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成問題的問題》——中國文學改編電影絕佳案例

2021-01-09 天下影視趣評

老舍的同名作品改編,範偉老師拿了去年的金馬影帝,在東京電影節上也有斬獲,梅峰編劇兼導演,一個民國時期重慶後方的黑白畫卷……《不成問題的問題》頭上的光環實在太多了。其實說到底,就是一個「人情世故」。由此看來,更覺得片名非常精妙絕倫:啥問題都可以不是問題,但換個時候,再小的問題都能成為大問題

故事的背景是上世紀40年代,發生在沒有硝煙的抗戰大後方。整部影片中,從黑白畫面的斑駁到字幕字體的復古,你都不會出離這種民國年代的即視感。而可嘆的是,即便大幾十年過去了,人性裡的涼薄和世故,好像從來沒有變過。 大金主許老闆和佟老闆合夥開了個農場,這個農場看起來富庶,肥雞肥鴨滿園、香果甜棗滿枝,可它卻一直是虧損的。範偉飾演的丁務源是這個農場現在的主任,左右逢源、人見人愛。秦妙齋是一個謊稱為藝術家的流浪漢,賴住在這個農場裡。尤大興是個留洋博士,是佟老闆安排替換丁主任的農場新主任。秦妙齋、尤主任、丁主任代表的是三種性格的人,秦妙齋是只吹牛逼沒有本事,尤主任有本事卻不懂人情世故,而丁主任則是最聰明的存在。 影片以這三個人為視角,分了三幕來講故事。 丁務源

丁務源的口頭禪是「不成問題」,是周圍所有人的「小叮噹」。這部影片的英文名字叫Mr. No Problem(「沒問題」的先生),如果和中文片名「不成問題的問題」一一映射起來,得到的答案就是這位先生=問題。一個壞人,卻人見人愛,這大概真的是最大的問題了。 一開場的牌桌上,佟小姐說農場居然是虧損的呢,她爸作為股東都沒有賺到錢。丁務源斬釘截鐵地說,只要去農場看看那派富庶的景象,就會知道,怎麼會虧損呢。他說得如此理直氣壯,以至於我一開始都困惑,這農場到底有沒有虧。可以把謊言講得如此底氣十足的人,到底不會是個一般人物。 丁務源擅長投其所好,給許老闆寵溺的三太太買稀罕物,給許小少爺辦生日,連三太太牌桌上的朋友都被丁主任照顧著,不要錢不要錢全都不要錢,殊不知羊毛出在羊身上,薅了你的毛,賣了他的情,真是高段位選手。 工人們好吃懶做,被丁務源撞見玩牌誤工。工人們本能地犯憷不知如何是好的時候,丁主任說,來來來,我陪你們一起玩,牌桌上面無尊卑哦。工人們偷雞蛋,薅白菜幫子「賣豬菜」(我也第一次學到「賣豬菜」是中飽私囊的黑話),丁主任寬厚地從未指摘他們,反到仁義地說,你們「賣豬菜」的錢自己收著不用給我。 所以,丁務源的群眾基礎深厚,人人都愛丁務源。唯有佟老闆不滿意,農場虧損,作為股東的他沒有分到錢。所以佟老闆費盡心機地要把丁主任換走,換上自己安排的尤主任才放心。 我想起來一個寓言。說的是兩個人在野外碰到了猛獸,一個人撒腿要跑,另一個人說我們又跑不過猛獸,為什麼還要跑。跑的人說,我不需要跑過猛獸,我只需要跑過你。 丁務源大概就是有這種世故的智慧,他只需要跑過尤主任就好了。尤其是,耿直到沒朋友的人,出招的時候漏洞太容易被抓住了。 丁務源的壞,不動聲色。尤主任和秦妙齋是彼此眼裡的壞人,丁務源卻借力打力,拿尤主任的耿直激秦妙齋,拿秦妙齋的無賴攆尤主任,自己落得兩手乾淨,裡外都是人。最後兔死狗烹,讓人抓走秦妙齋,空出房間賣個好價錢。 便宜他都佔了,好人他都當了,要名得名,要利得利。直到影片最後,他是滿面春風,一身得意。許三太太問他,果子結得這麼好,為什麼還是虧損。丁主任氣定神閒地說,明年吧。他在每一個當下裡見招拆招,安身立命,真是擔得起一聲道行頗高。 所以我看到最後的時候,是覺得有點意外的,畢竟,你見過幾個片子,壞人有驚無險地活在最後,甚至都不帶翻然悔悟的。可這才更接近真正的現實,並不是所有壞人都會惡有惡報。允許這種結尾的存在,是難能可貴的一件事情,是對藝術的尊重和包容。 秦妙齋

