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發文質疑重慶大學670萬贗品博物館 館長和捐贈者竟是父子關係

2021-02-10 西雅圖華人資訊網

署名「江上」的網友昨天通過微信公號「江上說收藏」發布了名為《重慶大學耗資670萬建了一座贗品博物館?》的文章,質疑大量館藏文物系贗品。

高達一米的漢代銅燈

網友看完都笑了:

外行都覺得假!


文物專家:這樣的展品可以稱得上「荒唐」


曾供職於國內知名博物館的一位權威文物專家表示,不能說重慶大學博物館展覽的展品百分百是贗品,但至少從公布的展品圖片看,可以用「荒唐」二字作為評價。


這幾年不少大學都在建設博物館,這本來是好現象,但博物館有著嚴格的專業標準,比如,就接受捐贈而言,必須要過文物鑑定的這一關,因為博物館的收藏品必須是經得起推敲的,以故宮、上博等知名博物館而言,也向社會接受過捐贈,但如果鑑定是贗品,則一般不會接受,如果有收藏家堅持把整體收藏捐贈博物館,而且其中含有贗品,那麼,這些贗品在展出時會進行學術標註,或者作為一種參考資料。

這位知名文物專家同時稱,作為博物館,有時收藏的藏品有真贗爭議,「是比較正常的現象,但那種爭議是相距不大的爭議,比如到底是明代還是宋代,而就重慶大學博物館這樣的展品,這就不是爭議了,而是假得離譜。所以,大學辦博物館在接受民間藏品時特別要當心。」


所以,這數百件「文物」的捐贈者是誰?

 

據此前重慶當地媒體報導,重慶大學藝術學院吳應騎教授向重慶大學博物館捐贈了數百件「文物」。

 

該校藝術學院官網師資隊伍一欄介紹,吳應騎為重慶大學人文藝術學院原副院長,1982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系。

「青年時就嗜收藏,精於鑑賞,喜愛書畫和瓷器,並專攻中國美術史。」該文介紹。

華龍網2016年1月發布的文章和重慶大學教育發展基金會官網今年2月發布的文章顯示,吳應騎將超600件藏品捐贈給重慶大學博物館。其中,2016年捐贈300餘件,今年2月捐贈342件,涵蓋青銅器、陶器、瓷器、玉器等。

 

吳應騎16年捐贈時曾向媒體表示,

「這些文物都是經過相關專家鑑定的,非常珍貴的文物佔到60%以上。我希望重慶大學的博物館能建設成全國高校中一流的博物館。」

捐贈者女兒回應:很無辜,展品已經過鑑定

 

重大博物館展品捐贈者吳應騎教授的女兒吳曉妮女士表示,

家裡人都覺得很無辜,「父親一生致力於藝術教育,收藏也是他的愛好。做了這樣一件善事沒想到遭遇了網絡上輿論的批評。」

吳女士還對記者表示,在展品移交給學校之前,吳教授主動要求校方對展品進行過鑑定。

 

2015年重慶大學新聞網發布了新聞稿件《重慶大學舉行擬建博物館藏品評估暨文博研究院籌建專家會》,文章顯示2015年12月26-27日,重慶大學邀請國內14位博物館建設及文物專家就重慶大學教授、收藏家吳應騎先生對重慶大學擬捐贈的藏品進行評估,並對籌建重慶大學博物館和重慶大學文博研究院的可行性進行論證。

 

這座博物館的館長

和捐贈者吳應騎的關係不一般

兩人系父子關係!

