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被人遺忘的第五代導演

2021-02-21 看電影雜誌


 

張藝謀的[影],上映5天,3.71億票房,票房號召力不輸當年。

作為中國第五代導演之一,68歲的張藝謀為影迷獻上了一份滿意答卷。


第五代導演,崛起於80年代,用獨樹一幟的風格,將中國電影推向了全世界,名聲顯赫。

像張藝謀、陳凱歌、顧長衛、田壯壯。

張藝謀、陳凱歌、顧長衛至今活躍在一線,田壯壯則轉型成了演員

然而,他們中間還有一部分人,長期身居幕後,默默拍攝著一部部風格迥異的影片。

周曉文

五代導演之一,周曉文

這個名字你可能沒聽過,但這些作品你肯定不陌生——

[大英雄鄭成功]、[二嫫]、[天龍八部]、[秦頌].

從商業到文藝,從電影到電視劇,均有涉獵。

有人曾這樣形容第五代導演:

十年憂憤,四載攻讀,而後一瀉千裡,能不令「六宮粉黛無顏色」。

這話放在他身上再合適不過。幾度成功,幾度慘敗,後來憑藉一部文藝片被載入影史。

今天,就來聊聊周曉文和他的電影人生。

1954年,周曉文出生於北京一個軍人家庭。從小在軍隊大院長大,有三個姐姐、一個哥哥,自幼受寵。

抱著周曉文的母親

他膽小、老實且聽話。整日跟在母親身後,是個媽寶

1961年,周曉文上了小學,但住宿生活並不愉快。依戀母親的周曉文,會因想家而難過,每次盼到母親探望,總不讓她走。

兩年後,初中還沒畢業的周曉文,響應上山下鄉號召,到河北宣化參軍。

1973年,周曉文考入北京電影學院攝影班,比張藝謀早了五年。

兩年後,他順利畢業,被分配到西安電影製片廠。萬萬沒想到,從攝影助理到電影導演,他用了12年。

第一次參加電影拍攝的周曉文(後排中間)

1979年,著名導演吳天明成立了西安電影製片廠第一個青年攝製組,拍攝了影片[生活的顫音],大受歡迎。

[生活的顫音]豆瓣6.9,國產銀幕破處之吻

周曉文一看,呦呵,電影還能這樣拍!

也在此時,他認識了日後的好友兼搭檔——當時的置景師蘆葦

兩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躺在甘南藏族自治州郎木寺的草地上,數著星星,暢想著未來能拍自己想拍的電影。

周曉文和蘆葦在片場

他們沒想到,時代正在悄然改變。

在美國歌舞片[霹靂舞]的影響下,中國各大電影製片廠開始嘗試拍攝娛樂片。

在[霹靂舞]影響下,人們開始迷戀舞蹈

通過打擂臺演講的方式,周曉文贏得了拍攝第一部電影的資格。

於是,時任西安電影製片廠廠長的吳天明,將一部警匪片劇本交到他手中。

第四代導演吳天明,2014年去世,一生只拍過8部作品

執拗的周曉文不願為了賺錢而忽略藝術。在開拍前,他對媒體說了一句很瘋狂的話:「我要拆掉娛樂片和藝術片的牆。」

和蘆葦商議後,二人刪刪減減,創作出了[最後的瘋狂]

