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Wilhelm Chang,你來掌鏡
框哥說: 「偷盜」題材的電影類型在國外影片中佔有很大的份量,各種帥哥美女,驚險動作甚至高科技元素都會在影片中體現,出了不少經典之作。相信每個80後美少年都會對偷盜類電影開山之作《偷天陷阱》格外熟悉,美豔的澤塔瓊斯,越老越帥的康納利;我們也曾傾情於《縱橫四海》裡的鐘楚紅,那時的「哥哥」還是那麼帥氣,發哥更是意氣風發——在電影中,所有的博物館大盜們似乎都是那十足的俊男美女,風度翩翩,殊不知現實生活中,收藏著天價藝術品的博物館當真受到「梁上君子」們的關注,而且驚現程度跟電影比起來簡直不遑多讓。
撰文:RACHEL BROWN
達·文西《自畫像》
達·文西的深度,維米爾的亮度,梵·高的活力……它們是西方藝術的經典,同時也是藝術品盜竊案的主角,這些大案無不轟動一時。
我們總以為高調的搶劫案似乎是電影裡才有的故事,但在現實生活中,藝術犯罪的確動輒牽涉幾十億美元,同時也是國際恐怖組織或犯罪集團洗錢的幌子。這些發生在世界一流的博物館裡的藝術品盜竊案,可謂跌宕起伏,其中一些至今仍是懸案。
「義賊」智取《蒙娜麗莎》
夜晚時分,羅浮宮的正門依舊燈火通明。羅浮宮是世界上最大的藝術博物館,1911年曾遭遇盜竊,那時的安保系統要鬆懈得多。
攝影:ROBERT HARDING PICTURE LIBRARY, NATIONAL GEOGRAPHIC CREATIVE
你可以在幾百萬隻馬克杯上找到神秘的蒙娜麗莎式微笑,蒙娜麗莎式微笑已成為當今社會的一個流行元素。不過,李奧納多·達·文西在16世紀創作的這幅傑作最初並不起眼。事實上,《蒙娜麗莎》之所以廣為人知,也許要歸功於當年那場盜竊案:1911年,這幅畫被人從巴黎的羅浮宮博物館裡偷走,搜查工作隨後展開。
《蒙娜麗莎》可以說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藝術作品,如今配上了厚厚的樹脂玻璃和木柵欄作為保護。每天,有15000名遊客湧入羅浮宮。
攝影:PIERRE ADENIS, LAIF/REDUX
羅浮宮聘請雜工Vincenzo Peruggia為多幅畫作安裝保護玻璃,其中就包括《蒙娜麗莎》。然而,他在壁櫥裡藏了一晚上,第二天清晨,把畫作藏在罩衫下,走出了羅浮宮。儘管在調查中,警方曾兩次盤問Peruggia,但直到1913年,他才被逮捕,因為他想把畫賣回給義大利佛羅倫斯的一名藝術商人。案情隨即水落石出,義大利人卻陷入糾結之中。義大利國內竟出現一派聲音支持Peruggia的「義舉」,甚至稱他為一位「真正的愛國者」和「民族英雄」。他們都贊同「國寶系被法國人掠走,應物歸原主」之語。
最終,議會決定將《蒙娜麗莎》留在佛羅倫斯展覽100天後,「返還」給羅浮宮。畢竟,這幅畫作雖出自義大利人之手,其法律上的所有權仍屬於作為法人的羅浮宮。但是,據說還是「套路深似海」,許多專家都認為這次失而復得只是一場煙幕,真正的《蒙娜麗莎》已經被一位富有的收藏家重金收購,而掛在羅浮宮內的只是一件贗品而已。
陽光從羅浮宮前的金字塔後方綻放出無限光芒,這座著名的玻璃金字塔由建築大師貝聿銘設計。
攝影:Noemie Trusty,你來掌鏡YOURSHOT
今天,羅浮宮是世界上最大、參觀人數最多的博物館,而《蒙娜麗莎》則可謂是鎮館之寶。羅浮宮的日參觀人數約有1.5萬人,所以你最好提前安排出行計劃。博物館建議提前訂票。不過,從10月到第二年3月期間,每個月的第一個周日免費。如果你想親眼看到《蒙娜麗莎》或者其他著名作品,在博物館開門前就得去排隊。
1972年,蒙特婁美術館遇到了「天窗劫案」:全副武裝的劫匪通過天窗偷走了價值200萬美元的畫作和珠寶。
攝影:DAVID GIRAL, ALAMY
兩次被盜的蒙特婁美術館
2011年9月和10月,一名身份不明的盜賊偷走了兩座小型石雕,當時這兩件作品正被展出,沒有保護罩。一座是2500年前的砂巖雕刻作品,價值約100萬美元,兩年後,在一名瑜珈教練家中找到。這名教練應該還不知情,他當時只以1000美元的價格買了下來。另一座石雕至今下落未明.
