化長河。

之後,《遇見天壇》《上新了·故宮》播出,文博類節目再次成為觀眾了解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探尋歷史的重要途徑。

數據顯示,2010年以來中國博物館數量就不斷增加,截至2019年,中國登記備案的博物館共有5132家,比前一年度增長了214家。

在這5000多座博物館中,超過70%屬於國有博物館,而這些博物館中大多數又是公益類的事業單位。

在新中國建立以後,官方就將博物館的定義為「文物和標本的主要收藏機構 ,宣傳教育機構和科學研究機構,是我國社會主義科學文化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雖沒有明文規定,但教育在不少國家和行業組織是被設定為博物館終極目標之一的。

在美國,博物館已經成為青少年的第二課堂,與中國博物館傳統參觀遊覽不同,國外的這些博物館更多強調的是「體驗」與「互動」的兒童教育理念,並結合博物館自身特點,構建了完善的博物館教育體系。尤其是歐洲國家的兒童博物館教育已經非常成熟,民間組織、校外機構、學校都參與其中。

反觀中國的博物館,承載了中國文化展示傳承和世界文化交流的重要功能,但教育功能相對傳統,發展稍顯滯後。

隨著遊客的眼界不斷提升,不同區域博物館同質化發展問題卻愈發凸顯。

遊客來到博物館後,大多數是走馬觀花看個稀奇,很少能去通過展品來體會文物背後泱泱大國的文化瑰寶,這種展出形式對文化傳承的教育功能是弱化的。

孩子是民族的希望,學生是博物館教育對象的重點群體。

想要讓中國文化傳承下去,博物館就不能局限於曲高和寡的單一展品陳列,要放大其教育屬性,讓教育活動多樣化,從科學、技術、歷史、文學、數學等不同角度解讀博物館內的文物。

兼顧低齡化的兒童和青少年群體,把枯燥和難以吸收的展品展覽輸出成更豐富的教育載體,用大家喜愛的形式,兼具趣味性的把文化底蘊宣揚傳承下去,讓文物真正「活」起來。

斐漫天使科考小偵探之恐龍事件活動體驗現場

縱觀博物館行業其實不乏專業人才,大家做學術都很專業,但要真正和教育相結合可能並沒有那麼好。如何把博物館的專業知識變成讓大家都能接受並且喜愛的教育形式傳遞出去,這就需要教育專業的人或者機構來為其賦能。

現在市面上不少的第三方公司為博物館賦能做的一些活動或產品,都是利用博物館的文化內容作為素材,去塑造他們自己的課程內容,或者是做文創周邊,教育內容不夠深度,並沒有讓博物館發揮更大的功能。

真正的博物館教育應該是綜合博物館的資源去優化成一個產品,去落地受到市場的考驗,依託博物館場地內進行活動設計,或把博物館作為活動場景的主要載體,幫助博物館做自己內容的一個升級。讓博物館更具有教育意義,更好的去服務於社會,更能夠學到知識,從而去讓文化傳承。

未來,讓青少年如何去看待歷史,如何通過歷史去創新未來,是博物館更大的價值。而斐漫天使堅信教育的力量,為博物館賦能,用教育來傳承文化!

面向孩子——中國的未來希望,把中國源遠流長的文化,博物館裡冷冰冰的文物變成真正有溫度的東西,被大家認可並學習,是斐漫在為博物館教育做的內容解決方案。

2021博物館「活化計劃」啟動在即!

斐漫天使是提供新型體驗式教育內容輸出與新型文創產品賦能的全流程一體化服務公司。站在教育的角度為博物館教育賦能,就要以「教育+」為核心,把策劃、規劃、設計、研發、運營等方式多維融合,打造符合博物館運營方式的教育產品。

2020年5月,斐漫天使與自貢恐龍博物籤署度假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調研分析後,斐漫教研團隊把博物館館內的展品內容優化成一個落地產品——「科考小偵探之恐龍事件」。

產品上線後,其形式和內容不僅受到自貢恐龍博物館的認可,參與過的親子家庭也是一致好評。

 

但這還遠遠不夠,本次「活化計劃」,斐漫教研團隊從成都本土出發,從距離、國家等級、知名度、文化底蘊等方面篩選出金沙博物館、四川科技館、成都博物館、四川博物院、蜀錦織繡博物館、杜甫草堂這6個博物館。

