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大家已經見慣了日常生活中各類物件的整理丟棄,把過期的、無用的東西扔掉來為自己的生活騰出更多的空間只是斷舍離的一方面。但斷舍離遠不止扔東西這麼簡單,它更多地意味著人們精神層面的變化。
人生在世,每時每刻我們都在經歷不同的事情,當思考被繁雜紛亂的思緒所困擾時,我們就需要給自己的心來做一次斷舍離。把多餘的思緒理清楚,權衡取捨,化繁為簡,我們會活得更加通透淡然。
山下英子女士在自己的作品《斷舍離》中就闡述了這樣一個人生態度,不要讓過去把自己禁錮在原地,也不要讓未來成為阻擋自己的壁壘,跳出關係的繁複網絡,活在當下,我們會變得更加平和輕鬆。
畢竟背負的東西太多,人在前行的路上就走得越慢越累,適當地丟掉身上的負擔,直起被壓彎的身軀,我們可以走更加輕鬆並看得更遠。
在螢屏上獨立堅強的女演員陳數也曾經歷過重擔壓抑的崩潰,她在與山下英子的訪談中吐露了之前自己糾結於作品和名氣之間的心路歷程。2013年的陳數表面鮮花錦簇,片約不斷,但來自名聲評價的焦慮已經超過了她自己的承受範圍,過去的成績讓她對未來的走向產生了憂懼,她陷入了一個自我懷疑的怪圈。
但《斷舍離》這本書把陳數從迷惘中拉了出來,過去無法改變,未來無法控制,但活好當下才是自己能夠掌控的事情。
斷舍離掉無用的包袱之後,陳數找到了讓自己最舒服的狀態,通透獨立的她讓人羨慕。
我們把「斷舍離」歸結為6點,或許琢磨透了這6點,我們也可以像陳數那樣活出通透獨立的自我。
1、無能為力的事當「斷」、生命中無緣之人當「舍」
斷舍離的主角並不只是被丟棄的東西,而是一些自己無法把控的事與人,一切以初心為出發點,你會發現有些事情變得非常簡單。無論是精神層面還是現實生活,只要你努力了,盡心了,其他也就隨緣。
站在第三人的角度上更容易看清楚自己的狀態,這需要我們完完全全地刨除個人感情來看待自己的人生,簡單來說就是「換一個角度看自己」。所謂當局者迷,用第三人的角度更容易理清楚自己的想法,找回自己的初心,更容易激發自己的潛力。
2、心中煩鬱執念當「離」
真正放下了一些無法掌握的事與人,我們便能真正做到「斷」與「舍」,造就心中的煩鬱也自然能遠「離」。隨時隨地都可以給自己來一次斷舍離以整理思緒,而不是逃避問題。以現在為基準,照顧好自己的心態,活好當下最重要。
我們一定要認識到一點,精神永遠不被外在事物所限制,以自己的需求作為出發點進行物品的價值判斷才不會無形中給自己設限。有想法就立刻付諸行動,邁出第一步,才有可能知道第二步的落腳點。
3、你的家以及穿搭,都是你內心外化的結果
沒有人可以在烏煙瘴氣的環境中保持一個清明愉快的心情來面對人生。找個時間把自己的房間收拾整齊並努力地維持住整潔有序的狀態,這對於內心煩躁不安的人來說,撫慰的效果非常明顯。整潔的環境有助於建立積極的心態,這就為平心靜氣地思考打下了基礎。
無論是你的穿搭還是你的家庭整潔度,所有有關於你的一切都是你內心外化的一個結果呈現。並非穿著名貴就是高級,並非奢華的裝修就是精緻,時刻明白自己的真正需求從而進行調整,才是真正品質的生活。
4、自己的心態往往會對周圍人,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沒有人的狀態可以與周圍的環境脫開干係,也沒有人能夠把自己徹底地排除在大環境之外。個人與周圍環境會一直保持相互影響的狀態,個人情緒的轉變會影響到周圍人的心態,這種影響會反作用於自己身上,然後疊加放大,輕鬆愉快如是,壓抑緊迫亦是。
行動」是治癒一切煩悶的良藥
「斷舍離」不是僅僅是一種想法,最主要的還是付出行動來實現。
我們一定要認識到,精神永遠不被物質限制,以自己的需求作為出發點進行物品的價值判斷才不會無形中給自己設限。
有想法就立刻付諸行動,邁出第一步,才有可能知道第二步的落腳點。
無論是斷舍離生活中的物品,還是複雜的關係,我們都要立刻付諸行動,動手收拾整理也好,做其他事情來解除社會關係也好,一定要為自己的計劃付出實際行動,行動了才會知道下一步去往何方。
6、取悅自己,活在當下
恣意瀟灑地面對生活,學會取悅自己,不為昨天煩悶,不為明天焦慮,享受當下是最美好輕鬆的生活。不考慮未來的可能性會給自己減少很多麻煩。
平和變通,不固執己見是斷舍離的最根本心態。陳數用斷舍離的思想走出了人生的焦慮困頓,到現在活得自信優雅、通透獨立。
細品這6點斷舍離的精髓,我相信我們也可以用這樣一種方式來走出自己的困局與迷茫。學會斷舍離,給自己的心放一個假,然後輕裝上路,重新出發。
斷舍離不止是扔東西,這6點精髓讓女人活得更通透,看陳數就知道。
點擊關注,每天為你傳遞最新時尚資訊!(聲明:文字原創,抄襲必究,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