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綱點評7歲男孩:硬裝大人不可愛,孩子就要有孩子的樣子

2020-09-24 太陽的房客

1.被拔苗助長的孩子們

最近,有個很詭異的事情上了熱搜。

8歲女孩當評委,點評成人唱歌比賽。

「我覺得你的舞蹈動作有點多。」

「你這裡的翹舌音沒有發好。」

「比如『美麗的草原我的家』,這句話,你是在介紹自己的家,要把這種自豪的心情唱出來。」

這些都是小姑娘對叔叔阿姨甚至是爺爺們的評價。

網友紛紛質疑這樣是否尊重成年人。

經紀人回覆:你們有她出名嗎?

這回復很迷,猜測可能的意思大概是:出名了就代表具有專業能力,不接受反駁。

詭異之處在於,一個僅僅8歲的小女孩,說著假裝老成的話。

而且才8歲,在鏡頭前,已經會控制自己的表情和語言。

同齡的孩子們估計都還在玩過家家。

不過,這也許是另一種過家家:扮演大人的過家家。

同樣,去年郭德綱參加的《笑傲江湖》上也有一個類似的孩子。

表演講笑話,同樣是成年人的口吻。

郭德綱一針見血的指出,孩子就應該有個孩子的樣子,硬裝成年人不太可愛。

點評完後,郭老師問,你還有什麼想說的嗎?

孩子忍著眼淚說:我還準備了好多笑話。

這是一個帶著任務來的孩子,郭老師說的話他估計聽不太明白,但可能覺得是自己哪裡沒做好。

當然,郭老師這話是說給孩子背後的家長聽的。

孩子真的明白自己在做什麼嗎?又有表達自己意願的權力嗎?