每個博物館的性質都不一樣,各有優劣,但這些極具在地文化的博物館,都是孩子了解本土文化最好的場地。

斐漫教研團隊通過前期調研,實地考察,最終篩選出三家博物館為接下來的產品輸出做準備。

通過體驗式科普教育課程體系設計、創新性教學產品設計與文創產品設計,充分活化博物館社會教育與文化傳播功能。

教育內容的深入化和平民化,即有深度但又能夠讓大家聽得懂,讓青少年兒童逐步接受枯燥的博物館,最後達到熱愛,這是本次「活化計劃」的最終目的。

「國學熱「、」非遺熱」、「文博熱」一方面讓我們感受到傳承傳統文化的熱情與希望,另一方面也讓我們思考,博物館教育要如何做才能讓讓優秀的傳統文化真正融化在孩子們的血液裡,成為民族文化基因。

中華傳統文化底蘊深厚,博大精深,是中華民族的血脈、靈魂、根基。

有故事底蘊的景區不僅是簡單讓人參觀打卡,而是讓發揮它的歷史價值和社會價值,這樣才能做到真正意義上的活起來。

群島觀影 | 探討教育3.0,要把「創造力」置於教育核心

斐漫天使成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開展的「世界最大的一節課」推廣一份子!

相關焦點

  • 山東博物館館長鄭同修:讓文物說話,是每一個文博人的責任
    在他看來,一件文物就是一大串故事,博物館的宣傳教育不在於文物的堆砌,而是要發掘每一件文物背後的故事。文物本身不會說話,需要有人講出故事「眼前的這個車馬坑,來自高青陳莊西周城址,馬的擺放姿勢特殊,又有牛角,很可能與祭祀有關。」在山東博物館三樓的考古山東展廳,鄭同修如數家珍地介紹著一件文物的來歷。
  • 白馬有夢,不如文博有你
    國風浪潮引領,以經典撬動新文化作為數字經濟第一城與底蘊濃厚的歷史文化名城,杭州所打造的文化盛會註定引領著東方美學的新浪潮。煥然一新又兼具東方風情的「國風文化」,無疑是今年杭州文博會中濃墨重彩的一筆。首先,今年的A1杭州主題館就重現了一座古典與浪漫的「國風之城」。
  • ...解讀偽滿皇宮博物院榮獲「全國最具創新力博物館」稱號背後的秘密
    博物館,是連接過去、現在、未來的橋梁,也是保護和傳承人類文明的殿堂。近年來,隨著文化旅遊業的迅猛增長,博物館熱成為中國文化的新時尚。凝聚文化認同、滿足群眾多層次需求,淨月高新區文化資源豐富。為了讓這道文博風景線活起來、熱起來,淨月高新區以「解放思想再深入、全面振興新突破」為指引,挖掘博物館文化內涵的同時,主動作為、銳意創新、大膽實踐,跨界融合、多元並進,在工作中不斷尋求新突破,以偽滿皇宮博物院為代表的博物館群充分展現了新時代文博事業的新氣象新作為。
  • 當多媒體文博展成為新藍海,下一步該往哪兒走
    在業內看來,不動用文物本身、單純以多媒體技術講述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類文博展,正在形成一種「新文創」。它究竟能從多大程度激活傳統文化,還能如何優化人們對於文物背後價值的獲得感,值得業內思考。 在業內人士和學界專家看來,運用多媒體手段實現公眾參與、情感連通,對於文博展的必要程度更甚於一般的美術展。藝術學博士、上海大學青年教師黃一遷經常逛博物館,她發現,博物館裡的青銅器、陶罐、瓷器等文物儘管價值斐然,但大多數人在觀賞時往往感覺晦澀。除了實物本身,很多時候與公眾的聯繫就只有說明牌上的三行文字,分別是名稱、年代和來源地。
  • 鄭同修:讓文物說話,是每一個文博人的責任
    在他看來,一件文物就是一大串故事,博物館的宣傳教育不在於文物的堆砌,而是要發掘每一件文物背後的故事。       從全球範圍看,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們對文化生活的追求,「博物館熱」已經成為不可逆的趨勢。國家文物局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5354個博物館全年舉辦展覽2.6萬個、教育活動近26萬次,參觀人次11.3億。山東博物館作為省內文博的領頭羊,2019年的參觀人次達到200多萬,國慶假期時單日參觀人次有2萬多。鄭同修不曾想到,自己研究的冷門學問有朝一日如此火爆。