豆瓣7.0,IMDb6.6,同時獲得金雞獎和華表獎

1987年,電影在大連開機,困難不斷,資金不夠,人手嚴重不足。

但這幾個小夥子,硬是憑著一股死磕的瘋狂勁兒,將電影按質按量拍了出來。

不負眾望,電影一炮而紅。不僅票房漂亮,還獲得了金雞獎特別獎和廣電部優秀故事片稱號。

而周曉文也被媒體定義成商業片先鋒,成為第五代導演中最早嘗試商業片拍攝的人。

周曉文和張藝謀接受採訪時合影

他的瘋狂三部曲」成為那一時期商業片的巔峰之作,[瘋狂的代價]被譽為「新時期中國第一部娛樂電影」。

「瘋狂三部曲」之二——[瘋狂的代價],豆瓣7.4,IMDb6.9

憑藉瘋狂系列的前兩部,周曉文被冠以商業電影第一人的稱號。

接受表彰時的周曉文

1993年,他又拍了瘋狂三部曲的最後一部——[狹路英豪],請了姜文、萬梓良主演,依舊大獲成功。

豆瓣6.4,內地香港兩大影帝主演的動作片,陣容空前

他的商業片拍得順風順水,7年八部,可謂高產。然而,他似乎陷入一個魔咒:商業片熱映,文藝片禁映。

同年,與女演員石蘭感情的破裂,讓周曉文失眠了40多天,也催生了他對人生、愛情的反思。

石蘭曾上過《大眾電影》的封面,尺度頗為大膽,引起爭議

周曉文認為,過去的自己不管是拍片還是生活,都不夠踏實,愛耍小聰明。再加上性子比較急,拍出來的電影難免缺乏深沉的思想性

他決定拍攝一部以農村為題材的影片,讓更多人了解中國農村,了解社會變革中普通人的生活。

這才有了如此生動、如此鮮活的[二嫫]。

豆瓣8.1,IMDb7.2,雖然封面撩人,實際上性描寫很隱晦

 

電影講述了農村婦女二嫫,通過賣麻花面、賣柳條筐甚至賣血,攢錢買回縣裡最大電視機的故事,被譽為「中國式寓言」

為演員說戲的周曉文

1994年9月11日,第十八屆多倫多電影節上,憑藉文藝片[二嫫],周曉文的名字被載入影史。

1995年,由於[二嫫]的廣泛讚譽,香港某公司出資4000萬(注意,是1995年的4000萬),力邀周曉文執導,姜文、葛優、許晴聯袂出演。

這部電影,號稱「中國電第一部商業大片」——[秦頌]

豆瓣7.5,IMDb7.0,高於張藝謀的[英雄]

為了創作這個劇本,周曉文和蘆葦籌備了6年,劇本改了十幾稿,翻閱秦朝正史、野史不下300萬字。

電影殺青時,周曉文和蘆葦相視一笑:當年的願望竟然實現了。

在拍攝現場的周曉文

好景不長。電影上映4天,遭遇禁映;送到國外參賽,又被迫撤片。

周導在微博詳細闡述了那段黑暗時光

大約一年後,[秦頌]重新上映,可惜大勢已去,最終票房低到可以忽略不計。

有個傳言,來自張偉平:

[秦頌]開機時,投資老闆開著奔馳、帶著保鏢風風光光,可到了張藝謀的[有話好好說]開機儀式,他是坐著計程車灰頭土臉。

人們常說,一部電影總和創作者的人生息息相關。

年幼時對母親的依賴,讓周曉文鍾情於女性角色

就像[二嫫]中那個總喊「媽」的孩子。

在周曉文的生活中,母親的分量遠高於父親,雖然現實中父親曾是軍隊高官,雖然電影裡父親曾是一村之長。

有人說,他的電影極注重女性角色的塑造,和年幼時對母親的依賴有很大聯繫。

電影[二嫫]中的兒子,吃飯喝水穿衣服都很依賴母親

二嫫的丈夫,昔日的村長,身體有病,地位也一落千丈,成為無能的男人

兩次骨折住院,讓周曉文對醫院產生了深深恐懼。

1991年的[青春無悔],滲透著他對麻醉和手術的記憶;1997年[關於愛的故事]裡,融入了他在醫院打石膏的經歷。

[二嫫]中那手指粗細的針管,則代表了他對注射和鮮血的恐懼。

電影[關於愛的故事]中醫院的場景

電影[二嫫]中,演員是真的被抽血

青春期的狂躁,則讓他的電影充斥著荷爾蒙和性慾。

一如[青春無悔]中粉紅曖昧的簾幕,若隱若現的少女肉體和剪裁得恰到好處的泳衣;一如[二嫫]中被麵團包裹的裸足,臉上細密的汗珠。

沒有刺激的大尺度場面,若隱若現的性感撩撥,卻撩得人心裡痒痒的。

電影[青春無悔]熟睡中的女主角石蘭

又如[瘋狂的代價]開頭那段長達五分鐘的激情戲份,號稱全中國第一部「全裸探索電影」

刺激直接,用澡堂裸浴的大尺度畫面,去挑戰觀眾的視覺神經。

電影[瘋狂的代價]中常見的裸露鏡頭

部隊插隊,他看過一部羅馬尼亞黑白片,叫做[多瑙河之波]