博物館捐贈者吳應騎教授女兒吳曉妮對表示,重慶大學博物館現任館長吳文廈是其兄長,但父親從來沒有利用職務影響把他調到自己身邊,「哥哥(吳文廈)之前在重慶大學工作十幾年,資歷沒有問題的,在這點上我們問心無愧。

 

15日下午,吳文廈在接受訪時介紹,

他本人進入重慶大學工作已有十餘年,擔任重慶大學博物館館長之前在該校藝術學院從事繪畫教學工作,平時還在做一些策劃展覽方面的工作,重慶大學成立博物館後,經過學校考察研究才得到任命。 

對於其父親吳應騎無償捐獻的藏品被指贗品一事,重慶大學正在調查,學校宣傳部門會統一對外發布,他強調自己作為事件當事人,不便多說。

記者查詢《重慶大學年鑑 2004》、《重慶大學年鑑 2006年》發現,2003年,吳文廈曾出版著作《中國古代壁畫精華教學叢書——龜茲卷》,2005年,吳文廈又和父親吳應騎合作出版《塔島野魂一高更的傳奇人生》,上述兩本著作都被列入重慶大學人文藝術學院當年的科研成果。

重慶大學博物館目前已經閉館,承諾徹查此事。

 

廣州美術學院當時發生了匪夷所思的調包事件:藏品本來都是真的,掛在展廳裡被人無聲無息的調包了!直到今天都沒查出來這事是誰幹的。

 

當時的館長蕭元發現畫作被人掉包後,覺得有機可乘,他先後偷出143件總價值過億的藏品進行臨摹,再把假畫放回去。


然後這位藝高人膽大的館長,居然帶著畫去嘉德拍賣公司公開拍賣……這些畫上甚至還有廣美藏品的印章呢……總之,在館長、拍賣公司、買家的共同睜一樣閉一眼的情況下,2004年~2011年,整整七年時間,蕭館長在嘉德拍賣了125件作品,總成交價高達3470.87萬元。

7年後的一次拍賣會上,廣美校友發現某張畫作上有廣美的印章,於是舉報到學校,這才東窗事發。等到廣美終於回過神來報警,蕭館長沒賣出去的字畫只剩18件了。

 

館長2014年被捕,2015年審判,2016年就死了,沒能享受多少「法律制裁」。

 

博物館長搞事早就不是新聞了,這個「高危職業」已經成為博物館中最大的安全隱患:

1997年,湖北省荊門市文物局副館長王必勝、王傳富利用職務之便盜掘古墓,倒賣文物; 

2002年,香港拍賣會上的一件拍品被發現有故宮博物院藏品的標記,牽出承德避暑山莊博物院文物保管部副主任李海濤竊取259件藏品大案 

2005年,土耳其烏沙克省博物館館長調包館藏金飾兩件; 

2006年,美國堪薩斯州威奇託市航天博物館館長馬克斯·阿里因盜賣博物館藏品被判處3年監禁; 

2006年,俄羅斯聖彼得堡國立艾爾米塔什博物館女館長監守自盜。200多件館藏失蹤,總值預估大約在500萬美元; 

2013年,孝感市雲夢縣博物館副館長李某,趁博物館搬遷盜取文物22件;……

贗品文物捐贈者吳應騎是在為現任館長兒子吳文廈賣官鬻爵,上下相瞞嗎?你是怎麼看呢?