  • 2020三亞文博會攜國風盛典 演繹文化回潮
    吸引眾多市民遊客三亞國際文博會聯合三亞·亞特蘭蒂斯、海棠灣免稅城、天涯海角、千古情、紅色娘子軍演藝公園等多家分會場單位,演繹唯美的國風漢服快閃,將本屆文博會的國風盛典活動元素帶到各大景區與遊客互動,為文博會的盛大啟幕做預熱,引發社交朋友圈轉發狂潮,文博會再次拉開了三亞年底的旅遊旺季大幕。
  • 把文博事業當成生意場,浙江一博物館館長被雙開
    日前,經中共東陽市委批准,東陽市紀委市監委對東陽市文化和廣電旅遊體育局原黨委委員,博物館(中國東陽木雕博物館、東陽市恐龍文化博物館)黨支部書記、館長陳榮軍嚴重違紀違法問題進行了紀律審查、監察調查。經查,陳榮軍身為黨員領導幹部,理想信念喪失,毫無紀法意識,對黨不忠誠不老實,銷毀證據,對抗組織審查;違反組織紀律,為謀取職務升遷等,隱瞞個人嚴重錯誤;亦官亦商,把文博事業當成發家致富的生意場,利用職務便利侵吞文物徵集款、收受古玩商財物,違規承接古建修繕工程大肆斂財,嚴重損害所在單位政治生態;道德失守,生活腐化。
  • 「雲」作為賦彩新時代——2020 年中原五省博物館教育培訓暨山東省...
    11 月 16 日,「2020 年中原五省博物館教育培訓」暨山東省博物館聯盟研學教育培訓在山東博物館正式開班。 在開班儀式上,中原五省博物館教育培訓發起單位——河南博物院黨委副書記丁福利在致辭中說:「中原五省博物館教育合作機制運行的著力點和著眼點始終聚焦於國家戰略和發展前言、社會熱點,緊貼著時代的脈搏,順應博物館發展的新趨勢。這一屆我們在山東的培訓班,我們在主題的醞釀和策劃上,發揚了優良傳統,繼新冠疫情公共危機以來,驟然興起影響深遠的雲傳播浪潮的反思和展望,我們堅信更具創新和引領的意義,值得大家期待。」
  • 吉林冬季文博會!超詳細「劇透」看這裡!
    吉林冬季文博會即將拉開大幕! 本屆文博會 以「國風·國韻·國潮」為主題 主會場在長春長春國際會展中心6號館 匯集國內80家博物館 32家文物商店 18家文博企業
  • 全國80家博物館「做客」長春,一館看遍文創「天團」
    還記得去年吉林雪博會上的全國36家博物館嗎?豐富的文創產品,讓人愛不釋手。文創愛好者的喜訊來啦!今年創造性地設立了獨立展覽展示單元,即「文博資源館」,將盛裝亮相於長春會展中心六號館。圍繞「國風·國韻·國潮」這個主題,「文博資源館」以博物館文化創意為核心,以文物IP授權與藝術商品為兩翼,汲納非遺手作和數字文博雙助力,讓2020年的吉林冰雪世界更添國韻嬌顏。此次文博館的展覽面積達6500平米,共設立四個主題展區。一是博物館文創精品展區。
  • 打造別樣文博之旅 青島市嶗山區迎接第44個「5. 18國際博物館日」
    打造別樣文博之旅 青島市嶗山區迎接第44個「5. 18國際博物館日」 2020-05-18 14:20:00來源:央廣網
  • 深圳博物館登上「全國十大熱搜博物館」榜單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聶燦 通訊員 張嘉瑜「中博熱搜榜」2020年第四季度全國熱搜博物館百強榜單于近日發布,105家受到網友高頻搜索的全國博物館上榜。令人驚喜的是,在「中博熱搜榜」系列榜單中,深圳博物館入圍,名列前茅。此次,與深圳博物館同時上榜的,還有故宮博物院、中國國家博物館、上海博物館、南京博物院、湖南省博物館、蘇州博物館、廣東省博物館、陝西歷史博物館、遼寧省博物館。記者了解到,深圳博物館在網站搜索和微信搜索方面的指數較高,亦首次入選全國十大熱搜博物館。
  • 文博交響吸眼球,電視網絡雙直播,天交精彩上演博物館奇妙夜!
