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臺灣││赴臺交換生心得感悟:臺灣告訴我什麼?

2021-02-14 兩岸青年

初到臺灣

去臺灣之前我對臺灣的理解除了美麗的風景就是厭惡大陸人的綠營人,我以為我會經常遇見新聞裡報導的臺獨分子,他們指著你的鼻子讓你滾出臺灣,爸爸媽媽千叮萬囑要你安全歸來,老師同學朋友們也提醒你要謹慎小心,注意言行,我也已經做好了足夠的心理準備來應對這種狀況。

可是到了臺灣你會發現,臺灣的氛圍是友善和親近的,你去店裡買東西,店家會對你說「謝謝」,而買東西的人也會說一句「謝謝」,很多時候還可以看到對方親切的笑;坐公車上車時司機叔叔會說「歡迎乘坐」,下車時司機叔叔也會對你說一聲「謝謝」;下車時你也不必提前到門口等候,按完座位上面的下車鈴後,等到車停下來再走出座位即可;搭手扶電梯都是靠右站,左邊留出一道給趕時間的人通過;路上的車從來沒有人按喇叭,遇到行人車子會停下來讓行人先過。每次問路都會得到臺灣同胞熱情的回應,甚至還會有機車載你過去。

臺灣一切都是很好麼?也不會。某次去淡水遊玩,在淡水老街一名穿著海軍領襯衫、短裙、長筒棉襪像是高中生的女生向我販賣一個塑料制的菸蒂袋:「我正在參加一個比賽,這是我們自己設計的,支持我們一下吧」看著清純的學妹配上嗲嗲的聲音,讓我難以拒絕,想起來這裡享受到的臺灣人的熱情和真誠,也覺得應該回報一下社會,於是五百臺幣買了三個我完全用不到的菸蒂袋,回到學校與我的學伴說起此事,他突然哈哈大笑:「你被騙了,新聞報導過的。」我想起大陸新聞裡聲名狼藉的臺籍詐騙犯,只能無奈的搖搖頭。

初到臺灣時,那裡的一切都很新鮮,滿大街炫酷的機車,矮矮的樓房,掛滿招牌的馬路,無論走到那裡都是乾淨的柏油路,隨處可見的711便利店&夜市,一切都是我從未接觸過的。可對我來說更在意的是彰師的書籍和老師,新的知識和新的思維模式給了你一個可以跳出中國去思考的機會。

彰師是我交換的學校,在這裡四個月的學習生活讓我對大學有了新的認識,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對讀書有了新的理解,這裡的太多和我從前想的都不一樣。

彰師的老師大多都很喜歡大陸的學生,他們的祖輩向上翻不用三代大都也是大陸人,他們也喜歡陸生的好學與認真;也會有不喜歡陸生的老師,犯罪學老師上課的第一天就說明他的考試必須使用繁體字。

彰師圖書館是我經常去的地方,裡面有很多大陸買不到的書籍,我在那裡看的第一本書是講述臺灣歷史的,書的第一頁寫著「臺灣是我國不可分割的領土」當時讓我頗為詫異。

彰師的學生卡方便至極,除了校園裡幾乎可以用作任何用途,在校外也可以使用,Ubike刷卡、公車刷卡、客運刷卡、火車刷卡、就連便利店也可以刷卡,可謂是一卡走臺灣。

在彰師令我有些羨慕的是我經歷的小事,下課時老師會說「謝謝大家」,學生會說「謝謝老師」;體育館是免費的,只是每天晚上五點後都要憑學生證進入;學校每棟樓的每一樓層都置有一臺帶消毒功能的飲水機,不用刷卡,可以自由選擇飲用熱、溫、涼水,但是體育館的飲水機沒有涼水,溫水的溫度也調高10度;國際處的辦事臺上會有點心或者糖果,你去辦事等待的時候可以隨意拿取;在系辦與系主任交流時她請我喝咖啡搭配著她帶來的美利堅水果軟糖;歡送會結束後,校長會像個雕塑一樣,保持挺拔的姿勢和和善的微笑與我們這批二百多名交換生一一合影。