他們只是某些人的傀儡、搖錢樹而已。

2.孩子不是工具

很多父母把孩子當成一種工具。

在電視劇《隱秘的角落》中,朱朝陽就是這樣一個典型的例子。

媽媽說,你只管好好學習就行,其他什麼都不用在乎。

爸爸說,聽說你又考了第一,想要什麼禮物,帶你去買。

作為父母的炫耀工具,沒有人關心他是不是有朋友。

在學校受到霸凌更是沒人知道。

表面上看起來媽媽為朱朝陽付出了一切,除了上班就是照顧他,犧牲頗多。

犧牲到連人身自由都沒有,談個戀愛都得偷偷摸摸,好像地下黨接頭。

可是,朱朝陽在媽媽面前反而小心翼翼。

他知道媽媽只是想要一個乖巧的、有未來的、可炫耀、可寄託的完美兒子。

比起媽媽來,爸爸則要渣的更明顯一些。

幾百年不跟兒子逛一次街,好容易答應了,還心不在焉。

後媽對朱朝陽的冷漠和不喜,爸爸知道的很清楚,但就是懶得管。

朱朝陽一直渴望得到父愛。

父親卻把對兒子的愛當做施捨。

朱朝陽曾經對父親說:「我努力學習,是因為我覺得我不夠乖,我常常想,如果我當時更懂事,您和我媽也許就不會分開了。」

雖然是個孩子,但他什麼都懂。

也正因為是個孩子,他會以為一切都是自己的錯。

心理學上有個名詞,叫「小大人症候群」。

指:孩子從小缺乏關懷,而不得不變成一個「懂事」的人。

這種懂事,是建立在孩子自我壓抑的基礎上。

久而久之,孩子會孤僻、出現心理問題。

3.也不是父母願望的延續

還有一種父母,會把孩子當成自己願望的延續。

比如我們熟知的電影《摔跤吧爸爸》。

阿米爾汗飾演的爸爸,是全國摔跤冠軍。

希望自己可以為國家取得一塊奧運會金牌,但一直沒有實現。

後來他把希望寄託到下一代的身上。

當然,他相對理性,答應妻子只讓孩子們試一年,不行就放棄。

其他的父親,可能就不這麼理性和克制了。

記得前段時間鬧得沸沸揚揚的天才少女,號稱一天能寫2000首詩的那位。

她之所以誤入成功學的坑,背後,是因為有一個渴望成功的父親——岑剛烈。

岑剛烈小時候的成長環境不好,家裡沒錢,父母離異。

初中畢業後,他就輟學去混社會,沒有正經工作。

結婚後開始經商,有段時間做的不錯。

一段時間後買賣黃了,他拖欠員工工資跑路了。

再後來,他就接觸到了成功學。

開始送女兒去參加類似的演講培訓,學習如何通過演講回本和賺取財富。

如今,女兒的名聲已經打出去了,準備開班授課。

不料,過於誇張的包裝竟然把女兒送上了反面熱搜。估計以後會少不少生源了。

不過,岑父也許已經在幫女兒「規劃」新的「前程」了。

4.孩子要有自己的人生

孩子應該有自己的人生。

父母的存在,不是簡單的養大孩子。

更重要的作用是引導。

孩子什麼都不懂,所以父母要引導孩子找到自己的生活。

在電影《天才少女》中,就描述了一個引導孩子成長的故事。

7歲的女孩瑪麗,第一天入學就展現出了驚人的天賦。

口算57×135,還順手把結果開了根號。

校長想讓孩子去精英學校讀書,舅舅不同意。

然後校長又找到孩子的外婆。

外婆是個強勢的人,而且也極具野心,想把瑪麗培養成一個名垂青史的數學家。

舅舅再次拒絕了外婆。

原來,外婆的女兒,也就是瑪麗的媽媽,曾經也是個天才少女。

她從小到大沒有自己的生活,一直學學學。

第一次戀愛,被母親強制性分開。

後來意外懷孕,執意生下女兒,然後自殺了。

舅舅害怕瑪麗重蹈媽媽的覆轍,於是為瑪麗選擇了平庸。

這個時候,舅舅和外婆都是在用自己覺得對瑪麗好的方式,為瑪麗安排著一切。

瑪麗喜歡和舅舅生活在一起,也喜歡去主動學習那些深奧的數學知識。

直到經歷了一場雞飛狗跳之後,舅舅才明白,自己不該為瑪麗選擇人生。

然後,瑪麗找到了適合的生活方式。

重新和舅舅生活在一起,舅舅會送她去大學上課,下課後,瑪麗會回小學和同齡的朋友們玩。

瑪麗的童年,雖然有瑕疵,但也已經很幸福了。

因為好多大人也是第一次做父母,只能摸索。

不過,只要有愛,就算過程曲折,結局也不會差到哪去。

他們終究都會發現:對孩子真正的愛,不是告訴他應該怎麼做。

而是,孩子想怎麼做、做什麼,他們都會儘可能提供幫助和支持。

直到幫他找到最適合的方式。

在這樣家庭長大的孩子,才能學會正確的愛。

郭老師最後說的話很有意思:孩子們沒問題,關鍵是大人,怎樣正確的去引導他。

希望所有孩子,都能得到真正的尊重和愛。

喜歡我,可以點讚、評論或關注哦~

相關焦點

  • 郭德綱、宋丹丹、劉燁、蔣雯麗教育子女有絕招,讓孩子贏在起跑線
