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代導演」張藝謀

2020-08-27 曉銳雜談

我除了超生被罰745萬,還得讓你們曉得我一下

提到第五代,張藝謀肯定是首先進入腦海的名字之一。以張藝謀為首的這一代導演,主要是指1978年入學的北電導演系學生,在改革開放的年代,他們的作品都試圖銳意創新,從形式和內容上都有突破。

張藝謀這些第五代導演的早期作品,和前人最大的區別就在於表現性、象徵性、主觀性。簡單來說,以前的導演就是踏踏實實講故事,而他則會想辦法怎麼把故事給講得漂亮。如果仔細給他的《紅高粱》做拉片,會發現他對色彩、構圖、剪輯的運用都是很講究的。


青澀周迅,現在看來別有一番風味

張藝謀的早期作品有很濃重的東方色彩,但他電影裡的「民俗」,很多都是編造出來的。比如《紅高粱》、《大紅燈籠高高掛》裡面的封燈、顛轎等習俗,其實都是他自己虛構的。有人結合他在電影節的地位,批判他販賣東方色彩。但在我看來,他這些作品裡的習俗,之所以能夠讓我們產生這麼強的認同感,恰恰是因為,他創作的這些民俗,其實還是植根於中國文化中的一些既有的意象與質感。而且,他的創造與變形,也讓這些影像變得更加有趣。


大紅燈籠高高掛劇照

張藝謀的功力,其實在他當導演之前就已經體現出來了。陳凱歌拍《黃土地》的時候,張藝謀就是攝影師,《黃土地》那種非常鮮明的、革命性的視覺風格,與張藝謀的關係其實是非常緊密的。所以,當觀眾看到他此後作品中那種令人印象深刻的獨特影像,他們也就不會感到那麼驚奇了。

想看張藝謀電影裡的藝術性,我還是得推薦《大紅燈籠高高掛》。在這部電影裡,無論是視聽風格,還是敘事結構,都做得非常考究。它以一種非常精巧的方式,呈現了封建時代的女性生存空間。要談這種步步講究的氣質,張藝謀的其他電影可能都還差點兒。


青澀的鞏俐

張藝謀現在的地位,其實也與國際電影節有很大的關係。他那部奪得金熊獎的《紅高粱》,是中國電影史上第一部獲得三大電影節最高獎的作品。他在電影節系統打出了名號,回來則漸漸成了「國師」。

在很多人看來,張藝謀早期風格的轉變發生在《秋菊打官司》,因為他此前喜歡濃烈的象徵手法,但在這部電影中,他逐漸轉向現實主義。但電影學者張頤武也指出,在這部電影中,鞏俐那種已經變得國際化的面孔,已經打破了張藝謀試圖建構中國現實的那種神話。


鮮明對比

為什麼很多人覺得現在的張藝謀變了?其實這也與時代的變化有關。早期張藝謀的作品其實呼應著當時中國的知青文化、知青文學,《紅高粱》裡那種對於土地的熱愛,其實恰恰源於張藝謀的生命經驗。所以,如今張藝謀的電影裡那種內涵的匱乏,不禁讓人聯想到,他源於少年時期的「時代記憶」,可能已經消耗完了。

隨著中國社會逐漸變得現代化,張藝謀試圖更緊密地貼近中國大眾文化,所以就不再創作那些我們如今看起來是「藝術電影」的作品了。張藝謀的《英雄》和《十面埋伏》,其實也是在這個全球化的時代,試圖創造中國式大眾消費的努力。在這個領域上,他這兩部電影其實也算是先驅者。


英雄劇照


十面埋伏劇照


滿城盡帶黃金甲劇照

很多人將張藝謀的《英雄》、《十面埋伏》和《滿城盡帶黃金甲》,看作是大片時代的開創者。不過,要談論「大片」,製片人也是同樣重要的。這些作品受到了投資人、製片人張偉平很大的制約,這也是他們的風格與此前的張藝謀很多作品不同的原因。據說,《三槍拍案驚奇》裡的小瀋陽,也是張偉平安插的。

雖然有些人覺得,電影導演和奧運會導演所需的技藝不同,但事實證明,張藝謀作為導演對於大場面的調度,其實在奧運會的舞臺上也適用。他只不過是在更大、更固定的場地上進行演員的「編排」罷了。


三槍拍案驚奇劇照

張藝謀在功成名就之後,似乎又有轉向雕琢形式的傾向,他的新片《影》其實就證明了這一點。這部作品體現了他對電影色彩的運用能力,他用彩色電影的技術,拍出了比黑白片更「黑白」的效果。這種回歸結構和視聽風格的傾向,確實讓人回想起他以前的《紅高粱》和《大紅燈籠高高掛》,不過,和他此前的電影相比,《影》還是缺了點內涵。


