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創團隊合影
2018年11月5日,中國首部絲路長篇小說——作家、編劇巴隴鋒《絲路情緣》的有聲書電臺開播儀式,在陝西師範大學隆重舉行。西安廣播電視臺新聞廣播總監王建仁,陝西省作協副秘書長、創聯部主任王曉渭,北京燕山出版社主任朱菁,陝西師範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許加彪,陝西師範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播音系主任、教授朱曉彧,以及陝師大播音系學生,100多人參加了活動。活動由朱曉彧教授主持。
▲朱曉彧教授講話
開播儀式首先以一段精彩的《絲路情緣》有聲書暖場,贏得了陣陣掌聲。巴隴鋒《絲路情緣》有聲書由陝西師範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精心製作,該院播音系學生師藝丹、張澤宇擔任演播,朱曉彧主任和西安人民廣播電臺資深編輯沈卓擔任文學編輯,作者巴隴鋒親任責編,西安廣播電視臺新聞廣播總監王建仁、陝西師範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博導李震擔任監製,歷時4個月錄製剪輯完成。《絲路情緣》有聲書共30集,約750分鐘。
朱曉彧首先介紹了巴隴鋒和《絲路情緣》一書、有聲書製作背景,以及演播者師藝丹、張澤宇情況。她特別指出,《絲路情緣》有聲書交由陝師大學生錄製,是作者的一份情懷,對陝師大播音系、新聞與傳播學院學生課外實踐、作品發表給與了有力支持,起到了很大的示範和積極推動作用。
▲王建仁總監講話
西安廣播電視臺新聞廣播總監王建仁首先講話,他熱情肯定了《絲路情緣》一書的社會意義、政治意義以及傳播學價值,充分肯定了巴隴鋒的創作。對陝師大新銳播音員、陝西師範大學播音與主持藝術系大三學生師藝丹、張澤宇的精彩演播表示讚許,對其職業生涯表示期待,並對陝師大播音系學生充滿殷殷期許。
▲朱菁主任講話
北京燕山出版社主任朱菁女士代表出版社講話。她講述了巴隴鋒《絲路情緣》的創作過程、出版過程和圖書的市場表現。指出,《絲路情緣》是中國首部絲路題材長篇小說。起初為「2015年度陝西省委宣傳部重點文藝創作項目」電影劇本,燕山社的副總編輯發現並相中書稿,雙方籤約後,書籍很快被評選為「2016年度北京市優秀長篇小說」項目,並於當年出版,次年發行上市。
《絲路情緣》面世以後,登錄多個銷售排行榜,行銷逾萬冊。先後進入開卷2017年第17周熱銷新書推薦書目(唯一入選的文學類書籍)、「『書漂』把愛給你」活動推薦書單、「北京新華文化購書系統中國小說暢銷榜」、中國論文聯盟「時光荏苒文學陪伴」榜首、「讀來讀往」2017-05-10推薦書單等。其中,中國小說榜上的陝西作家作品只有三位(本),除了巴隴鋒的《絲路情緣》,其他兩位作家作品是著名作家路遙的《平凡的世界》和陳忠實的《白鹿原》。
▲巴隴鋒《絲路情緣》進入
「北京新華文化購書系統中國小說暢銷榜」
《光明日報》《文藝報》《中華圖書報》《中國民族報》《文學報》、人民網、新華網、《陝西日報》《羊城晚報》等幾百家主流媒體自動進行了熱烈報導。幾十名教授、專家、博士也對作品進行了評述和分析。豆瓣評分9.6分。
▲巴隴鋒《絲路情緣》豆瓣截圖
朱菁主任對《絲路情緣》的海外傳播表示期待。指出,《絲路情緣》對中國故事走向世界、中國文化走向世界,必將產生積極意義。
▲王曉渭副秘書長、主任講話
陝西省作協副秘書長、創聯部主任王曉渭從作品閱讀的感受方面,做了精彩而深入的發言。他指出讀巴隴鋒《絲路情緣》,感受最深的是其突出的思想內涵,即主人公濃厚的「中國情結」和對故國歷史的深深眷戀。華裔少女雅詩兒生活在阿斯塔納,學有所成,她原有一個富豪男友伊萬,本該享受安排妥當的所謂「穩穩的幸福」的生活,可是,骨子裡的中國血脈讓她拒絕了這樣的安排,而是逼著男友——組成一個車隊沿絲路東歸中國西安。在作品裡,她的中國基因同樣也表現在生活的細節中。她記得爺爺傳授給她的「風水」學說,亦或稱作「玄術」,也懂得陝西農村、家鄉父老的風俗習慣,對老舅家的歷史遺存,都心存敬畏,難以忘懷。她對包括「東幹」文化在內的中國文化更是處處留心,最終促使她留在中國,促成她與東幹文學碩士鄭能亮的愛情。細細品味,作品的這一人物關係的設計,具有明顯的隱喻特徵。
