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光抓走的人》與被瘟疫放過的人

2021-02-24 ijingjie

點擊上方「ijingjie」可快速關注我們

境界》獨立出品【影評

文 | 鹿鳴

播音 | 莎莎

請點擊左下方「閱讀原文」訂閱「境界電臺」,有全部音頻節目更新。投稿及奉獻支持,請聯繫jingjietougao@gmail.com

恰好在湖北拍攝的這部電影,片中預設了類似於瘟疫的極端處境:一道神奇的白光突然降臨,相愛的人們成雙成對地神秘失蹤。彷佛科幻,卻道盡人生真相。無法相愛的心成為堅固的牢籠,不止將人封閉一個冬天又一個春天,而是將人囚禁一生。

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打斷了彭銀華和妻子籌備中的婚禮,沒有分發出去的請柬還放在抽屜裡。作為武漢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的呼吸內科醫生,疫情來臨時,彭銀華責無旁貸走上戰「疫」前線。大年三十兩個人隔著兩三百米,面對面站著通了一個電話。人們無從知曉他們說了什麼。第二天,彭銀華就被感染了,再也沒有機會站在被推遲的婚禮中,成為親吻新娘的那一位。不到一個月之後,瘟疫就把這位29歲的準新郎從愛人身邊抓走了。同樣被病毒帶走了愛人的還有吳石磊。他和妻子夏思思都是醫生,在一起11年時間。「從她住院到離開,都瞞著孩子。可現在,我不知道該怎麼跟孩子說,我把他媽媽弄丟了。」 2月23日,夏思思的離世,讓這個大男人泣不成聲。一場疫情讓許多人感受到,愛情比死亡還要堅強,眾水不能熄滅,大水也不能淹沒。疫情過後,我們要好好相愛。不過,對另一些人來說,被迫與家人一起囚禁在家,24小時全天候對視,也使從前隱而未現的矛盾無限放大,愛情並沒有因為疫情而容易,反而更加步履維艱。有些人說:疫情一過,我們就去離婚。被囚在家,相看兩厭、互不順眼,無法相愛的心成為我們更堅固的牢籠,仿佛可以將人囚禁一世。現在回頭看2019年12月,在歲月最後的靜好日子裡上映的電影《被光抓走的人》,似乎別有感觸。巧的是,這部片子恰好是在湖北宜昌拍攝的。導演兼編劇董潤年在影片中預設了一種類似於瘟疫的極端處境:一道神奇的白光突然降臨,相愛的人們成雙成對地神秘失蹤。在科幻的外殼下,鏡頭對準了那些被光剩下的人。白光似乎是洞悉愛情真諦的審判者,按照隱秘的標準將人一分為二。當那些被白光選召的「梁山伯」與「祝英臺」一對對「化蝶」消失之後,地上這些被愛情遺棄的人們該如何生活呢?瘟疫有點像那道白光,將我們圈在一個狹小的空間,逼我們自問那個曾經與我山盟海誓、同床共枕、相約白首不相離的人是否依然真愛?真愛的標準又掌握在誰的手裡?影片選擇了幾組不同的主人公來表達不同的愛情困境。富家女劉佳一偷偷拿了戶口本,打算與男朋友領證結婚。由於父母的反對,他們的愛情遭遇挫折,白光的出現更使得劉佳一對愛情產生了懷疑。面對劉佳一的懷疑,男朋友從樓上一躍而下——為心愛的人去死,難道還不是真愛?不過男朋友在挑戰自殺前,先將劉佳一強姦。這種拼命佔有對方的渴望是愛嗎?「為了佔有你,我不惜去死」。在得不到的情況下,不惜將女友通過強暴的方式摧毀,繼而將自己也摧毀。無論他們之間是否有愛,他們擁有激情是肯定的。很多結婚多年的夫妻,連這點激情也耗盡了。黃渤飾演的武文學和譚卓飾演的張燕,是一對中年夫妻,有一個上中學的女兒,一家三口,柴米油鹽,就像我們在小區遛彎碰到的鄰居。看似和諧的夫妻關係卻隨著白光的出現而出現裂縫,或者說,裂縫早就存在,白光使它無所遁形。夫妻二人都被光留下了,他們之間還有愛嗎?武文學的母親代表白光下了判詞:「她不愛你了,你不愛她了,都不愛了。只有這幾種可能嘛。」儘管武文學一直試圖否認,內心卻漸漸對兩人之間的愛情產生了懷疑和動搖。作為優秀教師的武文學面對女同事的情感攻勢始終沒有越雷池一步,比起很多最終不歡而散的狗血夫妻,他們的關係簡直堪稱模範。