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子彈飛》裡張麻子:我是想站著,還把錢掙了!現實這可能嗎?

2021-01-10 大漁說娛樂

姜文有一部電影是《讓子彈飛》。這個電影裡有三個關鍵人物。

一個是周潤發演的,黃四郎。他是鵝城的惡霸,在鵝城掙錢都得聽他的。

一個是葛優演的師爺。他是亂世中的聰明人,懂得委曲求全,把所有的矛盾都圓滑化解。

還有一個就是姜文演的張麻子。他是一個規則的破壞者,不滿於黃四郎的霸道,號召鵝城的百姓推翻了黃四郎的統治。

這部電影上映,是2010年,到現在已經10年了。

那個時候娛樂圈算不上乾淨,但也不像現在這麼混亂。那時候人要臉,大家出來演戲掙錢,多少還是要吃演技的這碗飯。

就算有一些年輕的小生小花,靠著顏值和流量,圈了一波兒粉,自己也會覺得不太好意思。會做謙虛狀,繼續打磨自己的演技。

那個時候靠顏值圈粉,雖然是成名的捷徑,但也還知道不是太光彩的事情。

但是現在,2020年。網際網路發達,人心浮躁,每個人都忙忙碌碌的。

演員們忙著撈錢,觀眾們忙著看臉。稍微有些時間,還要去為自己喜歡的明星站臺,去微博上和批評他的路人吵一架。

看臉圈粉,撕逼吵架無腦吹,已經是很多粉絲追星的日常。

似乎大家都不再關心演技,關心作品好壞。只是因為對一個演員的不同看法,就能吵上好幾天。

這帶來的後果就是,因為一個人愛上一部劇,有他的去就花式吹,沒有他的劇就不看,而且瘋狂踩。甚至為了趕時間,看電影電視劇只看有他的片段,沒有它的部分直接快進跳過。

沒有人覺得這有什麼不對,好像這種現象就是理所應當的。

但是這樣似乎很不正常。流量和曝光度成為最重要的指標,取代演技和作品,成為評價演員的最新標準。

有流量,有話題,有曝光度,你就是好演員。

沒資源,沒熱劇,無人知曉,你就是路人甲。

演技好像被剝離出去,和演員的成績毫不掛鈎。所以很多老戲骨淡出大眾視野,流量小生霸屏。不符合新標準要求的演員,被隔離在屏幕之外。

我們不是在批評什麼,因為這不是演員的錯,也不是粉絲的錯,只是大環境就是如此。大家都在這樣的娛樂圈規則下做事,沒有人能去抗爭。

這個狀態其實就很像讓子彈飛裡的鵝城。

無論是明星還是粉絲,大家都像城裡的平頭百姓,按照黃四郎制定的規則,安分守己地活著。

大家都認為這個規則是對的。見到黃老爺要磕頭,在鵝城掙錢得跪著,就算你是縣太爺,在鵝城也要聽黃四郎的。

想掙錢,你就得給黃四郎跪下。

現在的娛樂圈,和鵝城的狀態差不多。資本當道,流量為王。公共資源都是可量化的資本,只要你出得起錢,就能在公眾面前,被包裝成他們想看到的樣子。

黃老爺想讓誰紅,誰就能紅。

在鵝城,只要你能討好黃老爺,你就可以當他的家丁,當他的師爺,當他的武舉人。

這個黃老爺,是流量,是資本。而資本控制娛樂圈已經是顯而易見的現實,所有的演員和觀眾都是鵝城的貧窮百姓。

想要出名,想要演戲,想要有好作品。演技不重要,實力不重要,資源和資本才重要。

因為只有有了資源,你才能有展現演技的舞臺。而誰可以上臺,資本說了算。

而在現在,資本作為導向,正在逐漸侵蝕演藝圈的底線。

這個底線就是,演員的敬業精神,演技的優勝劣汰。而資本的加入,正在打破這個底線。

老的競爭機制被棄之不用,金錢正在制定新的規則。

這個新的規則包括但不限於,掙錢多的,掙錢快的,就是市場喜歡的,就是值得被稱讚的。

現在的劇在這種新規則的壓力下,劇情越來越狗血,集數越來越多,觀眾們吐槽也越來越厲害。

但即使是這樣,用心製作的良心好劇,仍然很難進入觀眾的視線,可能他們連被吐槽批評的資格都沒有。

劣幣驅除良幣,這就是資本的力量。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想用心出一部能被觀眾接受的好劇,而且有能力呈現到觀眾眼前,實在是一件很難做到的事情。

