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華》:你被欺負,才不是因為善良,而是太與眾不同了

2020-12-22 前瞻網

作者|人神共奮 來源|人神共奮(ID:tongyipaocha)

人們不在乎生活的好壞,但不能容忍別人跟他們不一樣。

1/5

有關學雷鋒的集體記憶

電影《芳華》有個容易被忽視的細節,丁丁發現軍裝丟了,旁邊有人說:「整天學雷鋒,不是有誰悄悄幫你洗了吧?」

馮小剛在電影中留下了大量屬於他們那個年代的象徵,又不便說明,其中唯一能從50後穿透到90後記憶的,應該就是「學雷鋒」這個詞了。因為學雷鋒最熱鬧的時候,常常發生搶著洗別人剛剛脫下的髒衣服的事兒。

記得我小時候,每到3月5日前後,學校要求我們每人都要做一件好事,可哪有那麼多好事啊?那些時候祖國人民還很年輕,大街上半天也看不到個要過馬路的老奶奶。最後我們班同學就按組分配任務——誰負責丟東西,誰負責撿。

這些幾代人共同的記憶遇到了網絡時代,就變成了一個個的段子:

在街頭散步,看到一個老奶奶摔倒在地,我正準備假裝沒看見,但我腦海裡想起雷鋒的事跡,於是我加快步伐,趕回去給室友補襪子。

不過,這些記憶到了嚴歌苓、馮小剛手裡,就變成了對人性的拷問。

雷鋒不僅僅是一個好人,而是一個真正的英雄,是一個離普通人的思想覺悟十萬八千裡的英雄,一個掛在牆上的英雄。

可如果你身邊真的出現了一位「活雷鋒」,你該怎麼辦?

2/5

當劉峰成了雷鋒

影片中有一句臺詞:

「一個始終不被善待的人,最能識別善良,也最珍惜善良。」

這句話引發了很多觀眾的共鳴:對啊,我就跟那劉峰一樣,太善良了,才被人欺負的。

或者引發了大家的自我解脫:知道我為什麼不做好人了吧?好人沒好報啊!

用這句話,一澆心中塊壘是可以的,但用來解釋影片中男主角的遭遇,沒說到重點。

劉峰是因為善良才被人欺負的嗎?

影片中觸摸事件之後,淑雯勸丁丁不要小題大作:「醫生啊幹事啊那些人都能抱你,為什麼偏偏劉峰不能抱?」

你看看丁丁是怎麼說的:「誰都能抱,就他不行!他是活雷鋒!他就不行!」

在那個年代,學雷鋒是一項人人要過關的政治任務,就好像跳舞中的基本動作,沒它什麼都不行,但及格就行了,誰也沒太當回事兒。

有人太當回事兒了,就成了別人眼裡的「事兒」,今天的話,叫「裝逼」。

不管是在那個年代,還是現在,普通人的生活都有兩套標準:一種是政治上正確的、朋友圈裡轉發的標準,一種是生活的、家庭的、小群體內部的標準。

就像在宿舍裡,大家可以拿「學雷鋒」開玩笑,可這種話在正式場合說,那就吃不了兜著走。

劉峰的問題,就在於「學雷鋒」把自己學成「活雷鋒」,活雷鋒也不是問題,那個年代的活雷鋒多了去了,更大的問題是他把兩套標準合二為一。這就徹底拉開了和群眾的距離,淪為了群體眼中的異類,這也為後來「英雄落井,眾人下石」埋下了伏筆。

說起來,本片的女主角,也是一個異類,小說裡交待得很清楚——家庭悲劇造成了她鬼鬼祟祟的風格、偷竊撒謊的習慣,再加上多毛多汗的體質、粗製濫造的泡沫胸罩,這些從來都是被群體孤立的重要特徵。

就像餘華在《許三觀賣血記》前言裡說的:「他們不在乎生活的好與壞,但不能容忍別人跟他們不一樣。」

不過,並非所有的異類都下場悲慘,而且,大部分成功者都有相當嚴重的「異類體質」,這其中的差別,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

3/5

你走了,我們懷念,你留下,我們難過

我最近在研究早期的企業管理史,發現一個有意義的現象。

當時的工人最仇恨的既不是資本家,也不是直接欺壓他們的工頭,而是他們中間最能幹的「生產標兵」。

一個工人每天的工作指標是有定額的,完成了就有錢拿,但定額是多少,需要一個標準工作量(今天的話就是KPI),但這個標準,資本家並不知道,所以工人可以想辦法怠工,甚至用故意破壞機器的辦法,來降低這個標準。