但另一方面,同一個屋簷下的兩個人早已喪失激情,就連影片開頭夫妻倆的床戲也在武文學職稱評定的討論中半途而廢。這一場景像極了艾略特詩中所寫的「謝天謝地,這事兒總算已經過去」。除了職稱評定,夫妻倆好像再無交集,愛情如同在「荒原」中。在白光的照耀下,這種平淡無味的夫妻關係已經難以稱得上「愛情」。因此,武文學在女兒面前用「親情」打著掩護,在同事朋友面前則製造著愛情還在的假象。反過來說,正因為匱乏才需要偽裝。殘忍的歲月給夫妻倆剩下的只有雞毛蒜皮的瑣事,除了孩子的學費和成績、洗鍋刷碗生活費,兩個人再也想起不起其他共同話題。究竟是什麼將夫妻之間的愛情偷走了?當武文學發現妻子與女兒同學家長趙峰的曖昧簡訊後,或許一方面怒氣填胸,一方面鬆了一口氣,原來錯不在我,妻子要為無愛的婚姻負責。或許妻子也無需負責,婚姻問題的癥結在於那個第三者,把他趕跑,他們的婚姻就將煥然一新。因此,武文學找到趙峰信誓旦旦地說,若不是趙峰出現,他和妻子的感情不會出現裂痕。沒想到,趙峰卻反問:「你為什麼以為你們倆的問題出在我身上,為什麼不面對現實——你們就是不相愛了呢?」趙峰一眼看穿了武文學的虛偽,「我以前和你一樣虛偽,總覺得承認沒有愛情,夫妻兩個就沒法互相面對……直到這道光出現,我突然覺悟了,這道光是最後的審判,它警告我們:不要再扯謊。它撕下我們所有人的偽裝,人人平等,人人真實。」對於信奉愛情是婚姻基礎的人們而言,承認夫妻間已經沒有愛情是艱難的,這意味著婚姻存在的合法性已經從根本上被動搖了。挽救婚姻還是挽救愛情?對很多人來說,兩者好像魚與熊掌難以兼得,要維持婚姻似乎就必須與愛情告別,而要尋找愛情就一定要忍受婚姻的破裂。武文學恰在此時收到女同事的表白簡訊,婚姻還是愛情?這是一個問題。趙峰夫妻直面無愛婚姻的方法是既不挽救婚姻也不挽救愛情。既然偽裝已經撕破,那就破罐子破摔,墮落到底。在婚姻的空殼下,他們公然過上了性濫交的生活。武文學被趙峰說服,承認自己和妻子之間無愛的事實,但對愛情仍心存期待,於是接受了女同事的表白,打算在婚姻之外重尋愛的激情。不過,真愛在婚姻之外嗎?這個問題導演藉著王珞丹所飾演的李楠給予了解答。白光發生時,李楠正在民政局門外等著與丈夫辦離婚手續,丈夫卻消失了。與丈夫一起消失的既不是自己,也不是丈夫出軌的小三。就這樣,陰差陽錯,李楠開始與小三一起追查丈夫消失的真相,要知道他的真愛究竟是誰。在追查中,與丈夫發生感情糾葛的女人一個個出現,使她發現有關愛情的殘酷現實。剛結婚的時候,丈夫覺得自己找到了夢想中的另一半,他愛李楠的獨立。然而,時過境遷,李楠的獨立漸漸成為丈夫眼中的缺乏情趣,愛慢慢消失。他開始從婚姻之外尋找愛。他愛上了小三的熱情,卻受不了對方的糾纏……丈夫開始從一個又一個關係中尋找愛情,無奈愛情總是捉摸不定,來去匆匆。通過不斷換人的方式尋找愛情,如同飲鴆止渴。最終李楠的丈夫沒有和任何一任情人一起消失,而是在車禍中意外去世。直到死時,丈夫都沒能在任何一個人那裡找到真愛。當李楠得知丈夫從一個個女人身上尋找愛情的時候,反而感覺很釋放,原來問題不在自己,也不在小三,而是她丈夫「誰都愛,也就誰都不愛」。換言之,愛情消失的原因與其說是對方不再可愛,不如說是自己愛無能。武文學和女同事開了房,也開始在婚姻之外的尋愛之旅。他未來將要面對的,或許和李楠的丈夫一樣。但導演為武文學保留了一點反思的能力。武文學在酒店房間裡等待女同事的過程中,既焦急又掙扎,一度想要逃跑。當他最終將女同事請進房間,才想明白在婚姻之外尋找拯救是徒勞的,因為一切的癥結並不在別人身上,問題的根源是自己。清除妻子的外遇對象,並不能拯救自己的婚姻;尋找另一段關係,也不能拯救自己的愛情,他所需要的是首先向自己下手。闖入夫妻生活之中的白光將自己的婚姻逼到牆角,他不能繼續假裝一切照常。就像這個冬春之交的瘟疫,也可以對你我的生活起到同樣的效果。「潛意識裡面我是想說,我跟我老婆沒被光帶走的責任不在我。我把你約出來,可能是為了想報復吧,或者是其他的一些原因,可是我都是在考慮我自己。