他連續看了四遍,還覺得不過癮,於是跑到宣化街上的電影院又看了一遍。

這部小眾而有情調的故事片,為他獨特的藝術風格奠定了基礎。

豆瓣7.1,IMDb7.2,1959年上映

正因如此,他的商業電影充斥著濃濃的文藝氣息

[瘋狂的代價]中,婦產科醫生青青,費盡全力尋找強暴妹妹的兇手。懷有強烈的好奇心,她想親眼看看這個惡人的模樣。

周曉文在說那場「罪犯」的戲

而[最後的瘋狂]中,那個警察想方設法地抓住逃犯。抓住了逃犯,也就認清了自己。

在周曉文的鏡頭下,他的商業片呈現出一種特立獨行的藝術質感


無論是「瘋狂三部曲」,還是[二嫫],電影的核心都是現代社會中匆匆前行的人。

無論是城裡人,還是農村人,他們被捲入了這場時代洪流卻渾然不知。

一如[青春無悔]裡,那些個刺目的「拆」

[青春無悔]豆瓣6.9,IMDb7.5,為呂麗萍拿下百花獎最佳女配

而享盡榮光的周曉文,卻有著世人難及的清醒。

或許因為那段黑暗時光,周曉文淡出電影圈,轉戰電視劇市場。

可對於周曉文來說,電視劇只是一種生活,電影才是生活中的夢想

2011年,相隔15年,他迎來了自己的第12部作品——[百合]。就連海報上都標出:「天才導演周曉文東山再起」

豆瓣6.8,榮獲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數字電影獎

真的再起了嗎?

「性價比不好,不受待見」,這是投資人看到劇本時的第一反應。

果不其然,[百合]最後只有7.2萬票房,完,敗。

從攝影師到導演,周曉文與張藝謀、顧長衛等第五代導演的職業轉變相似。

但從商業片再到電視劇,他卻和第五代導演的發展方向相反。

從影36年,這個軍隊大院出身的第五代導演,把自己的前半生都獻給了電影。

雖然名氣不大,也沒有深刻的歷史反思,卻記錄了許多如二嫫一般的小人物的苦辣酸甜,以及社會發展的細枝末節。

在周曉文身上,我看到了中國電影人少有的執著——

「蕭峰只關心一件事,我仇人是誰,我非得找著他把仇報了不可。假如我也是一個俠的話,我就是想拍我想拍的電影。」

描述自己時,周曉文用了異類這個詞。


現代的電影市場,不正缺少這樣的「異類」麼?


露出孩子般笑容的周曉文

別著急走,這兒有一條緊急提示

微信又改版了,我們又走散了。

不想錯過看電影的每日推送?

