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紀錄片呈現!80多年前,這批國寶在富陽的120天!

2020-11-17 浙江在線

2020-11-10 12:15 |富陽發布

  11月8日20:00

  CCTV-9紀錄片《炮火下的國寶》第四集

  「《四庫全書》的抗戰苦旅」播出

  漁山鄉是文瀾閣《四庫全書》西遷首站

  80多年前這批國寶轉移到漁山

  密藏120天的故事真實再現

  △點擊收看完整視頻

  (富陽畫面從11分鐘至22分鐘)

  紀錄片《炮火下的國寶》11月5日至10日每日20:00在CCTV-9播出,一共6集,每集50分鐘,主要講述北平圖書館善本南遷;鄭振鐸等人「孤島」搜購江南文獻;清華大學古籍西遷;浙江文瀾閣《四庫全書》轉運貴州;八路軍搶救《趙城金藏》;山東省圖書館珍貴古籍密藏樂山等故事。

  《炮火下的國寶》綜合採用檔案、口述、學術研究等多重資料,結合實地調研、重走歷史現場,將抗戰時期一幕幕古籍文物大搶救的傳奇故事,首次以紀錄片方式真實呈現。

  去年4月底來富陽拍攝

  2019年4月底,中央電視臺紀錄頻道攝製組來到富陽漁山,開展為期兩天的拍攝,涉及文瀾閣《四庫全書》於抗戰時期在浙江省內輾轉遷徙的相關經歷。

  據記載,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國寶《四庫全書》在時任浙江省圖書館館長陳訓慈與工作人員夏定域的建議下,於當年8月4日離館,8月5日抵達富陽漁山碼頭,由數百挑夫協同搬運書籍。

  《四庫全書》在漁山密藏4個月後,日本侵略者轟炸杭城的炮火越來越密集,富陽漁山可聞炮聲,書籍安全成了問題,便被陸續轉移至桐廬、建德、龍泉、江山等地。至1946年7月5日重回杭州文瀾閣,《四庫全書》跨越六個省市,輾轉2000多公裡,歷盡千難萬險。

  「當時央視的陳導給我打了很多個電話。」富陽文史學者、富陽圖書館原館長鮑志華說。

  因為跟富陽漁山相關,鮑志華研究文瀾閣《四庫全書》西遷的相關歷史已經有10多年,曾經寫過一篇《文瀾閣 抗戰大轉移始末》考證性文章,發表在甘肅蘭州圖書館界核心期刊上。央視欄目組檢索到了這篇文章,輾轉找到鮑志華,向她了解相關情況,計劃來漁山現場拍攝,希望她能協助拍攝。 四庫全書>

  攝製組前期先踩點,鮑志華向他們提供了文字和圖片等歷史資料,隨後實地攝製。兩天的拍攝,攝製組一行赴老漁山碼頭、五嶺村石馬頭趙坤良老宅(杭州文瀾閣《四庫全書》抗戰西遷文史陳列館)、省級糧食功能區「四庫全書」西遷稻草人群雕、漁山老街古民居等地拍攝,杭州市歷史學會會長趙一新、鮑志華等協助攝製。

  國寶轉移歷史真實再現

  「浙江圖書館的鎮館之寶,被譽為『東南瑰寶』的文瀾閣《四庫全書》,如今享受著全館最舒適的環境,但你可能不會想到,就在幾十年前,這些稀世珍寶曾有過一段長達8年又11個月、行程2000多公裡的流浪生活……」11月8日晚,《炮火下的國寶》第四集「《四庫全書》的抗戰苦旅」中這樣說道。

  「這裡是位於富陽區漁山鄉的石馬頭村,村子距離杭州市區大約40公裡,有水路直達,群山環繞,這樣的地形,在戰爭年代,為當地居民提供了一層天然保護……」該片播到當晚20:10之後,切入富陽漁山的鏡頭,由此開始講述《四庫全書》被送上貨船後沿錢塘江逆流而上,向漁山方向駛去……國寶展開了漫長而艱難的「逃亡」旅程。

  鮑志華說,她當時向攝製組推薦了幾位《四庫全書》西遷的重要人物,《四庫全書》到富陽漁山石馬頭村密藏緣於兩個人,一個是趙坤良,一個是夏定域。趙坤良是富陽漁山人,夏定域是富陽裡山人,裡山和漁山為鄰鄉,兩人都有文化背景,在外工作,既是老鄉又是朋友,相互間熟悉情況。當時書籍會轉移到漁山,正是夏定域推薦給時任館長陳訓慈,建議藏於好友趙坤良家老宅。

  鮑志華介紹,夏定域奉命護送鎮館之寶《四庫全書》及館藏善本轉移,先至富陽漁山,再轉建德、龍泉,最後抵達貴州貴陽張家祠堂,再轉貴陽金鰲山地母洞守護庫書。

  抗戰勝利,他再次奉命赴重慶,護送《四庫全書》返回杭州文瀾閣。夏定域是《四庫全書》西遷過程中的重要人物之一。紀錄片裡說到了「找熟人藏」「知根知底」「隱秘的地方」等關鍵語句,即《四庫全書》來富陽的緣由。

