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子涓涓
1
喜劇電影可以讓你開懷大笑,悲劇電影可以讓你放肆痛哭,不管是喜劇電影還是悲劇電影,總是以電影特有的情感打動觀眾。
電影《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聽了電影名字後一直不太敢看,認為這肯定是一部讓人肝腸寸斷,痛徹心扉的電影,聽說有人在電影院看了這部電影之後,從頭哭到尾,差點哭暈了,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悲傷故事?真的有這麼悲傷嗎?
抱著無比期待的想法,從頭到尾看完了這部電影。我想說自己並不是一個淚點很高的人,看完電影《老師好》哭了,看了電視劇《我們都要好好的》哭了,看了《新版倚天屠龍記》哭了,以前也經常看韓劇哭。但是看完這部電影卻一滴眼淚也沒有流,有一種怎麼也哭不出的痛苦。
2
接下來我們來說說這部電影為什麼有人會認為這是一部「喜劇」電影?
這部電影因為都是臺灣演員,一口臺灣腔,讓我們有一種回到當初看臺灣偶像劇的錯覺,劇中人物嗲嗲的口音實在是讓人有些不適。
電影的故事情節比較老套,好像是幾十年前偶像劇的套路,沒有一點新意。這個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聽起來卻不是那麼的悲傷。
故事中男主角在學生時期就對女主角一見鍾情,孤獨的男主角和沒有父母的女主角住在一起十幾年,卻沒有對女主表白過,原來是男主得了絕症,不能連累女主,於是就讓她找一個好男人,女主就照做了,真的找了一個好男人,並且和這個男人結婚了,最後女主就拋下了新婚的丈夫去照顧要死的男主。
這個故事聽完,是不是不僅不感到悲傷,反且覺得有點狗血劇情的感覺?
3
電影毀三觀的情節不是一點半點。
男主認為自己是這個世界最孤獨的人。因為父親離逝,自己得了絕症被母親拋棄,他把孤獨當成了一種習慣。他以為自己的身世已經夠悽慘了,直到他遇到和她一樣悲慘的女主,女主的家人因為意外去世,她是一個孤兒。但是她的性格卻非常的活潑開朗。用她的樂觀溫暖了男主冰冷的心。
男主角和女主角的相識是因為學生時代的一次栽贓陷害,讓男主對女主一見鍾情,很純情的故事情節,雖然男主被虐,卻意外的認識了這個走進他生命裡的女孩。
之後男生和女生一起同居十幾年,正常理解他們肯定是難捨難分的戀人了。但是故事不是這樣的,他們只是住在一起,睡在一張床上,卻不是戀人的關係。因為男生從未向女生表白,女生也從來沒有主動捅破這層關係。
男主不表白的原因是他得了絕症,不想連累女主,所以一直沒有表白。正常看來這樣的關係,其實已經不用表白就說明了一切。他們就像一對結婚後夫妻,一起生活了十幾年,只是沒有夫妻生活罷了。既然男主喜歡她,又不想連累她,為什麼不分開住呢?讓她重新開始自己的生活呢?
男主角想在臨死前給女主找一個好男生,女主就按他的意思去做了,非常容易地就追到了一個訂過婚的男二。
這個男二已經訂婚了,卻和一個追求她的女生一起約會。而女主明知道男二已經訂婚卻故意和他交往,是不是有點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
電影想把男主的愛表現的很無私,很偉大,但又恰恰又表現得自私又狹隘。
男主希望女主有一個好歸宿,所以就特意找到了男二未婚妻出軌的證據,讓女二和男二分手,這樣就可以成全自己的女朋友,為了讓女二同意這件事情,他還以金錢誘惑對方。
電影前半部分,女主追求男二,讓人覺得這女主太輕浮,跟喜歡的男生住在一起,又去追求別的男生,還隨便借別人的訂婚戒指。這到底是什麼樣的三觀?
4
雖然電影後面出現反轉,想為女主洗白,但還是越描越黑,女主竟然在知道男主的病情的情況下,刻意配合對方演戲,還嫁給了男二。最後又離開了男二,去找在病床上的男主。為了自己所謂的愛情,就可以任意戲弄別人的感情嗎?
電影從頭到尾讓人覺得最悲傷的不是男女主角,還是無辜善良的男二,先是女朋友出軌,然後碰到一個利用自己的女人。男二知道女主和男主住在一起,竟然說自己不介意?真的嗎?
電影想說,相愛的兩個人卻不能在一起的悲傷故事,更悲傷的是卻沒有達到這樣悽美的效果。雖然男主角離開後,女主角也跟著走了。電影的前半段沒有一點悲傷的意境,反而很歡樂,後半部用盡全力製造悲傷,卻讓人有一種適得其反的效果。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