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文博事業當成生意場,浙江一博物館館長被雙開

2020-12-23 閃電新聞

日前,經中共東陽市委批准,東陽市紀委市監委對東陽市文化和廣電旅遊體育局原黨委委員,博物館(中國東陽木雕博物館、東陽市恐龍文化博物館)黨支部書記、館長陳榮軍嚴重違紀違法問題進行了紀律審查、監察調查。

經查,陳榮軍身為黨員領導幹部,理想信念喪失,毫無紀法意識,對黨不忠誠不老實,銷毀證據,對抗組織審查;違反組織紀律,為謀取職務升遷等,隱瞞個人嚴重錯誤;亦官亦商,把文博事業當成發家致富的生意場,利用職務便利侵吞文物徵集款、收受古玩商財物,違規承接古建修繕工程大肆斂財,嚴重損害所在單位政治生態;道德失守,生活腐化。

陳榮軍嚴重違反黨的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廉潔紀律、生活紀律,構成職務違法並涉嫌貪汙、受賄、挪用公款、對非國家工作人員行賄、倒賣文物犯罪,且在黨的十八大甚至十九大後仍不收斂、不收手,性質惡劣,情節嚴重,應予嚴肅處理。依據《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職人員政務處分法》等有關規定,經東陽市紀委常委會會議研究並報東陽市委批准,決定給予陳榮軍開除黨籍處分,由東陽市監委給予其開除公職處分;收繳其違紀違法所得;將其涉嫌犯罪問題移送檢察機關依法審查起訴,所涉財物隨案移送。

審查調查期間,陳榮軍在其撰寫的懺悔書中剖析,自己身為黨員領導幹部,放鬆政治學習,居功自傲、自以為是、好大喜功,在單位搞「一言堂」並任人唯親,私慾膨脹,致使文博系統塌方式腐敗,從而走上了違紀違法犯罪道路。其表示辜負了組織的信任和培養、愧對同事和家人,感謝組織的教育挽救,願意接受處理。

陳榮軍簡歷

陳榮軍,男,漢族,1963年5月出生,浙江東陽人,大專文化,1981年10月參加工作,1985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81.10—1995.04 海軍某部服役

1995.04—1996.06 退役待安置

1996.06—1997.12 東陽市民間藝術設計研究院工作

1997.12—2000.06 東陽市文化局工作

2000.06—2001.01 東陽市文物管理辦公室工作

2001.01—2003.04 東陽市文物管理辦公室主任

2003.04—2006.05 東陽市文物管理辦公室主任、東陽市博物館館長

2006.05—2008.08 東陽市文物管理辦公室黨支部書記、主任,東陽市博物館館長

2008.08—2015.04 東陽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黨委委員(兼),東陽市文物管理辦公室黨支部書記、主任,東陽市博物館館長

2015.04—2017.06 東陽市委宣傳部(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部務會議成員(兼),東陽市文物管理辦公室黨支部書記、主任,東陽市博物館館長

