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藝謀導演,中國文藝片和商業片都取得巨大成功的電影人!!

2020-08-27 武俠電影世界


張藝謀,中國第五代導演的代表人物之一,早年拍攝了紅高粱,活著,秋菊打官司,我的父親母親等影片,成為中國最早走向國際的導演之一,也是中國文藝片領域最為成功的華人導演!

進入新世紀,中國大陸經濟飛速發展,國民生活質量大大提升,中國大陸電影也是從90年代的少數人群開始由普通大眾觀眾轉變!張藝謀導演敏銳的感覺到中國大陸已經具備拍攝商業大片的條件!

2002年12月14日,中國第一部商業大片《英雄》橫空出世,一舉打破了中國電影市場格局,往年商業片只看《好萊塢》的口號被正式終結,極大的鼓舞了中國電影人的信心,帶動了中國觀眾的第一次觀影大熱潮!

英雄的成功不僅僅是取得票房上的成功那麼簡單,他給國產電影指明了方向!過去的國產電影上映並沒有怎麼宣傳,所以國產電影一直無法達到全民熱議,成為全民話題,始終帶動不了觀眾的觀影熱潮!而英雄上映前的宣傳工作做的非常的好,首先在央視等電視臺進行廣告宣傳,在央視打電影廣告,這可是史無前例!然後再對全國各大城市的商場,公交車站,商業街等大肆宣傳!包括當年夏天穿的T恤上面都是英雄的電影海報!一下英雄成為當年熱議的話題!已經到了你不去看英雄這部電影,你就沒有跟上時代步伐的地步!英雄上映後取得了巨大的票房成功!橫掃整個東南亞市場,打破美國,日本華語電影票房記錄!投資3000萬美元的英雄,全球票房1.77億美元!更加難得的是英雄的電影票房在全球三大電影市場票房都超過2億人民幣,中國大陸2.5億人民幣,日本40.5億日元(約合2.5億人民幣),美國的票房5371萬美元(約合3.5億人民幣),華語電影至今任然只有英雄這麼一部電影取得這樣的成績!現在的華語電影票房確實是高,動不動就是二十億人民幣票房起步,可是這些電影的票房僅僅只是中國大陸,香港,澳門,臺灣電影票房,到了其他國家根本賣不動!而英雄能夠做到全球通吃,是現在的華語電影望塵莫及的!

英雄成功之後張藝謀導演又拍攝了十面埋伏,滿城盡帶黃金甲,千裡走單騎,三槍拍案驚奇,金陵十三釵,歸來,山楂樹之戀,長城,影等影片!這些電影都沒有達到英雄的高度,除去十面埋伏和文藝片山楂樹之戀,歸來之外,其他的滿城盡帶黃金甲,三槍拍案驚奇,長城等影片口碑都不是很好!歸其原因,我覺得不在影片質量上,而在於演員!我們看一下英雄的演員:李連杰,梁朝偉,張曼玉,陳道明,甄子丹,章子怡等,全都是實力派頂級演員!沒有一個人拖後腿!

十面埋伏裡的劉德華,金城武,章子怡!都還不錯,可是十面埋伏的影響力遠遠不如英雄,票房也沒有英雄高!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我覺得還是在於演員,十面埋伏最初宋丹丹的角色人選是梅豔芳,梅豔芳大家都知道,典型的實力派演員,氣場十分強大,可是電影還沒拍梅豔芳逝世了!才臨時換成了宋丹丹!宋丹丹,一個小品演員!完全沒有梅豔芳那樣的氣場!觀影體驗大打折扣!雖然十面埋伏裡有宋丹丹這樣的喜劇演員,但是宋丹丹只是一個客串,出場時間並不多,觀眾還算可以接受!所以十面埋伏的口碑任然屬於上乘之作!

