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娶夏普、韓廠怕了?三星/LG罕見攜手投資OLED公司

2021-02-25 WitsView睿智顯示調研

提示:點擊上方"藍色字"↑可快速關注

南韓媒體朝鮮日報日文版12日報導,Samsung Display、LG Display(LGD)皆於11日宣布,已入股從事OLED研發的新創公司「Kyulux」;Samsung Display、LGD未公開入股金額,不過預估雙方的出資額各達30-40億韓圜(約3-4億日圓)。

報導指出,相互競爭的三星、LG在面板事業進行攜手投資為史上首見,而IT業界關係人士就指出,三星、LG罕見進行攜手投資,應該就是為了對抗將收購夏普(Sharp)的臺灣鴻海。

「Kyulux」設立於2015年,獲得九州島大學等研發團隊歷時逾7年所研發的OLED相關專利的授權,而除了三星、LG之外,「Kyulux」也已從Japan DisplayInc(JDI)、JOLED(統合Sony、Panasonic OLED面板事業所成立的OLED面板研發/生產公司)以及風險基金等籌得15億日圓資金。

據報導,OLED面板使用可自行發光的有機材料,因此和液晶面板相比,能呈現更鮮明的影像,而「Kyulux」擁有可提高該有機材料性能及壽命的技術,因此三星/LG今後將藉由使用「Kyulux」的技術提高OLED面板性能。

日經新聞8日報導,夏普已研發出可應用在智慧型手機等用途的可彎曲式OLED面板產品,夏普的天理事業所已研發出試作品,其尺寸為3.4吋、且採用了夏普的IGZO技術。據報導,夏普收編在鴻海旗下之後,計劃加強OLED面板事業,因此正加快自有技術的研發,期望藉由研發自有技術,除搶攻蘋果等智慧型手機訂單之外,也計劃開拓更多樣的用途;為搶攻車載機器訂單,夏普已研發出曲面型液晶面板產品。

根據夏普公布的數據顯示,在接受鴻海出資之後,將砸下2,000億日圓在龜山工廠內設置OLED面板的研發產線、試作產線和量產產線,並計劃在2018年初期開始進行量產,目標為在2019年結束前擁有月產約1,000萬片5.5吋OLED面板的產能,年目標為生產約9,000萬片5.5吋智慧機用OLED面板、年營收目標為2,600億日圓。

Thomson Reuters 3月30日報導,目前三星電子旗下Samsung Display以及LG Display(LGD)已量產OLED面板,且橫掃全球大半市佔,而鴻海/夏普則是計劃2018年才要量產、目前則連試作產線都還沒有,因此想要追趕已大幅領先跑在前頭的南韓廠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大和證券臺灣法人分析師指出,鴻海/夏普在OLED面板領域上要達到能和三星等廠商相抗衡的階段恐需2年以上時間,「2年很難、3年的話有可能、4年應該就沒問題」。