2017.06—2019.01 東陽市文化旅遊系統黨工委委員,東陽市博物館館長

2019.01—-2020.04 東陽市文化和廣電旅遊體育局黨委委員,東陽市博物館館長

2020.04—2020.12 東陽市博物館黨支部書記、館長

相關焦點

  • 山東博物館館長鄭同修:讓文物說話,是每一個文博人的責任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張九龍「因為博物館,愛上一座城,愛上齊魯大地。這是我們博物館人應該努力的方向。」山東博物館黨委書記、館長鄭同修說。從考古界大咖到博物館「新銳」,鄭同修跟文物打了幾十年交道,儘管工作有調整,心中的那份感情卻從未改變。
  • 「第六屆中國高校博物館館長論壇」在京舉行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陳毓娟):11月27日,「第六屆中國高校博物館館長論壇暨2020年全國高校博物館優秀講解案例展示頒獎儀式」在中國傳媒大學舉行。「第六屆中國高校博物館館長論壇暨2020年全國高校博物館優秀講解案例展示頒獎儀式」在中國傳媒大學舉行。
  • 成都博物館館長李明斌調任上海大學博物館館長
    今日(11月6日)下午,紅星新聞記者獲悉,成都博物館館長李明斌已調往上海大學博物館任館長。紅星新聞記者發現,9月25日,上海大學確實在網絡上發布了擬聘人員公示,其中提到了李明斌。 隨後,李明斌接受紅星新聞記者獨家專訪,並向紅星新聞記者證實他確實已在上海大學博物館走馬上任,擔任館長。
  • 西南文博十年磨一劍 共襄盛舉謀未來發展——西南博物館聯盟2020年...
    ,西南地區68家博物館參加,全國10餘家文博企業和媒體共計200餘人參加的西南博物館2020年年會暨區域博物館創新發展學術研討會於2020年11月12日至14日在四季如春的蓉城成都召開。雷學剛宣讀了中國博協、中國文物報的賀信,通報了中國民主黨派、永川博物館、滇西抗戰紀念館等23家新加入西南博物館聯盟的成員名單。從西南博物館秘書處獲悉,西南地區在中國博協登記註冊的博物館已經有700餘家,截自2020年11月10止,西南地區博物館和加入聯盟的文博企業已經達到103家,佔據了西南地區博物館的七分之一。
  • 湖北省博物館館長的「抗疫日記」
    1月24日13:16,上海博物館館長楊志剛發來消息,「捐贈的4000隻口罩今天寄出」。27日,國家博物館捐贈5000隻口罩。在收到方勤發去的感謝信後,國博館長王春法回信道:「不客氣。我們都是一家人。你們在一線作戰,國博除了道義上的聲援外,也應該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提供一些物質支援!話不多,情義在;東西不多,心意在。全國團結如一人,試看天下誰能敵!」
  • 著名考古學家、湖北省博物館原館長譚維四逝世,享年91歲
    據湖北省博物館消息,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著名考古學家、武漢大學考古專業的創建人之一、湖北省博物館原館長、研究館員譚維四同志於2020年9月7日7時38分因病醫治無效,在武漢逝世,享年91周歲。譚維四同志1930年4月生於湖南長沙,1950年至1952年在湖北人民革命大學工作,1952年至1964年先後在湖北省文物管理委員會、湖北省博物館、湖北省文化局工作,1954年參加北京大學第三期考古訓練班。1964年之後一直在湖北省博物館工作,歷任文物考古隊隊長、業務秘書、副館長、館長,1992年7月退休。
  • 直播| 館長邀您一起「雲遊」荊州博物館
    直播 | 館長邀您一起「雲遊」荊州博物館 2020-05-18 12: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讓文物映照現實——對話蚌埠市博物館館長季永
    現任蚌埠市博物館館長、蚌埠市美術館館長。曾入中央美術學院書法蘭亭班、景德鎮陶瓷大學進修。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安徽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蚌埠市書法家協會主席、國家二級美術師。「全省領先,國內一流」 目標基本實現深讀周刊:博物館首先有文物的保護、展覽、展示功能,蚌埠市博物館2015年遷入新址後,在這方面做了哪些創新性工作?季永:蚌埠市博物館是公益一類事業單位,博物館的建設一直得到市委市政府和市文化和旅遊局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
  • 湖北省博物館館長住館80天 常被市民當成看門大爺
    湖北省博物館館長住館80天 常被市民當成看門大爺 2020-05-27 11:45:59 來源:中國青年報  |  作者:蔣肖斌疫情緊張時,方勤穿防護服與博物館合影。受訪者供圖從2月13日到5月1日,湖北省博物館館長方勤在館裡住了80天。