你有沒有見過一種人,並無真才實學、真金白銀,卻靠著一身忽悠的本事,行走江湖,坑蒙拐騙,竟也活得生龍活虎。現實中其實不鮮見的。比如假扮資金方去項目上騙吃騙喝,比如前陣子新聞裡說有人偽造學歷去應聘高管還屢屢得手。傻子夠多,騙子就能活得下去,是不是? 秦妙齋的壞,躍然眼帘,不帶掩飾,集騙子、無賴、流氓於一身。作為騙子,他騙吃騙喝騙姑娘;作為無賴,他不付房租賴住,打牌拿花生米賴賭;作為流氓,他給工人出壞主意,給尤太太下圈套,挑動群眾情緒批鬥尤主任。 只是他壞得段位太低,最後也不過被丁主任拿來當槍使,成了一顆用過就扔的棄子。被他攪動過芳心的佟小姐說,秦妙齋就是個流氓,被抓了才好呢。 一夜之間,一文不名,身敗名裂,不得好死。可恨、可憐、可嘆。 尤大興

人總是很難意識到自己的問題,哪怕是學富五車的尤大興。這個會修電錶會搭草棚擅長園藝懂帳務的全能型博士,臨到最後他也沒有意識到,自己唯獨少修了一門社會心理學。 尤大興的眼裡不揉沙子,見不得偷雞摸狗、見不得好吃懶做,所以他要快刀斬亂麻,他處理壞人壞事不留情面不留餘地。人人都恨尤大興。他們當慣了舒服的小壞人,現在尤大興小鞭子一抽,讓他們從此講文明懂禮貌,當五講四美好工人。 這,太痛苦了。尤其是,當好人,又沒有什麼好處。 有的人當一個好人是圖自己的心安,有的人當一個好人是因為做惡會被懲罰。如果在一個做惡不會被懲罰,而為善並不享受心安的環境下,當一個好人的動力在哪裡? 尤大興作為一個有知識有素質的文化人形象出現,他對待事情的執拗和耿直,大概是出於內心對真理的信仰。他大概就是那種希望以一己之力讓世界更美好的人。 只可惜,理想很豐滿,現實是骷髏啊。他對著一群烏合之眾,束手無策,最後也只能落得客走他鄉的下場。「在中國的任何地方都是靠人情關係,而不是靠本事、靠業務、靠科學;一個人只有處事圓滑以及強大的人際背景關係,才可以在社會上尋求一席之地,否則,一切都無能無力。」 要改造世界的人,首先需要的是,理解這個世界有多兇險,而不僅僅是一身力氣和知識。

這部電影可以說是中國文學改編電影絕佳案例。老舍作品裡子面子都拍了出來,讓我看完感覺榮幸的第一部漢語片。範偉撐起全場演技,好男兒張超真正的個人魅力也發揮了出來。黑白,不少起霧、雲和太陽的鏡頭朦朧感,說明攝影上吸收了傳統中國畫美學風格,且很復古。農場成為中國社會縮影。丁務源無能無才卻能左右逢源上下貫通,大事化小小事化無。秦妙齋身無分文卻能口吐蓮花侃侃而談,吃住全靠騙嘴耍賴。尤大興正義有才,卻不懂人情世故,被憎恨污衊,排擠打壓。很好,這很中國。範偉表演很棒。女性角色弱。

一個小小的農場,一條完整的人際關係鏈,一個人間微縮模型,它可以無限擴展,成為隱喻更大地界的小小標本。

這故事中的人物時常因為光影的緣故成了剪影,遠遠的,人們都虛了臉面和身段,輪廓和輪廓對話,有時,一切又都陷入一片黑暗,聲音和聲音對話,一切值得玩味的內容都在這片模糊不清之中氤氳。一切都不用徹底明說,也都沒人完全說明,意涵曖昧複雜,就如同丁務源那獨特的笑聲,只靠意會。

三太太在開場時疑惑地問,一切都那麼好,可這農場為什麼就不能盈利呢?到故事收場,她還在問著同樣的問題。她的困惑很真誠,畢竟,她與真實世界如此隔膜,或許有人覺得,那個農場裡的世界,註定如此混沌下去,如果想真的解決問題,只能期盼一種革命式的暴烈行動,比如,那個正義的尤大興就是這樣想的,但終有一天,人們會發現,那暴烈的行動發生之後,等塵埃落定,一切仍然會回到那種超穩定結構的舊態之中。這問題成不成問題?