    咱們熟知的一些名人,不僅事業有成,在教育下一代方面也是有自己的妙招,值得大家去學習借鑑。今天咱們就來看看,這些名人是如何教育孩子的。01郭德綱:克服孩子的懶惰郭麒麟小時候並不聽話,只要是郭德綱講話,他總喜歡頂上幾句,一副愛誰誰的樣子。
  • 郭德綱、楊爍與兒子相處模式引爆育兒話題,爸爸該如何與孩子相處
    、賣萌耍寶的樣子,得到了眾多觀眾的的喜愛。但是在隨後的一次採訪中,有記者問到「郭德綱有誇你在《慶餘年》中的表現嗎?畢竟郭德綱是郭麒麟的爸爸,兒子在熱播劇中取得了不錯的成績,郭德綱一定也是引以為傲的吧?誰知郭麒麟竟然回答:「我爸從來不看我演戲,我爸不知道我演了慶餘年」。不過,後來事情出現了反轉,郭德綱後來出現在話劇最後一場,並且對著兒子說:「演得比我好。「聽完爸爸說的這句話,郭麒麟抱著郭德綱哭了。
  • 應採兒:孩子吃飯的樣子,暴露了你的家庭教養
    老祖宗的餐桌禮儀有一條:茶壺嘴對著誰,就表示這個人是主人不歡迎的客人。這段內容迅速引發爭議。有網友認為郭德綱倚老賣老,欺負年輕人。也有人認為餐桌見人品,連最基本的餐桌禮儀都做不好,談何傳承更深層次的相聲藝術?
  • 郭德綱眼中的好孩子:這四人上榜,一人不在德雲社
    已然不是當初那個叫喊著要幫父親撐起德雲社相聲一片天的十幾歲的毛頭小夥子,轉而成了人人眼中的演員「好孩子」。但凡有郭麒麟出現的地方,都會叫好聲一片,郭麒麟就是行走的可愛本體。當然更多的人會將郭麒麟的「好孩子本質」歸為郭德綱教子有方。
  • 郭德綱眼中的好孩子:這四人上榜,一人不在德雲社!
    第一位:郭麒麟郭麒麟,郭德綱與前妻所生的郭家長子。已然不是當初那個叫喊著要幫父親撐起德雲社相聲一片天的十幾歲的毛頭小夥子,轉而成了人人眼中的演員「好孩子」。但凡有郭麒麟出現的地方,都會叫好聲一片,郭麒麟就是行走的可愛本體。當然更多的人會將郭麒麟的「好孩子本質」歸為郭德綱教子有方。畢竟能無限囂張部地逢人便叫喊「我爸是郭德綱」還不招人反感的人沒有幾個,郭麒麟險勝。
  • 「中國式逗孩子」為何無處不在?大人們,別再戲弄孩子了!
    每次遇到都很想振臂高呼:大人們,你在笑,孩子在哭,請停止戲弄孩子!有人可能會覺得這種事例很少見。其實並不然。之前就曾看過新聞:在一次頒獎典禮上,郭德綱在大庭廣眾之下戲弄安吉,惹得網友討伐無下限。之前有個新聞,因為鄰居常常對6歲姐姐說這句話,最後姐姐將剛滿月的弟弟從樓下扔下去,當場摔死!還有因為大人的戲弄話「你爸媽喜歡男孩,他有小jiji你沒有」,一姐姐用剪刀剪掉了弟弟的生殖器。生活中的很多戲弄或許結局不會這麼極端,但這句話對孩子的傷害真的巨大!
  • 郭德綱:如果不想你的孩子平庸,這四件事一定要儘早知道
    為什麼別人都有椅子坐,他卻只能坐在樓梯上,捧著碗,一口眼淚一口菜,死命往裡咽?同理,應採兒和袁詠儀也提及飯桌規矩:Jasper有些挑食,去爺爺奶奶家,老人總是要問他吃什麼才給他做,應採兒認為這樣很不好,應該是「大人煮了什麼,孩子就要吃什麼」,不能總慣著孩子。
  • 假笑男孩成了「苦笑男孩」,求求放過孩子吧!
    我們甚至不知道他叫什麼名字,但有一個代稱:假笑男孩。當時,網友覺得Gavin的表情可愛,而且剛好詮釋了現在年輕人的樣子:「尷尬而不失禮貌的微笑。嘴上笑嘻嘻,心裡MMP。」後來,漸漸地,這種情況發生了改變,假笑男孩開始有了經紀團隊,開始運營和包裝。去年7月份,Gavin開通了微博,說自己非常想來到中國。剛開微博就有了60萬的粉絲。
  • 孫莉帶孩子爬長城,7歲妹妹甜美出鏡,3歲弟弟長成小大人
    那麼這期的內容就是:孫莉帶孩子爬長城,7歲妹妹甜美出鏡,3歲弟弟長成小大人十二月二十七日,黃磊的妻子孫莉在網上曬出一組帶著兒子和小女兒去長城的照片,並寫道:「周末快樂」,一副可愛的表情可以看出,心情非常愉快,唯獨不見黃磊和黃多的身影,想必是一家五口都躲在鏡頭之外。
  • 10部讓孩子和大人看後腦洞大開的兒童心理電影
    每部電影都反映了不同成長背景下孩子的心理,或溫暖或感動,或幽默或悲情。孩子的心是最純潔、最柔軟、也是最敏感的,他們有豐富的內心世界和不為世界所知的想法,每個孩子都是落入凡間的天使,關愛他們的同時,更需要理解他們。1.《穿條紋睡衣的男孩》一道鐵絲網分割出了兩個世界,友誼卻打破了隔閡將兩個男孩的命運連在一起。
  • 孩子滿3歲就能去幼兒園嗎?入學時間不對,孩子遭罪大人也受累
