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燦爛的日子——我的八十年代觀譯製片瑣憶

2021-02-08 光影音畫賞

陽光燦爛的日子——我的八十年代觀譯製片瑣憶我輕輕地 輕輕地走過萬航渡路上的上海電影譯製廠,投去敬意與期待;我默默地 默默地路過永嘉路上的上海電影譯製廠,勾起回憶和感嘆。 ——題記

這是我三年前第一次用DVD介質看《虎口脫險》的觀影體驗:當我將這張120mm的塑料小圓片放入盒艙,伴隨著激越、耳熟的樂聲響起,驚異屏幕現出此等銳利鮮豔、既熟悉又陌生的影像,於是乎記憶中模糊的畫面也就隨之漸次清晰起來……

八十年代,我在地處嘉定的工藝美校住校就讀。周末回家是我的一周期盼,不光是與家人團聚,還有上影院看譯製片的更大誘惑。當時我有個親戚在部隊裡抓文藝,周末、逢年過節,時不時會有電影票、戲票送來,其中多半就是譯製片。

記得那時看片去得最多的是北京西路、萬航渡路口的軍人俱樂部(現今雲峰劇院),南京西路的友誼會堂,延安路上的國際俱樂部及文藝會堂,這些場所映出的影片通常要比公映早兩天。較早看到的是《追捕》、《望鄉》和《狐狸的故事》三部日本片,那個影像、情節的震撼至今難忘,這也是我的人生經歷中初體驗的資本主義國家「大片」。

那時我看片從不遲到早退,往往是早早等侯,獨怕錯過了配音演職員表。記憶所及我在上述場所觀看的譯製影片尚有《人證》、《砂器》、《火紅的第五樂章》、《生死戀》、《蒲田進行曲》、《遠山的呼喚》、《幸福的黃手絹》、《王子復仇記》、《巴黎聖母院》、《蝴蝶夢》、《霧都孤兒》、《百萬英鎊》、《佐羅》、《葉塞尼亞》、《冷酷的心》、《水晶鞋與玫瑰花》、《悲慘世界》、《卡桑德拉大橋》、《虎口脫險》、《海狼》、《三十九級臺階》、《野鵝敢死隊》、《警察局長的自白》、《蛇》、《黑鬱金香》、《愛德華大夫》、《瓦爾特保衛塞拉耶佛》、《大蓬車》、《未來世界》、《拿破崙在奧斯特裡茲》、《姊妹坡》、《華麗的家族》、《W的悲劇》、《奇普裡安波隆貝斯庫》、《鐵面人》、《新天方夜潭》、《苔絲》、《非凡的艾瑪》、《海峽》等,久而久之也就自然記住了孫道臨、畢克、邱嶽峰、童自榮、蘇秀、李梓、劉廣寧、喬榛、丁建華、楊成純、趙慎之、曹雷、胡慶漢、尚華、於鼎、富潤生、衛禹平、孫渝烽、蓋文源、施融、嚴崇德、伍經緯、戴學廬、潘我源、程玉珠、楊曉、王建新、程曉樺、楊文元、沈曉謙等一連串揮之不去的響噹噹的上譯配音演員名字。

還有搞笑的事發生在學校上課時,那天上午鎮上放映南斯拉夫影片《橋》。絕大部分同學都逃課了,結果可想而知。就在大家心滿意足、又惴惴不安潛回校內時,校方採取了「抓捕行動」!不管是從邊門悄悄溜進來,還是偷偷翻圍牆的(其中有不少女生),都被逮個正著、無一漏網。這些同學被集中到操場列隊,聽候發落,空氣真似凝固了,某個校領導邊來回踱步邊冷冷地說:「同學們,我在此恭候你們許久了……」在場同學終於會意地再也忍不住笑,多麼肖似剛才影片中的一幕。(二零零五年十月,挑燈記於華山路)