趕緊按照下圖提示,將看電影設為星標,讓我們和你不離不棄。


你喜歡哪位第五代導演

請到文章末尾評論區留言

與更多影迷分享你的觀影感受

相關焦點

  • 第五代導演「鴛夢重溫」
    《藍風箏》之後,田壯壯已經9 年沒拍電影,他選中中國電影史上的經典之作《小城之春》作為重新出山的開始,多少有些讓人費解。《小城之春》是著名導演費穆1948年的作品,這部抒情性的詩化電影一直被後人津津樂道。田壯壯表示,他從小就喜愛這部優美的電影,他將以自己的方式重新演繹這個故事,作為向電影大師致敬的方式,並由衷地表達自己對這部電影的喜愛。
  • 同為第五代導演的他,為什麼沒有張藝謀陳凱歌那麼出名
    說起中國影視界的「第五代導演」,大部分人可能都會想起張藝謀、陳凱歌。這也難怪,這兩位自上世紀80年代起至今,都拍攝了幾十部影視劇作品了,應該是第五代導演中拍攝影視作品最多、也是拍精典作品最多的導演了。《一個和八個》、《老井》、《紅高粱》,80年代後期至90年代他又執導並參演了《紅高粱》、《菊豆》、《大紅燈籠高高掛》、《秋菊打官司》、《活著》、《一個都不能少》、《我的父親母親》,進入新世紀後,張藝謀又執導拍攝了商品電影《英雄》、《十面埋伏》、《金陵十三釵》等,這些電影都是張藝謀的代表作品,也奠定了他在第五代導演中當之無愧的霸主地位,加之他還是08年奧運會的開閉幕式的總導演,所以人們能記得他也不足為怪了
  • 「第五代導演」張藝謀
    以張藝謀為首的這一代導演,主要是指1978年入學的北電導演系學生,在改革開放的年代,他們的作品都試圖銳意創新,從形式和內容上都有突破。張藝謀這些第五代導演的早期作品,和前人最大的區別就在於表現性、象徵性、主觀性。簡單來說,以前的導演就是踏踏實實講故事,而他則會想辦法怎麼把故事給講得漂亮。如果仔細給他的《紅高粱》做拉片,會發現他對色彩、構圖、剪輯的運用都是很講究的。
  • 這是一個被忽略的第五代導演
    :周曉文第五代導演,一直是中國電影的標杆兒。然而,不是所有的五代導演都人比片有名,他們中的大部分,長期身居幕後,默默拍攝著一部部風格各異的影片。像周曉文。周曉文影視作品同為第五代導演,他比張藝謀們早幾年進入電影界,道路卻坎坷曲折的多。
  • 馮小剛新片票房慘澹,「第五代導演」山窮水盡了嗎?
    馮小剛新片票房慘澹,但這並不能說明「第五代導演」山窮水盡了。馮小剛作為中國的第五代導演,可以說是大腕中的大腕了,在內地導演中,能與之抗衡的無非也就是答案是否定的1、僅僅這一部作品,是無法代表整個「第五代導演的」,甚至也無法代表馮小剛本人的水平。即便是再大的名角,也有失誤的時候,戰神關羽還丟過荊州呢,馮小剛就不能失一回前蹄嗎?所以說,馮小剛這部新劇也許就是他的一次失誤,是他眾多作品中的一個「偶然爛片」,是不足以說明第五代導演的整體水平的。
  • 陳凱歌的白晝與流星,第五代導演的高光與錯位
    兩者雖是不同的維度和剖面,但圍繞在陳凱歌左右的肯定與質疑,似乎也映現了第五代導演與當代觀眾間的錯位和斷層。電影哲人。作為第五代導演的代表人物之一,哲學的思辨性、深入內涵的發掘、藝術的極致,以及對過往歷史的信手拈來,令陳凱歌的電影一向偏於對藝術性的考究和現實性的深思。
  • 重提《無極》:回望21世紀初第五代導演的「商業東方主義」
    當陳凱歌再次表達對《無極》的懷念和對遭遇了他所謂的「不公正批評」的不滿時,大眾傳媒的反響和評價已經不再直接,而是更加訴諸於對21世紀初這個還沒過去多久的時代的某種「復古未來主義」——如今在輿論場上佔據主流的一代好像已經沒有多少人看過《無極》了,似乎也很難理解區區一部電影霸佔當時全國文化話題數年的魔幻場景。
  • 張藝謀這些「第五代導演」們,似乎已經江郎才盡了
    中國老輩導演的商業掙扎張藝謀等內地第五代大導演沒有商業片基因中國第五代導演有哪些人?我們都知道有張藝謀,陳凱歌,姜文,顧長衛,黃建新等等,還能加上個搭上末班車的馮小剛。他們都在50年代和60年代初出生,童年經歷過新中國建國後發生的一系列重大歷史事件,尤其對他們「三觀」影響極其深刻的特殊時代。
  • 第五代導演張藝謀,陳凱歌等誰是你心目中狀元
    大陸的導演從默片時期算起(上世紀20年代末),到今天共走過了八代,也有人認為隨著網際網路的日益普及和強大,第九代導演九代已經來臨了。這其中尤其以第五代導演取得的成就最輝煌,第五代導演在上世紀90年代囊括了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最高獎,即金獅獎、金熊獎、金棕櫚獎,曾4次提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 臺灣電影導師焦雄屏:第五代導演不了解類型片