來源:MoneyDJ

相關焦點

  • 韓國三星和LG攜手投資OLED新創公司,日本列印技術的OLED也發布了
    三星/LG罕見攜手投資OLED公司韓國媒體朝鮮日報日文版12日報導,Samsung Display、LG Display
  • 【產業動態】郭臺銘奇襲三星│鴻海、夏普擬砸2,250億 大陸設面板廠
    鴻海、夏普擬砸2,250億 大陸設面板廠根據日本媒體報導,鴻海與夏普考慮在大陸投資打造
  • 鴻海、夏普4月2日正式籤約;郭臺銘:盼4年讓夏普轉盈
    至於,大家最擔心的臺日文化整合問題,郭臺銘強調,鴻海是一家國際性的公司,對於各地的企業文化融合都已經有所認知與體驗。因此,這樣的狀況對鴻海來說不會是特別的問題。而且,未來鴻海與夏普還是兩家公司,彼此間將會透過努力合作,共同創造產業的競爭力。
  • 夏普只剩靠鴻海;高橋今飛深圳見郭董,鴻海仍期待圓滿結果
    但昨天傍晚又傳來雙方達成共識前暫緩籤約的情況,第一金投顧董事長陳奕光說,若未來鴻夏戀無法走下去,對鴻海股價也影響不大,因為鴻海集團一旦承接後,未來二、三年必須承擔來自於夏普財務壓力。鴻海婚前卻步,投資人看空,鴻海股價今日早盤跌幅超過1%,不過,收盤時跌幅縮小,和前一個交易日傳出鴻夏戀定局,鴻家軍應聲大漲的情況,有天壤之別。
  • 夏普+群創+中電熊貓成全球最大IGZO聯盟!車載面板鴻海奪首個世界第一;鴻夏戀傳蘋果操刀
    鴻夏戀成局,夏普與群創均納入鴻海集團旗下,使得鴻海集團在全球車用面板市佔率拿下了入股夏普後的第一個世界第一、達百分之廿六點九。鴻海在全球顯示器產業的旗艦地位開始顯現,不僅影響全球面板產業的競合,也牽動臺、日、韓、中面板廠未來發展。
  • 【熱點】郭臺銘2大投資鴻海血流不止 面板廠量產跳票爆最惡慘劇;LG Display新任CEO上任不到一個月 裁掉1/4的高管
    LG日前才在歐洲最大消費性電子展IFA 2019上主張,三星電子的8K電視機未達到國際標準。韓媒《朝鮮日報》指出,兩大品牌不僅在國際級展會上競爭,更將戰線拉長至電視廣告,屬於相當罕見的現象。廣告內容提到,LED電視打造顏色需要背光,但背光的特性容易使黑色出現色差,也較容易出現色偏的狀況,加上硬體本身去需要多一層背光,難以減輕機身厚度。
  • 擁群創、並夏普、赴美設廠,鴻海面板策略布局大拆解!
    近期全球產業圈關注的焦點,莫過於鴻海宣布投資百億美元赴美設廠。
  • 鴻海變天了!郭臺銘要做智能製造和大數據公司
    成功投資夏普,就像是替鴻海打開一扇門,讓這頭大象從代工領域釋放出來;現在,鴻海不但可能用夏普品牌,在電視和家電市場上和三星競爭,甚至可能一面攜手騰訊,取得消費者端的大數據,再結合自家的工業大數據、物流,在大陸新零售市場取得關鍵地位
  • 鴻海集團業成拿下蘋果OLED新機觸控貼合訂單,三星OLED供應鏈獨霸優勢逐步打破
    鴻海入股夏普後,董事長郭臺銘積極打造產業供應鏈,力抗三星為首的韓系業者;其中,GIS因體質佳、競爭力強,並已逐漸獲得蘋果重視,成為郭董手中最強悍的抗韓先鋒大將
  • 鴻海集團業成拿下蘋果OLED新機觸控貼合訂單 三星OLED供應鏈獨霸優勢逐步打破
    ,董事長郭臺銘積極打造產業供應鏈,力抗三星為首的韓系業者;其中,GIS因體質佳、競爭力強,並已逐漸獲得蘋果重視,成為郭董手中最強悍的抗韓先鋒大將。郭董近年來抗韓策略已開始奏效,尤其鴻海入主夏普後,為產業「聯日抗韓」樹立下新典範,不僅讓夏普從「拖油瓶」變身「金雞母」,集團相關子公司產業鏈地位也大幅提升,GIS、廣宇等都是顯著例子,前者更因日前協助蘋果解決量產不順的問題,深受蘋果信賴。
  • 夏普變局,意外牽動群創高層改組