相關焦點

  • 《不成問題的問題》王梓桐演繹民國版「佟黛玉」
    網易娛樂11月21日報導 11月21日,金馬佳作《不成問題的問題》在全國正式公映。《不成問題的問題》斬獲第29屆東京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最佳藝術貢獻獎、第53屆臺灣電影金馬獎雙獎:最佳改編劇本和最佳男主角,以及在北京國際電影節上也獲得了不少殊榮。電影《不成問題的問題》是基於老舍原作,由梅峰擔任編劇、導演,由範偉、殷桃、張超、王梓桐等主演。
  • 電影《不成問題的問題》曝"人情事"海報
    獲得第53屆金馬影展最佳男主角、最佳改編劇本、第29屆東京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最佳藝術貢獻獎等多個電影獎項的電影《不成問題的問題》,改編自老舍同名小說,梅峰執導,範偉、殷桃、張超、史依弘、王瀚邦今日片方發布一組「人·情·事」海報,展現出電影中錯綜複雜的世態,人情人事的糾葛,已經做人做事的選擇;而導演深入淺出的影像風格,卻也讓故事性和趣味性,及詼諧的諷刺,巧妙的融於一體,與個性化和風格化的文藝片截然不同,可以說是一部人人都可看懂的文藝片。該由青年電影製片廠、電影頻道節目中心、北京文化、好樣傳媒、法國地中海共同出品。
  • 《不成問題的問題》王梓桐:從百合到佟逸芳,文藝電影中走出的演技派演員
    剛在東京國際電影節拿下「最佳藝術貢獻獎」的《不成問題的問題》,成了今年華語電影最後,也是最大的驚喜。除了在東京國際電影節有所斬獲之外,還獲得金馬影展的最佳男主角和最佳改編劇本。王梓桐在電影《不成問題的問題》中飾演樹華農場投資股東佟老闆的女兒——佟逸芳。佟逸芳(王梓桐飾演)是一個從小衣食無憂、有文學素養的大小姐。在那個還仍舊是有著濃厚保守觀念的時期,佟逸芳是一個追求自由戀愛、見到帥哥就會容易陷入愛情的「小花痴」。與自詡為藝術家的「高富帥」秦妙齋相遇,以為找到了屬於自己的愛情,然而最終卻只是一場騙局、一場空。
  • 範偉拿金馬影帝的《不成問題的問題》,我替你們看了!
    在剛過去的金馬獎上,範偉憑藉《不成問題的問題》中丁務源一角,拿下金馬影帝,此外這部梅峰導演的處女作長片還獲得最佳改編劇本獎。金馬獎之前,本片也入圍了今年的東京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獲得了最佳藝術貢獻獎。 幾次重量級獲獎,讓不少觀眾對這部改編自老舍小說的文藝片期待不已。
  • 2017,這些文學作品被改編成電影(中國篇)
    國產電影這幾年追求大IP,然而故事的原創力不足,文學作品(大部分是網絡文學作品)改編的電影又甚少在口碑和票房上獲得成功。借鑑日韓的原創作品,如何更好的本土化又成了難題。2017年剛剛過去,我們盤點了全年院線公映的影片,會發現文學作品改編的電影不少,但一年過去能記住的沒幾部。
  • 老舍逝世50年,《不成問題的問題》在東京電影節獲獎
    見到梅峰導演,是在他北京電影學院旁的半地下工作室。房間不大,無論書籍還是家具,一切都有秩序。電影分三幕。等到最後一幕時,他起身退出了房間,抽起了煙。影片結束後他說,是因為他對最後一幕很有信心,然而對於前兩幕,特別是中間一幕,想看看我們的反應。導演梅峰陌生。這是《不成問題的問題》給我的第一印象。
  • 當代華語電影中的文學與影像 | 電影人系列沙龍
    本場沙龍活動,便以「一筆一畫」為主題,邀請到編劇黃石(《不成問題的問題》)、編輯黃昕(《掬水月在手》衍生同名書籍)、紀錄片導演張新偉(凹凸鏡DOC 聯合創始人)作為嘉賓,海南島國際電影節李穗作為主持,探討當代華語電影環境下,文學與影像之間的相互映照。
  • 《不成問題的問題》:有範偉在,一切不成問題
    44 來源: 迷影咖啡 舉報   這次的主題是:東京電影節最佳藝術貢獻獎、臺灣金馬獎最佳改編劇本的華語影片
  • 王梓桐聊不成問題的問題:秦妙齋就是個騙子,範偉很萌很處女座
    說《不成問題的問題》是2017年最值得一看的電影,應該很少有人會提出質疑。作為梅峰導演的電影處女作,《不成問題的問題》一路走來,在東京國際電影節、臺灣電影金馬獎、北京國際電影節上獲得了不少殊榮,也讓觀眾對這部電影充滿了期待。今天,《不成問題的問題》終於在院線上映了。