高校與就業

20年前,臺灣因教育改革而「廣設大學」,多數專科院校升格至科技大學,如今受臺灣少子化影響,生源嚴重不足,彰師大在校生只有三千人,僅交換生和陸生就佔了十分之一,所以他們很歡迎交換生的到來。而且碩士生生源也是不足的,在上企管系主任課的時候我們曾在課上一起討論如何擴大宣傳增加報名碩士的人數。

近十年,臺灣經濟持續疲軟,產業外移,就業不佳,大學生實際薪水連年倒退,我在那裡認識的研究生朋友對我說:臺灣大學生的畢業起薪只有22k新臺幣,加上幾十萬的東南亞外籍勞工承擔著社會底層工種的工作,就業基本飽和,很多大學生面臨畢業即失業的狀況。他還說要是找不到工作就來大陸找我,好多臺灣人現在都在大陸工作。

我本以為臺灣人每天都會為統一還是獨立進行激烈的爭吵,夫妻之間也會因為分屬藍綠不同陣營導致生活不和諧,實際上臺灣最大的矛盾是世代矛盾;臺灣年輕人相對剝奪感較高,臺北的市區內賣掉的房子,幾乎全都是被五十歲以上的人買走了。換句話說,不要說年輕人,就連中年人都很難在寸土寸金的臺北紮根生活。2014年太陽花運動表面上是在反對服貿協議,有國內媒體解讀是臺獨分子煽動阻礙兩岸統一的民粹運動,實際上只是經濟下滑,難以就業,臺灣年輕人對政府執政情況不滿的表現。

但是藍綠矛盾有沒有?一定有,「雙十」慶典蔡英文講話:「維持現狀反對,九二共識」。馬英九又說:「保留統一選項才是臺灣生存的最佳方式」。除此之外,我見過臺灣彰化千餘民眾元旦升起鮮豔的五星紅旗,也見過臺北西門町地鐵站插滿迎風飄揚的五星紅旗,總統府前的凱達格蘭大道應該就是為集會的人準備的,幾乎每周都會熱鬧幾天,愛國同心會的人手持五星紅旗支持「和平統一」,觀光界者在這高喊「要生存,要工作」,幾萬年輕人輕人手持彩虹旗要求「同性立法」。比起生存、權利和自由,「統」和「獨」貌似不太重要了。

韓寒在臺灣遊玩後發表一篇文章《太平洋的風》記錄著他對臺灣的好感,與我在臺灣感受的幾乎無異,韓寒認為這一切歸結於臺灣人保留了中華文化中優秀的部分,我身邊的很多人也都是這樣認為。可以我不覺得,臺灣的文化應該是多元的。

1949年200萬軍民抵達臺灣,和他們生活在一起的還有原先居住在臺灣受過日本五十年殖民統治的600萬臺灣人,曉得算數的人都能明白,即便這200萬人代表「中華文化中優秀的部分」,能佔據臺灣文化的多少比例?,而後經過60年刻意引進的美國文化的重新組合,又會降至多少?除了這些元素以外,近些年很多臺灣人娶大陸與東南亞籍的配偶(總人數已經超過32萬人),自然也給臺灣的文化構成又多增添了一些新元素。

我們只能說,在臺灣的文化建構過程中,中華文化是一個很重要的構成要素,但不是唯一的元素,至於它比例有多少,坦白講沒人能說清楚。

臺灣的歷史

   我們總是把我們歷史一廂情願的賦予他們,以為中華民族的歷史都是一模一樣的;然而臺灣人的記憶是破碎的,也是複雜的,外省老兵心心念念內地的大江大河,本省臺籍老人記得的是日據時代的夜不閉戶與秩序井然,隨日軍作戰的臺籍老兵坐在輪椅上仍然憧憬著東亞共榮的夢想,他們之間幾乎沒有任何交集。臺籍老人幾乎忘記了日本人在日據時代對臺灣的剝削與殺戮,外省老兵也是選擇性的忘記了自己是如何被迫拉上軍艦當兵,忘記了國民黨統治大陸時期的貪汙腐敗,並認為蔣介石是唯一能把他們帶回老家的人。臺灣人對待歷史是寬容的,甚至說是不在乎,沒有歷史包袱的他們反而更在意活在當下的那份對生活的享受。

