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獲奧斯卡最佳視效獎,注重細節是它成功的關鍵

2020-12-23 一刀娛評

若想把戰爭片拍好,逼真感至關重要。無論是我國的《集結號》、《紅海行動》,還是國外的《拯救大兵瑞恩》都因為那種震撼人心的真實感成為一代佳作。

《紅海行動》

今天,向大家推薦一部目前全球最火的戰爭片《1917》,這部電影於今日的奧斯卡頒獎禮上榮獲最佳攝影、最佳視覺效果、最佳音響效果三項大獎。

它到底有什麼獨特的魅力呢?

其實,故事情節很簡單:以第一次世界大戰為背景,講述了兩名英國傳令兵穿越敵境向前線部隊傳遞情報的故事,而它最鮮明的特色便是:以「一鏡到底」的方式逼真地展示了一戰時期特殊的戰場環境。

《1917》

先說說什麼叫一鏡到底。

它是一種有別於常規電影的拍攝方法:我們所看到的大部分電影都是攝影師將不同片段有序的剪輯串聯在一起所形成的產物。

《1917》卻別出心裁,由攝影師跟著主人公用長鏡頭從頭拍到尾,形成一種單線條敘事的模式,其好處就是高度寫實。

攝影師跟隨拍攝

如果還不理解,可以想像一下在玩沉浸式遊戲時的體驗,電影所呈現的感覺大概便是如此。也正因採用這種獨特的拍攝手法,《1917》在情節上比較單調,主要靠周圍逼真的場景與緊張氛圍來吸引人,這就要提到影片第二個優點。

逼真地展示了一戰時期特殊的戰場環境

為了做到這一點,影片在布局時用三大標誌性細節展現了一戰的特色。

特色之一:塹壕戰

由於武器裝備比較落後,塹壕戰是一戰最普遍使用的戰鬥形式,具體是指雙方挖出一人多高的塹壕,然後,士兵們躲在塹壕中同敵軍互相掃射。據統計,一戰時期西線塹壕長達400英裡,可謂十分壯觀。