但資本家也有對付工人的辦法,就是用高一點的工資找出工人中的「生產標兵」,再用他們的業績為工作標準。

如果是你一個工人,你能不恨這個「生產標兵」嘛?當然,從邏輯上講,你應該去反對那些制訂這個標準的資本家,但資本家是個模糊的概念,遠在天邊,你最後還是會仇恨身邊那些「默默工作,卻連累了大家」的「生產標兵」們。

真正讓劉峰被「落井下石」的,也是觸動了別人的利益。

我來看看劉峰做過的好事:抗洪救災這些,跟別人沒關係,該拿的榮譽他也拿了;剩下的,幫別人打沙發、帶東西、吃剩下的爛餃子、幫炊事班趕豬,都是大家雨露均沾的小事……

我相信,大多數人還是感恩好人的,但問題在於,相比他對別人的威脅,這些感恩實在是微不足道。

影片中,他有一個軍校進修的機會,卻讓給了另一個人,看上去,好像是不關其他人的事。

但你設身處地地為別人想一想,你劉峰這回不走,下回再有機會,你還會讓嗎?就算你再讓,你會讓給我嗎?

你就是擋成別人頭上的傘,下雨天你為別人擋雨,可出了太陽,陽光也是先落到你的頭上。

你走了,我懷念,你留下,我難過。

話題說到這兒,有點沉重。還是換個角度,如果你是一個很牛逼的人,可還沒有足夠牛逼的地位時,怎麼才能不讓別人感到威脅?

4/5

異類的三條出路

一個牛逼的人,想要不威脅到別人,基本上會有三個可能,電影裡都講到了。

第一種就是和集體(不是抽象的集體,而是具體的大家)的利益捆綁起來。

前面說到的工人仇視生產標兵的例子。後來的管理者發現,不如把工人編成一個個生產小組,獎金只獎勵到小組,再讓小組裡的「生產標兵」分配到個人,這麼做,那些「生產標兵」就一下子從「威脅」變成了人人爭取的夥伴。

電影裡,戰場上的劉峰就屬於這種人。

打仗其實最重要的不是拿軍功,而是保住小命,就連政委都特意交待:「記住,勇敢不是魯莽」。在一個人人都要保命的地方,一個不要命的人就是別人的護身符,你的與眾不同就和集體的利益成功地捆綁在一起。

劉峰第二種結局就是政委一開始為他安排的,軍校進修後轉成政治幹部,那裡人人都是標杆,你也就威脅不到別人了。

如果你不幸是一個牛逼的人,如果你又無法融入集體,那你唯一能做的,就是比別人更快地成功,早早給別人讓個道,這才是天大的好事。

這也是大部分異類最好的出路,你看那些行事不具一格的成功人士,如果是普通人,早就被罵成SB了。

最糟糕的,就是電影裡,劉峰最後的出路,淪落到社會底層,誰也威脅不了,他也「安全」了。

當然,人十有八九會不服氣,就像劉峰在1991年跑到海南,可那一年的那個地方,也只有潘石屹,馮侖這些老江湖才能撈一些油水。

5/5

英雄不死,只會慢慢凋零

電影中,劉峰被城管打翻在地,淑雯衝上去憤怒地喊道:「你打殘廢軍人?戰鬥英雄?」

城管們也害怕了。

其實,任何時代都是需要英雄的,但不能出現身邊。

英雄應該被供起來敬仰。如果出現在隔壁,就成了逗逼。

模範就應該送上主席臺,老是擋住別人的路,就是一個麻煩。

其實每一個人都有「英雄情節」,作為符號的英雄。

小說裡也有一個情節,電影沒拍,何穗子去看望已經殘疾的劉峰,劉峰用單手把蘋果釘在一顆釘子上,再用這隻手,神奇地削完了這個蘋果。

老兵不死,只會慢慢凋零。在我看來,這個時候的劉峰,比那個自己買本書自學修名表的劉峰,還要牛逼。

與眾不同的人,從精神上來說,任何時候都是與眾不同的。

編者按: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人神共奮(ID:tongyipaocha)