他認為,《絲路情緣》在題材上是一個新的開拓。表現在兩點:一是巴隴鋒的《絲路情緣》可謂是以現代小說表現絲路戰略的一部成功之作。二是長久以來以宏大敘事來反映東幹族群生活、東幹人尋祖的作品還不多見。作者的藝術勇氣和創作熱情,值得充分肯定。所以,這本書是陝西文學的重要收穫,也是中國小說的重要收穫。
指出,小說著力表現中華文化的巨大魅力。《絲路情緣》熱情歌頌中華文化,集中表現在主人公雅詩兒把尋根問祖放在首位,對中華文化充滿嚮往之情。作品藝術化地展現了當今中國的文化自信、中華文明的巨大凝聚力。也體現了遺落域外的遊子們的強烈歸附願望,具有某種典型性。
他認為,地域色彩鮮明,也是這部小說的一大特色。主人公一路而來,撲面的異域風情和地方小吃,讓人眼花繚亂,令人垂涎欲滴。小說按照時間順序,從阿斯塔納的涼秋寫到阿拉木圖的高山滑雪場、高山草甸,再到看似燃燒的火焰山、熱如火爐的古城西安,景隨時轉,各不相同,令人身臨其境,流連忘返。作品構思巧妙,充分發揮了遊記體小說的長處。整部作品以時空轉換為明線輔線,而以主人公感情變化、情感糾葛為暗線主線,交錯推進,讓主人公在宏大的、具有歷史感的時空舞臺上演繹個人(也是時代民族的)具體、細膩的情感活劇。作品對我們腳下的這片土地以及生活在這裡的人民生活,描述全面、細緻、完整,這有利於本土文化傳播。
他說,作家巴隴鋒是一位在小說文體和創作風格方面不斷探索的實力作家。《絲路情緣》是繼其長篇小說《雲橫秦嶺》時空傳奇寫法和《永失我愛》傳統現實主義寫法等兩部作品之後,首次以所謂「青春時尚」的創作方法,以適應青年讀者的閱讀喜好,滿足「輕閱讀」需要的一次嘗試。作品裡的主人公,在某種程度上來講,就是臺下所坐的同學們呀。這一點,《光明日報》曾專門刊文介紹過,我不贅述。
王曉渭最後說,今年初,陝西省委向我們發出了「文學陝軍再進軍」的號召,陝西省作家協會為全面落實省委號召,力促我省文學創作從高原邁上高峰,開展了一系列出精品、出人才的重要扶持舉措,加大對現實題材作品的扶持力度,舉辦中青年作家培訓班,組織作家、評論家深入生活、紮根人民,為繁榮我省文學事業的發展而不懈努力!我省廣大作家也積極響應,也不斷有新作,力作問世!
▲許加彪副院長講話
許加彪副院長最後講話,他對作家巴隴鋒與院上的本次合作非常滿意。高興地表示,我院碩導、作家巴隴鋒先生的長篇小說《絲路情緣》有聲書由我院精心錄製,我院16級師藝丹、張澤宇兩位同學傾情演出,11月7日將在西安廣播電視臺播出。這是校媒合作的典範,是全媒體傳播的開拓,是絲路文化對外傳播的嘗試。他最後指出,新傳院和播音系專業是實踐性很強的院系,離市場最近,需要師生走出校園,與市場結合、與企業媒體互動,不斷努力。
活動第二項,就巴隴鋒《永失我愛》有聲化,陝西師範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與巴隴鋒進行了籤約。
▲許加彪副院長與巴隴鋒籤署
《永失我愛》錄製協議
據悉,巴隴鋒《絲路情緣》入選「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周年西安市優秀文藝作品」。《絲路情緣》有聲書首輪播出,將於11月7日鮮活登陸西安人民廣播電臺《夜語長安》欄目。聽眾每日23點鎖定AM810、FM95.0,就能收穫絲路盛晏。播出將連續進行15天。與此同時,「西安新聞廣播」和「秦風隴韻」公眾號將聯袂推出圖文聲並茂的《絲路情緣》小說,敬請關注。
《絲路情緣》有聲書在西安臺首播後,將陸續在全國數百家電臺和網絡各大埠播出,必將對西安文化、陝西文化、絲路文化、中華文化傳播做出突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