相關焦點

  • 散文:陽光燦爛的日子
    《陽光燦爛的日子》周五,又是一個陽光燦爛的日子。貌似溫暖,實則很冷,零下14度的京都。相繼兩天都有公司狀況的消息遞來,其實公司走向哪裡有很多因素制約,不是哪個人能阻止得了的,不是有句話叫「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嗎?
  • 陽光燦爛的日子,姜文與朔爺、馮小剛在陽光下的赤裸狂歡
    姜文與王朔有著相似的年代經歷,有共同的靈魂碰撞。姜文說,他一生最佩服王朔,王朔是個活得通透的人。陽光燦爛的日子,來了!四海之內皆兄弟「,王朔,朔爺,在《陽光燦爛的日子》中,被眾人圍繞,眾星捧月,舉杯,然後被一堆人拋上了天。這是王朔最得意的日子,陽光燦爛的日子。在物質匱乏的年代,在春風輕度的時節,風,在吹,鳥兒,在叫,自由的天空,陽光燦爛美好。情深,不言幾多傷。
  • 《陽光燦爛的日子》:青春的顏色
    在姜文導演的處女作《陽光燦爛的日子》中,電影運用各種豐富的色彩創造了一幅獨屬於那個年代的風俗畫,給觀眾帶來一場絕佳的視覺盛宴。No.1 : 紅色紅色在文學和影視作品中被賦予了很多寓意,比如革命、暴力、激情、熱血和死亡等。
  • 陽光照耀前路︱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
    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導演: 姜文演員: 夏雨 / 寧靜 / 陶虹 / 耿樂 / 斯琴高娃 / 姜文 /
  • 影片分析 |《陽光燦爛的日子》
    《陽光燦爛的日子》視聽語言分析—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是導演姜文的處女作。《陽光燦爛的日子》這部電影的主要色彩構成是紅色和綠色。紅色是熱血的顏色,是革命的顏色,影片當中的紅色讓我們感受到一種強烈的理想主義與革命情懷;綠色是生命的顏色,是青春的顏色,影片當中的綠色可以讓我們感受到青春的覺醒與生命意識的萌芽。更重要的是,紅色與綠色都是那個時代的顏色,都是陽光下最燦爛的顏色。
  • 陽光燦爛的日子
    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是姜文1993年8月23日-1994年1月22日拍攝的一部劇情片,導演處女作,由王朔的小說《動物兇猛》改編,主要演員有夏雨
  • 《陽光燦爛的日子》如何選演員
    關於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有許多問題可以討論, 這對我們認識電影
  • 戴錦華評《陽光燦爛的日子》:青春的殘酷心醉神迷
    《陽光燦爛的日子》(1995)在筆者看來,與其說,是在1995年開始全面進入的市場營銷術的成功運作造成了《陽光燦爛的日子》的輝煌票房 ,不如說,它是一部有著「天然」賣點的影片。將一個濫調——「群星燦爛」——用於《陽光燦爛的日子》,顯然恰到好處,筆者故稱之為「星座效應」。其賣點之二,作為屈指可數的、以「文革」為背景的影片,《陽光燦爛的日子》在通過審查發行時的受阻,又呼應了中國公眾特定的「禁片」情結,更加使之欲先睹為快。然而,在筆者看來,這些確乎僅僅是圍繞著《陽光燦爛的日子》的市聲與花絮而已。
  • 卡地亞版《陽光燦爛的日子》,京味兒十足!
    這讓我想起了姜文的《陽光燦爛的日子》,電影裡的「青春記憶」和「年代記憶」一起出現。卡地亞x鹿晗:有界之外,紅牆琉璃瓦,單車胡同巷❖  北京是什麼?1990年出生的鹿晗,拿著一張90年代的磁帶放入了錄音機。他關於北京的記憶如同《陽光燦爛的日子》裡的馬小軍,有重疊的歷史,也有自身的體驗。北京很大,兩千多萬人口來自天南海北。北京也很小,在這裡長大的孩子都有共同的回憶。就像所有北京孩子的詞彙裡,有外人無法理解其精髓的局氣、門兒清、擺譜兒。故宮,是北京最大的紅。
  • 優秀影評|姜文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
    原創稿件,歡迎轉發,學習聯繫微博私信@周孟傑chuck主標題 青春:不可言說的灼灼年華 副標題 ——評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在我們的漫漫歷史長河中,有這樣一個錯誤的年代:充斥著黑暗與貪婪,不安於躁動,瘋狂的欲望蒙蔽了人們的眼睛。
  • 賞析姜文《陽光燦爛的日子》的青春隱喻
    首先,我覺得姜文是個很真實的男人,一個熱血沸騰、敢作敢為的導演形象。今天為大家推薦的一部影片是姜文的《陽光燦爛的日子》。《陽光燦爛的日子》雖然是一部「青春性徵」極為明顯的電影,但是它又是一部單純的電影,影片中有性的暗示,但卻從未有性的描述。大量長鏡頭深焦攝影和俯角仰角拍攝的運用除了讓畫面空間維持完整性之外,更重要的一點是這種拍攝技法常常讓影片中的人和物有一種從遙遠時空而來的意境,形成一種夢幻般的感覺。個人的特寫鏡頭也是影片的一大亮點。