到了滿城盡帶黃金甲,張藝謀開始啟用偶像明星來拍電影,口碑就是一落千丈了!雖然滿城盡帶黃金甲打破了張藝謀導演英雄保持三年的華語電影最高票房記錄!可是輸了口碑!滿城盡帶黃金甲演員有,周潤發,鞏俐,這樣的實力派演員!可是周杰倫也會拍戲嗎!滿城盡帶黃金甲是張藝謀導演第一次開始啟用偶像明星!電影口碑直線下滑!但是張藝謀導演似乎並沒有覺察到這一點,後面的三槍拍案驚奇裡面的小瀋陽,趙本三,閆妮,口碑更是跌到冰點,張藝謀導演還是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直到長城裡面的大量小鮮肉加盟!耗盡了觀眾對張藝謀導演的最後一絲希望!長城這部電影其實並不差!秦腔的出現就是一大驚喜!可是演員實在讓人不敢苟同,鹿晗和王俊凱出場的戲份讓我雞皮疙瘩起一身!為什麼張藝謀導演在2005年滿城盡帶黃金甲之前能夠精準的選擇實力派演員,而從滿城盡帶黃金甲中的周杰倫,到三槍拍案驚奇裡面的小瀋陽,再到長城裡面的鹿晗,王俊凱!再到影中的吳磊!張藝謀導演敗在了小鮮肉手上!

不過從目前所取得的成就來看,張藝謀導演任然是中國最成功的導演,不是之一,張藝謀導演比其他導演優秀的地方在於,他是中國唯一一位在文藝片領域和商業片領域都取得成功的導演,而且是巨大成功!他的文藝片和商業片至今任然是中國電影在國際上影響最大,票房最高,獲獎最多的電影!