我是個偽君子。」武文學說,「我之前跟張燕吵架,我恨過她。甚至想著想著腦子就溜號了,會想她遭遇一些不好的畫面……其實這些年我知道你喜歡我。經常面對你的時候,我甚至會想到一些不光彩的事情。慢慢意識到了以後,才會把想法收回來。我年輕的時候,有更多的齷齪的想法,那時候還會偷偷地自卑,會擔心別人察覺到自己的想法,瞧不起自己。後來我慢慢開始原諒自己,用自我、本我、超我來解釋這一切。」聽完武文學的自我剖析,女同事贊同道,「我們都太過自信了,覺得他人即地獄,自己呢?」「我們已經不相愛了」,是很多夫妻給自己的理由。武文學觀察到的更深層的現實是「我們已經不相愛了,是因為我的腦子常常溜號,是因為我的想法充滿齷齪。」更大的真相是「我是個自私的罪人」。無愛婚姻如何挽回?像趙峰一樣夫妻一起陷入性墮落?像李楠的愛人一樣,到婚姻之外到處追逐理想中的愛情?影片藉著武文學指向了第三條路:在婚姻中處理自己的問題。武文學不僅反思自己做了什麼,更重要的是反思了自己是怎樣一個人。這段簡短的自我反思,其實我們可能都不陌生。在和愛人吵架的時候,我們或許同樣體驗過自己裡面愛的乾涸,有時藉著對他人的幻想解決自己婚姻的困境。無論哪種情況,按照武文學所說,根源在於「我都是在考慮我自己。」鏡頭裡那些被光剩下的人,本質上都在更多地愛自己,儘管披的外衣各不相同。當代猶太拉比A. J. 特韋爾斯基(Abraham J. Twerski)關於愛情有一番睿智的談論。 「愛這個詞在我們的文化裡幾乎已經失去了原有的含義。一位拉比遇見一個正在享用一餐魚肉的年輕人,他問:『年輕人,你為什麼吃這條魚?』年輕人說,『因為我愛魚。』他說,『哦,你愛這條魚。所以你將它從水裡撈起來,殺了它然後煮了它。別告訴我你愛這條魚,這不是愛,你愛的是你自己。你是覺得這條魚鮮美可口,然後吃了它。』」在特韋爾斯基看來,世界上多數所謂的愛情與故事中年輕人對魚的愛類似。「當一對男女墜入愛河,這意味著什麼?這意味著男子從女子身上看見了對方能夠滿足他生理和情感上的需求。而同時對方也認為自己能從男子身上感受到所謂『愛』的東西。但雙方只是在彼此身上尋找各自的需求,而不是對於對方的愛。對方變成了一個工具,為的是滿足自己的需求。世上有太多所謂的『愛情』,只不過是對魚的那種愛。」特韋爾斯基認為真正的愛「不在於我要得到什麼,而是在於我要付出什麼。」真正的愛一定是體驗到一種忘我的快樂。而影片中的大多數夫妻已經失去了從為對方犧牲中得到快樂的能力。武文學的女同事說,「我們……覺得他人即地獄,自己呢?」接著,她繼續說,「誰能控制得了地獄呢?」藉女同事之口,導演或許要表達的是,這種只關心自己的愛需要拯救,可問題是拯救從哪裡來呢?現代流行的自我實現的倫理觀會破壞婚姻。基督教神學家侯活士說:「這種倫理觀認為,婚姻和家庭體制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實現個人成就,為了讓我們變得完整和幸福。這種理論假設:有一個人是最適合我們的,如果我們仔細去找,就能找到那個人……其實婚姻的要點是……學習如何關愛自己所嫁娶的那個陌生人。」自我中心是很多婚姻中最具破壞力的問題,是婚姻中的癌症。美國牧師提摩太·凱勒認為,今天的文化宣揚的「以我為主的婚姻」是沒有出路的,只有雙方持續把對方的幸福放在自己的幸福之前,才能找到自己的幸福。《聖經》在提到婚姻時,將之比作一個巨大的奧秘,它象徵著耶穌和人類的關係。夫妻之愛最重要的表現是為對方犧牲,「愛是不求自己的益處」。這種不求自己益處的愛的來源就是基督。「耶穌……犧牲了一切,好叫我們與祂連合……這種做法徹底改變了我們的人生態度和生活方式。」凱勒的建議直接了當:「神在耶穌裡為你做了什麼,你就為配偶做什麼,別的一切都會水到渠成。」正如《境界》之前在互動話題「瘟疫時期的愛情」中,曾發出的一位女醫生的心裡話「我對疫情有信心,卻對我們的感情沒信心」。當白光閃過,當瘟疫消散,願你我的餘生都可以從愛的源頭那裡體會舍己的愛,並以此來愛我們身邊的人。