本文來源人神共奮,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前瞻網的立場。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電影《芳華》:我們是在做好人?還是在做好欺負的人?
    觀影提醒,看《芳華》一定要帶腦子,如果你不帶腦子,只帶自己的心去看。看完《芳華》只有四個字可以形容你的心情,那就是「心如死灰」!《芳華》揭露了這個現實社會部分殘酷的真相,因為在其特殊的年代,這種真相被無限地放大,乃至讓人覺得森冷而絕望。
  • #經驗#退讓不是因為軟弱,而是善良
    人不能太軟弱,人不犯我,我決不犯人,人若犯我,我決不饒人。一直認為這就是人生真理。殊不知,善良並不是軟弱無能,而是一種本質,更是一種至高無上的的品質。 小時候,我們家住的是四合院。爸爸家三兄弟,爸爸是長子,似乎長子都是比較有責任心的,他從小幫忙爺爺奶奶照顧兩個叔叔,不管是在家庭上還是事業上,我爸爸全都包攬了。連兩個叔叔結婚都是我爸爸花的錢。
  • 為什麼你總覺得自己被欺負?因為你好欺負啊!
    閨蜜卻說:「皆在一個屋簷下共事,公然拒絕也太不給面子了吧……」我回答道:「那人家怎麼好意思一直麻煩你?」閨蜜停頓了半響回答道:「或許我比較好說話吧!」我們身邊經常會出現這樣的一些人,他們盡職盡責,卻經常因備受欺負而深感困擾。「憑什麼大事小事都扔給我,欺負我好說話?」「方案明明是我拼命熬出來的,為什麼功勞都成TA的了?」
  • 朱之文:你太善良的時候,欺負你的人最多
    俗話說,好人有好報,但在朱之文身上,我們看到的卻是: 你太善良的時候,欺負你的人反而越多。 為什麼會這樣呢? 是命運對好人太苛刻了嗎? 並不是。
  • 《芳華》善待善良也是一種善良
    在劉峰因為告白林丁丁發配前線後,也只有何小萍依然相信劉峰的善良。還有什麼比那一句高呼「劉峰,明天走的時候告訴我,我來送你」更珍貴呢,也許就像電影獨白說的「不被善待的人,最能識別善良,也最珍惜善良」。也許你會質問,那她為什麼不願意向林丁丁借而是偷軍裝去拍照呢?因為她擔心向別人借,別人不一定同意給,她從小就未被善待過,已經習慣了不被善待。而她又非常渴望能馬上拍一張軍裝照寄給對女兒印象還停留在6歲的在勞改的父親。她不想冒借不到的風險,那最保險的就是偷穿去拍照。
  • 電影《芳華》:薄情的世界善良的活
    歷史的車輪隆隆駛過,毫不留情地碾壓了他的善良。但生而為人,需要善良。在文工團這個集體裡,唯有劉峰始終有著一種個人信念,即善良。這種善良,刻在他自己的標準裡。不因為他人的表現、環境的改變而改變。即使所有人,都覺得嘲笑、欺負何小萍是一種理所應當,他還是會挺身而出,保護她、安慰她,並不是出於私心,而僅僅是他內心信念裡的道德標準。
  • 不是因為有錢卻善良,而是因為有錢才善良!窮生奸計,富長良心?
    不是「有錢卻很善良」,是「有錢所以善良」,懂嗎?如果我有錢,我也會很善良,超級善良!這是劇中的一句臺詞,真是戳中靈魂啊,太有力度了。……那是因為你沒有見識過農村的是非和複雜。其實城市裡也一樣,不過因為平臺大,生態包容性強,機會多,大家之間的矛盾不像農村那麼尖銳和絕對而已。
  • 你煩惱,是因為你太善良了
    其實,容易煩惱的人,心都很善良。如果你太善良,會增添許多這樣的煩惱,一次次不計回報的給予,卻忘了思考,對方是不是值得你這樣做,善良成了自己的負擔。 其實想要解決這種煩惱,也很簡單,要讓自己的善良有底線和原則。
  • 非常經典的句子,不是因為心機重,而是太善良
    3.在你不害怕的時刻去鬥牛,這不算什麼;在你害怕時不去鬥牛,也沒有什麼了不起;只有在你害怕時還去鬥牛才是真正了不起。自我打敗自我是最可悲的失敗,自我戰勝自我是最可貴的勝利。4.太敏感的人,總是因為別人隨便的一句話就胡思亂想;不是因為心機重,而是太善良。
  • 芳華已逝,唯愛和善良永恆.
    總覺得,在物象星宇的空間,能夠裝扮世界的,並不僅僅是山水的斑斕,而一定還有善良在生命裡際放的顏色。芳華雖迷,卻有花期,而愛和善良,總如那池蓮之靜幽蘭之雅,似潺潺流水,在時間的長河裡,不涸不古,常韻甘醇。其實,生命本該就是這樣的。美!是歲月有意對人生的恩賜,是生命飛翔靈魂之外的顯赫。人生當情,情之為緣。