相關焦點

  • 成都博物館館長李明斌調任上海大學博物館館長
    今日(11月6日)下午,紅星新聞記者獲悉,成都博物館館長李明斌已調往上海大學博物館任館長。紅星新聞記者發現,9月25日,上海大學確實在網絡上發布了擬聘人員公示,其中提到了李明斌。 隨後,李明斌接受紅星新聞記者獨家專訪,並向紅星新聞記者證實他確實已在上海大學博物館走馬上任,擔任館長。
  • 世界最牛的博物館館長是老子
    原標題:世界最牛的博物館館長是老子   孔子問禮老子   江南時報訊 (記者 程嵐嵐) 你知道全世界最最牛X的博物館館長是誰麼?用今天的話說就是—國家歷史博物館的館長。」   作為一名國家歷史博物館的館長,對於文物鑑定,老子自然是駕輕就熟。王濤介紹,針對市場上用石頭冒充和田玉這種伎倆,早在2500多年前,老子就已經指出:「琭琭如玉,硌硌如石。」「這句話的意思是:只要敲一敲,聽聽聲音,就能分辨出是石頭還是玉。後來,受過老子真傳的孔子,在談到玉器辨偽時,說"扣之,其聲清越以長,其終詘然。"
  • 博物館館長直播曬家底 網友連誇漲知識
    讓文物活起來,讓更多人走進博物館館長直播曬家底 網友連誇漲知識丁毓玲帶領觀眾「雲看展」魏晉猞猁畫像磚魏晉仁鹿雕刻彩繪磚■記者 張素萍 莊麗祥 文/圖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昨晚,由泉州市文旅局主辦,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承辦的「尋覓刺桐——博物館奇妙夜探館直播」舉行。泉州市文旅局副局長、泉州海交館館長丁毓玲通過抖音直播帶領觀眾「雲看展」,向公眾講述文物背後的故事。
  • 網友爆哭:你保護世界,我們保護你
    海平面上升或致6000萬廁所無法衝水一則有味道的新聞: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9月發布的氣候報告,海平面上升浸溼土地,可能對化糞池系統造成一系列問題。在美國,大約有6000萬個家庭依靠化糞池系統來處理排洩物,未來25年內,美國64%的化糞池可能會破裂。不僅如此,海平面上升還會造成風暴潮、颱風愈演愈烈。
  • 館長訪談|上海大學博物館:溯源海派文化的背景與興起
    5·18國際博物館日前夕,澎湃新聞專訪了上海大學博物館館長李明斌。溯園俯瞰,攝影:王朔中。「溯園」,擷「溯源」之諧音,取追根溯源之意,為紀念一九二二年到一九二七年的上海大學而建,寓意追溯傳承前代之辦學理念與精神。
  • 首屆理事會成立,重慶自然博物館迎來90歲華誕
    以2015年11月建成開放的重慶自然博物館新館(金華路館區)為例,5年來,新館累計接待觀眾900餘萬人次,開展各類科普教育活動500餘場次,免費講解3萬餘場次,受到了來自公眾的廣泛好評。
  • 如何成為一名博物館/美術館館長
    競爭激烈 永久職位較少崗位要求:1.管理(獲取,管理,展示和解釋)歷史文物和藝術作品收藏,監督展覽,實施各種新舉措(有趣的方式)吸引遊客,做好營銷和籌款活動,管理預算和人員,與捐款人和合作機構建立良好關係。
  • 黃聖依打卡寧夏博物館,博物館館長回應網友熱評
    11月21日,黃聖依發微博「打卡寧夏博物館」,在網上引起眾多網友關注和評論。26日,寧夏博物館李進增館長回應了網友的兩個熱評。「難得休息,來打卡寧夏博物館,感受歷史文化。」11月21日上午11時50分,影星黃聖依在個人微博發了自己在銀川騎共享單車,打卡寧夏博物館的幾張照片,閱讀量達260多萬。
  • 羅浮宮的《蒙娜麗莎》是贗品?盤點博物館裡的驚天大劫案!
    蒙特婁美術館當時的公共關係主管檢查了「天窗劫案」中被偷走的18幅畫作的照片。由於劫匪們進入博物館的方式很特別,警方懷疑他們是國際犯罪團夥中的老手。攝影:BETTMANN ARCHIVE, GETTY IMAGES  隨後的調查發現,這可能和恐怖分子和有組織的犯罪團夥有關,其中還牽涉到1萬美元贖金,最後還是不了了之。
  • 重慶自然博物館迎建館90周年
    王龍 攝  中新網重慶12月25日電(記者 鍾旖)重慶歷史上第一座博物館——重慶自然博物館25日舉行建館90周年慶。  重慶自然博物館由北碚金華路館區和北碚文星灣館區兩大片區組成,總用地面積近246畝,總建築面積36000餘平方米,是全國具有較大規模的自然博物館,其前身為中國西部科學院。