版權聲明:《境界》所有文章內容歡迎轉載,但請註明出處,「來自《境界》,微信號newjingjie」,並且不得對原始內容做任何修改,請尊重我們的勞動成果。如有進一步合作需求,請給我們留言,謝謝。

為支持原創採編、音頻、繪畫設計團隊的成長,《境界》繼續徵召每月固定支持境界的奉獻家人(金額不限),請將你的電子郵件,發至jingjietougao@gmail.com,註明「奉獻家人」,在這個世代,參與拓展神的國度。

相關焦點

  • 《被光抓走的人》被光抓走的人邏輯很是混亂
    它是這樣設定的:一束光會抓走兩個真心相愛的人。這是被光抓走的唯一條件吧。因此就會有很多情況一對夫妻可以留下來。1.夫妻中有一方不愛對方或者出軌(出軌的對象恰巧又是不愛他(她)的)。2.夫妻夫妻雙方都不愛對方且出軌(出軌的對象恰巧又是不愛他(她)的)。然後在說說被光抓走的情況。成對消失的夫妻不一定都是愛對方的,也可能是他們都出軌且出軌對象都愛他們。那麼他們就同時消失了,但是夫妻雙方並不想愛。
  • 《被光抓走的人》從控制理論看被光抓走的人
    而《被光抓走的人》則不一樣,這些事倒不需要太深入,他給我們看的就是這一連串的場景,就是看在一個新的事件激發下,人和社會發生了什麼變化。那道光,看似是驚天之變,可似乎又沒有改變什麼。人還是那些人,事還是那些事。那道光之後一切看起來仍然順理成章,那道光把本該隱藏在生活之下的事翻到了檯面上。再說那道光。正是光的設定讓電影產生了超現實的意境卻又完全跟科幻挨不上。
  • 《被光抓走的人》被光抓走的人
    光是契機,都說真愛的人才會被抓走,相信的人多了就是真的了,反而失去了自己的思考,自我懷疑。。。自己都不相信愛情是真的了,那便引發更多猜忌。。。交流還是關鍵,因為沒有交流,交流太少才會猜忌和胡思亂想,相互防備。。。都坦誠相待,反而活得輕鬆,事情就會變得簡單。。。相信便是愛,不相信就不是。。。就像貨幣金融學老師問,為什麼錢很重要,因為人們都相信它。給了錢別人還怕你拿走東西嗎?當然不怕!
  • 《被光抓走的人》「被光抓走的人」
    到頭來我想通用答案都來自於自己的信仰我們選擇去相信什麼「被光抓走的人」有感 黃渤接拍的小眾愛情片都能讓我思考上一整天,《一齣好戲》如此,《被光抓走的人》更是。 電影片末,兩口子在經歷猜忌,爭吵,迴避,釋懷後又共同回到廚房裡忙碌,兩人的孩子因失戀在客廳發呆,這一幕我動容了,我想這就是平凡人愛情最本真的樣子。 我們能特別容易喜歡上一個人,那是因為荷爾蒙決定的,所以有人就會大聲宣稱「這世上,沒有所謂的真愛,那都是激素分泌的。」因而環顧周圍,無疾而終的感情比比皆是。
  • 《被光抓走的人》:你的心被抓走了嗎?
    《被光抓走的人》是黃渤主演的一部電影。這個電影講了一個好故事。為編劇點讚。為演員點讚。這個故事像極了我們當下的生活,那種心理困境非常非常像。只不過電影中的人們面對的是一道白光。當下的我們,面對是新冠疫情。無論是光還是疫情,都是我們這些平凡的個體無法掌握的。
  • 《被光抓走的人》與光無關
    光到底是什麼,這是一部科幻電影所要考慮的問題,嚴格意義上來說,《被光抓走的人》不能算一部科幻電影,而應該是一部倫理電影。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光真的是檢驗情人之間是否真的相愛的絕對標準嗎?其實,從一開始,大家都對此表示懷疑。但逐漸地,大家好像都接受這個想法了。