臺灣社會用巨大地妥協與包容力塑造著這片土地,大家只記住想記住的,拋棄想要忘記的,所以他們不介意機動車牌照上寫著「臺灣省」,不介意李登輝說他20歲之前是日本人,所以世界大部分國家都為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的時候,當年身臨其境的臺灣反而不為所動。

離開臺灣已有幾月的光景,我依然記著九份的懷舊氣息,記得七星潭的海和太平洋的風,記得墾丁的浪漫唯美與海角七號;我也忘不了臺灣老師的句句教誨,忘不了臺灣朋友的熱情幫助,忘不了銘記炸雞與我的緣分,最忘不的是每一位對我善意微笑的陌生人。感謝我感謝的,銘記我銘記的。

離開臺灣,回到冰城,我只想輕輕的說一句:好久不見,我很想念。

 

2017.3.5

寫於綏化學院

 推薦閱讀:
劉兆隆:《臺灣人的過客心態與選擇性遺忘》
 韓寒:《太平洋的風》


兩岸青年 ▏關於你和臺灣&大陸的所有

註:以上為作者授權轉載,轉載請註明,謝謝。

laqn20140603@sina.com;

wechat ID:lotingchun

內容:

投稿時請留下

姓名─職業(學校)─電話─個人微信號

相關焦點

  • 廣東醫學院舉辦赴臺交換生感悟分享會
    日前,廣東醫學院護理學院在學術交流中心舉辦了赴臺交換生感悟分享會,邀請了黃志君、洪樾、劉海珠三位赴臺交換生分享她們在臺灣精彩的學習生活經歷與難忘的志工體驗,為校園文化注入愛心傳遞青春正能量。該校共有200多名學生參加了交流會。
  • 電影│《奧蘭多》│性別到底意味著什麼?
    男人到底是什麼,應該做什麼?女人又該是怎樣?這些問題是沒有定論的。↑「我最終而來,既非女也非男。你我合二為一,永不分開,我在塵世,我在蒼穹,我正在綻放,我正在凋零。」文字/圖片:方思更多「電影」電影│《水果硬糖》│關於戀童癖電影│《弗蘭茲》│你只是我彩色遐想電影│雪花
  • 寫信告訴我 臺灣是什麼顏色
    說了這麼多臺灣的好,不單我是臺灣人,更因我有臺灣人熱情好客的心,相信來一遊,就能深刻的體會。 跳針A咖星野(臺灣義守大學交換生)         2011年9月到2012年1月,我從長春來到位於高雄的臺灣義守大學(一所建在山上的私立大學),成為了一名交換生。
  • JINGART搶先看│參展藝術家:蔣友梅 ─心與色的共振│耿畫廊│1F01
    展位  1F01展期  2018.05.17 - 05.20開幕  2018.5.18 4pm-9pm公眾日  2018.5.19-5.20地點  北京勸業場 中國北京西城區廊房頭條17號參展藝術家王懷慶  / 蘇笑柏 / 蔣友梅/ 彭薇 我認為蔣友梅的藝術中兩個重要的特質
  • 愛蓋章的國王│小麥姐姐講故事:NO.104
    帶孩子看完了這本書後,重要的印章趕快收起來,趕緊為孩子準備簡易的製作印章材料吧。因為看過這本書的孩子,一定迫不及待地也想開始享受蓋章的樂趣了!許書寧 出生、長大於臺灣北港鎮,是個愛畫畫也愛做夢的臺灣女孩。先後畢業於臺灣輔仁大學大傳系廣告組及日本大坂總合設計專門學校繪本科。
  • 與善知識心靈對話 │ 心中的極樂是什麼?