相關焦點

  • 張藝謀這些「第五代導演」們,似乎已經江郎才盡了
    中國老輩導演的商業掙扎張藝謀等內地第五代大導演沒有商業片基因中國第五代導演有哪些人?我們都知道有張藝謀,陳凱歌,姜文,顧長衛,黃建新等等,還能加上個搭上末班車的馮小剛。他們都在50年代和60年代初出生,童年經歷過新中國建國後發生的一系列重大歷史事件,尤其對他們「三觀」影響極其深刻的特殊時代。
  • 第五代導演張藝謀,陳凱歌等誰是你心目中狀元
    大陸的導演從默片時期算起(上世紀20年代末),到今天共走過了八代,也有人認為隨著網際網路的日益普及和強大,第九代導演九代已經來臨了。這其中尤其以第五代導演取得的成就最輝煌,第五代導演在上世紀90年代囊括了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最高獎,即金獅獎、金熊獎、金棕櫚獎,曾4次提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 同為第五代導演的他,為什麼沒有張藝謀陳凱歌那麼出名
    說起中國影視界的「第五代導演」,大部分人可能都會想起張藝謀、陳凱歌。這也難怪,這兩位自上世紀80年代起至今,都拍攝了幾十部影視劇作品了,應該是第五代導演中拍攝影視作品最多、也是拍精典作品最多的導演了。,80年代初期他就拍攝了《一個和八個》、《老井》、《紅高粱》,80年代後期至90年代他又執導並參演了《紅高粱》、《菊豆》、《大紅燈籠高高掛》、《秋菊打官司》、《活著》、《一個都不能少》、《我的父親母親》,進入新世紀後,張藝謀又執導拍攝了商品電影《英雄》、《十面埋伏》、《金陵十三釵》等,這些電影都是張藝謀的代表作品,也奠定了他在第五代導演中當之無愧的霸主地位,加之他還是08年奧運會的開閉幕式的總導演,
  • 第五代導演「鴛夢重溫」
    「鴛夢重溫」2001年06月28日09:57:14 中新社    今年上半年,除了一部馮小剛的《大腕》,拍攝中的影片寥寥無幾,到年中慘澹的影壇終於出現了些許轉機,幾位第五代導演不約而同,都在進行新片的籌備工作,其中包括張藝謀的《英雄》,田壯壯的《小城之春》,何平的《天地英雄》和李少紅的《寶貝兒》
  • 第五代導演只有張藝謀高產出?馮小剛代言手遊陳凱歌上綜藝
    要說這幾代導演裡,最受影迷關注和了解的,莫過於以張藝謀、陳凱歌、馮小剛、田壯壯等為代表的第五代電影導演了。加上最近《演員請就位》節目的熱播,第五代導演代表之一的陳凱歌導演也自帶流量影迷們通過了解發現,我國第五代導演裡只有張藝謀還在兢兢業業地做導演,別的導演似乎已經將重心從電影移開了。
  • 他是被人遺忘的第五代導演
    作為中國第五代導演之一,68歲的張藝謀為影迷獻上了一份滿意答卷。第五代導演,崛起於80年代,用獨樹一幟的風格,將中國電影推向了全世界,名聲顯赫。像張藝謀、陳凱歌、顧長衛、田壯壯。1973年,周曉文考入北京電影學院攝影班,比張藝謀早了五年。兩年後,他順利畢業,被分配到西安電影製片廠。萬萬沒想到,從攝影助理到電影導演,他用了12年。
  • 張藝謀講故事不行,陳凱歌空架子太多,第五代導演誰能抵擋後浪?
    現在已進入到一個新生代導演的時期,賈樟柯,陸川,管虎,也不乏一些演員轉導演的操作,比如吳京,徐崢,陳思誠等人,這批人也操作兇猛,像吳京的《戰狼》、《流浪地球》等都步入了幾十億元票房行列,躋身在一線導演的位置。
  • 張藝謀獲金馬獎:我其實是在「第五代」中被誤會的一個人
    張藝謀執導的電影《影》獲得包括最佳導演、最佳視覺效果、最佳造型設計、最佳美術設計在內的四項大獎,成為當晚最大贏家。拍片四十年,首度提名即獲最佳導演獎。在中國電影現代化的幾十年中,張藝謀和他的「第五代」的同學們,是開拓者,也是中堅力量。一個月前,本刊記者在做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專刊時採訪過張藝謀,今日刊發此文,聽「老謀子」聊他與時代的故事。
  • 陳凱歌的白晝與流星,第五代導演的高光與錯位
    兩者雖是不同的維度和剖面,但圍繞在陳凱歌左右的肯定與質疑,似乎也映現了第五代導演與當代觀眾間的錯位和斷層。電影哲人。作為第五代導演的代表人物之一,哲學的思辨性、深入內涵的發掘、藝術的極致,以及對過往歷史的信手拈來,令陳凱歌的電影一向偏於對藝術性的考究和現實性的深思。
  • 張藝謀、馮小剛,陳凱歌如何排名?陳凱歌能算第五代導演的領軍人物嗎?