  • 《被光抓走的人》被光留下的人怎麼辦?
    影片《被光抓走的人》主要講述的卻是被光留下來的人怎麼辦,沒被光抓走的人如何確認愛情。你相信愛嗎?也許年輕的情侶神聖而胸有成竹地等待著被光召喚,而中年人卻有點尷尬,愛情已經被婚姻生活的一地雞毛消磨了激情,但不難看出其中還隱隱表露了他們對愛的渴望。影片沒有驚險、刺激的劇情,沒有戲劇性的跌宕起伏,圍繞的都是日常生活的瑣碎點滴。
  • 《被光抓走的人》有時候……
    劇中的設想很有趣:被光帶走的是他們,還是我們?會不會是我們消失了,只留下了他們?如果劇情不變,那麼,到底是沒有愛情的我們可悲?還是其他一切都消失了,只剩下愛情的他們更可悲?我並不認為每個人都很在乎對方是否和自己相愛這件事,畢竟很多人的結合併不是基於愛情。但上升到被光抓走,是不是相愛這件事逐漸在變質,成為了面子、虛榮、信任、求證的代名詞。被綠了?出軌了?
  • 《被光抓走的人》被光抓走的人--現實中成年人的愛情
    一道光的出現,動搖了剩下所有人對愛情的堅定。影片選取了不同年齡段和生活環境的幾組愛人進行拍攝,未婚、已婚、是否生子、同性戀、二十、三十四十。不同年齡段在不同愛情階段面臨不同的不堅定和相互的猜疑,但又都會面臨幾個相同的個問題,對方到底喜歡的是什麼樣的?到底什麼樣的愛情更適合自己?是要遵從自己內心的真實感情,還是應該去適迎世俗的普遍道德底線?
  • 輕科幻電影《被光抓走的人》
    此前,董潤年曾擔任《瘋狂的外星人》《心花路放》《老炮兒》的編劇,和黃渤有過多次合作,《被光抓走的人》也是黃渤的新導演扶持計劃HB+U其中一個項目。如果有一束光把相愛的人都抓走了,被留下的你該如何面對?看起來,《被光抓走的人》是一部愛情電影,但其實它也是一則寓言電影。影片在愛情母題的基礎上,還融入了更多更深邃的內容表達,在類型市場做出新的大膽嘗試與突破。
  • 最好的愛情,是被光抓走的人
    身邊人都說:只有被光抓走的人才是真愛,你們留下來的,肯定不是。那麼界定真愛的唯一標準就是被光抓走嗎?全球70億人口,只有幾萬人有幸被光抓走,他們都是上蒼選中的真愛嗎?亦或者留在地球的人都沒有真愛?人和人到底該如何相愛?
  • 電影被光抓走的人怎麼樣?
    電影《被光抓走的人》是由黃渤,王珞丹,譚卓,白客等主演的一部愛情科幻電影。據說該片是由導演的一個腦洞:如果有一束神秘的光帶走了一部分人,社會的平靜和法則被打破,我們該怎麼辦?導演這個腦洞太大了,抓住了觀眾的好奇心,光是什麼?為什麼要帶走人們?誰會被光抓走?留下的人該怎麼辦?
  • 《被光抓走的人》之觀後感
    其次,電影對「被光抓走」的解釋或者設定有些牽強,雖然影片主要講述沒有被光抓走的那部分人的生活以及發生的變化,但是看完電影再看看片名,總有點疑惑。其實那道光一直存在於我們自己心中,存在於我們的認知,存在於我們對事物的剖析,對思想的一步一步解答和看透看穿。愛其實與光照無關,與天地無關,只存在於我們的本性,只關乎於我們的內心。
  • 中楚漢秀:真愛情侶會被光抓走?黃渤王珞丹電影《被光抓走的人》