    記者:你跟內地電影人一直關係密切,比如說識於微時的"第五代"導演,如今怎麼看他們近十年在創作和市場上的表現?    焦雄屏:你知道時代變得太快,當年大家創作的目標跟動機和做法都比較單純。所以大家都很願意去為了創作這件事情,去做唯一的考量。比如說那時候"第五代"導演最想做的是電影化,或者是電影語言的創新這樣的問題。
  • 讓陳凱歌急了的《無極》,是第五代導演不能觸碰的商業之痛
    因為《無極》之於陳凱歌,之於第五代導演,是一個永遠的痛。陳凱歌這個人,其實無論看他點評還是導戲,或者你看過他的書和電影,你就會發現這個人,有點東西,而且不止是有點東西,是相當有東西。甚至跟他不睦的前妻洪晃在電影《無窮動》中疑似吐槽陳凱歌,也能看出來,陳導的知識面是非常廣博的。
  • 第五代導演只有張藝謀高產出?馮小剛代言手遊陳凱歌上綜藝
    我國影壇欣欣向榮,一大批年輕的導演也積極投身到電影事業之中。在這批新生代導演裡,也有不少拔尖之人強勢佔奪著影迷的目光。而影迷在關注和欣賞這些優秀的年輕導演之餘,也時常感慨我國電影事業這幾十年的蓬勃發展,更是忍不住回顧起我國的幾代導演來。
  • 謝謝你系列-萬悟聲 | 對話中日電影大師,《入殮師》導演瀧田洋二郎&中國第五代導演田壯壯
    從《入殮師》導演瀧田洋二郎身上,我們看到熱愛電影不必在意拍什麼類型電影起家;中國第五代導演田壯壯也告訴你,熱愛電影卻不一定要做導演,只要有心就不曾離開過電影。 探尋日本人的「向死而生」 《入殮師》導演 瀧田洋二郎「死可能是一扇門;逝去並不是終結,而是超越,又開始走下一程,正如門一樣。」
  • 中國著名電影第五代導演代表人物之一,你知道是誰嗎?
    記得小時候電視上就說,中國大陸三大導演是陳凱歌、張藝謀、馮小剛。這麼多年過去了,這個說法依然沒有改變。在影視圈中裡依然沒有人可以撼動這三位大碗的地位。各種獎項拿到手軟,在中國票房總量也是一年比一年高。 那麼作為第五代導演的代表人物之一,一定是: 陳凱歌
  • 放過「第五代」,才是中國電影的體面
    一句話來說:贏了「第五代」沒有多光彩,放過「第五代」,才是中國電影的體面。01「第五代」,是指80年代從北京電影學院畢業的導演。今天提到這個詞,代表人物,是陳凱歌和張藝謀。他們的登場沒有多少過渡。第五代最豐盈飽滿的創作環境,也將過去。02馮小剛不會被當做「第五代」。他是靠把準了大眾的脈,從「第五代」那裡搶下一塊地盤的。90年代初到千禧年初,中國老百姓越來越不愛進電影院花錢看電影。
  • 第五代導演,帶你走進霸王別姬的藝術人生
    中國走過日本入侵、國共內戰、共產主義盛行,直到現在後社會主義席捲全中國,有別於第四代導演提倡傳統倫理美德,風格樸實,經歷過動蕩年代的第五代導演在八零年代崛起,為中國電影開啟新頁。第五代導演帶著批判、反思,於電影文本裡抨擊中國在歷史洪流中留下的傷痛。
  • 《道士下山》:第五代導演正在集體謝幕,一個時代的翻篇!
  • 專訪 |《找到你》導演呂樂:我是第五代中的新生代
    後來轉行做導演,呂叔主導的片場也一向其樂融融,相比同量級影壇前輩的一言九鼎,他更傾向兼容並包。 一直以來,呂叔一直秉持「攝影鏡頭跟著故事走」的拍攝理念,這在《有話好好說》和《集結號》裡有過極致呈現。 與此同時,對自然光的使用向來情有獨鐘的呂叔,在《找到你》中也將他最在意的這種真實淋漓再現。 而攝影看似是技術,但最高境界還是藝術。
  • 張藝謀講故事不行,陳凱歌空架子太多,第五代導演誰能抵擋後浪?
    現在已進入到一個新生代導演的時期,賈樟柯,陸川,管虎,也不乏一些演員轉導演的操作,比如吳京,徐崢,陳思誠等人,這批人也操作兇猛,像吳京的《戰狼》、《流浪地球》等都步入了幾十億元票房行列,躋身在一線導演的位置。
  • 陳凱歌能算第五代導演的領軍人物嗎?
    陳凱歌、張藝謀、馮小剛同樣是中國第五代電影導演的領軍人物,張藝謀是國師,陳凱歌和馮小剛只能稱之為大導演。 張藝謀的經典作品很多,《紅高粱》、《歸來》、《山楂樹之戀》、《大紅燈籠高高掛》、《金陵十三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