「塹壕戰」老照片

當然,這種塹壕戰看似保險,但並不愉快,因為不僅潮溼,而且到處都是老鼠、跳蚤,更糟糕的是每逢戰鬥被射殺的士兵的屍體在戰壕中堆積如山,血腥味令人作嘔,堪稱人間煉獄。

《1917》劇照

《1917》逼真而有質感地還原了士兵們在塹壕中生不如死、度日如年的生存狀態,甚至連老鼠這種細節都沒有放過,堪稱用心。

《1917》劇照

特色之二:鐵絲網

鐵絲網是一戰普遍應用的防禦敵兵進攻的工具,這種鐵絲網和正常的鐵絲網不同,而是生滿倒刺,將它鋪在陣地上,敵軍一旦進攻就會被鐵絲網扎傷,所以,很難衝過來。

老照片

電影用專門的情節展示士兵如何穿過恐怖的鐵絲網,讓我們猶如身臨其境般體會一戰的緊張氛圍。

《1917》劇照

特色之三:飛機被應用到戰鬥中

飛機作為一種新發明,在一戰中漸漸被應用到戰鬥中去,不過,由於戰機不太先進,空中作戰的戰術也沒形成章法,所以,飛行員死傷率幾乎達到百分之百。

老照片

電影中,特別展示了飛行員墜機的情節,能看出這架戰機十分具有時代質感,讓人仿佛穿越到一戰的現場。

《1917》劇照

所以,正是對一戰戰場環境各方面細節精益求精的布置,加上一鏡到底的高度寫實的拍攝方法,使《1917》用「真實」的力量達到震撼心靈的沉浸式效果。

你們看過《1917》了嗎,覺得這部電影怎麼樣呢?歡迎留言。

想看「一刀見血」的娛樂評論,歡迎關注我哦。

相關焦點

  • 《1917》獲奧斯卡最佳音響效果、攝影、視覺效果獎
    《1917》獲奧斯卡最佳音響效果、攝影、視覺效果獎  美國時間2020年2月9日(北京時間2020年2月10日),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在美國洛杉磯好萊塢舉行頒獎典禮,《1917》獲最佳視覺效果,這是繼獲得最佳音響效果、收穫最佳攝影獎後,《1917》收穫的第三個獎。
  • 從奧斯卡最佳視效獎看"何為電影的真實感?"
    所謂的奧斯卡最佳視效獎,早先被稱之為最佳特殊效果獎,由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通過業內人士投票,頒給每年得票最高的視覺特效。從歷年最佳視效獎獲獎片目可以看出,新世紀以來的第一個十年絕對是動作捕捉技術的天下,從《指環王》裡的咕嚕到《加勒比海盜2》裡的章魚船長,一直到《班傑明·巴頓奇事》和《阿凡達》達到巔峰。動作捕捉技術最早與奧斯卡有過接觸的,還是前面說的1990年第一部正式使用該技術的影片《宇宙威龍》。
  • 就算沒獲最佳影片,《1917》依然獨一無二
    ,《寄生蟲》實現了驚天「爆冷」(這裡帶個引號),將之前已經獲得美國製片人工會獎、導演工會獎等奧斯卡最佳影片重要風標獎項的《1917》,一舉挑落馬,實現了亞洲電影的歷史性突破。近十年,奧斯卡其實一直沒有忽視戰爭題材或相關題材電影,《戰馬》、《美國狙擊手》、《血戰鋼鋸嶺》、《敦刻爾克》都被提名最佳影片,但最終都是陪跑。
  • 電影《1917》:應該就是今年的奧斯卡最佳了!
    還有不到一周時間,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頒獎禮就要如期舉行了,今年的奧斯卡極具份量,入圍的幾部影片質量極高,並且各有各的好法。本來在全世界的大多數媒體和影評人心中,《愛爾蘭人》和《婚姻故事》是呼聲最高的兩部電影,極有可能拿下今年的奧斯卡最佳,但是前段時間第77屆金球獎爆冷出單,《1917》後來者居上,打敗了一眾實力派對手,拿下了劇情類最佳影片。
  • 《八佰》上映前,獲奧斯卡三大獎的《1917》,是今年最好的戰爭片
    奧斯卡獲獎巨作——《1917》在內地萬千觀眾的期待中,近日終於正式登陸國內影院,吸引了大批影迷重返影院這部影片的三個奧斯卡獎項分別是最佳音響效果、最佳攝影及最佳視覺效果,包攬了視聽效果方面的獎項。由此看來,《1917》帶給觀眾的視聽享受一定是無與倫比的。從這個意義上說,觀眾把它作為重返影院的首選,是值得期待的。《1917》就是一部為大銀幕而生的作品,體現了現代電影工業之美。
  • 《1917》: 金球獎最大贏家,為何僅收穫奧斯卡最佳攝影獎
    《1917》金球獎爆得大冷門的關鍵在於選題縱觀電影史上優秀的戰爭片,二戰影片鋪天蓋地,卻少有描寫一戰的影片出現。導演薩姆·門德斯用這樣一個細節對白,也在反諷世人對戰爭的遺忘。《1917》金球獎大爆冷門,還獲得了第73屆英國電影學院獎包括最佳導演、最佳影片在內的六項大獎。原以為得到了電影界認可的《1917》應該是今年奧斯卡最佳導演和最佳影片呼聲最高的電影之一。
  • 大膽預測奧斯卡獲獎名單!《1917》拿最佳影片,斯嘉麗或無緣影后
    這裡就不得不提被譽為「奧斯卡風向標」的第77屆爆冷的金球獎了,獲17項提名的網飛最後只憑《婚姻故事》拿到最佳女配。而獲得音樂喜劇類影后奧卡菲娜《別告訴她》,在奧斯卡提名名單上更是榜上無名,亞裔片之路道阻且長。是金球獎失靈還是網飛繼續完敗?
  • 奧斯卡明天上午頒獎,《1917》和《寄生蟲》你看好哪個贏?
    《好萊塢往事》、《1917》和《愛爾蘭人》獲得10項提名。按照之前各大獎項結果,不少人預測本屆奧斯卡最佳影片將在《1917》和《寄生蟲》之間誕生,而影帝影后的懸念也不大。《1917》海報薩姆·門德斯用「一鏡到底」拍攝了關於一戰的戰爭片《1917》。
  • 中國無人敢拍,「一鏡到底」的《1917》,卻連獲2項奧斯卡獎
    2020年的奧斯卡獲獎電影的榮耀似乎全都被《寄生蟲》佔有了。作為第一部非英語奧斯卡最佳影片,它從人性角度深層次的刻畫深入人心,也稱得上實至名歸。鳥人第87屆奧斯卡最佳影片2020年,第一部敢於拍攝戰爭實景的「一鏡到底」作品《1917》,連獲10項奧斯卡提名,並最終拿下最佳攝影獎和最佳剪輯獎。
  • 《1917》未獲奧斯卡最佳影片,只因《鳥人》將一鏡到底做得太完美
