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既簡單又難說。很多人問我養孩子的正確方法。其實養孩子最簡單的概念就是把孩子當大人,不把孩子當孩子,尊重孩子的內心,走進孩子的世界。這就是養孩子的秘訣,也是養孩子最簡單的方法。
為什麼要把孩子當大人?
原因一:孩子們可以更好地理解界限
顧言有句話叫小孩子說話隨便,就是說小孩子說話都這樣,不要太在意。其實這種說法在現在的育兒觀念中是錯誤的。成年人把孩子當孩子,認為孩子做的事情是合理的,不必太苛刻,這才是問題的根源。
孩子不知道什麼是界限,因為父母覺得自己做什麼都是對的,不知道界限在哪裡。雖然孩子的大腦還在發育,但不代表他們不能理解這些行為。孩子其實可以理解什麼行為是合適的,什麼行為是不合適的。
原因二:孩子可以更負責任
我一直主張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不要給孩子太大的壓力。但並不意味著孩子不需要理解責任的基本內容。作為成年人,我們的日常生活就是工作,做家務,帶孩子。如果讓孩子參與簡單的工作,他們就會明白這是一種責任,是生活的一部分。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鼓勵孩子自己鋪床,飯後幫忙洗碗。之前在網上看到過這樣一個視頻,一個九歲左右的男孩早上起來去桌子上拿早餐錢,然後把家裡的垃圾都拿走了。視頻裡的文字解釋說,如果你昨天幫忙洗碗,今天就有早餐錢了。在整個過程中,我沒有看到父母的幫助,甚至沒有出現。
孩子們已經把學習、生活和家務作為他們生活的一部分。責任寫入孩子的生活,伴隨著孩子的一生。
原因三:孩子們會喜歡分享
把孩子當大人也可以像遊戲一樣玩。孩子和爸爸一起修玩具,媽媽和孩子一起做飯,父母把孩子帶進自己的生活。和孩子玩一個「把你當大人」的遊戲,讓他們更好地理解生活不等於自己面對一切。
人生和人生的意義在於和別人分享經歷,人生的旅程也是分享經歷的旅程。這是孩子們與他人分享快樂的必要課程之一。孩子的一生會有同學朋友。能夠和別人分享你的快樂,和別人一起完成生活中的挑戰,會讓孩子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當孩子永遠有父母做依靠的時候,孩子永遠是孩子,他還是會有小孩子的特質,喜歡依賴和依靠父母。但是當父母把孩子當成年人看待以後,孩子就不把自己當孩子了,自己就會成為自己的依靠,會變得更加強大,對於孩子的成長非常有好處。