凱薩琳·澤塔瓊斯與肖恩·康納利主演的電影《偷天陷阱》
更撲朔迷離的盜竊案則發生在1972年午夜,3名武裝劫匪通過一扇天窗偷偷溜進來,制服了3名警衛,並把他們捆了起來。接著,劫匪帶著50件藝術品逃走了,其中包括18幅著名畫作。
蒙特婁美術館當時的公共關係主管檢查了「天窗劫案」中被偷走的18幅畫作的照片。由於劫匪們進入博物館的方式很特別,警方懷疑他們是國際犯罪團夥中的老手。
攝影:BETTMANN ARCHIVE, GETTY IMAGES
隨後的調查發現,這可能和恐怖分子和有組織的犯罪團夥有關,其中還牽涉到1萬美元贖金,最後還是不了了之。「天窗劫案」(Skylight Caper)是加拿大最大的藝術盜竊案:最初估計損失約在200萬美元,但一些藝術史學家估算,一些被偷走的畫作(其中包括倫勃朗的一幅作品)從那以後就開始增值了。
儘管最為著名的那些藝術品已經缺失,但蒙特婁美術館仍藏有近5萬件藏品。美術館位於蒙特婁歷史悠久的市中心,沒有停車位,所以最好利用公交交通過去。
梵谷的名作曾在此被竊
開羅的馬穆德卡裡爾博物館得名於埃及前任總理,藏有不少印象派和後印象派作品,在1978年和2010年兩次遭遇盜竊。
攝影:KHALED DESOUKI, AFP/GETTY IMAGES
開羅的馬穆德卡裡爾博物館也經歷過兩次盜竊,這一次的受害者則是同一幅畫作:文森特·梵·高的罌粟花靜物畫,差不多一尺見方大小。
後印象派畫家文森特·梵·高的《罌粟花》(又名《花瓶和花》)兩次被人從馬穆德卡裡爾博物館偷走。這幅畫價值至少5千萬美元,如今下落不明。
攝影:ART COLLECTION 2, ALAMY
第一次被盜是在1978年,兩年後在科威特尋回。2010年,這幅畫被人從畫框裡割了出來,幾小時後,埃及官員誤稱找回了畫作,而這幅價值5千萬美元的《罌粟花》至今下落不明。在對博物館的檢查中,人們發現只有7個攝像頭有用,50個警報器形同虛設,文化部的11名員工被判犯有玩忽職守罪。
1975年時的獅身人面像與哈夫拉金字塔。
攝影:B. Anthony Stewart,國家地理
馬穆德卡裡爾博物館是埃及最好的博物館之一,其中的藏品包括印象派和後印象派藝術家,如奧古斯特·雷諾瓦和保羅·高更等人的作品。去開羅旅行時可不要錯過這座博物館,它位於尼羅河河岸,距離吉薩金字塔群只需半小時的車程。
歷史上最大的藝術品盜竊案在此發生
波士頓的伊莎貝拉嘉納藝術博物館因為有一個美麗的庭院,被稱為「一覽無餘的宮殿」。1990年,這座博物館被盜走13幅畫作,總價值達到5億美元,這也成為歷史上最大的藝術品盜竊案。
攝影:DAVID L RYAN, THE BOSTON GLOBE/GETTY IMAGES
1990年,伊莎貝拉嘉納藝術博物館遭遇盜竊。13幅作品被盜,其中包括倫勃朗、維米爾、德加和馬奈的畫作,總價值達到5億美元,這也是歷史上最大的藝術品盜竊案。
3月18日凌晨1:24,兩個男人偽裝成警員,按響了這座著名博物館的門鈴,聲稱他們正在處理一起騷亂。警衛讓二人進來後,立即被他們用手銬銬住,另一位值班人員也被制服。接下來的81分鐘裡,他們開始大肆搜刮戰利品,中途甚至回了兩趟車。
儘管警方一直在積極調查,但這個案子還是懸而未決,依舊受到關注。在經歷了28年的證據消失、應對勒索信、破解《波士頓環球報》上的加密信息、午夜重回倉庫,卻依然一無所獲之後,如今懸賞已提高到1000萬美元,只為所有畫作安全回歸。