    文博交響吸眼球,電視網絡雙直播,天交精彩上演博物館奇妙夜!昨晚,電視上、手機前很多觀眾都被這場由天視文藝頻道《藝苑現場》欄目、「津雲」客戶端同步直播的文博交響音樂會刷屏了這也是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天津交響樂團首次在線下舉辦演出直播活動本場音樂會特別設置在天津博物館內開展
  • 「教育是博物館的靈魂,文創只是末節」
    對於網民的憤怒,周功鑫的態度相對樂觀,她對南方周末記者說:「我覺得民眾被教育得很好,說明民眾的素質在提高。」「教育是博物館的靈魂。」在周功鑫看來,一個博物館不管是辦展覽還是賣文創,教育都是貫穿其中的核心功能。她經常向媒體提起席勒的「審美教育」理論。
  • 迎世遺 遊古厝 逛文博
    市民在市博物館參觀古玉器展。本報記者 池遠攝福州日報訊 27日,第二屆「海絲文博月」活動於市博物館正式啟動,將推出包括「金風玉露——福州市非國有博物館精品聯展」、「一眼千年」——「雲遊」文博、「聽古城代言,講福州故事」和「迎世遺 遊古厝 逛文博」在內的一系列文博主題活動。
  • 博物館互動解謎書火了,南京該怎麼做
    南京文博企業、文創企業和出版企業應該如何布局,才能抓住這個品類爆發的契機? 「解謎書」漸成博物館文創標配 解謎書簡單地說是以書為實體,根據書中情節與附屬的線索配件不斷解謎推理進而尋找結局的創意出版產品。
  • 收藏家北雁南飛, 「非國有博物館熱」持續升溫
    收藏家北雁南飛, 「非國有博物館熱」持續升溫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背景下,如何進行規範化、精細化管理?  32年前,廣東首家民辦博物館——璽寶樓青瓷博物館在深圳正式開館,跨越二十多個朝代的各色青瓷逐一亮相,成為當時文博界熱議的「新鮮事兒」。如今,遍布廣東各個角落、備案登記的非國有博物館已達101家,佔據全省博物館總數的三分之一。  包容的文化環境和有力的扶持政策,讓眾多收藏家帶著珍貴的民間國寶「落戶」粵港澳大灣區,與嶺南文化交融、碰撞。
  • 多媒體文博展成為新風口
    不動用文物本身、單純以多媒體技術講述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類文博展,正在形成一種「新文創」,它究  竟依靠什麼優化人們對文物背後價值的獲得感,值得業內思考  故宮御貓打翻了清代御製《獸譜》,封印失衡,神獸四散。
  • 「2020年中原五省博物館教育培訓暨山東省博物館聯盟研學教育培訓...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訊 2020年11月16-17日,山東博物館新館開館十周年慶祝活動:「2020年中原五省博物館教育培訓暨山東省博物館聯盟研學教育培訓」在山東博物館舉行,活動的主題為「『雲』作為賦彩新時代」。
  • 博物館奇妙夜再次開啟!廣州多家文博場館假期恢復夜間開放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黃宙輝 通訊員 穗文廣旅宣圖/各博物館提供10月5日,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了解到,今年中秋國慶黃金周假期,廣州多家博物館、紀念館增加了夜間開放,為遊客增添假期遊玩好去處。據悉,今年春節以來,廣州文博場館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而暫停夜間開放,而本次黃金周假期是首次恢復夜間開放。(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 pai.ycwb.com)廣州博物館:每天數百人夜遊博物館本次黃金周假期,廣州博物館採取免費開放、鎮海樓展區開放時間延長至21時的全免費延時開放措施,方便市民遊客參觀博物館,共享文化惠民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