    與善知識心靈對話│做什麼工作容易成佛?與善知識心靈對話│植物也有生命,吃素有不算殺生嗎與善知識心靈對話│父母老了變固執怎麼辦?與善知識心靈對話│去不同的宗教場合是可以的嗎?與善知識心靈對話│新年特別節目part1與善知識心靈對話│新年特別節目part2與善知識心靈對話│新年特別節目part3
  • 你是我的奇蹟│小麥姐姐講故事:NO.91
    │小麥姐姐講故事:NO.16花婆婆│小麥姐姐講故事:NO.17生氣湯│小麥姐姐講故事:NO.18猜猜我有多愛你│小麥姐姐講故事:NO.19小威向前衝│小麥姐姐講故事:NO.20是誰嗯嗯在我的頭上│小麥姐姐講故事:NO.21小黑魚│小麥姐姐講故事:NO.22
  • 【預告│冰淇淋露天電影】08/19《哈爾的移動城堡》、08/20《只要我長大》
    《只要我長大》以臺灣原住民的生活、教育環境改編拍攝,探討原住民小孩的成長過程所遇之困境,除了本身劇情的訴說之外,更融入臺灣美麗的景色、人文風情、歷史傳說及社會現象。 影評:凌麥兒 近來少有的舒服流暢而不矯情做作的臺灣電影。小朋友質樸真實的表演、詳略得當的安排、純淨如水的吉他配樂,像山間的笛聲,悠悠地唱出一首有關原住民小朋友生活的詩。文白 雖然還是煽情,不過還好,沒走入狗血,沒走向苦難。
  • 奶奶的護身符│小麥姐姐講故事:NO.119
    臺灣大學土木研究所畢業,1996年參加陳璐茜手制繪本教室後,開始畫圖畫書。繪本課程除了開啟劉旭恭的繪本創作旅程,也為他開啟人生的另一扇窗,遇上喜歡繪本創作的另一半,兩人因共同的興趣而結婚。2006年1月,當他決定以插畫和寫作做為一生的志業時,可愛的兒子也出生了,現在他已經是兩個孩子的爸爸了。
  • 我承認了一種荒謬,所以我很不開心│常建忠【無界線第314期】
    展覽海報我不屬於任何事物,也不渴望任何事物。我什麼也不是,只是某些非個人感覺的抽象中心,一塊有感覺的鏡片,雖然從牆上跌落下來,但還是在映照著萬千世界。我不知道這一切給我帶來的是快樂還是不快樂,我對此毫不在乎。
  • 臺灣交換生的《大陸新娘》紀錄片——我想為她們發出一點點聲音
    讓我驚喜和喜悅的是:常常能夠在這個圈子裡看到很多有想法有活力的人。他們有的是充滿愛心的志工,盡心盡力去教小朋友們讀經;有的是極有格調的文藝青年,常常為了一場話劇、一場音樂會穿越大半個臺灣;有的充滿求知慾,在沒有學業壓力的狀況下學好幾門語言;有的是戶外運動愛好者,橫穿東西部去玩飛行傘,去騎環島;每個人都用自己的獨特的方式,趁著年輕,做一些想做的事,一些瘋狂的事。
  • 湯唯懷孕了│最喜歡這種漫不經心就美麗的女人了
    她不是那種一看就驚豔的女明星,五官拆開來看絕對是路人,可是她是氣質勝過美貌,越看越美麗的姑娘。所以,今天我給大家分享那些湯唯突然間讓我覺得「好美」的瞬間。電影裡的湯唯很漂亮,儘管她的臉在鏡頭裡一點兒都不小,可我總是忍不住盯著她看(比如以下的圖我又看了十分鐘……)。
  • 王者榮耀版本:體驗服│正式服│臺灣版│歐美版│日本版│韓國版│...
    文│丹青解說 原創 盜載必究! 丹心不改,青雲直上!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老朋友丹青。 引言: 如果有人問,國內最火爆的MOBA手遊是什麼?相信很多人第一時間會想到---王者榮耀。
