柄花茜草(Rubia podantha)來自於茜草科,茜草屬,別名大茜草,逆刺。
草質攀援藤本;莖和分枝稍呈四稜形,稜上有倒生小皮刺,有時被糙毛,葉4片輪生,紙質。
花序腋生和頂生,聚傘花序排成圓錐花序式,花冠紫紅色或黃白色,漿果球形,單生或孿生,成熟時黑色。
我國特有,產廣西、四川和雲南;常生於海拔1000-3000米處的林緣、疏林中或草地上。
文中的柄花茜草是在昆明尖山遇見的,關於柄花茜草還沒有相關的文獻研究,但他屬長茜草的研究很多,我們來看關於茜草的研究。
柄花茜草的資源量很大,在野外很容易看見,可以對他進行研究,然後看他有沒有類似茜草的用途。
中醫理論認為茜草味苦,性寒,歸肝經,具有涼血、止血、祛瘀、通經的功效。
因此茜草生品以活血祛瘀、清熱涼血為主,亦能止血;用於氣滯血凝、月經閉塞、產後惡露不盡、跌扑損傷、紅腫瘀痛及血熱所致的各種出血證等。
《得配本草》載有「酒炒行血,童便炒止血」。茜草歷代主要炮製方法有剉、炒制、焙制、酒制、制炭等,而現今其加工炮製品主要為茜草和茜草炭。
炒炭後寒性減弱,性變收澀,以止血為主;用於各種出血證,如吐血、咯血、血痢、尿血、崩漏下血等。
茜草炒炭後其纖維和導管均發生了一定程度的炭化,釋放出炭素,炭素具有吸附、收斂的作用,能降低毛細血管的通透性,從而抑制血液滲出,增強止血作用。
炒炭後草酸鈣晶體體積減小,數量明顯減少,同時,表面高溫作用使草酸鈣晶體釋放出大量可溶性鈣離子。
促使激活凝血酶原作用增強,縮短了凝血酶時間、凝血酶原時間、部分凝血活酶時間。
茜草炒炭後異茜草素量顯著增加,炭品中的異茜草素有明顯的止血作用,可作為炭品止血的有效成分。
崩漏:崩漏是指月經周期、經期、經量出現嚴重紊亂,經血非時暴下或淋漓不盡者,前者謂之崩中,後者謂之漏下,該病相當於現代醫學無排卵型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
用茜草湯隨證加減治療,有效率高於炔諾酮治療的對照組。
子宮異常出血:子宮異常出血是婦科常見病之一,屬於中醫學「婦科血證」範疇。
其主要病機是衝任損傷,不能制約經血,常見病因有腎虛、脾虛、溼熱等,其中溼熱型與現代醫學的炎症聯繫比較密切。
用含茜草炭的複方九味羌活湯治療,療效與西藥媽富隆相當,但不良反應小。
原發性痛經:原發性痛經是青春期女性常見的婦科難治性疾病之一,多發於未婚女性或初潮後的青春期少女。
在中醫學上歸屬於「經行腹痛」的範疇,多由瘀血引起,由於氣血運行不暢,臟腑功能失調,可致衝任運行受阻,胞宮經血流出不暢致「不通則痛」。
少腹逐瘀湯加茜草治療氣滯血瘀型原發性痛經,可緩解患者的腹痛症狀。
過敏性紫癜:過敏性紫癜是一種常見的血管變態反應性疾病,是機體對某些致敏物質發生變態反應,導致毛細血管脆性及通透性增加。
臨床症狀除有瘀點、出血性斑丘疹等皮疹外,常累及胃、腸、關節和腎臟,引起嘔吐、腹痛、腸出血、關節腫痛和腎臟損害等一系列臨床表現。
該病的主要病機是「熱毒入血,迫血妄行,瘀阻絡脈」,故而發展為紫斑;
因此,治療應以清熱解毒、涼血活血為主,用茜草搭配其他藥物,隨證加減治療,能收到良好療效。
腎性血尿:腎性血尿是指血尿來源於腎小球,火熱蘊結於腎與膀胱,致血絡受傷是產生血尿的重要原因。
治療腎性血尿「化瘀止血」應貫穿始終,故在處方中多用茜草來達到化瘀涼血、止血的目的。
柄花茜草的介紹就到這裡啦,希望更多的發現茜草對人體血液疾病的有效調節作用,以及更多同屬植物的用途被安全有效的應用起來。
目前茜草的作用機制研究還停留在大鼠、家兔等動物模型上,所觀察的指標也比較片面,往往不能夠很好地闡明機制。
為了能夠隨時觀測給藥後模型動物發生的變化,可以將斑馬魚這一模式生物引入到茜草的作用機制研究中來。
與大鼠、家兔相比,斑馬魚具有體型小、子代數量多、培育要求低、易於養殖、飼養成本低、便於開展大規模研究的特點。
另外,斑馬魚基因與人類基因的相似度達到87%,具有高度同源性,作為模式生物的優勢很突出,這意味著其實驗結果在多數情況下也適用於人體。
最重要的是,斑馬魚的胚體是全透明的,使得給藥後整個體內器官的變化能十分完整地被觀察到,能做到實時監測,實驗結果也更加可靠,很適合茜草的體內作用機制研究。
(1) 茜草的研究進展 陳毅 王海麗 薛露 單鳴秋 張麗 丁安偉 南京中醫藥大學江蘇省中藥資源產業化過程協同創新中心 江蘇省方劑高技術研究重點實驗室 中藥資源產業化與方劑創新藥物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 江蘇 南京 210023
(2) 中國植物志
聲明:醫家講求「辨證施治」,人人「證」皆不同。本公眾號所載內容為探討學習之用,不構成用藥建議,如有需求,請謹遵醫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