這個空畫框裡原本放的是倫勃朗的《加利利海上的風暴》。在1990年的盜竊案中,伊莎貝拉嘉納藝術博物館還失去了維米爾的《音樂會》。這也是世界上最昂貴的遺失畫作,價值超過2億美元。
攝影:M. SCOTT BRAUER, THE NEW YORK TIMES/REDUX
為了標記這些畫作的缺失,並等待它們歸來,伊莎貝拉嘉納藝術博物館掛上了空空如也的畫框,而這也成了遊客最愛發到Instagram上的一景——把「房間」空出來,只為等待「孩子們」回歸。博物館位于波士頓的後灣區,裡面收藏著史上著名作品和當代藝術藏品。
為什麼這裡從未上演過犯罪?
贗品博物館展示的是著名畫作的仿品。
供圖:MUSEUM OF ART FAKES
維也納的贗品博物館裡從未上演過犯罪。但博物館的牆上卻彰顯著犯罪本身:它們和真品區別也許只有一絲一毫。
這幅《老鴇》被認為是Han van Meegeren的仿品,也是贗品博物館最著名的展品之一。
攝影:PAUL FEARN, ALAMY
2005年,為了慶祝詭異的贗品史,並教育大眾如何阻止欺詐行為,贗品博物館對外開放。這裡有80多件出自偽造大師之手的作品,比如Han van Meegeren,他偽造的維米爾的作品曾被認為是荷蘭大師最偉大的傑作之一。其他重量級藝術家還有倫勃朗、畢卡索、馬蒂斯,他們的作品成為了不少仿品的靈感。
參觀這座小博物館的遊客也許會發現一些蛛絲馬跡和「定時炸彈」,一件作品可能並不那麼簡單。贗品博物館距離多瑙河只有幾個街區,在遊覽百水公寓時,不妨也去這座博物館看看。
扒手們瞄準了亞洲遊客
路易十四認為自己像阿波羅一樣光芒萬丈,擁有無限權力,因此自詡為「太陽王」。他按照太陽的軌跡,把奢華的凡爾賽宮建成東西走向。
供圖:THOMAS GARNIER,EPV IN COLLABORATION WITH SKYDRONE
雖然自法國大革命之後,再也沒有國王入住凡爾賽宮。但這座世界文化遺產依然為世人展示著法國深厚的歷史底蘊。1682年,路易十四把父親的王室狩獵行宮變成了政府中心。後來,這座日漸式微的17世紀宮殿又成為了一座博物館,每年慕名前來的遊客數量超過300萬人。金碧輝煌的凡爾賽宮坐落於市郊,車程距離巴黎40分鐘,共有2300個房間,佔地面積6.3萬平方米,相當於15.5個足球場。
鏡廳是凡爾賽宮裡最聲名狼藉的房間之一,曾被很多朝臣用作通道和會面地點。路易十四每天都要穿過這條73米的長廊,前往禮拜堂。
供圖:THOMAS GARNIER,CHATEAU DE VERSAILLES(DIST. RMN-GRAND PALAIS)
但在凡爾賽宮盜竊現象也屢禁不止。許多扒手瞄準攜帶大量現金的亞洲遊客。2015年9月,巴黎法院審判了一起大型盜竊案。盜竊團夥在凡爾賽宮等博物館盜取了大筆遊客的錢財,幾周之內數額達到十萬至十五萬歐元。
2018美國《國家地理》全球攝影大賽中國區
5月17日正式開啟!
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報名參賽!
長按二維碼,關注「國家地理影像經典」
長按二維碼,關注「國家地理中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