    陳凱歌、張藝謀、馮小剛同樣是中國第五代電影導演的領軍人物,張藝謀是國師,陳凱歌和馮小剛只能稱之為大導演。 張藝謀的經典作品很多,《紅高粱》、《歸來》、《山楂樹之戀》、《大紅燈籠高高掛》、《金陵十三釵》......
  • 這是一個被忽略的第五代導演
    :周曉文第五代導演,一直是中國電影的標杆兒。周曉文影視作品同為第五代導演,他比張藝謀們早幾年進入電影界,道路卻坎坷曲折的多。 上山下鄉從媽寶到壞小子 作為第五代導演之一。周曉文的生活背景和張藝謀們類似,有著鮮明的時代特色。
  • 臺灣電影導師焦雄屏:第五代導演不了解類型片
    臺灣電影導師焦雄屏:第五代導演不了解類型片 時間:2013.01.29 來源:南都周刊 分享到:
  • 第五代導演張藝謀:為成就鞏俐拋妻棄子,娶陳婷只是為了上戶口
    張藝謀是中國電影史上最為濃墨重彩的一筆,只要提及中國電影,必定會提到他的名字,一生執導了執導了《紅高粱》、《活著》、《影》等一系列讓人嘆為觀止的佳作,是中國「第五代導演「的代表,在國際上也闖出了極大的名頭。
  • 張藝謀:「第五代導演」代表人物,曾在工廠工作過近8年
    不是中國只剩下這麼一個高水準的導演,而是中國只有一個叫張藝謀的大導演。可是,不管是從藝術成就,影史地位,影壇地位,甚至是為人處世的涵養上,馮小剛,陳凱歌,張藝謀三位導演都各有千秋。當然,不可否認,其他導演(比如姜文,王家衛,徐克,徐崢,李安等)也同樣對中國商業電影的發展貢獻了自己一份綿薄之力。
  • 馮小剛新片票房慘澹,「第五代導演」山窮水盡了嗎?
    馮小剛新片票房慘澹,但這並不能說明「第五代導演」山窮水盡了。馮小剛作為中國的第五代導演,可以說是大腕中的大腕了,在內地導演中,能與之抗衡的無非也就是張藝謀了。馮小剛的新作票房慘澹,就代表「第五代導演」沒落了嗎?
  • 重提《無極》:回望21世紀初第五代導演的「商業東方主義」
    張藝謀《英雄》《十面埋伏》《滿城盡帶黃金甲》,陳凱歌《無極》,馮小剛《夜宴》,何平《天地英雄》等作品,它們被定性為「商業墮落」「爛片」,似乎已然被主流觀眾所遺忘——而正因為這些對於當今觀眾來說較為「先驗」的刻板印象,成為作品得以重新評價的前提:主導這些作品的「第五代導演」們紛紛在21世紀第二個十年以「低調」的狀態紛紛「歸來」,更加以「德高望重」而非「木秀於林」的身份存活在電影界的他們,以逐漸提升的風評
  • 讓陳凱歌急了的《無極》,是第五代導演不能觸碰的商業之痛
    因為《無極》之於陳凱歌,之於第五代導演,是一個永遠的痛。張藝謀、馮小剛、姜文都比陳導要差一大截。時間到了2000年,李安導演的《臥虎藏龍》橫空出世,一下子在奧斯卡斬獲了包括最佳外語片獎的4項大獎,這些中國的第五代導演們再也坐不住了。
  • 中國電影導演、製片人、編劇和演員——張藝謀
    張藝謀執導了2008年北京夏季奧運會的開閉幕式,獲得了相當大的國際讚譽。張藝謀生於1951年11月14日,中國電影導演、製片人、作家、演員,前電影攝影師。他是中國第五代電影人之一,1987年憑藉《紅高粱》首次導演。
  • 放過「第五代」,才是中國電影的體面
    一句話來說:贏了「第五代」沒有多光彩,放過「第五代」,才是中國電影的體面。01「第五代」,是指80年代從北京電影學院畢業的導演。今天提到這個詞,代表人物,是陳凱歌和張藝謀。他們的登場沒有多少過渡。但幾乎是創下馮小剛導演生涯以來的最差成績,票房4.8億,當年票房排名第30名。陳凱歌,第五代導演中的代表。2017年,《妖貓傳》總票房5.2億,聽著還行?但這部片本身投資巨大,網傳斥資9.7億,包括重新建造一座新的影視基地「唐城」。
  • 國慶賀禮電影為什麼不是最有名的導演張藝謀作為首位總導演?
    這屆招生鼓搗出了「第五代導演」的領銜人物:張藝謀、陳凱歌、田壯壯。張藝謀對,張藝謀雖然是「第五代導演」的首席代表,但他是北京電影學院攝影系畢業的所幸1984年兩人合作的電影《一個和八個》獲得成功,這部電影開創了中國電影的影像美學時代,出色的攝影成就了該片,因此該片被譽為中國"第五代"電影的首部影片,張藝謀和肖風也憑藉該片獲中國電影攝影師學會的優秀攝影獎。張藝謀的攝影才華一直是北京電影學院78級同學中出名的,他緊接著又在陳凱歌執導的《黃土地》獲獎,之後一路開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