  • 《陽光燦爛的日子》:那些與青春有關的日子
    山東師大新聞與傳媒學院戲劇影視文學2班  張佳聰影片簡介: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是姜文導演的處女作
  • 《陽光燦爛的日子》是姜文導演最有生命力的一部作品
    第一次看姜文導演《陽光燦爛的日子》已是十年前的事情,影片在那發黃髮白強烈陽光的照射下帶著觀眾閃回到主人公的青春期,閃回到導演姜文的青春期,帶我們回到那個特殊年代一代人的青春記憶裡。《陽光燦爛的日子》說《陽光燦爛的日子》是姜文導演最有生命力的一部作品,不光是因為它是導演的處女作,更是因為作品的內容,電影中的人物生動而個性鮮明,影片的主人公馬小軍那個無拘無束,衝動叛逆的少年,隨著自己的性成熟在荷爾蒙的作用下
  • 高原:90年代,紅磡之外,那些陽光燦爛的日子
    「 高原:紅磡之外,那些陽光燦爛的日子|虎扯電臺」(點擊這裡收聽完整節目)vol. 134嘉賓:高原主播:西瓜、芳菲錄製、剪輯:七六三「傳奇攝影師」於高原而言,並非過譽。前兩天,她又衝了幾卷黑白膠捲,「衝出來才發現那是16年前拍的,我和我女兒,她剛會走路,我還很年輕,當時我五味雜陳,因為那個是我前夫拍的。 」高原最新的一次整理成果是《返場》,從起意到整理,到成書,花了兩年。她走訪了十多位90年代照片作品中的當事人,以照片為原點收集了90年代更多記憶拼圖。
  • 南山影院 陽光燦爛的日子
    中文名丨 陽光燦爛的日子 外文名丨 In the Heat of the Sun 製片地區丨 中國香港
  • 歲月的光照進了窗,那是屬於我們陽光燦爛的日子
    《陽光燦爛的日子》裡,馬小軍的夢是上世紀70年代的英雄夢。姜文導演的電影靈感來源於馬斯卡尼的音樂,而音樂引誘的靈感,往往是含蓄而又激進的,他的含蓄是表達力的隱晦與表達內容的激進。《陽光燦爛的日子》是屬於姜文的童年夢,也是他從音樂中尋找的隱晦與激進。
  • 姜文的《陽光燦爛的日子》,與庫斯圖裡卡的《爸爸出差時》的比較
    姜文的《陽光燦爛的日子》,與庫斯圖裡卡的《爸爸出差時》的比較姜文處女作《陽光燦爛的日子》是根據王朔小說《動物兇猛》改編的,《動物兇猛》這部小說的創作背景是七十年代中期到九十年代的北京。埃米爾·庫斯圖裡卡作品《爸爸出差時》與姜文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的所選取的題材視角相同。影片以旁白的形式開場,主人小公馬利克講述了整個故事的背景:前南斯拉夫走出了二戰的陰霾進入全面建設時期。1948 年-1952 年,前南斯拉夫與蘇聯斷交,前南斯拉夫全境範圍內抓捕「史達林主義」政治犯,整個國家處於人人自危的狀態中,小主人公父親因為隨意對政治漫畫進行評論而被逮捕。
  • 電影 | 陽光燦爛的日子
    其實,仔細看下來,我們縱然能感受到《陽光燦爛的日子》中一群少年的肆意,瘋狂又或是少年對性的熱烈幻想。但是,故事講述的風格始終暗含著淡淡的憂傷,就如同開始的旁白所說的那樣:「我羨慕那些來自鄉村的人,在他們的記憶裡總有一個回味無窮的故鄉,儘管這故鄉其實可能是個貧困凋敝毫無詩意的僻壤,但只要他們樂意,便可以盡情地遐想自己丟殆盡的某些東西仍可靠地寄存在那個一無所知的故鄉,從而自我原寡和自我慰藉。」
  • 如何評價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
    我將告訴你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這是一部老電影,這是屬於一代人青蔥歲月的故事,一群年輕的男女青年,情竇初開、荷爾蒙分泌旺盛,對愛情充滿好奇和衝動,但他們也青澀膽小。《陽光燦爛的日子》主要是關於北京在20世紀代早期,成年人忙於「鬧革命」,導致學校關閉,軍隊裡的一群15歲的男孩整天打架鬧事,他的愛好之一是用萬能鑰匙偷別人家的鎖,白天家裡沒人的時候,他經常打開門鎖溜進別人家裡。一天,馬小軍溜進一所房子,看到一張女孩的泳裝照片。他立刻被那燦爛的笑容所吸引,青春精力充沛的女孩。
  • 《陽光燦爛的日子》你不知道的幕後故事?
    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是中國著名導演姜文的處女作,豆瓣評分高達8.7分,是中國最偉大的一部電影之一。目前的中國電影市場,欣欣向榮的背後卻難出佳作,透過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的幕後拍攝故事,我們也許能夠窺見些拍出優秀影片的方法和經驗。王朔是文學怪才,風格犀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