  • 朱之文家門被踹,不是我底線低,而是你沒底線,生而為人請善良
    朱之文雖然非常氣憤,最後他還是想,都是鄰裡鄰居,不理他們算了,可是並不是我沒有底線,而是我不想跟些人一般見識。因為踹門事件,這件事上了熱搜。朱之文想著不了了之,而警方看不下去了,直接把滋事人員進行行政拘留十天。
  • 回顧經典電影《芳華》善良的青春,不善良的時代
    《芳華》又一部馮小剛導演的催淚電影。別人有沒有被感動,我不知道,我的的確確被感動到了,電影中半部開始眼淚就控制不住,被善良的主人公所受到的待遇而憤恨。一個善良的人,好事做盡,卻在一次誤會與誤解當中,被他幫助過的人和社會被摧毀,冷落。
  • 《芳華》告訴我們:沒有什麼比最樸實的善良更可貴
    影片《芳華》上映已經有些天了,我一直沒有時間去看,今天,有幸和妻子去電影院看了《芳華》,觀影過程中,我哭了兩次,男兒有淚不輕彈,這次的淚水除了被劇情的感染,更多地是流給這周遭人世中善良人的苦痛遭遇,相信流出淚水的不僅僅是我,還有你和許多許多人。
  • 能長久的關係都不是因為你對他的欺負,而是來自他對你的敬畏
    看懂這個理,不再受欺負,讓別人知道你是帶刺的!一個人之所以敢欺負你,就因為他內心已經把你徹底摸透,教你一個心理博弈術,讓別人不敢欺負你。在職場中也好,在家庭中也好,和朋友在一塊也好,為什麼有人敢欺負你,其實本質原因非常簡單,就兩點你必須要知道!第一點,是因為你做人沒有原則。第二點,你也有原則,但你沒有膽量維護你的原則。
  • 成為一個正常人,而不是偉人:電影《芳華》有感!
    那些年我們太小,青春誰不2?我一直覺得自己當時小,很多事不是自己那個年齡段經歷的,但是生活就是這樣!青春,不是一個階段,而是一種狀態。前行不止,時光不老。2018,奮鬥的日子無限芳華……期待下一個18碎,讓青春無限可及!一群正值芳華的青春少年,經歷著成長中的愛情萌發與充斥變數的人生命運。樂於助人、質樸善良的劉峰,和從農村來,屢遭文工團女兵歧視與排斥的何小萍,「意外」離開了浪漫安逸的文工團,捲入了殘酷的戰爭,在戰場上繼續綻放著血染的芳華。
  • 你的善良不是餵了狗,而是總對著狗善良
    正是因為有太多的經歷太寫實,所以引起很多人的共鳴。比起有很多人崇拜的30女人模樣的顧佳,我更喜歡王漫妮。因為在她的身上,我看到一種對生活的倔強,就算是&34;,&34;,&34;,但是我都看到在這樣的壓力下,那巍巍戰戰想要挺直身板做自己的王漫妮。
  • 被《芳華》的結局扎心了?其實,他們才是活得最盡興的人
    對於這點,有人說這是影片的敗筆,也有人說這是導演故意製造的噱頭,想以此來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而實際上,這才是真實的生活。01何小萍是影片的女主人公之一,也是劇中過得最悽慘的人。因為家境不好,從一開始就是同寢室被欺負的對象。
  • 【大安法師】你太善良了人會欺負你,但是佛會保佑你
    問:在這個鬥諍的世界裡,如果太善良是會被欺負的。我們不可能百依百順,不管是怎麼樣都會自我保護。請問這樣哪能算是恆順眾生呢?有些人是不可理喻的。希望你能了解我們的處境,左右為難。如果我們這樣是不是心不乾淨?請問我們該怎麼做?慈悲是要用智慧的,請問怎麼解釋?
  • 電影《芳華》裡的人生
    可是直到後來,在她收到父親的遺物時,我才明白,這個世界上,唯一愛她的人只有父親,她是從小就不被善待的孩子,只有父親才是她唯一的溫暖,而此時的父親卻在「那個時代」的勞改場裡日日想念著6歲時離開的女兒,在心裡默默的描繪和想像著她美麗青春的模樣,而同樣想念父親的女兒想在第一時間裡把自己的軍裝照寄給父親,又有什麼不能理解的呢?後來又因為墊胸被欺負。
  • 看錯人,不是因為你瞎,而是.....(太現實了)
    人生在世,和誰同行,與誰結伴,其實都在悄然間影響著你的心態。有時候,付出了真心,浪費了感情,取悅了別人,最後卻委屈了自己。看錯人,不是因為你瞎,而是因為你心太軟;幫錯人,不是因為你傻,而是因為你太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