  • 德陽市博物館館長陳洪興涉嫌嚴重違法 接受監察調查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雷倢)3月29日,德陽市紀委監委權威發布,德陽市博物館館長陳洪興涉嫌嚴重違法,目前正接受監察調查。陳洪興簡歷陳洪興,男,1964年3月生,四川中江人,大學文化。1981年7月參加工作,1986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 館長訪談|上海大學博物館:溯源海派文化的背景與興起
    5·18國際博物館日前夕,澎湃新聞專訪了上海大學博物館館長李明斌。溯園俯瞰,攝影:王朔中。「溯園」,擷「溯源」之諧音,取追根溯源之意,為紀念一九二二年到一九二七年的上海大學而建,寓意追溯傳承前代之辦學理念與精神。
  • 鄭同修:讓文物說話,是每一個文博人的責任
    原標題:山東博物館館長鄭同修:讓文物說話,是每一個文博人的責任「因為博物館,愛上一座城,愛上齊魯大地。這是我們博物館人應該努力的方向。」山東博物館黨委書記、館長鄭同修說。從考古界大咖到博物館「新銳」,鄭同修跟文物打了幾十年交道,儘管工作有調整,心中的那份感情卻從未改變。
  • 上博這三年——訪履新千日的上海博物館館長楊志剛
    他留校任教後,開了一門持續很長時間、一度是文史哲本科生必選,也是文博專業必修的「文化人類學」課程,目的是要從自己原先所治的思想史,拓展到社會。「思想史容易過度局限於觀念,文化人類學對社會有更深層次的理解,對學問精進很有益處。」  從觀念的,到社會的,再到物質的(文物博物館),從而形成一個比較完整的知識系統,最後從博物館學的研究層面,直接進入上博實務操作。
  • 湖北省博物館館長住館60天 常被市民當成看門大爺
    本文轉自【中國青年報】;住在博物館80天 疫情緊張時,方勤穿防護服與博物館合影。受訪者供圖 從2月13日到5月1日,湖北省博物館館長方勤在館裡住了80天。住在博物館,對普通觀眾來說像是一個新鮮有趣的體驗;對方勤來說,卻像一位船長守護著一艘在波濤中飄搖的海上郵輪,和大家一起上船,平安靠岸後,最後一個下船。 從封城到封館,一切都發生得很突然,得知消息的方勤一時間顧不上太多。
  • 軍事博物館館長袁偉將軍,11幅行書作品欣賞,網友:可進中書協
    今天我們為大家介紹一個戎馬一生的書法達人,他就是中國軍事博物館的館長袁偉,少將軍銜。他的字剛毅遒勁,中規中矩中自有風格,字如其人。這可能和他是軍人和長期的軍旅生涯鑄就了老人品和性格,在書法上體現了出來。在一次訪談中,袁偉將軍認為:「字是用來表達意思的,美只是它的外在因素。
  • 每座博物館都需要一位「單館長」
    有的博物館,規模宏大,展廳連著展廳,藏品也很豐富,可四周連一張可供遊客憩息的凳子都沒有(或很少),「見物不見人」,這樣的博物館未免對遊客尊嚴考慮欠周。遊客進博物館是一種文化需求、精神需求,保障遊客尊嚴、讓遊客獲得良好體驗,應是博物館的服務底線。一個人帶活一座博物館,一座博物館帶旺一個國家文博事業,單霽翔功不可沒。
  • 網友發文質疑重慶大學670萬贗品博物館 館長和捐贈者竟是父子關係
    2015年重慶大學新聞網發布了新聞稿件《重慶大學舉行擬建博物館藏品評估暨文博研究院籌建專家會》,文章顯示2015年12月26-27日,重慶大學邀請國內14位博物館建設及文物專家就重慶大學教授、收藏家吳應騎先生對重慶大學擬捐贈的藏品進行評估
  • 浙江7家博物館獲評國家一級博物館
    據悉,在中國博物館協會發布的第四批74家國家一級博物館名單中,浙江7家博物館評為國家一級博物館:包括西湖博物館總館、中國茶葉博物館、杭州工藝美術博物館(杭州中國刀剪劍、杭州中國扇業博物館、杭州中國扇業博物館)、寧波天一閣博物館(寧波保國寺古建築博物館)、寧波中國港口博物館、南湖革命紀念館
  • 山東省博物館聯盟今日成立!
    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關強,國家文物局博物館與社會文物司(科技司)副司長、二級巡視員金瑞國,中國文物報社社長柳士發,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廳長王磊、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博物館與社會文物處處長倪國勝,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博物館與社會文物處副處長榮瑞峰,山東博物館館長鄭同修,山東博物館副館長楊波,山東博物館副館長盧朝輝及全省71家文博機構負責人,支持山東省博物館聯盟事業的特邀嘉賓及會員代表100餘人出席會議。
  • 館長對話|景德鎮中國陶瓷博物館:再現瓷都「千年窯火」
    趙綱館長對澎湃新聞介紹說,1955年至1965年,在博物館初建的時候,南京博物院、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中央文化部文物局、江西省博物館、江西省文管會、景德鎮市公產整頓委員會曾調撥文物918件。「目前我們博物館正在努力推行策展人制度,這是一項長期的工作。我們先從部門開始,從原來由部門主任做主要策展工作到每個人都開始策劃展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