    這部電影是中國科幻電影的又一新作,而它的故事背影也十分的吸引人眼球,因為只要真心相愛的兩個人就會被光抓走,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一對模仿夫妻卻留了下來沒有被抓走。《被光抓走的人》是由董潤年導演並編劇,黃渤、王珞丹、譚卓主演的現實主義輕科幻電影。
  • 被光抓走的人:愛情的自我救贖
    《被光抓走的人》是由黃渤、王珞丹、譚卓、白客、黃璐、宋春麗、文淇聯袂主演的主演現實主義愛情電影,與其說講述的是被光抓走的人,不如說是那些講述沒被光抓的人。在某一天,城市中忽然出現一道光把一那些真心相愛的人抓走了,引起那些遺留了的人的恐慌,於是,不論是戀愛中的情侶還是婚姻中夫妻都心懷鬼胎,他們互相開始質疑對方。
  • 參加《被光抓走的人》首映禮
    當神奇之光拂過,所映射出的卻是愛情,這個老生常談的話題。與其說,這是一道裁決真情假意的「審判之光」,毋寧說,是一道讓人捫心自問的「自省之光」……故事的主旨還是很好的,被光照射下還相信愛情的情侶皆雙雙被抓走,留下的則是不夠誠摯的。從開始覺察這個規律的種種找bug,到自我認知後的用心溝通,這段「亡羊補牢」的過程,我想才是片子真正所要傳達的意味——推翻你自己,給愛人一道全新的光芒。
  • 《被光抓走的人》乍見之歡,不可細究
    但稍微有點生活經驗的人都會知道這不是結局,不久的將來武文學還是會按捺不住內心騷動去找小韓老師,那個趙峰組的局大概率會發展為huan妻俱樂部,就像小蕾會馬上有新的戀情一樣。其實愛情和婚姻本來就是兩條路。愛情的路上走著的人要麼就被光抓走,戛然而止在最熱烈的時刻,要麼就像筷子一樣執念的把自己祭奠給愛情。
  • 《被光抓走的人》:誰該被抓走,剩下的誰在痛苦?
    《被光抓走的人》上網了,還沒看的,可以去刷一遍。我覺得是不錯的。幾乎可以說,這不算什麼科幻片,而是一個關於愛情和婚姻,關於兩性話題的思考。雖然思考起來太艱難,但是這些總是被忽略的問題,一旦認真面對,還是挺可怕的。
  • 在《被光抓走的人》中口碑兩極分化的背後
    事實上在電影市場上,不難找到許多等影片,即使表現一開始票房不盡如人意,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和降水的隱藏閃光點最終還是會被公眾發現的,《被光抓走的人》的現狀與當年的《羅曼蒂克消亡史》如出一轍。看完《被光抓走的人》,會發現這是一部偏文藝片,文藝片往往更注重自身的文藝表現,對人性的深刻分析和對行為動機的深入挖掘是其獨特的魅力所在,他要求觀眾有細膩的情感和長時間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因此觀眾選擇《被光抓走的人》有一定的門檻。
  • 《被光抓走的人》愛情
    一陣光的出現讓一大群人平白無故的消失,大量證據分析全牽往一處,他們身上的共同點是愛情。消失了,活著的人不得不當他們死了,一旦這些人被定義為「為愛犧牲」的殉情符號,那剩下的人就會被視為愛情的棄兒。從劫後餘生的竊喜,瞬間變成真愛的絕緣體。憤怒、質疑、反反覆覆的辯解糾結,人生被否定,靈魂被拷問,這就是餘活的人痛苦的根源。幾段故事,有長有短,品色良莠不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