    《1917》在2019年奧斯卡參賽影片中呼聲很高,獲得七項提名,但最終僅僅獲得最佳攝影、最佳音響效果、最佳視覺效果三項大獎,與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獎失之交臂。《1917》未能獲得奧斯卡決定性的核心獎項,筆者感覺,根本原因是2015年《鳥人》先聲奪人,採用類似的「一鏡到底」技巧而在87屆奧斯卡金像獎評比中獲得「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原創劇本、最佳攝影」四項大獎。有《鳥人》的珠玉在前,《1917》再怎麼標新立異,也難以獨擅勝場。
  • 「一鏡到底」的《1917》,連獲10項奧斯卡提名,至今中國無人敢拍
    2020年的奧斯卡獲獎電影的榮耀似乎全都被《寄生蟲》佔有了。 作為第一部非英語奧斯卡最佳影片,它從人性角度深層次的刻畫深入人心,也稱得上實至名歸。
  • 《1917》獲奧斯卡最佳攝影獎,細讀「一鏡到底」的剪輯點
    《1917》《好萊塢往事》《愛爾蘭人》等熱門影片將展開角逐,《1917》這部電影「一鏡到底」,獲10項提名,關注頗多。導演薩姆·門德斯曾經執導過《美國麗人》,是第7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的獲得者。攝影師是羅傑·迪金斯,他擔任攝影的影片有《肖申克的救贖》《巴頓芬克》《銀翼殺手2049》等著名影片,也得過奧斯卡最佳攝影獎。
  • 《寄生蟲》獲第92屆奧斯卡最佳影片 共斬獲四項奧斯卡獎項
    北京時間2月10日上午,第92屆奧斯卡頒獎典禮在洛杉磯杜比劇院舉行。記者了解到,韓國電影《寄生蟲》獲得最佳影片,還接連斬獲最佳導演、最佳國際電影、最佳原創劇本三項奧斯卡大獎。最佳影片:《寄生蟲》此次,《寄生蟲》在第92屆奧斯卡獲得了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原創劇本等6項提名,是第一部獲此殊榮的韓國電影,也是繼墨西哥電影《羅馬》之後,連續第二年入圍最佳影片的非英語電影。
  • 《1917》影評:有1/2的概率會得奧斯卡最佳影片
    它就是美國2020電影金球獎最佳影片:《1917》。金球獎,又被稱為奧斯卡風向標,在歷屆奧斯卡最佳影片中,有一半都是獲得金球獎在先,隨後又再獲得奧斯卡金像獎的,比如去年的《綠皮書》。毫無疑問,《1917》是當下最為熱門的一號種子,也就是我標題裡的意思,有1/2的概率會得奧斯卡最佳影片。
  • 奧斯卡頒獎:芮妮·齊薇格獲最佳女主實至名歸
    華金·菲尼克斯 新華社發 北京時間2月10日上午,又一屆奧斯卡頒獎禮落下帷幕。與前幾屆都不相同的是,奧斯卡首次迎來了非英語最佳影片。韓國導演奉俊昊執導的《寄生蟲》獲最佳影片、最佳導演、國際影片、原創劇本4項大獎。最佳男女主角之爭相當激烈,為角色減重30多斤的華金·菲尼克斯實至名歸,芮妮·齊薇格則獲得最佳女主角。 50歲的芮妮·齊薇格憑藉傳記片《朱迪》獲得了包括奧斯卡、金球獎、英國電影學院獎、美國演員工會獎在內9個著名獎項的最佳女主角以及諸多的提名。在電影《朱迪》中,她演繹的憔悴的過氣女星與其本人形象相距甚遠。
  • 奧斯卡最佳男主:小李子!(附:獲獎全名單)
    第五次衝擊奧斯卡的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終於結束了22年的悲情陪跑,成功摘得奧斯卡影帝桂冠,恭喜小李子得償所願。
  • 2小時一鏡到底,全片一個鏡頭,《1917》差點就是奧斯卡最佳
    電影《1917》豆瓣評分8.5,IMDb評分8.3,爛番茄新鮮度高達89%,在2020年92屆奧斯卡擁有10項提名,是奧斯卡最佳電影的最大熱門。導演 薩姆·門德斯也幾乎要把最佳導演的小金人拿回家中,但沒想到92屆奧斯卡給了全世界觀眾一個驚喜,韓國電影《寄生蟲》成了奧斯卡的「史無前例」,將最重量級的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都收入囊中,此前最熱門的《1917》只能陪跑,最後拿下了奧斯卡最佳攝影、視覺、音效三項大獎,成了奧斯卡的璀璨遺珠。
  • 韓國《寄生蟲》獲奧斯卡「最佳影片」,亞洲首次
    當地時間9日,第92屆奧斯卡(92nd Academy Awards)頒獎典禮在洛杉磯舉行,各大獎項塵埃落定。韓國導演奉俊昊執導的《寄生蟲》一舉奪得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國際影片、最佳原創劇本4項重要大獎,成為本屆奧斯卡最大贏家!該片也成為首部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的非英語片,創造了歷史。
  • 2020奧斯卡最佳攝影+視效+混音的技術三冠王!《1917》
    一鏡到底的神奇之作《1917》今天我們要是講的電影是一部戰爭片,而且整部電影都是一鏡到底,看下來只有一個鏡頭,你能想像這事有多13嗎?《1917》某榜評分8.5,今年怒拿10項奧斯卡提名,這是註定要載入影史的節奏了。
  • 《1917》斬獲奧斯卡最佳攝影、最佳視覺效果、最佳音響效果三項大獎
    來源:證券日報本報記者謝若琳北京時間2月10日中午,第92屆奧斯卡獎正式落下帷幕。由中影發行、阿里影業聯合出品的電影《1917》斬獲最佳攝影、最佳視覺效果、最佳音響效果三項大獎。這是阿里影業聯合出品的作品第二次獲得奧斯卡獎,去年阿里出品的《綠皮書》摘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等多項大獎。在此之前,《1917》以黑馬姿態一舉囊括金球獎、英國電影學院獎、美國導演工會獎等共計24項大獎。金球獎頒獎之後,《1917》的預售比一周前暴漲了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