相關焦點

  • 張藝謀的文藝片和商業片,誰更勝一籌?
    其實縱觀張藝謀的導演生涯,張藝謀在神壇之上與神壇之下的距離,往往在於老謀子執導的電影是文藝片還是商業大製作。文藝向的劇情片對老謀子而言手到擒來,感動觀眾不在話下;而全明星豪華陣容的商業大片,老謀子勸退觀眾也是分分鐘的事。
  • 《一秒鐘》:張藝謀的文藝片和商業片,誰更勝一籌?
    《一秒鐘》廣受好評,雖然票房沒有大爆,但《一秒鐘》對電影的情感以及對時代的寓意,讓國師張藝謀的口碑難得轉好。而且如果沒有刪減,《一秒鐘》絕對是張藝謀近十年最為大師級的電影創作。2016年,絕對是張藝謀導演生涯「濃墨重彩」的一年,《長城》遭遇滑鐵盧,全球觀眾都覺得老謀子「迷失」了。
  • 張藝謀導演的這部文藝片《一秒鐘》是不是被高估了?
    你說它是一部實實在在的文藝片,可是張藝謀卻在電影中欲說還休地吊足了觀眾的胃口。不論怎麼看,張藝謀好像都是在「過審」的基礎上,造就了這樣一部電影。他妥協了,但是卻又不徹底。和從徹底轉戰商業片的導演不同,張藝謀近年來的作品都在暗戳戳地走著主觀的創作思路。
  • 華語影壇40年來,張藝謀導演是對中國電影貢獻最大的人!
    當國門開放,香港商業片和好萊塢大片相繼來襲的時候,同輩和後輩導演們還都在繼續追隨早年張藝謀的腳步,拍攝各種鄉土題材影片,一門心思去國際爭獎,因此在票房競爭中,被好萊塢和港片打得一敗塗地,競爭力甚至比不上錄像廳和DVD。各大院線奄奄一息,電影院都不知拆了多少。
  • 張藝謀對電影色彩運用,絕對是教科書級別人物,堪稱國內第一人
    ,紅高粱的巨大成功,讓張藝謀也獲得了多項大獎。以至於不知出自何人之說;中國人是個人都能夠演農民!演其他的都演不好,因為中國人根上就是農民!張藝謀偏愛紅色,從《紅高粱》到《大紅燈籠高高》掛到後期的《英雄》!或許是由於攝影師出身的原因,張藝謀在色彩運用和構圖方面,顯示出了極佳的功力。
  • 放下「國師」包袱,《一秒鐘》是張藝謀最後一部文藝片?
    張藝謀還專門為影片定檔寫了一封深情款款的親筆信。《一秒鐘》也首次曝光了預告片,這部幾經波折的影片終於揭開了神秘的面紗。從預告片和張藝謀的公開信來看,《一秒鐘》不是一部有關歷史的影片,而是有關電影的電影——它更像是中國版的《天堂電影院》。
  • 2018中國導演TOP100權力榜,張藝謀、馮小剛、徐克分列前三甲! 投黑馬
    從作品類型劃分,有商業片與文藝片導演之分。儘管文藝片導演並未有票房「爆款」作品,但因其作品口碑以及業界影響力,(投黑馬 Tou.vc 專注於文創領域的眾籌平臺)仍然佔據榜單的重要位置。2018年,眾多超一線老牌導演將攜新片強勢「歸來」。例如姜文《邪不壓正》、徐克《狄仁傑之四大天王》、張藝謀《影》等。
  • 國產大片17年之「怪」趨勢,導演名氣越來越小,電影口碑越來越好
    ,而又正因為他成為了國際知名的大導演,所以當國內電影人意識到中國人需要一部屬於自己的大片時,第一時間想到了張藝謀,為了使這部大片能夠在國際和國內上都受到歡迎,這部影片從選題到選角,都可謂是費盡心思。他們出身於文藝片導演,雖然後來轉型為商業片導演,但是不免依然保持著文藝片的創作思路,在這些商業電影中,他們加入了太多的自己對電影的態度,而這種態度,又未必是普通觀眾所能意識到,所能理解的。比如在《十面埋伏》中,張藝謀多處向胡金銓的經典武俠《俠女》致敬,資深影片自然是看得津津有味,但是作為普通觀眾,很多都沒有欣賞過胡金銓的作品,所以很難看出其中的奧妙,就自然很難感受到這部影片的魅力所在了。
  • 華語電影歷史導演權力榜解讀:香港轉型臺灣斷層大陸崛起
    華語電影權力榜綜合了票房指數、獎項指數、工業指數(包含行業貢獻、市場價值、口碑等)多重維度進行考量,旨在評選出對華語電影在全球範圍內做出突出貢獻的電影人,打造中國最權威的電影工業排行榜,助力於中國電影產業的繁榮與發展。作為榜單的前三甲,李安、張藝謀、吳宇森皆是兼具商業與文藝,同時具有國際視野的「世界級」導演。
  • 從張藝謀、馮小剛到姜文,為什麼每個大導演都討厭影評人?
    當時,正是第四代導演的代表,謝晉導演的創作黃金時期,《天雲山傳奇》《芙蓉鎮》《高山下的花環》《牧馬人》……每部在當時都是上億人的觀影人次,(換算到現在,等於每部40億以上的票房),而且30多年後,這些老電影被現在的年輕人發掘出來,仍能被其貼近人民生活的真摯敘事和深刻情感所感動。