    孩子進入幼兒園是離開家的第一步,家長們自然是要謹慎再謹慎。要看幼兒園和家裡的距離遠不遠,要看幼兒園環境、設施好不好,要看幼兒園的師資力量……這些當然都很重要,但是除了這些事情,家長還要操心的一件事情就是,到底幾歲是孩子入學的最佳年齡。
  • 13歲男孩殺害10歲女孩細節曝光!孩子的窮兇極惡,父母或許是幫兇!
    今天要說一個非常沉重的話題-大連13歲男孩殺害10歲女孩,我也相信這件事從去年開始就一直牽動著各位父母的心,所以在開篇,想和各位家長說:教孩子辨別善惡,比只會善良重要給孩子底線教育,比事後懲罰重要去年的10月20 日,僅10歲的小女孩淇淇在上輔導班回來的路上,被13歲的男孩誘騙到了他的家中,並且意圖對淇淇不軌
  • 13歲男孩殺人不負刑事責任,孩子再不管就「長荒了」!
    兩個來旁聽孩子錄口供的家長,在聽到孩子供述盜竊細節的時候,一位家長不停的求情說:「他還只是個孩子,誰還不犯個錯,也不是什麼大事。」另外一位家長則多次打斷警察的問話,對孩子說:「別胡說,是你想偷的嗎?別學哥們義氣什麼事都往自己身上攬事,是不是XX讓你偷的?」當他的孩子一臉自豪的說:「沒胡說啊,就是我帶著他們偷的啊。」這位家長也只會高高的揚起了手裝作要打他的樣子。
  • 中國式逗小孩,正在毀掉你的孩子!
    隨隨便便逗孩子大人高興了,殊不知對孩子來說一句不經意的玩笑可能會成為小朋友以後人生中的陰影 「你媽媽生了弟弟,不要你了!」 早前就有一個7歲女孩,因鄰居阿姨的一句話,竟然將自己剛出生兩多月的弟弟,從8樓高的家中扔了出去...
  • 陪伴孩子成長:這7部英語動畫適合大人和孩子一起學習
    《Martha Speaks瑪莎說話》這部動畫的主角 「瑪莎」是一隻調皮可愛的的小狗,在喝了一罐名為「字母湯」的罐頭之後,它竟然開口說話,像一個剛剛學會說話的孩子,盡情地享受著語言的樂趣,從而引發了一系列精彩有趣的故事。這部卡通劇在每一集的開頭和結尾都有本集的重點詞彙說明。
  • 男孩深夜在路邊為母親下跪:你永遠不知道孩子有多愛你...
    這對於小女孩來說是一種非常危險的行為,而對於監護人來說,也是一種十分不負責任的行為。但背後的緣由,卻令人無奈又感動,責備不起任何人來。「怎麼沒有大人陪你們一起?」但對於年僅10歲的她來說,道路上仍存在著太多未知的危險,民警放心不下,還是選擇了堅持不放行。被民警攔下的她,急得大哭:「就只差7.2公裡了!」要知道,女孩的家距離醫院有整整20多公裡,她們就這樣耐著未知忍著害怕開了十多公裡。
  • 家長把孩子當成大人看,尊重孩子的選擇,成就自信而篤行的孩子
    很多人問我養孩子的正確方法。其實養孩子最簡單的概念就是把孩子當大人,不把孩子當孩子,尊重孩子的內心,走進孩子的世界。這就是養孩子的秘訣,也是養孩子最簡單的方法。為什麼要把孩子當大人?原因一:孩子們可以更好地理解界限顧言有句話叫小孩子說話隨便,就是說小孩子說話都這樣,不要太在意。其實這種說法在現在的育兒觀念中是錯誤的。
  • 13歲男孩屋頂倒汽油縱火,長大會變壞的孩子,都有這個明顯特徵
    不管田某有沒有看責任書,防火這件事,都應該是父母從小就給孩子上的必修課。田某的不作為,不僅給孩子埋下了生命隱患,還給社會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因為涉事男孩11歲,未達到法定刑事責任年齡,但其父母要負相應的民事責任!
  • 7歲女孩肚子有腫瘤,醫生檢查後確定孩子是男孩?還建議切除性腺
    最近看到一個新聞,一個小女孩兒,非常活潑可愛,現在已經七歲了,一直沒有什麼異常問題。 但是最近卻發生了一個不得了的情況,家屬在無意中發現孩子肚子裡有一個小包塊,為了看一下是不是有什麼嚴重問題,家長帶著孩子去了湖北武漢兒童醫院就診。
  • 7歲男孩模仿動畫撐傘跳樓,這些動畫片可能會毀孩子一生
    這兩天,有一條孩子跳樓的視頻在網上被多次轉發,視頻中一個孩子躺在地上,一位家長癱倒在旁邊。當天7歲的孩子一個人在家,竟然模仿動畫片裡的情節,撐著一把傘從5樓直接往下跳,下落到2樓的時候被電線桿之類的物體阻擋了一下,最後才墜落到地面上。由於這棟樓是複式躍層,實際上5樓相當於一般居民樓的10樓的高度,危險性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