成本太高了,風險太大了。

在電影讓子彈飛裡,鵝城的百姓,就經歷了數10年黃四郎的壓迫。他們無力反抗,直到張麻子當縣長,進入了鵝城。

黃四郎,有人有槍,還有大碉樓。所以他在鵝城無所畏懼。

而恰好是,張麻子同樣有人有槍,還不願意和黃四郎一起坑百姓,想在鵝城站著把錢掙了。

他有挑戰黃四郎的勇氣,也有與之匹配的實力。最終他以弱勝強,帶著兄弟幾個和鵝城百姓,打破了黃四郎的碉樓。

我們現在的演藝圈,可能就缺一個像張麻子這樣的人。他願意,而且有能力打破現在的規則,讓更多好作品進入觀眾的眼帘,讓更多的好演員被大眾熟知。

而不是像現在一樣,幕布摳圖,用幾個演技爛到渣的流量明星,出幾部作品挑戰觀眾的承受底線。

現在的演藝圈,需要更合理的制度和規則,需要給好演員生存空間,需要給好作品展現的舞臺,需要以演技為標準的競爭法則。

但是改變規則不容易,普通人也沒有這個能力。在資本的壓力下,跪著把錢掙了,是很多人的無奈選擇。

想要改變這個問題,可能還是需要國家出面,制定相關的政策法規。

單單靠著演藝行業的自淨功能,對抗資本和流量,現在來看,太不現實了。

真希望演藝圈能跳出個張麻子來,把手槍和官印往桌上一拍:來和老子一起,咱們站著,把錢掙了。

相關焦點

  • 北洋三部曲之《讓子彈飛》經典回顧:我就是想站著,還把錢掙了
    (《北京日報》評)三、經典臺詞1.你叫張麻子?可你臉上沒麻子啊! 黃四郎臉上有四嗎?人們不願意相信一個土匪的名字叫牧之,人們更願意相信叫麻子,人們特別願意相信,他的臉上應該他媽長著麻子。2.我就是想站著,還把錢掙了。3.別急,讓子彈飛一會兒。4.要有風,要有肉;要有火鍋,要有霧;要有美女,要有驢!
  • 最終還是站著把錢掙了-《讓子彈飛》姜文
    姜文自己說:《太陽照常升起》是上帝送給我的禮物。《讓子彈飛》是我送給觀眾的禮物。張麻子一行人到鵝城後,與地方一霸黃四郎鬥智鬥勇的故事。好像這八分鐘拍了一個禮拜,耗費了十萬尺膠片。六、黃四郎派手下假扮馬匪,強姦了一個女人。張麻子問起自己的兄弟,發現了什麼不得了的事情。
  • 最任性的姜文,用這部《讓子彈飛》,就這麼站著把錢掙了
    最任性的姜文,用這部《讓子彈飛》,就這麼站著把錢掙了姜文一直都是中國最為特殊的一個導演,他的電影也從來不與人苟同,更多的使用自己的風格拍攝一些讓人驚嘆的電影。姜文一度被影迷們認為是電影鬼才,從演員轉型的他曾經給我們帶來了不少優秀的電影,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來講一個姜文被人們提起最多的一部電影《讓子彈飛》。「我是想站著還把錢掙了」,這是《讓子彈飛》中的臺詞,這句話在後來被萬千文藝青年奉為金句。
  • 《讓子彈飛》我要站著,把錢掙了
    《讓子彈飛》我要站著,把錢掙了姜文是小編最喜歡的一個導演了,他是一個特別有思想導演,每部作品都非常具有個人風格和特色。每個人的價值觀不同,理解也不同,不管什麼作品也會褒貶不一的。《讓子彈飛》這部電影是由姜文執導,周潤發、葛優、劉嘉玲、陳坤、周韻、廖凡、姜武等主演的劇情片。
  • 讓子彈飛一會兒,現代思維方式解讀張麻子贏得黃四郎的致命一擊
    姜文是大家公認的鬼才導演,作品不多但部部精品,本次由我帶大家解讀其站著還把錢掙了的電影-讓子彈飛這是一部取材自小說《夜譚十記》中的《盜官記》一章的一部喜劇。本影片上映於2010年,當年票房6.76億元人民幣(中國大陸),非常優秀的成績了。