  「在紀錄片中,時為浙江圖書館館員的富陽人夏定域被多次提到,他帶兒子夏錫楚踏上護書徵程的故事也被編入其中,首站庫書轉移地漁山石馬頭村及鄉紳趙坤良、當年搬運庫書的親歷者張水木老人都被提到,並採用了照片。」鮑志華說。

  歷史資料是比較碎片化的,鮑志華作為關注人之一,串聯起了相對具體的文字資料。而這集紀錄片則完整、形象地串聯起整個歷史脈絡,將這段國寶在炮火下的「逃亡」經歷真實再現。

  文史陳列館和稻草人群雕

  為銘記歷史、傳承愛國主義精神,漁山鄉政府在2018年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中,充分整合漁山的山水、歷史文化資源,在省級糧食功能區開闢「四庫全書」西遷首站稻草人群雕主題展示區域,並以此設立主題公園。這是全國唯一一處以國寶《四庫全書》為人文背景的主題公園。

  五嶺村趙家老宅是一個磚木結構的四合院,位於五嶺村中部,坐東北朝西南,由門房、廂房、正樓組成。2017年修繕,2019年布展,現在老宅是杭州文瀾閣《四庫全書》抗戰西遷文史陳列館,是漁山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也是五嶺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

  「國家有難,匹夫有責。在國難當頭、民族危急關頭,富陽人民騰出老宅密藏國寶《四庫全書》,用我們的肩背挑庫書、扛國寶,聽到炮聲,想到的是庫書的安全……」鮑志華說,庫書在漁山密藏意義深遠而綿長,這件事表現出來的不僅僅是無私奉獻和敢於擔當,還有崇高的愛國情懷和民族精神。

  在炮火中守護國寶120天

  富陽人的愛國情懷和民族精神

  值得我們自豪!點讚!

  來源:區融媒體中心(富陽日報記者 駱曉飛 通訊員 施堯興)

  編輯:許媛嬌

  閱讀多一點

  ·分房啦!富陽這個村的村民今天收到了「大禮」

  ·12600㎡!富陽城區這條道路沿線要改造提升啦!