  • 國家博物館副館長陳:希望年輕人在博物館舉辦婚禮
    近日,某節目因為在杭州博物館錄製而引發爭議。節目中嘉賓有激烈的動作和奔跑,令許多觀眾揪心「不慎傷了文物怎麼辦?」
  • 每座博物館都需要一位「單館長」
    文物有尊嚴,破損得不到有效的保護或修復,狀況不斷變壞;長年得不到展出,蓬頭垢面躺在庫房裡「煎熬」;鑑定不準確、展出不合理,或讓贗品魚目混珠……都有傷文物尊嚴。遊客有尊嚴,在一個設施不夠人性化、服務品質差的環境中參觀文物,難有尊嚴可言。有的博物館,規模宏大,展廳連著展廳,藏品也很豐富,可四周連一張可供遊客憩息的凳子都沒有(或很少),「見物不見人」,這樣的博物館未免對遊客尊嚴考慮欠周。
  • 「第六屆中國高校博物館館長論壇」在京舉行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陳毓娟):11月27日,「第六屆中國高校博物館館長論壇暨2020年全國高校博物館優秀講解案例展示頒獎儀式」在中國傳媒大學舉行。「第六屆中國高校博物館館長論壇暨2020年全國高校博物館優秀講解案例展示頒獎儀式」在中國傳媒大學舉行。
  • 一周藝術人物|卡特蘭15萬美元的香蕉與蓋蒂首任館長的蛋糕
    例如售出12萬美元的卡特蘭的「香蕉」,還有世界上第一家塗鴉藝術博物館。在上海,畫家、上海書畫院執行院長丁一鳴的個展則呈現20多幅山水畫作;藝術家尼羅·柯廷則用藝術的方式,假設西岸美術館「陷入洪水」並引導眾人如何「保持冷靜」。在美國,96歲的蓋蒂博物館首任館長史蒂芬·加勒特上周辭世,但他的妻子卻留下了「好吃」的蛋糕。
  • 全球博物館館長論壇達成《國博共識》
    中國文化報訊 4月11日至12日,全球博物館館長論壇在北京中國國家博物館召開。來自五大洲24個國家的40餘位國際一流博物館館長或代表,以及國內50餘位博物館館長或代表,圍繞「絲綢之路國家博物館的功能與使命」主題,開展深入研討,達成《國博共識》。
  • 藝術品拍賣亂象:贗品多帶證書 拍賣獲利幾十倍
    隨後牟建平發表了齊白石《松柏高立圖》為贗品的評論,正是有了專家們的質疑,這幅天價書畫最終沒有能在當年的拍賣會商成交。牟建平告訴記者,近年拍場上齊白石等名家作品的行情上漲迅猛,伴隨而來的就是新一波造假高潮。
  • 峨眉山藝術博物館館長-陳耿輝
    峨眉山藝術博物館館長-陳耿輝時間:2018-06-26 11:01   來源:川北在線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峨眉山藝術博物館館長-陳耿輝 四川省峨眉山市藝術博物館位於峨眉山市勝利鎮旅博大道99號。是峨眉山市 的一座綜合性博物館,擁有專職、兼職研究員、藝術家20餘名。
  • 五十年鑄就的傳奇:專訪漢諾瓦斯普格爾博物館館長Reinhard Spieler...
    之後,他分別在瑞士伯爾尼附近的Franz Gertsch博物館和德國路德維希港Wilhelm-Hack博物館擔任總監之職。從2014年起,Spieler博士擔任漢諾瓦市斯普格爾博物館館長。Spieler博士還在杜塞道夫藝術學院和杜塞道夫大學任教,傳道授業。Spieler博士著有《馬克思∙貝克曼傳》,是具有世界級影響力的研究馬克思∙貝克曼的學者。
  • 王剛首度澄清「誤砸價值兩億文物」:砸的就是贗品,之前同情對方才沒說
    8年後,11月15日,王剛在新開不久的微博帳戶@和大人王剛 首次回應稱傳聞失實,自己砸的就是贗品。他還表示當時持寶人不服被砸,始終認為自己的藏品是真品,將電視臺節目組、主持人等人訴諸法庭,但一審、二審均被判敗訴。
  • 山東博物館館長鄭同修:讓文物說話,是每一個文博人的責任
    1984年,從山東大學歷史系畢業後,鄭同修進入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今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工作,和山東各地的考古工地打了30多年交道。山東博物館考古山東展廳裡的文物,有許多是他親手發掘出來的。2019年8月31日,鄭同修履新山東博物館館長一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