  • 被姜文騙了10年,《讓子彈飛》裡張麻子其實早就死了
    姜文的《讓子彈飛》裡,最重要的角色,就是他自己扮演的張牧之。張牧之身上有很多謎團,他的身份,他影射了哪個歷史人物,也引發了很多的聯想和猜測。但是,有一個關鍵問題,可能被錯過了,就是張牧之根本就不是張麻子。電影裡,葛優扮演的馬邦德,一直都在懷疑張牧之的身份。
  • 被姜文騙了10年,《讓子彈飛》裡張麻子其實早就死了
    電影裡,葛優扮演的馬邦德,一直都在懷疑張牧之的身份。當張牧之告訴他要站著把錢掙了,馬邦德問他:敢問九筒大哥何方神聖?張牧之回答說:鄙人,張麻子。張牧之從黃四郎那裡弄到了錢,開始出城剿匪。路上,張牧之說,你這麼油嘴滑舌,早晚讓張麻子崩了你。然後又說,你還真相信我就是張麻子?這時候,馬邦德大驚失色,說,你要不是張麻子,那這山上可就有真麻子。張麻子一來,你我可就沒命了。
  • 《讓子彈飛》:姜文真的站著把錢掙了嗎?
    《讓子彈飛》,一部看得超級過癮的經典好片,豆瓣評分高達8.7。這部電影之所以如此有意思,除了眾多大腕的加盟,更在於片子的主要人物都是說謊眼不紅心不跳的江湖老騙子,葛優本是縣長化身湯師爺,姜文本是土匪張麻子卻化身為縣長,周潤髮飾演的黃四郎是南方第一惡霸,卻還要製造一個替身出來。這玩的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戲碼真是空前絕後。
  • 「別急,讓子彈飛一會兒」《讓子彈飛》經典臺詞
    張:我問問你,我為什麼要上山當土匪?我就是腿腳不利索,跪不下去! 湯:原來你是想站著掙錢啊。那還是回山裡吧。 張:哎~這我就不明白了,我已經當了縣長了,怎麼還不如個土匪啊? 湯:百姓眼裡,你是縣長。可是黃四郎眼裡,你就是跪著要飯的。掙錢嘛,生意,不寒磣。 張:寒磣!很他媽寒磣! 湯:那你是想站著,還是想掙錢啊? 張:我是想站著,還把錢掙了! 湯(搖頭,正色道):掙不成! 張:掙不成?
  • 讓子彈飛:站著就把錢給掙了?
    姜文的首部商業大作《讓子彈飛》12月16日全國公映,「看得懂的電影」,這是姜文在《讓子彈飛》宣傳期間多次提到的一個詞,也折射出姜文從文藝到商業的巨大轉變  「如果姜文拍商業片,將是對我最大的威脅。」馮小剛曾這樣評價「兄弟」姜文。
  • 讓子彈飛:姜文演了偶像,還站著把錢掙了
    姜文在解禁之後的第一部就遭遇了滑鐵盧,這對於他的民國三部曲開篇《讓子彈飛》無疑是巨大的壓力。但是姜文卻說,太陽是老天送給他的禮物,而子彈是自己送給觀眾的禮物。事實上,《讓子彈飛》在2010年票房7億,姜文的確算是打了翻身仗。滿屏的雄性荷爾蒙,看得人血脈賁張,姜文用革命浪漫主義的情懷操控了一部極具野心的電影。時隔多年,我們簡單回顧一下劇情,再進入隱喻的分析部分。
  • 讓子彈飛:姜文自傳
    因此,在這之後的《讓子彈飛》更像他的「負氣之作」。他要通過這部電影證明,他也可以「站著把錢給掙了」,可以在堅持自我表達的同時,向觀眾輸出這種表達,讓觀眾接受且認同。所以,在《讓子彈飛》的自我證明完成之後,拍攝《一步之遙》和《邪不壓正》的姜文便再次徹底釋放,不再有任何的約束,沉浸於他自我世界的創作之中。
  • 如何站著把錢掙了?