  • 張藝謀是一個怎樣的導演?
    張藝謀算得上是一個偉大的導演,只要你是一個稍微關注電影的人,就不難發現這一點。以2002年為分界點,之前其作品多為藝術片,之後多為商業片,或者在商業片中雜糅些許藝術私料。比起爆米花式的電影,我想斷片舍的讀者跟我一樣,還是喜歡文藝片多一點吧?忘了是哪個哲學家說過這樣的一句話:凡是能讓你產生短暫快感的事物你都得警惕。
  • 年度十佳幾乎全是文藝片,我要為商業大片叫叫屈
    這一年的中國電影發生了太多故事。年末慣例要進行一番盤點,和往常一樣,業界評選出來的各種年度十佳照舊是各種文藝片的天下。以豆瓣為例,今年取得高票房的商業大片只有《湄公河行動》能夠進入評分前十,刷新中國電影票房紀錄的《美人魚》也在7分以下。筆者看到的各類年度十佳電影榜單大多如此,基本被文藝片佔據。推崇文藝片,貶損商業片,一直是電影評論的某種風氣,筆者卻認為這種思路不好。
  • 請中國電影別去「碰瓷」了
    雖然漫威電影因為非常的工業流水線,非常磨滅導演的個人特性,但如果《永恆族》在商業上獲得巨大的成功(尤其質量和口碑,漫威電影非常工業化,但質量在觀眾眼中還是有比較的)。不過,趙婷拍攝的三部電影。除了她的身份,電影內容跟「中國」扯不上任何關係。
  • 多幾個寧浩,中國商業片就能多幾分希望
    中國電影缺乏的不是技藝高超的藝術家,也不是不肯花錢的挑剔用戶。中國電影真正缺乏的,是盤旋在合格水平附近的商業片。然而面對「如何讓商業片健康成長」這個問題,功成名就的大導們似乎已經放棄了思考。反觀一些中生代的導演們,似乎正在逐漸意識到這個問題,從而進行了一些嘗試和努力。
  • 罵《長城》可以歇歇了,你們連張藝謀拍這電影的真實目的都沒搞懂
    也就是說,長城這部電影,從誕生起的目標,就只是成為傳奇影業的又一部打怪獸套路大片,類似《魔獸》和《諸神之戰》,把長城這個背景換掉,故事發生在世界上任何一個地方都是可行的。讓這個故事在中國人眼裡更「中國」一點,就是張藝謀在整個電影製作期間的理念和任務,但說白了,他是在為傳奇打工,他的決策自由度,絕對比我們想像的還要低。
  • 中國電影業為什麼再難出張藝謀、陳凱歌等,有國際影響力的導演?
    他們不僅享有國內電影行業的影響力,在通訊還不算發達的年代裡在國外同樣擁有不小的知名度。小時候看不懂他們的作品,大了再回頭看才發現其中可貴。然而自從2002年以後,中國影視業開始逐漸商業化以後,哪怕是名導出手作品依舊讓人看著尷尬不已。轉眼間現在已經2020年,縱觀中國電影業的發展,結果讓人唏噓。
  • 內地文藝片迎來「最好時代」?我卻想起臺灣新電影的風光與悲傷
    而如今,製作班底和明星陣容都不可同日而語。過去一年多的時間,國產商業片頹喪,文藝片和新導演卻不斷浮出水面。其票房固然並不樂觀,但創作者卻憑藉口碑贏得了機會。電影市場泡沫的破滅,讓資本開始尋找真正優質和稀缺內容,藝術電影、作者電影的機會來了。但是內地文藝片果真會搭上市場的順風車,成功走上另一個巔峰麼?
  • 他是被人遺忘的第五代導演
    第五代導演,崛起於80年代,用獨樹一幟的風格,將中國電影推向了全世界,名聲顯赫。像張藝謀、陳凱歌、顧長衛、田壯壯。不負眾望,電影一炮而紅。不僅票房漂亮,還獲得了金雞獎特別獎和廣電部優秀故事片稱號。而周曉文也被媒體定義成商業片先鋒,成為第五代導演中最早嘗試商業片拍攝的人。
  • 張藝謀拍了近40年電影,轉拍電視劇有隱情
    一時間,張藝謀拍電視劇上了熱搜,網友紛紛熱議。張藝謀執導的《紅高粱》《秋菊打官司》《菊豆》《大紅燈籠高高掛》等經典影片,不僅創下超高的票房,還屢屢斬獲國際國內大獎。國外媒體稱張藝謀是中國電影界的一張名片。而今張藝謀已70歲了,如此高齡,他為何轉型執導電視劇?這一巨大轉變背後,有什麼隱情?張藝謀註定為電影而生,他對題材的把握、畫面語言的掌控、光與影的運用,超出很多著名導演。
  • 中國電影導演、製片人、編劇和演員——張藝謀
    張藝謀執導了2008年北京夏季奧運會的開閉幕式,獲得了相當大的國際讚譽。張藝謀生於1951年11月14日,中國電影導演、製片人、作家、演員,前電影攝影師。他是中國第五代電影人之一,1987年憑藉《紅高粱》首次導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