1604981751000

相關焦點

  • 央視紀錄片《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一季開播就火的不行
    2018年剛開年,央視爸爸就開始放了大招,重磅開播了一部紀錄片。
  • 央視爸爸又來了,國寶紀錄片回歸就拿下9.5分,一集只有5分鐘
    「你有一條來自國寶的留言,請注意查收。」——央視爸爸又來了6月13日是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主題為「文物賦彩全面小康」。與此同時,打磨了近兩年的紀錄片《如果國寶會說話》迎來了它的第三季。《如果國寶會說話》是由中宣部推薦,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和國家文物局共同策劃實施、總臺影視劇紀錄片中心出品的國家涵養工程。《如果國寶會說話》是工整的「旁白+影像」紀錄片模式。共100集,分為四季一季25集播出。為拍攝該紀錄片,攝製組足跡遍布全國,拍攝了近百家博物館和考古研究所,50餘處考古遺址。
  • 邯鄲創作的紀錄片《長江支隊》登陸央視!全國120餘家媒體聚焦推介
    邯鄲創作的紀錄片《長江支隊》登陸央視!全國120餘家媒體聚焦推介 2020-07-01 09: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央視紀錄片《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三季,將文物推到網絡聚光燈下
    央視紀錄片《如果國寶會說話》前不久完成了第三季的首輪播放。紀錄片口碑再創佳績:在深受青少年喜愛的嗶哩嗶哩網與豆瓣網上分別獲得了9.9和9.5的超高分,微博相關話題閱讀量達六億。北京師範大學紀錄片中心主任張同道如此評價《如果國寶會說話》,文化紀錄片創作者正在通過視點「調焦」,拉近傳統文化與青年觀眾的心理距離,其中難能可貴的新文創思維,潛移默化中撬動著青年觀眾的認同感和文化自信。
  • 如果國寶會說話紀錄片走紅 如果國寶會說話視頻全集哪裡可以看?
    酷似「奧特曼」的三星堆青銅人像,宛如「美瞳」的太陽神鳥金箔,還有眉清目秀、靜靜凝望的人頭壺……它們是高大上的國寶,也是最近討論度極高的新「網紅」。原因無他,在央視紀錄頻道的百集微紀錄片《如果國寶會說話》中,這些國寶一個個都「活」了起來,用每集短短5分鐘的時間,深刻卻又不失趣味地講述歷史與文明的故事。
  • 央視紀錄片推專題直播 《如果國寶會說話》開雲課堂
    本報訊(記者劉桂芳)央視百集紀錄片《如果國寶會說話》日前推出了「送給青少年的一堂課」直播活動,吸引了全國各地的青少年參與,大家拼手速搶答、與國寶「親密互動」。  百集紀錄片《如果國寶會說話》由中宣部推動,國家文物局和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共同策劃實施,總臺影視劇紀錄片中心製作,每集5分鐘講述一件國寶的故事。
  • 央視近幾年高分紀錄片海報設計
    01《如果國寶會說話》《如果國寶會說話》是由中央電視臺紀錄頻道製作,述說中國古人的創造力,並以全新視角認識讀懂中華文化
  • 《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三季央視開播 聚焦18家博物館25件國寶
    「您有一條來自國寶的留言,請注意查收!」  13日,隨著熟悉的開場提示音響起,備受期待的紀錄片《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三季在央視開播。  由於這部紀錄片的前兩季在豆瓣評分為9.4和9.5,因此第三季播出後,滿屏的彈幕都是「已查收」,「終於等到你,還好沒放棄」。
  • 央視《國寶·發現》欄目組走進武威
    央視《國寶·發現》欄目組走進武威 2020-09-27 17: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史上最有創意的國寶紀錄片回歸,央視爸爸皮起來10分優秀!
    央視這兩年真的大放異彩,承包了幾乎豆瓣大部分的高分綜藝和紀錄片。在滲透年輕觀眾的路上也越走越遠,去年靠賣萌起家的《如果國寶會說話》,在豆瓣拿下了9.4的好成績,讓很多觀眾大呼沒看夠。過了大半年的時間,《國寶》第二季終於回歸,仍舊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評分上又往前走了一步,達到了9.6分!
  • 泉州又上央視啦!《國寶檔案》6期解密泉州「海絲」國寶
    「早在唐代,泉州港已是我國四大商港之一,到宋元時期一躍成為『東方第一大港』……」昨晚6時45分,央視攝製的《國寶檔案》之泉州「海絲傳奇」系列節目第一期
  • 央視紀錄片海報設計,簡直美翻了!
    說起這幾年央視紀錄片可謂是受到了越來越多年輕人的歡迎,除此之外,紀錄片的海報設計和文案也是讓人驚豔無比。
  • 20部央視紀錄片海報設計合集
    如果說觀看紀錄片是一場舒適又震撼、有趣又鄭重的文化旅程,那麼海報就是開啟旅程的門票。近兩年,央視紀錄片爆款頻出,甚至很多的海報設計都很有意思。
  • 來自18家博物館的25件國寶站到螢屏紀錄片C位
    在這個特殊的日子,承載傳統文化精髓的國寶站到了螢屏紀錄片C位。央視紀錄片《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三季登陸央視紀錄頻道。《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三季選擇了來自18家博物館的25件國寶,以每集五分鐘講述一寶的形式,為國寶打造專業影像寫真。  《如果國寶會說話》,是央視紀錄片團隊近年打造的一個經典文化品牌。2018年開播至今已播出的第一、第二季,在網上贏得了超高評分。
  • 20檔央視紀錄片海報設計,美出新高度!
    文章來源:廣告也瘋狂近兩年,央視紀錄片爆款頻出,甚至很多的海報設計都很有意思。
  • 紀錄片《如果國寶會說話》熱播,總導演解讀:「讓文物活起來,但不能...
    長江網6月16日訊(記者萬旭明)《飛天》裡敦煌藻井紋案如海浪般律動,《紋錦》中以電腦編程展現古代二進位「經緯編織法」的奧妙……紀錄片《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三季在央視紀錄片頻道開播,創意的表達、精妙的畫面頗受年輕觀眾喜愛。總導演徐歡表示,「我們要讓文物活起來,但絕不是、也不能譁眾取寵。」
  • 【綜藝】央視紀錄片《如果國寶會說話》| 浮沉千年,淺言初生
    「叮,您有一條來自國寶的留言,請注意查收。」
  • 那些讓你過目難忘的央視紀錄片海報 - 央廣網
    《大太平洋》央視紀錄頻道與紐西蘭自然歷史公司(NHNZ)、美國公共廣播電視臺(PBS)、德國電視二臺(ZDF)等機構聯合攝製的4集大型自然類高清紀錄片《大太平洋》。紀錄片《大太平洋》運用4K高解析度攝像機進行拍攝,打破陸地與海洋的界限,以前所未見的方式呈現太平洋的故事。該片拍攝的物種和故事多達近30個,分布在全球14個國家和地區。
  • 紀錄片《臺北故宮》第一集:國寶遷臺
    莊靈知道這些大箱子裡面裝的都是皇宮中的寶貝,但是他並不知道,這裡面的80箱文物還有著一段特別的經歷。1936年,這80箱國寶曾經遠赴英國參加「倫敦中國藝術國際展覽會」,它們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批大規模出國展覽的國寶。
  • 【紀錄片】《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二季強勢回歸
    仿佛凝望著你的人頭壺、形似「憤怒的小鳥」的鴞尊……今年年初,25件國寶通過紀錄片《如果國寶會說話》,以生動的表達,走進了人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