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龍十八掌是金庸先生小說中一路著名的掌法,威力奇大,剛柔並重、被稱為外門武功的巔峰之作,曾經多次出現在金庸先生的作品中,《天龍八部》中的大俠喬峰憑藉這這路掌法威震江湖,《射鵰英雄傳》中郭靖學會降龍十八掌後也一躍進入了了一路高手的行列。
故事發展到倚天階段後,降龍十八掌雖然依然存在,但已經變得殘缺不全,即便是正宗傳人丐幫幫主史火龍也只學會了十二掌,而倚天結束後,這路掌法就再也沒有出現過,徹底失傳了。
關於降龍十八掌失傳的原因,很多喜歡武俠小說的朋友都曾進行過討論,歸納起來大概有內力不濟、郭靖不善教徒、資質不佳等等幾種說法,總之是見仁見智,都能找出論據進行論證,在這裡不做評述,我們只談談金庸先生對於這個問題的看法。
在舊版的倚天中,金庸先生曾經提到過這個問題,在張無忌和衛璧比武被打倒在地後,為幫朱九真爭面子,使出了降龍十八掌,將衛璧擊退,令旁觀的武青嬰大為詫異。
武青嬰是武修文的後人,作為郭靖的徒弟,武修文曾蒙郭靖傳授這路掌法,但是並沒有練成,傳到武青嬰之父武烈手上時,招式全在,但卻發揮不出一點威力,為了悟出掌法中的精奧,武烈潛心研究十多年,但是卻沒有什麼收穫,所以當武青嬰見到張無忌使出這門掌法的時候,顯得非常驚訝。
就是在這段情節裡,金庸先生對降龍十八掌失傳的原因進行了論述,原文寫道:「武修文雖拜郭靖為師,但限於資質,這路降龍十八掌並未練成......自武修文至武青嬰,一百多年來已傳了五代,每一代都在潛心研究鑽研這路掌法的訣竅,可是百餘年無數心血盡付流水,這倒不是武家這些子孫魯鈍愚笨,實在降龍十八掌的精要能否掌握,和聰明智慧無關,說不定越是聰明之人越是練不成,只看黃蓉聰明而郭靖魯鈍,反而郭靖練成黃蓉始終學不會,便知其理,郭靖並非秘技自珍之人,但楊過、耶律齊、郭芙、郭襄、郭破虜、武氏兄弟諸小輩無一能得其真傳,降龍十八掌所以失傳,原因便在於此。」
表面上看來,金庸先生這段論述似乎有些矛盾,一方面說武修文練不成降龍十八掌是受資質所限,另一方面又說能否練成和聰明智慧無關,但實際上如果我們細細品味的話就會發現,金庸先生的話並不矛盾,他想要表達的意思很清楚,要想練成降龍十八掌,運氣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
郭靖天資魯鈍,洪七公在教他的時候也並不是很用心,但郭靖一學就會,原因就在於他運氣好,後代子孫中,聰明者有之,孜孜不倦下苦功者有之,得到郭靖悉心指點者亦有之,但降龍十八掌還是失傳了,根本原因就在於他們欠缺運氣,總是碰不到點子上。
這就是降龍十八掌為何會失傳的原因,金庸先生在舊版倚天中早已給出了答案,運氣是最關鍵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