    談了4年的鴻夏戀,終於在4月2日拉下序幕,籤約儀式在大坂府堺市的堺顯示器製造公司舉行,鴻海集團總裁郭臺銘、夏普社長高橋興三、鴻海副總裁戴正吳三人都雙手交疊,宣示未來兩家公司緊密的合作,會場能見中華民國與日本國旗並列。這是日本電機大廠首度被外資企業收購,臺灣、日本乃至國際媒體都高度關注。不過夏普5月12日最新公布的財報,依舊沒有聽見好消息。
  • 鴻海30年老臣戴正吳 為郭董擋子彈 為鴻海鋪下一裡路,他將是夏普最沉默的改革者
    當時他對臺灣記者發下豪語,說夏普家電產品要在兩年內從五成市佔率成長到七成,「夏普一個快倒掉的公司,市佔率還五成,我們進來幫它,如果沒有成長兩成,我們戴副總裁,我看我要天天幫他打屁股了!」不過,若以廠區分,約略可以將鴻海細分成四大軍區,分別為深圳龍華、煙臺、成都和鄭州,其中,煙臺廠的統領就是戴正吳。此外,戴正吳也出任過鴻海內部號稱「天下第一會」的SMT技術委員會主委,手握數十億美元的採購預算,足見戴正吳在鴻家軍的動見觀瞻。
  • 鴻海宣布3888億日圓收購夏普!減價千億,郭董自掏腰包出370億日圓
    66%夏普股權,鴻海本身取得45%夏普股權,將認列業外投資收益,鴻準持股13%,鴻海董事長郭臺銘也自掏腰包,以個人名義,出資369.6億日圓,相當107億元臺幣,取得8.45%股權,故夏普未來財報不需納入鴻海合併營收中。
  • 郭臺銘構建明日帝國:鴻海史上最大變革全面啟動
    成功投資夏普,就像是替鴻海打開一扇門,讓這頭大象從代工領域釋放出來;現在,鴻海不但可能用夏普品牌,在電視和家電市場上和三星競爭,甚至可能一面攜手騰訊,取得消費者端的大數據,再結合自家的工業大資料、物流,在大陸新零售市場取得關鍵地位
  • 夏普斷三星面板貨源 意外打到Sony
    鴻海董事長郭臺銘向三星電子(SamsungElectronics)揮出大刀,旗下夏普(Sharp)計劃自2017年起停止供應電視面板給三星
  • 郭臺銘發動史上最大變革,鴻海帝國即將成型
    成功投資夏普,就像是替鴻海打開一扇門,讓這頭大象從代工領域釋放出來;現在,鴻海不但可能用夏普品牌,在電視和家電市場上和三星競爭,甚至可能一面攜手騰訊,取得消費者端的大數據,再結合自家的工業大數據、物流,在大陸新零售市場取得關鍵地位
  • 「血洗」董事會 | 臺灣富豪郭臺銘發動鴻海集團史上最大變革
    成功投資夏普,就像是替鴻海打開一扇門,讓這頭大象從代工領域釋放出來;現在,鴻海不但可能用夏普品牌,在電視和家電市場上和三星競爭,甚至可能一面攜手騰訊,取得消費者端的大數據,再結合自家的工業大數據、物流,
  • 中國臺灣地區的電子製造業大亨郭臺銘,依託其執掌的富士康母公司鴻海集團,將要進軍晶片製造領域.
    臺媒地區的電子時報5月4日報導稱,鴻海正在評估興建兩座12英寸晶圓廠計劃。據悉,鴻海最近進行了架構調整,設立了一個「半導體子集團」,該業務集團的負責人是Yong Liu,他同時也是鴻海旗下日本夏普公司的董事會成員。
  • 郭臺銘建構明日帝國:鴻海史上最大變革全面啟動
    成功投資夏普,就像是替鴻海打開一扇門,讓這頭大象從代工領域釋放出來;現在,鴻海不但可能用夏普品牌,在電視和家電市場上和三星競爭,甚至可能一面攜手騰訊,取得消費者端的大數據,再結合自家的工業大數據、物流,在大陸新零售市場取得關鍵地位
  • 蘋果最大代工廠CEO郭臺銘:鴻海史上最大變革全面啟動
    成功投資夏普,就像是替鴻海打開一扇門,讓這頭大象從代工領域釋放出來;現在,鴻海不但可能用夏普品牌,在電視和家電市場上和三星競爭,甚至可能一面攜手騰訊,取得消費者端的大數據,再結合自家的工業大數據、物流,在大陸新零售市場取得關鍵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