  • 李萬瑞│蓮花香座
    關注請點擊上面的藍字♂濰坊讀書│階苔有香│工作札記階苔有香<<蓮花香座/李萬瑞
  • 李萬瑞│隔屏依舊說星儀
    看她淚眼婆娑的樣子,我就打電話給在醫院工作的王秀琴,她女兒剛剛考上大學,與星儀是同鄉,王主任就說讓星儀在她家住就行。星儀母親開明知性,特來我辦公室坐了一會兒,父親開車在樓下等著。星儀的美麗一看就是遺傳母親的,母女逛街有被認為姐妹的可能。星儀的早戀、職業選擇等等,母親都會參與意見,但以女兒的意見為主。——星儀離職後做直播,母親是忠實的粉絲,還常提一些非常有建設性的意見。
  • 凱琪的包裹(上)│小麥姐姐講故事:NO.101
    兩個女孩兒雖然相隔在千裡之外,但她們卻開始了一段特別的友誼:羅西和媽媽把荷蘭奧斯特小鎮的情況告訴了很多朋友,他們發起募捐,在整個冬天持續地將包裹寄往荷蘭。春天的時候,美國  羅西也收到了一個令她驚喜不已的包裹—— 來自荷蘭奧斯特小鎮的禮物。猜一猜,是誰寄給羅西的?包裹裡又有些什麼呢?  讀完這本書之後,我被深深地打動了,並急不可待地想要與別人一起分享這個美妙的故事。
  • 鄭玉超│偽面孔與假道學(隨筆)
    誰知道他在想什麼?」以己之心度你之腹,嘴臉往往站在道德的高地,宛若一個正人君子相。這且還遮著掩著,你還沒有「侵犯」到他的實際利益。倘若,嘴臉的主人認為你傷害了他,必撕下偽面孔,拋棄假道學,綠著臉,紅著眼,張開血盆大口,再毫無顧忌,罵起娘來。這就有的你好看了!
  • lulu │ 我的"軍轉"之路(二)
    心若在夢就在天地之間還有真愛看成敗人生豪邁只不過是從頭再來……劉歡演唱的《從頭再來》太有共鳴了,只不過我沒有太多的榮譽,有的只是一個純粹的兵,一個曾經準備好為了祖國和人民隨時流血犧牲的軍人母親知道我轉業沒當醫生好一頓生氣,她認為女人當醫生是最好的職業,父親笑眯眯的說,做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做一個好人。踏踏實實做事,認認真真的做人。不要學社會上的歪風邪氣。有了父親的叮囑,我開啟了我的地方工作。每天上班從拖地開始,拖地那一刻我一點自信都沒有,現在不認為是事,那時候年輕,虛榮心重,生怕戰友、同學看見我拖地的那一刻。
  • 大嘴鳥大嘴│小麥姐姐講故事:NO.129
    荷花鎮的早市│小麥姐姐講故事:NO.16花婆婆│小麥姐姐講故事:NO.17生氣湯│小麥姐姐講故事:NO.18猜猜我有多愛你│小麥姐姐講故事:NO.19小威向前衝│小麥姐姐講故事:NO.20是誰嗯嗯在我的頭上│小麥姐姐講故事:NO.21小黑魚│小麥姐姐講故事
  • 隨筆│女兒與漫畫的不解之緣
    四年級後,女兒喜歡看漫畫家白茶的作品《就喜歡你看不慣我又幹不掉我的樣子》,歷史漫畫作家二混子(陳磊)的作品《半小時漫畫中國史》《半小時漫畫世界史》,著名漫畫家張樂平的經典作品《三毛流浪記》,也開始模仿著創作漫畫。 很多個傍晚,她放學回家後,總是纏著我,要給我講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