  • 《不成問題的問題》:將職場規則擺到明面上,這電影太敢演了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人情社會,這既是為人處世的生存哲學,卻也是傳統遺留下來的弊端。今天講的即是人情社會的故事,由「範德彪」範偉主演的黑白電影《不成問題的問題》。《不成問題的問題》改編自老舍先生同名短篇小說,改編劇本榮獲金馬最佳劇本獎
  • 文學IP改編層出不窮 為何改編作品總是難以讓書粉信服
    由網絡文學IP改編而成的影視作品幾乎佔據了熱播劇的半壁江山,還成為中國向海外輸出影視作品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這種背景下,如何在社會價值和藝術品質兩個關鍵方面實現進一步提升,成為未來網絡文學IP改編的關鍵問題。
  • 《不成問題的問題》:衣裝裡的人情世故
    同時,他們的一言一行、一詞一句、一顰一笑,在電影的放大鏡下,把重人情的荒誕也放大到了極致。文 | 李婧圖片來源 | 官方劇照獨自看了期待已久的《不成問題的問題》,很享受,在微博上胡亂發了一通感想。今天想正兒八經寫點什麼,但從何寫起?
  • 建立網絡文學IP影視劇改編的評估體系——網絡文學IP影視劇改編...
    隨著網際網路的高速發展,網絡文學成為一種重要的文化資源,網絡文學IP改編形成影視劇創作新的潮流。這些熱播網劇一方面製作上越來越精良,另一方面出現的問題也越來越多。「一部好的作品,應該是經得起人民評價、專家評價、市場檢驗的作品。」
  • 海南島國際電影節「文學改編實驗室」:構建文學向電影的烏託邦
    而作為海南島國際電影節的一個聯動性事件,「文學改編實驗室」業已發出信號,邀請志同道合者,構建一個讓文學向電影充分發酵的烏託邦。11月20日-12月20日,海南島國際電影節聯合單向空間發起的「文學改編實驗室」,正面向華語原創虛構文學,徵集具有影視改編可能性、視覺想像空間的文學文本。
  • 紙間的電影——日本電影的文學改編
    擁有如此廣泛且堅實的群眾基礎,文學改編也從日本的初創期及至今日,始終是日本電影業的一大傳統。將那些人們耳熟能詳的故事搬上銀幕,首先是票房收入的穩定保證,同時又算是民族文化的凝鍊提萃和擴散廣播,更是新舊兩種藝術形式的互溶與交通。在世界範圍內,文學改編電影都是常有之事,日本電影之所以幾十年間在此一方形成自我的獨到風景,也與其內生系統密不可分。
  • 文學人類學視域下的網絡文學改編之思——美國電影《黑豹》
    文學人類學視域下的網絡文學改編之思——以美國電影《黑豹》為例許詩怡(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北京 100732)摘 要:網絡文學的發展引發了新的IP熱潮,如何藉助網絡文學改編來將文化資源轉變成為經濟效益,已經成為網絡文化產業發展的關節點。
  • 罪與罰——日本犯罪/推理文學改編電影
    作為日本通俗文學中最重要一塊陣地,犯罪/推理文學一直是影視改編的重要礦藏。有好事者做過統計,在日本人遺留在火車或通勤線上的文庫本中,幾乎每三本中便有一本是犯罪推理小說,足見日本人對這一題材的熱愛。這股改編熱潮一直橫跨數十年,但關注的議題與角度,自然是常變常新。曾經的文壇巨擘松本清張和森村誠一,對新世紀的觀眾而言,自然已是明日黃花。
  • 文學IP作品改編電影,華夏星光文學與電影系列活動舉行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杜翔翔近日,南國書香節暨第二屆深圳書展華夏星光文學與電影系列活動談文學IP作品改編電影主題沙龍在華夏星光影城舉行。文化學者胡野秋、影評家王樽及影視編劇孫海帆出席活動並分享交流。該活動由深圳出版集團有限公司主辦,深圳華夏星光影業有限公司承辦。
  • 【娛樂】2015年最搶眼的文學改編電影
    2015年影壇,一批由文學改編的電影吸引了眾人的目光。從《五十度灰》(又名《格雷的五十道陰影》)、《叢林奇譚》、《回憶》(Les Souvenirs)到《Valentin Valentin》,文學與大屏幕的結合在2015年將持續碰撞出新一輪火花。
  • 論中國電影如何呈現文學經典與傳統文化
    原標題:中國電影應如何面對文學經典與傳統文化?《如何閱讀一本文學書》裡,有這樣一段關於莎士比亞的文字:看一看從18世紀到21世紀期間所有時代的文學作品,你就會驚詫於這位大詩人獨霸天下的影響力。他無處不在,存在於你能想像到的任何文學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