    《讓子彈飛》中有段對話:湯師爺:「你是想站著,還是想掙錢呢?」張麻子:「我是想站著,還把錢掙了!」湯師爺:「掙不成。」張麻子掏出槍,啪一聲拍桌上:「這個能不能掙錢?」湯師爺回答:「能掙,山裡。」張麻子:「這個能不能掙錢?」湯師爺:「能掙,跪著。」張麻子把官印+手槍放到一起:「這個+這個,能不能站著把錢掙了?」湯師爺拱手:「敢問閣下何方神聖?」
  • 姜文《讓子彈飛》「站著把錢掙了」《一步之遙》票房 徘徊在5億
    《讓子彈飛》票房口碑雙豐收1995年,姜文自編自導的處女作《陽光燦爛的日子》被《時代周刊》評為「年度全世界十大最佳電影」之首;2000年他執導的抗戰題材影片《鬼子來了》在第53屆坎城國際電影節上榮獲評審團大獎。
  • 姜文的《讓子彈飛》裡的幾個兄弟,到底誰背叛了張麻子?
    張麻子還說過他來著。2,花姐一槍指著自己,一槍指著張麻子,要求加入隊伍,這個主意是老三出的。3,張麻子在外邊和師爺商量事兒,幾個兄弟都是持槍守衛的。電影還特意給了他們鏡頭。說明這時候,幾個兄弟還是向著張麻子。這也是老三不敢公然反對張麻子的原因。4,師爺突然會吹張麻子團隊的口哨,還散播主帥已死的消息,動搖軍心。
  • 姜文的《讓子彈飛》上映10年,到底誰背叛了張麻子?你看懂了嗎
    前幾年出來的一部電影,神奇地把中國最傳統方面展示了出來,而這部電影作為經典《讓子彈飛》也備受人們好評,全局分成了明暗兩條線,信息量也是極大,很多網友可能只能看明白明線,而對暗線也成為了許多人看不懂的地方,並且能看懂全局的網友對此劇的感悟也不少。
  • 姜文的《讓子彈飛》上映10年,到底是誰背叛了張麻子?你看懂了嗎
    前幾年出來的一部電影,神奇地把中國最傳統方面展示了出來,而這部電影作為經典《讓子彈飛》也備受人們好評,全局分成了明暗兩條線,信息量也是極大,很多網友可能只能看明白明線,而對暗線也成為了許多人看不懂的地方,並且能看懂全局的網友對此劇的感悟也不少。
  • 《讓子彈飛》影評合集
    《讓子彈飛》影評文章目錄:《讓子彈飛》影評之一:小六子之死《讓子彈飛》影評之二:張麻子的妖魔化《讓子彈飛》影評之五:殺人不眨眼的老四《讓子彈飛》影評之三:不死的黃四郎《讓子彈飛》影評之四:不輸的湯師爺《讓子彈飛》影評之前四章的部分解讀《讓子彈飛
  • 《讓子彈飛》:不是故事的故事,不像現實的現實。
    最近,《讓子彈飛》又火起來了。很多人都從不同角度進行了分析。我最近又把這部片子看了兩遍,覺得真是一部經典之作。或許姜文沒想表達這麼多意思,而且他也確實曾說過,這部電影裡沒那麼多隱喻。但仁者見仁,這裡我再把這個故事溫習一遍。故事很簡單,一個落魄的革命軍人帶著一幫弟兄當了土匪,因一個偶然的機會,變成了鵝城縣長,與當地的惡霸黃四郎展開了一場激烈的鬥爭,最終將惡霸打敗。
  • 《讓子彈飛》十年了,張牧之你還好嗎?
    如果要選出21世紀以來最好的國產商業電影,我會毫不猶豫地把手中這張票投給2010年姜文執導的《讓子彈飛》。這部電影融喜劇、西部、動作於一體,通過完美的類型敘事創造了黑色幽默、社會寓言、孤但英雄、革命浪漫主義的姜文式美學。隨著時間的推移,這部電影做到了實實在在地出圈,人們不再討論她的敘事結構、視聽語言、類型融合等電影上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